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155重炮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155重炮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从战争爆发的1913年,到1916年,就整年差不多过去了3个年头左右,可是掐头去尾的,就是4年,战争越发的激烈了,协约国的损失在500万以上,德国的损失也在120万,可以说战争给交战各国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协约国的是受创巨大,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双方站在同一个起跑线,或者是同样的程度,协约国早就投降了。

可战争双方,就是这么的不平等,跟德国只有7500万人口不同的是,协约国的人口数量巨大,不说殖民地都完爆同盟国,至于加上殖民地之后,协约国每年可以提供的人口,战争人口,远在德国之上,这也是的协约国能够坚持下去的根本原因,协约国太大了,不但拥有世界上最发达工业的几个国家,还是人口大国,俄罗斯,美国,都是人口上亿的国家的,英法差一点,却拥有着占据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殖民地,这一点是德国无法比的。

持续的作战,持续的伤痛,可德国过的不错,特别是1915年到1916年的这一年,因为中国偷袭美国,4对12取得完胜,彻底的击沉了的12艘战列舰,这对于协约国的打击不可谓不大,少了12艘主力舰之后,哪怕其他的舰船损失不大,也实际上让协约国失去了制海权,哪怕英国控制着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可在英国本土,却是越来越危险。

德国屡屡凭借着海上的优势,对于北大西洋的封锁,占据的制海权之后,潜艇和普通的战舰,开始打击协约国在后勤补给,让协约国在后勤补给上面,相当的困难,到1916年的5月,才算是勉强的完成了对于欧洲陆军的补给,可是战机已经失去了,本来应该在1916年的春天,开启的一次大规模的攻势,因为后勤的关系和公海舰队袭击波尔多彻底的化为乌有,协约国不得不收缩部队,放弃了好不容易突破的那一道防线,退守5公里,继续的设置防线,并且借助着时间差,让后方的防线更加的稳固。

如果换成去年,协约国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收缩防线,代表则单位面积之中,更多的军队,代表着更加狭窄的接触面和战线,这对于处于下风,跟德**队作战能力也不如的协约国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可惜现在,他们错了,在1915年年底,在说服德国释放部分战俘的时候,中国拿出了很多的条件,其中包括了单兵防弹衣和155陆军重炮,这个重炮看起来不是陆军最大口径的火炮,可是真正的使用到部队之中,却发现,他真的成为了陆军的最强者,没有之一。

在公海舰队偷袭波尔多的时候,155重炮没有完成整训,再加上这一个行动太过突然,陆军为了保险,没有出动这些试验部队,到双方战线彻底的稳定了之后,这部分的155重炮当然调上来了,在持续作战之中,逐步的实验这个火炮的威力。

能够在杨元钊的坚持下,并且按照后世的层面设计出来的重炮,哪怕出口的只是削弱版,已经展现了威力,这种新式的155重炮,这个重量只有之前的155重炮的三分之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起最重的155重炮,轻了二分之一以上,这种的重炮,真的是步兵的利器,在步兵的重型支援火力之中,重量越小,移动越发的方便。

只要减重,哪怕是威力一样,甚至有些降低,也是可以接受的,可这样重炮,威力可不是原来155能够比,速度上面,比普通的155最少高出了30%,在步兵火炮之中,射速不是最重要,却代表着单位时间,单位空间的炮火覆盖程度,对于师一级,甚至是军团一级的重型压制火力来说,这一点相当的关键。

如果仅仅这样的提升不算什么,可是新式155重炮炮弹重量也高出了的30%,二种提升这结合起来的威力,155重炮的威力最少也是原来155的一倍以上,基本上达到了200毫米以上重炮的威力,最关键的是射程,155重炮的射程几乎比220重炮的射程还要远15%,这可是最关键的地方,本身步兵炮火,一般而言,你能够威胁到对方,对方也可以威胁到你,精锐的炮手,可以通过多次观察,计算,找到对方火炮的位置,在大规模的陆军作战之中,如何保护自己的重炮,削弱和干掉对方的重炮,是指挥官指挥艺术的最直观的体现。

如何打好时间差,如果抓住对方的薄弱地方,把自己的火力投过去,跟后世的自走火炮这样的装甲力量不一样,打炮是绝对的攻强守弱的,一旦炮兵阵地没有抓住时机转移,被对方抓住机会的话,一次火炮覆盖,就足以让战略炮兵力量受到重创。

从拿破仑开辟了陆军炮火时代开始,火炮就在陆军力量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有火炮跟没有火炮,这完全是两种战斗力,现在,德国拥有了这个之后德国火炮,在远程威慑上面的威力,远高于协约国的火炮,以往可能要攻击10分钟左右,就紧急的调离,可是布置在一些高地之上,达到极限的炮火,完全可以无视这一点,15%的距离增加,代表着最少3公里,陆军炮火,100米已经是给界限了,更别说3公里,德国只要想打,基本上是一边倒,除了要防备协约国空中袭击,其他情况下不必考虑,这样全力以赴,甚至让演练的速度也快了很多。

哪怕没有威胁的情况之下,也是在战斗的状态之下打过去,战争永远比训练来的快,德国这边到时打的爽了,协约国一边就惨了的,他们选择了最错的结果,退守到了防线之中,防线是稳固了,却更加密集了,要知道,此时此刻在德国前线155重炮最少也有8000门左右,本身使用重弹之后,威力远比普通的155大,协约国又是密集阵营,顿时倒霉了。

防炮洞是可以挡住155的,可是其他阵地就不可以,相当于220毫米重炮攻击的炮弹,又精准度相当的高,公海舰队舰炮强大,可再怎么,他的火炮数量有限,8000门火炮,毫无顾忌的攻击,又打的比较精准,伤亡数字就大规模的提升起来了。

德国见到有便宜可以占,加上公海舰队的偷袭还没有稳定下来的时候,再一次集中火炮,攻击了一处薄弱的环节,突破了这一道防线,歼敌数量不多,在25万左右,可是波尔多前线再一次的后退了3公里,整个防线都有些龟缩,一些地方甚至有些岌岌可危了。

本身因为美国加入,美国带来的协约国的实力的提升扩张的波尔多战场,再一次被突破了两个战线,这对不德国而言,是极大的好处,少了侧的两个战线,波尔多战场上面的容纳度,就会少15%以上,即便的协约国有再多的军队,也没有办法展开,

这样下来,所受到的压力就会小很多,这也算是德国最大的胜利之一,不过伴随着占据的领土越来越大,德国需要守卫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连带着有很多很多的部队必须要建立起来,这种情况之下,需要的部队也需要更多。

这也是德国向中国要求人力的根本原因,无论是300万的劳动者,还是180万的印尼土人,这些都是及时战力,战争越发展,需要的兵力也就越多,德国已经在过去的3年时间之中,深挖潜力,可每年增长的劳动力数字都相当的有限,如果不是中国的支持,德国绝对做不到,在保证了国内工农业生产都相对比较稳定的前提下,还抽调了大量的部队,可是的再进一步,应该是不行。

1916年应该是关系到战局最关键的一年,一方面中国已经实际上参战了,无论是偷袭美国,还是在澳大利亚,太平洋战场上面出动,都给美国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占据了夏威夷之后,距离美国只是一步之遥,即便是美国,也不可能全力以赴的投入到欧洲战场,此时此刻,德国还不知道,日本已经有归附的打算,否则的话,一定会更加坚定的。

既然美国因为本土的关系,对于欧洲的支持必然会减弱,那么德国就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一方面,在海上,寻求跟协约国海军力量的战略决战,在陆上,也要强行的打通波尔多防线,不给的协约国任何机会,只要能够在陆上扫荡法国的力量,最少在欧洲战场,会减少一个相当的敌人。

一战不是二战,二战扫平了法国之后,在欧洲大陆之上,还有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苏俄,一战的时候,欧洲大陆上面,除了法国之外,俄罗斯只是一个半工业化的国家的,分别被德国和中国打败,失去了大片国土和人口,根本无力承担起二战时期苏联的作用,这样的话,哪怕是牺牲再多,只要扫平法国,到时候独具欧洲德国将会拥有雄厚的根基,只有有几年的稳定,谁敢再说德国底蕴不足。(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