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三百八十三章 情报收集

钢铁时代 第三百八十三章 情报收集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全面的掌控上海,乃至诸多大城市的棉布指标,一定程度上面,代表着更强,更准确的判断力,这点对于杨元钊而言,是非常关键的,这已经是一个面目全非的世界,除了世界大局之外,前天的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就如同棉花一样,过去的时代,根本就没有棉花风波的出现,这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也算是一个意外。

世界的小格局,或许会发生偏差,可是大局不会发生变化,欧洲的变化,是以英德矛盾为主,他们已经酝酿了几十年,特别是法德之间的矛盾,从德法战争,德国独立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展现了,现在不过是发酵而已,而越来越强大的德国,直接在欧洲地区,挑战英国的极限,这也不是以小小的一个中国的变化而转移的。

确定了日本人是出头鸟之后,杨元钊几乎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对日本人的监控上面,其他人想监控也没办法,都没有任何的动弹,只有日本,高调行事,三井似乎非常意气风发,几乎每隔几天,都开一次大型的酒会,跟列强们相互的协商,多是关于棉花合作的,有时候会邀请德美,有时候,干脆闭门会谈,但是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讯息泄露出来,这个年轻日本贵族,丝毫都没有考虑到列强们,已经开始磨刀霍霍的。

杨元钊的手中,有一组数据,三井来到上海的一个月时间,累计动用了3000万日元的资金,收购了差不多130万匹的布匹,而其他城市。也都差不多,累计估计三井物业,会投入1.2亿的资金,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几乎占据了三井物业能够动用的大部分的资金了。这也说明,这一战,日本被忽悠的不轻。

这个时代的日元,相当的坚挺,这点从史实上面,日本人支持北洋军就可以看出来。在一战之前,一直都卡死在几百万和千万之间,以一个国家的能力,拿出这么点,不是他们不舍得。是真的没钱,跟英法俄等列强不一样,因为中国太过遥远,而且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一定意义上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最好的选择,中国永远不可能变成印度那样。完全被英国控制的地方,这点英法都知道。

日本不同,攻击大陆的念头。远在丰臣秀吉,甚至是更远的时代,就在酝酿了,狭隘,闭塞,人口稠密。火山爆发,这是日本从古以来的常态。富庶而伟大的大陆,一直都是他们向往。

从藩属国。下国,一直到甲午中日战争,走过了漫长的心路历程,在日本发现,自己可以控制一个庞大的帝国的时候,他们心中的念头,就从来没有停歇过,同盟会,中国大部分的组织,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过日本的资助,北洋军更是重点,不可谓不用心,可是对于这个时代的日本而言,是真的没钱了。恐怕一直要到一战之后,借助着欧洲大战,获得了海量的战争红利之后,这才让日本翻身,不但初步的完成了产业升级,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军事帝国,同时各方面也都获得了飞速发展。

二战时期,说实话,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的初期,甚至是占据优势,能够正面跟美国大战的海军,在整个20世纪,也就只有一战之前的英国拥有,一战之后,欧洲诸国被削弱了,即便是打遍欧洲无敌手的德国,在大西洋战场之上,只是敢跟英美打无限制潜艇战,其他的,根本没办法,就拿敦刻尔克为例,如果德国有一只可以跟英国正面对抗的水上力量,所谓大撤退,根本就是一句笑话。

从这个方面说,日本是发展的很不错,但是发展的不错,不代表杨元钊愿意原谅它,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改变,从杨元钊抵达这个位面的第一天开始,崛起的中国,将会夺走日本的所有机会,就从这个棉布开始吧。

整整一周,杨元钊只是依靠着土布,平衡着上海市民,还有其他大城市的刚需,尽可能释放着市民们的情绪,只有棉布二分之一,甚至更低价格的土布,在并不富裕的市民之中,是必然的选择,有些按耐不住,去买棉布的,他也不在意,任何价格波动都会产生牺牲者,无外乎到底是谁。情报的手机工作,

还在继续,为了收集更多的资料和讯息,从日本开始,日本是一个出头鸟,虽然吃下他不难,可是难得在后面的,三井作为日本有数的纺织业财阀之一,拿出了1.2亿日元,也就是6000万美元,1200万英镑已经是竭尽全力了,费尽心思才拥有了300万不到的布匹,可是英法俄随便就拿出来5000万匹,这其中,还不算英美随时可以调动出来的,已经完成的工业化和逐步进行的产业升级,才是欧洲列强最可怕的地方,或许在几十年前,还有落后打败先进的可能性,但是在这个时代,战争依靠的真的是一个综合国力,一战用一个钢铁的风暴,把世界各国都给打醒了,从这一天开始,强国跟弱国之间,绝对可以郑志伟泾渭分明的,弱国要想赶超,真的是难比登天。

这一周的时间,杨元钊也不是就这么的看着的,从某种意义上面,放任日本大量的收获资金,绝对不是他愿意看到的,说实话,杨元钊在上海几乎每天都在准备,只要成交量有大幅度的提升,他就会动用储存,立刻的进入到市场之中,防止日本大量的卷走属于中国的财富。

好在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日本似乎也没打算快速卖掉,一直都保持着相对的高位,而且随着国际市场的价格上涨,一直都在上涨着,很显然,三井弘这个人,看样子,是想要凭借着这个机会,赚一大笔钱。

国际金融市场那么好混,哪怕是在中国,列强们经过了几百年的搏杀,金融方面不知道埋葬了多少尸骨,也不差日本这一个了,其实真的算起来,除了一些零星的小国,还真的没有多少大肥羊供他们吃了。

德美洋行的房间之中,无数纸张就这么堆积着,上百人员在这里紧张的计算着,这都是陆陆续续增加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杨元钊也没有想到计算任务这么重,这个时代,没有微机,没有所谓图表,很多东西都需要去计算,在计算不过来的时候,投资者只能够根据感觉来,所以这个时代,创造了无数神一般的操盘手,他们可能在一年,甚至两年三年的时间之中,屡战屡胜,仿佛是上帝之手一般,但是一次漏判和误判,就会造成万劫不复,用自己的神位,帮助别人登上神坛,这就是投资市场更迭不休的根本。

杨元钊最开始,只是打算计算出日本的持仓成本,特别是棉花和棉布上面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数据的增加,越来越多,甚至穿插进来,牵扯到英法俄的持仓成本,交相呼应,理不清剪还乱。

杨元钊一向是一个非常认真的,既然弄不清楚,那就继续的计算好了,弄清楚了这些,会让接下来的行动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计算本身而言,包头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哪怕是后世一个普通的计算器,他的计算能力,也会超过曾经二战美军计算机,当然了,只是计算能力,计算器太简单了,没有多线程和程序运转能力,只是一个单纯的计算器,不能兼容很多方面的科学计算。

可是目前的金融市场,只是简单每一手每一手的叠加,德美位于各国的部门,已经记录了从去年开始,全部的数据信息,现在,只要把这些数据信息相加,并且按照时间,跟新闻对照上来,就能够得到第一手的数据,这个数据就是简单的计算么,只要计算下去,必然会得到结果。

当然了,计算还是用跟火车运行图的计算器一样的,用大量的东西遮掩,甚至为了保证计算效益,杨元钊一下子拿出了十台,虽然没有跟包头铁路局那样,把计算器彻底地焊接在楼上,能够来到这里的,都是自己人,用了很多重关系确定的,这只是一个临时的行动,一旦行动结束了之后,就会拿走或者销毁掉的。

数百的计算人员,集中在这个很大的房间之中,最中间的就是计算机,每个人会根据计算的难度和结果,分派计算机上面的使用时间,整个的计算机被分配的非常到位,这些都是包头培养出来的,有的甚至是为了列车运行而专门培养出来的计算人员,对计算机非常熟悉,很快就从中间得到结果,大量的数据运算和集中,堆积如山的纸张之中,距离结果越来越近了。

要计算各国的成本,一个简单的公式就可以了,是否精确,还要看情报收集的完整度,在10台计算器的帮助下,这个时代的大部分数据都可以计算,更何况,只是基于一个领域,棉花,这个时代,金融上面,还相对比较的落后,各国之间的交流相对比较闭塞,只要调查大宗商品的出口,再把这些带入一些生产方面的消耗,就可以得到最后的结果了。(未完待续)

ps:今天太忙了,后面一章正在赶,9点钟左右送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