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装甲列车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装甲列车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斯大林不知道,就连德国也没想到,土地是占据了,隐患也没有了,可是人口暴涨的可能性也跟随着消失了,之前输出人口还抱着,当战争结束了,再把人员弄回来,可惜德国人不知道,中国有句老话,肉包子打狗,一去不会,几千万的外出劳务输出,最终回来的不到十分之一,当时差点让德国跟中国翻脸,可惜,那时候的中国,已经把能够亮出来的肌肉都给亮出来了,强大的力量,直接让德国哑火了。

这些后话暂且不提,此时的蒙古荒漠之中,俄军在加强训练着,党军的强大威力,信仰者的意志力,让这一只军队迅速的成军,而在广阔的西伯利亚,战斗依然在延续的

在东西伯利亚地区,由于西北控制了局面,有源源不断的后续部队前来,一线部队继续推进,后续的部队也跟着,稳扎稳打,保持了压迫的力度。

当然控制了距离,只是寻找人烟稠密的城市,超过一定高纬度的地区,几乎不去碰,因为那里再往北,就是高寒地带了,或许现在的季节之中,没有什么影响,冬季里面,是不可能有人生存的,传说之中的爱斯基摩人,又有多少,在整个北极圈之中,只是少数之中的少数。

前面,在兴凯湖,差点就吃了大亏,之后,在海参崴哪里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之后,按理说,整个东西伯利亚地区,应该是没有危险了,可小心无大错,接下来行动之中,关联极为的紧密。

大概到5月中旬,东西伯利亚的战场上,再一次发生了变化,一直都跟在野战部队身后。一条建设大军在不停的修建着铁路,现在,当部队想着北面而去的时候,只有少部分跟随着部队。剩下都转向了海参崴的方向。

铁路跟着军队走,本身,就是西北的长处,在中国成立在之后,再原有铁路建设兵团的基础上。又引入了民营的资本,在一系列的推动之下,生产的效率在疯狂的增加着,现在,跟在百万大军的身后,是5百万的建设部队,大小各种的施工机械,高达3万5000台,这些机械的总效率就超过了500万人,也就是说。总体的能力下相当于千万人。

这么庞大的劳力哪怕是在西伯利亚,这样的生产效率也非常的惊人了,一跳蜿蜒的巨龙,正在向海参崴蔓延,并且在接触到了西伯利亚铁路之后,产生了一条条的环线。

铁路的修建,一方面,是为了后勤,其实从东北到海参崴,距离并不远。哪怕是西北的消耗,用汽车运输业够了,这是一片并不靠近的北方的冻土地带,修建铁路的原因。并不只有的后勤运输,而是为了攻击海参崴做准备。

在牡丹江火车站,也是中国最靠北端的火车站,此时成为了一个大兵营和大仓库,所有军队,后勤。甚至是从俄罗斯境内弄过来的人员,都在向这里集中,不过在今天,火车站来了一队不同的东西,一长列浑身上下都是钢铁的铠甲,并且有巨大的炮口的列车,没错,这些正是装甲列车。

从西北建立铁路开始,装甲列车就出现在了西北的序列之中,曾经在以前的战争之中,起到了压制的作用,伴随着西北的陆军越来越强大,不太可能,有人能够威胁到西北本土,从这个意义上面说,西北的装甲列车没有多少的作用。

可是即便如此,这也是陆军最强大的火力,在西北兴建了海军,拥有了战列舰的生产能力之后,更加如此,有了巨大的舰炮,就可以让装甲列车拥有最强的攻击力,陆军无法承担超过230毫米的火炮,可是的铁路可以承担,庞大的装甲列车,可以依托着铁路快速的行进,最终起到攻坚的作用,相对于曾经的北洋和革命党,俄罗斯这边,是强国,哪怕现在衰落了,海参崴也拥有足够的防御,不用列车炮,恐怕就只能够动用的飞机了。

飞机轰炸跟火炮,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海参崴这种要塞城市,那不是只凭借的陆军火力就可以对付,虽然说西北拥有凝固******,可是对赤塔那种方圆不大的城市有用,对于海参崴这种要塞,用途不大,除非凝固******近乎无限。

海参崴不但有主城区,还有众多的卫星城市和支点,之前北方舰队用了几天的时间,不过是把岸边的一些炮台给摧毁了,那些只是海参崴庞大防御的一部分,用一点点的炸弹来说,用处不大,只有海量的数量才有用处。

参谋部其实也在攻击海参崴之前,对海参崴之战做了一定的预测,保守估计,需要之前赤塔用量150倍到200倍之间的。

这个数量,是西北无法接受的,凝固******开始扩大了规模,并且的进入到了实验室和工厂批量生产的程度,可是产量比之前,不过是多了3倍,要想完成,赤塔用量的150倍左右,最少需要几年的时间。

用几年的等待攻击海参崴,这就是一个笑话,耗费跟产出完全不符。从这个意义上面,常规的陆军作战,才是他们应该做到的,而成熟的工业体系,哪怕是15寸的舰炮,生产起来也比凝固******快的多,生产的工厂也多的多。

调过来的是新一代的装甲列车,未来铁路会修建到海参崴,并且围绕着海参崴形成几条环线,装甲列车就可以在这些环线上面自由的运转,对海参崴进行攻击。

作为整个西伯利亚的重点,位于太平洋沿岸的最重要的港口城市,海参崴可以成为一个末端的枢纽城市,未来中国很多的铁路,都会终结到海参崴,特别是东北向西伯利亚的铁路,可以通过海参崴进行中转,修建环线,虽然是浪费了一点,却是可以接受的的

未来会有35辆装甲列车进入海参崴,装甲列车,是陆军最大的杀器,陆军由于地形的限制和运输的不便,在火炮的选择上面,203已经是极限了,虽然也有大贝吉塔那样的超级舀炮,可是那玩意不是量产型的,也是为了烈日要塞,才拉上去。

但是有一种东西是一个例外,那就是列车炮,本身列车在陆地上,就是最大的造物,一节车厢上百吨,甚至追求最大的时候,达到5000吨的运力的列车,似乎是最佳设计对象,这已经不比海上的万吨级巨轮低了,列车出色速度,也可以迅速的把人和货物运送到目的地。

一门双联装的14寸火炮的炮台,不过是几百吨,稍稍改装一下,就可以成为列车炮,光滑的车轨上面,可以用滑动来抵消后坐力,而不会在地面上,必须要平整和本身的力量来抵消后坐力。

饶是如此,从舰炮到列车炮的改变,也需要时间,毕竟舰炮可以用的高度很大,战舰庞大的身体,给了上下足够多的空间,用于安防这些,落到了列车炮上,就需要改在后面,甚至本身,还需要防护。

对于任何大炮而言,最重要的,永远是炮管,在炮管彻底的解决了之后,剩下的,就是如何的填入的问题,这对于涌现了一大批出色设计师的中国来说,不成问题的,他们可以解决战舰的设计问题,当然可以从力学的角度上面,去解决装甲列车的问题。

几年的时间,从无到有的,西北完成了列车炮的研制,从最开始,只有120毫米左右,只是把车厢稍稍的改装以下,就变成了列车炮的,这样的列车炮,能够起到的作用不大,伴随着中国新式155的出现,他几乎已经被淘汰掉了。

不过后续的研究还在继续,此时抵达牡丹江车站的,就是这些的,其中有20辆,是新锐的装甲列车,一共拥有双联装15寸火炮2门,12寸,11寸各6门,就火力规模上面说,这些火炮的威力甚至在普通的战舰之上,甚至为了防空,还布置了最少120门大小的机关枪,机关炮,用于对空中的防御。

这么大堆的火炮,当然不可能放在同一个地方,说是一辆装甲列车,却是超过18节车厢结合起来,进行了一部分的改装,15寸火炮在中心位置,剩下的平均分布在周围,一节车厢26.6米,加上连接处和改装,18节的车厢总长度高达600米,这样的长度,才装得下这么多的大炮。

这样的装甲列车每一个都是庞然大物的,在作战的时候,还必须加以而分离,只有移动的时候,才会连接在一起,16门超过11寸的火炮的齐射,这不是陆地上能够承受的,哪怕有后坐力系统也是一样的,一旦后坐力交错结合到一起的,就会造成巨大的损耗,轻则毁坏车厢,重则毁坏铁轨和陆基,彻底的让铁路废掉。

列车炮就停靠在牡丹江车站,不是客运车站,而是货运车站,否则的话,这么多的大杀器,停留在客运车站,哪怕是牡丹江人口稀少,这么的大杀器放在这里,也是不合适的,虽然说东西伯利亚已经被控制了,但是当环线没有建成,装甲列车不能进可攻退可守的前提下,一旦环线建成,他们会立刻的离开这里,开赴前线。(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