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战舰设计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战舰设计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周同斌给杨元钊的设计图,只是一个三视图和基本介绍,杨元钊对于战舰没有多少研究,却也知道,现在西北需要的是什么,翻开主要的参数,这个设计图是一艘满载排水量在6.2万吨的超级巨舰,比起幻想级最少膨胀了1.4万吨以上,如果算上16寸火炮和防护上面的提升,这个增长幅度也算是正常。

4轴双舵,在主炮选择上面,他放弃了成熟的双联主炮,采用了3门三联的主炮,杨元钊眉毛挑了挑,回头问道:“周总,这个三联火炮的问题解决了?”

三联火炮的同步性问题,一直是最大的问题,可以错开齐射,用不同频率方法发射,可效率总是不高。

周同斌不好意思的笑了下,说道:“没有,应用自动装填系统,可以把危害降低到最低,可依然无法消除!”

“那为什么还用这个?”

“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权衡了半天,战列舰在未来,可能不在承担单独的作战作用,也就是炮战的几率会降低,这样的话,不同步性就没有那么重要,三联装保证了火力的问题,又平衡了重量,是最佳的选择!”

专业上面的东西,杨元钊不懂,不过在航母出现在战场之后,战列舰的作用确实是大大的减少了,再加上3联相对于双联,能够大幅度的减少重量,9门主炮,或许就是几千吨,别小看这个数字,哪怕是6.2万吨排水量的巨舰,抛开一些必要的重量之外,能够机动的重量并不多,多了几千多,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

继续向下看,杨元钊算是明白设计的要点了,说是16寸战列舰,其实。这个战舰的主要功能已经发生了改变,在接下来的副炮选择上面,没有使用成熟的副炮,而是用大量高平两用炮代替副炮。从135毫米的高平两用炮开始,防空成了主力,12门132毫米高平两用炮,是防空的主力,平稳的分布在战舰的各个位置。4联装45毫米高射几炮和25毫米高射机炮,一共是150门之多,再加上普通的20毫米以下的高射机枪,整个战舰居然有大大小小250个高射火力点,远远高于的主炮。

看到这个设计,杨元钊的眼前忍不住一亮,未来海战之中,防空会成为的主体,集中这么多的防空的,还是闻所未闻。当航母作战群之中,有这么一艘火力强大,且防空凶猛的战舰的话,对于区域防空将会有极大的好处。

杨元钊认真的看了一下图纸,后面简单的描述了一下,正是因为庞大防空,增加的重量,让本来设计在5.3万吨左右的战舰,增加到了6.2万吨左右,原来5座双联的炮塔。也改成了3座三联的,这样既保证了整体的火力,又增加了防空,算的上是牺牲了主炮的命中率。提升了区域的防空的强度,整体而言却有些画龙点睛,设计比较优秀。

看到这里,杨元钊就没有再打算看下去了,专业的东西他不懂,他为什么看。就是怕弄出来一艘如同大和级那样的超级巨舰,以西北动力上面的储备,舰炮上面的优势,画上3年的时间,未必弄不出一艘大和级来,可是那样的战舰有什么用,二战已经用血粼粼的例子证明了,一艘巨炮重防的大和级,在某种程度上面,还真的不如一艘防空巡洋舰,未来的航母作战群,需要牺牲了炮击能力,专门的用于防空的防空巡洋舰,只不过,这个时代,正好卡在这个关口上面,重炮和炮击战还没有淘汰,用有限的资金,最后兴建这么一批有着极强防空,且拥有强大炮火战列舰,还是可行的。

“可以,我会批下来转向资金,用于这个设计的验证工作,一旦立项的,计算出成本来,看到底建造多少才能够平均。”

肯定要计算成本,16寸火炮,本身就比15寸强大,增加的1万多吨的重量,这些都代表着成本,最关键的还是高射机枪,在这个时代,这才是真正昂贵的东西。132毫米的高平两用炮,它的造价,最少是130毫米左右火炮5倍以上,其他的高射机炮机枪也差不多,他们堆积到一起,会带来成本的巨大提升。

这个设计已经比较成熟了以设计师的实力,杨元钊也不担心他会出问题,只要经过了几个常规的试验,找出它的问题,并且修改和弥补它的薄弱环节,一款出色战舰就会出现在中国海军的序列上面。

周同斌听到杨元钊的认可,心也放下了,只要有杨元钊的首肯,那么这一艘战舰就是板上钉钉的了,西北海军研究所,现在的中国海军研究所,对于战舰设计,有一整套完善的方法,他设计出来的东西,心中有底,虽然没有全面的进行测试,可是该做都做了,实现的可能性很大,只要资金到位,把测试走一遍,或许会出现小问题,可是大问题一点都不会有。

战列舰的问题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也需要解决,那就是航空母舰,因为海军研究所承担着巨大的任务,故而航母研究是单列的,从战舰研究所弄了一批设计师,另起炉灶。

相对于战列舰,航母设计相对比较简单,毕竟这是一个新兴的事物,杨元钊从后世的图片上面,弄出来的双通甲板和跃升甲板,后世经典的正航航母的经典设置,单侧司令塔,不装备大炮,有限吨位和空间,基本上都被防空给取代了,加上本身拥有的战斗机和护航的战舰,航母作战群的防空力量绝对够用。

除了经典设计之外,剩下,就交给西北设计师自由设计,只要考虑到适航性,增加速度,剩下就是容纳多少飞机,更快的放出飞机和回收飞机的问题,然后再依托着这个来设计。

西北的航母,甚至在幻想级之前,在黑暗之中,逐步的摸索的,也就是在德国设计师的前来,全面补充了西北最薄弱的设计环节,比如说吨位的使用,比如说适航性,这些最基本的东西的,也可以利用到航母之上,正因为这种提升,第一艘航母验证舰很快就出现,然后就按照这个逐步的进步。

在没有质变前提下,航母只是对舰载机进行调整,争取让他更加适合航母,特别是现在,在西北已经成熟的活塞式飞机的基础上,又的提出了涡桨式作为未来航母舰载机的主力,可惜到现在为止,航母适用的舰载机,还没有拿出一个成熟的机型。

中国空军,在涡桨发动机上面取得了突破,实用性的大型涡桨发动机已经研制成功,可惜小型化工程一直拿不下来,大型的双发轰炸机,4发轰炸机的涡桨式改造已经开始进行了,新式的战略轰炸机已经开始研制和生产,涡桨发动机相对于活塞式发动机,在单纯的动力性能上面,没有特别大的提升,可是节约动力这一点,就足以改变一切。

航程永远是飞机最关键性能指标之一,同样的燃油,能够飞行更长的距离,这是涡桨发动机的优势,这也是后世航空领域大量的采用的根本原因。

航母上使用的舰载机,更多是配合航母,而不是航母配合舰载机,只要不是差别太大,影响的只是航母携带飞机的数量,但是必要沟通还要进行,首先要确定规格。

离开了海军研究所,又去调研了舰载机实验室和航母研究所,航母的大致数据已经出来了,甚至连舰载机的标准也都出来了,只不过舰载机还有几个关口没有研究完毕,只要那些地方产生突破,所有阻碍航母完成条件都不复存在了,甚至连研究所都给出了时间表,最多半年的时间完成舰载机和航母的全部研究。

再三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关于这一次海军的秘密拨款就确定下来了,由于走的是杨元钊从秘密账户,不必通过国会,但是中国成立之后,全国代表大会成为了最高权力机构,一些通气还是要做的,以杨元钊的地位,加上海军的特殊作用,程璧光等稍稍游说了一下,这个计划就成功的批准了。

时间走过了11月中旬,当最后一个关键的公章盖下,杨元钊所属的私人基金会,直接把资金拨付下来,划拨入了专门的账号,其中包括了研究所,海军部,还有造船厂,这些造船厂,既有现在就已经成熟的江南造船厂和青岛造船厂,也有未来准备兴建的造船基地,甚至这一笔高达五亿的造舰经费,只不是1914年杨元钊秘密账户之中投入的很小一部分,因为差不多在一周之后,一笔25亿的专项基金,从秘密账户之中划出,注入到了遍布中国南北区域之中,为的就是兴建区域化的造船中心,而且不止一个。

一场影响整个中国海军建设计划,就这么轰轰烈烈的开始了的,甚至还影响到了未来十年,中国乃至世界的造船格局,这是一个难以想想的庞大计划,一举奠定了后世中国在海洋上面的地位的,不单单是海军上面的,还有商船船队和造船份额上面,中国从此之后,从一个陆上大国,变成了海陆大国。(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