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海军航空兵

钢铁时代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海军航空兵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海南岛三亚,这个在前不久才开始建立海港的城市,成为了未来南海舰队的锚地,西北强大的工程能力,如同吹气球一般,一个现代化的港口就在这里出现了,不但可以容纳万吨级的货轮在这里停靠,甚至连大型军舰也同样可以在这里停靠。

在港口核心部位,人工堆砌了几座山峰,用于构建陆基炮台,未来16寸,甚至是18寸的火炮,会在这里防护,独特角度,让它可以防护到整个港口,在港口的内侧,跟城市另外一侧的广阔地方,这里未来是作为核心的军事基地和机场的。

真正认识到了空军的强大,无论是远距离和时效性上面,都比舰队强大多,防护和攻击两个方面,都远远高于舰队的效率,在每一个军事基地之中,都会兴建一个大型机场。

海南岛作为整个南海的核心,整个岛屿都会作为战略作用的,在整个南洋未来都会纳入到中国的范围的前提之下,这里是一个最关键的空军基地,而现在,最关键的航母作战群的空军的训练,也是在海南。

318米,这是未来正航航母的飞行甲板的长度,这个距离,对于一般普通战斗机而言,是差不多够用的,一些轻型的单翼战斗机,可能只需要300米,甚至是250米就够了,可是四发的轰炸机,要想登上航母,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西北的主力四发飞机,满载起飞重量超过10吨,跑道滑翔的距离,最起码要在2400米左右,不可能有航母把跑道修建的这么的长,所以只能够妥协,在保证了飞起来的前提之下,尽可能的增加载弹量。

当然了,航母作战跟陆军轰炸机有明显的不同,由于不可能如同陆基空军那样。用漫长的跑道起飞的重型双发,甚至是四发的战略轰炸机,起飞重量甚至在10吨20吨以上,这样的载弹量。足以的进行地毯式轰炸,航母舰载机,就只能够在水平轰炸和精准轰炸之中,寻求某种平衡。

最终经过了科学的计算和讨论之后,轻型木质飞机。也就是杨元钊提出的,基于二战的英国蚊式轰炸机的理念制作出来的飞机,增加了折叠的机翼,方便在航母上面停放,由于机体轻型,他最小起飞距离可以减少到280米,318米的跑道足以让它仅仅满载,载弹量达到1.8吨左右,跟陆基的空军比起来,真的没有什么。可是却是海军之中,能够达到的最大的载弹量。

除了水平轰炸机,还有一个俯冲轰炸机,这是航母作战群的主力战机,跟陆基的水平轰炸,地毯式轰炸所不同的是,俯冲轰炸机因为精准度高,破防能力强,对海攻击强大这些方面,成为了重点。高速俯冲的飞机,可以把一枚航空炸弹,精准的投射到舰船之上,而为了追求生存率和防护。不可能选择水平轰炸机那样的木质结构,最好是金属材料,增强前方的防护水平,在充满了高射机枪舰队密集阵之中突防,所以俯冲轰炸机的载弹量,最大的是900公斤。可以承载1枚900公斤航空炸弹或者2枚450公斤航空炸弹。

杨元钊其实还提出了一种鱼雷机的理念,虽然说,舰载机的载弹能力,可以承载800公斤鱼雷,可惜把鱼雷从舰船上面,改装到飞机上面,需要的工作巨大,跟另外两种水平和俯冲轰炸机相比,难度系数最大,保守估计,最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要到1915年中段,甚至是年底的时候,才能够投入到现役,暂时,所有人都是飞的水平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

一条长长的跑道上面,被单独的界出了一段跑道,这就是所有飞行员实习场,这些未来的海军航空兵们,在这里已经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训练,甚至训练的飞机,也从早期的西北一型,逐步的转变成现在,比较成熟的飞机,虽然还不是舰载机的最终极定型产品,却也差不多是改装到了极点的类型。

枯燥的起飞降落,这些飞行员,都是从西北数以10万计的飞行员之中挑选出来,庞大的中国,不但为陆军提供了足够的兵员,也为空军提供了大量预备飞行员,建立在整个中国各地的飞行学校,每年培养差不多70万准飞行员,他们通过200到500个小时的飞行训练,初步掌握了轻型飞机的飞行方法,至于接下来,就是从中间选择了。

从轻型飞机到普通的运输机,民用飞机,这几乎没有太多的阻碍,只要经过100个小时左右的专业飞行训练,就可以很快的完整转换,其中比率大于80%,但是战斗机,战略轰炸机,甚至是舰载机的,就比较困难了,根据难度的相比,比例大幅度的降低,特别是舰载机,他不同于普通飞机,只有300米的飞行距离的,在海上,情况多变的情况之下,起飞和降落,每一次起飞和降落,都仿佛是一个鬼门关一样,他们需要的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见识过二战时期的太平洋战争,杨元钊清晰的知道,未来跟美国之间的对决,说不定,就会发展到持久战,这时候,源源不断的兵源必不可少,否则,空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却没有足够的人开动战舰, 起飞飞机,那就是最大的悲哀。

其实这也是历史上日本跟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之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开战初期,美国跟日本,其实在航母数量,舰载机的性能,飞行员的数量上面,是在同样的一个水平线上,在航母的运用上面,日本人还战局上风,所以从偷袭珍珠港开始,虽然日本没有击沉美国的正航航母,却在开战之初占据了巨大的优势,这个时候,日本跟美国是忽悠胜负,可是接下来,在相持的阶段之中,双方争斗不休,航母损失的数量不大,可是舰载机的飞行员损失的却是巨大的,少了成熟的飞行员之后。航母的战斗力是大大减少,甚至到了后期,日本连航母都比不上美国,失败是必然的。

在整个世界都没有注意到飞机的时候。中国已经凭借着海量的人口优势,开始了大规模的培养,爱好者俱乐部,各地的飞行比赛,甚至正规渠道的训练。让飞行员拥有了庞大的基数,在每年70万,未来5年甚至拥有400万的基数之中,选择1万,甚至是两万舰载机飞行员,这点真的不是一般的容易。

暂时,肯定数量不会那么多,新一批的舰载机飞行员,全部都是空军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都是飞行小时数在1500以上。精通最少3种以上飞机A级飞行员。

不过即便如此,航母舰载机的训练,也让这些飞行员苦不堪言,熟悉的陆军起飞和降落,跑道最长可以达到5000米,那是用来起飞最大的实验飞机的跑道,最少也有3000米以上,可以起降4发重型战略轰炸机,突然缩小了10多倍,从3000米变成300米。还不能延长,这下子就吃足了苦头,虽然所飞的飞机,理论上是可以在300米的跑道上面起降的。可是最开始的时间,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在300米的跑道之上起飞成功,至于降落,一个没有。

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在没有通过实践。形成一整套理论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在摸索,300米的跑道,任何一点偏差,就容易出去,起飞还好说,只要飞就行了,一般而言,升力够的前提之下,就能够成功的飞起来,可是降落,什么时候,需要降低到什么速度,到最后,需要把挂钩挂在绳索上面,任何一点的错误,都会出线,在地面上,出线没什么,一次失误而已,可是在船上,出线就代表着飞出飞行甲板,代表着机毁人亡。

能够选拔到海军航空兵的,全部都是空军之中的精锐,失败只是不熟悉,他们在失败之中寻找原因,在飞机设计师和一些理论研究学者的帮助下,逐步的总结经验,在不断的失败和研究之中,减少失败,最终,成功的越来越多的,现在最顶尖的飞行员,驾驶着战斗机,可以实现在三分之二的程度上面起飞和降落成功,这已经是合格的标准了。

半年的训练,终于告了一个段落,大部分合格了,最终留下来,经过了第一批训练的舰载机飞行员一共是198名,他们将会进行第二阶段的训练,在三亚的外海之上,一个样子古怪的船,静静的锚泊在海上,最上面,庞大的飞行甲板特别的引人注目,第二阶段的训练不是别的,正是上船起飞降落。

由于设计和建造的关系,西北真正的主力正航航母,还在紧张的建设之中,目前进度有些缓慢,预计要到15年才能够全部建成,直接改装快速商船,要稍稍的快一点,可是那些航母,最多只能够成为商船船队护航,速度跟不上主力战舰,舰载机的数量也比正航航母少的多,最关键的是飞行甲板的长度也要少一点。

目前大部分的护航航母还在紧张的改装之中,第一批是24艘,未来会根据需要,进行更多的改装,他们之中进度最快的,可能要到1914年的年底才会完全改装完毕,但是又不能耽误上舰,所以,临时改装了一个,只有飞行甲板,别的什么都没有临时船,甚至连航行都不行,只能够固定的锚泊在哪里。

只要有飞行甲板就可以了,第一批完成了训练,本身就期待着上舰,对于这一天充满了期待。

不过通过了第一批训练的198人之中,只有19个最优秀的,才有资格上舰,哪怕这个训练舰是在锚泊的状态之下,哪怕这个训练舰的飞行甲板,比起正规的航母的飞行甲板还要长出30米左右,可是在船上毕竟不比在陆地上,一旦超过飞出去,可就整个掉到海里了的,危险性是有的,甚至还有死亡的可能性。

西北对生命的看中,不以身份的不同,哪怕是普通士兵,抚恤金也相当的高,但是飞行员不能跟普通士兵相提并论,每一个飞行员都是在一定飞行小时的训练之下,成为合格的飞行员的,越大的飞机,飞行的时候消耗就大,类似通过训练的198人,每一个的飞行小时数都在1500小时以上,这样的人损失一个,不但是实力上面的最大损失,也是时间上的巨大损失,所以,必须要保持安全。

总长度在380米飞行甲板,其实是刻意加强的,他甚至无法开动起来,因为一旦动起来,不但速度极低,甚至连平衡都不容易掌握,可是多的50米,会给训练者留有余地,被选出来的19个人,每一个在跑道上面训练的时候,最长的一个也可以保证在250米左右停下来,几乎一半左右的余量,对于安全性能的已经考虑到了最高了。

可是船上毕竟跟跑道上面不一样,不但是更直观,也有着巨大的压力,第一次训练之中,哪怕他们在跑道上都完成了规定动作的训练,在紧张和压力之下,很容易产生失误,差不多一天的训练结束,19个人,都完成了3轮的起降,最终在318米这个界限停下来的,只有11个人,剩下的8个都超出去了,甚至有一个380米都没有完全停下来,差点整个飞机就飞出去了,好在这个飞行员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在已经停不下去的后半程,直接加速了,等于是重新拉起来起飞,相对于降落,起飞更容易一点,勉强起来之后,再次降落才算成功。一天之下,哪怕是在自信的飞行员,也知道这个不是一个轻松的训练,必须全力以赴。

在海南,海军航空兵的新成员,正在为了掌握舰载机的技术,紧张的训练,付出汗水甚至血泪的时候,北方的蒙古,一场大战也在逐步的拉开,百万人级别,关系着整个战局战斗,一触即发。(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