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三百六十二章 电子计算器

钢铁时代 第三百六十二章 电子计算器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回到自己的房间之中,把一切密封起来,杨元钊进入到了一体机之中,很快的,他的手上,出现了一个普通的,函数计算器,直接把这个东西拿出去,是绝对不行,开玩笑,这是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科技,从某种意义上面说,甚至可以称之为黑科技。

米哈伊是个俄裔,之前的许多作为上面,没有感觉对美国政府有什么好印象,但是这些东西,一旦暴露出去,说不定众多列强会联起手来,那绝对不是杨元钊目前所能够承受的,思前想后,杨元钊最终决定,用别的东西隐藏起他。

杨元钊以计算器为基础,在一体机之中,弄出来了个巨大的玩意,别的人研究的都是尽可能的缩小,减少体积的方式,在他这里,却是尽可能的放大,用巨大的金属柜子,来隐藏着计算器,也算是一种保护,甚至为了这个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会把这个巨大,重达3吨以上的玩意,整个的固定在整个指挥中心,甚至会派出专门的警卫。包头目前,没有专职的警卫人员,杨元钊直接从军队之中调集的人员过来,荷枪实弹的进行管理,只要有人想要打开这个铁柜子,立刻制止,不听命令可以直接击毙。

因为整个都用巨大的箱子来遮掩了,显示也没有用液晶或者什么显示屏,计算结果不会在外侧显示,而是通过另外一端连接的打孔机,借助着打孔机,打出来最终的结果,跟打孔的机械计算器比起来。这个计算速度快了很多,速度上面,控制在打孔机械计算机的500倍左右,这个速度很快了,也在接受的范围之中。

这么一个大家伙。在第二天,被杨元钊安装到了指挥中心之中,当时神秘的把所有人都请出去了,自己带着几个工人,在指挥中心忙乎了半天,焊实了铁箱子。不但铁箱子重达3吨,而且通过50公分直径的钢柱,跟墙壁和另外一个5吨以上的钢锭结合在一起,防护措施,绝对比这个时代的银行保险柜都要严密的多的。加上安全保卫,还有10分钟按铃的自毁装置,严密程度几乎达到了变态的地步。

米哈伊是第一时间听说的,却不能进来,等到他允许进来的时候,看着怪模怪样的铁家伙,微微的有些吃惊,如果不是旁边的打孔机。他甚至认为这就是一个大铁块而已,略带疑惑的对着杨元钊问道:“杨会长,这个。真的可以计算么!”

杨元钊指着正面的阿拉伯数字,还有函数数字,这是机械按盘,跟下面的电子计算机相连,看起来类似机械计算机,但是实际上。计算的是下面的电子芯片,他简单的介绍了使用方法。也着实简单,只用在上面输入就好了。唯一没有即时显示,错误了,这一次计算就作废了。

很简单,也很容易,几乎是一说就会了,米哈伊是雷厉风行,立刻命令调度汇报数据,第一时间,目前在开行列车的一连串位置数据,输入到了其中,以往需要几分钟,甚至是十几分钟,才能够计算的结果,在这个古怪模样的东西上面,只用了不到30秒钟就计算出来了,而且还游刃有余。

又实验了几个,没有仔细的计算,但是米哈伊觉得,这玩意,恐怕比美国的打孔式机械计算机要快的多,出色的反应速度和计算能力,几乎在计算的瞬间,数据就出来了,耗费的时间大部分是输入的过程,米哈伊的手下,几个资深的调度员出身,可以轻而易举的根据这个,事实的指挥着全部的火车的调度。

第一批的实验,已经进行了起来,小范围之中,应用这个,让列车的发车时间,最少缩短40%,在一个大型的铁路运行图上面,减小40%,就意味着整个铁路的容纳能力,提升了快一倍,要知道,这已经是米哈伊通过信号和指挥系统,调整的结果了,没有达到后世那样,间隔两三分钟的发车速度,却已经超过了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标准了,目前达到了17分钟左右的平均速度的,而且伴随着对机器的熟悉,还有信号灯和各种信号布置完成,相信达到14分钟间隔,甚至更低,完全没有问题了。

按理说,这个尝试应该继续下去,争取找到最终的极限,小规模的实验还在进行,但是调整就不必了,包头没有那么多的列车,按照现在来说,包头到张家口的铁路,可以减少到17分通行一列的话,那么的包头到张家口300多公里的距离,4个小时算,同时开行的,就在14列,这还没算3条铁路,算上的话,就是42列,这还是一条铁路,加上其他的,保守估计,包头最少要有400多火车头,每一列火车头代表着一列列车,加上一些备用,或者是紧急情况的话,就会是700列左右,现在包头的火车头大大的不足,甚至连车厢都很大的缺口,这时间疯狂的提升的列车间隔距离,根本就没有实际意义。

眼下,只是按照现有的火车头,进行安排,让火车运行的区间更加的稳定,更加便利的,这样就行了,未来,伴随着设备的够用,这个火车的开行密度还会提升。关于指挥统筹等诸多方面,米哈伊都提供了合理的意见,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在各个信号灯和信号塔没有到位的情况之下,铁路的运输效率大大的提升了,而且非常的稳定,大量的资源,和产品被运进运出,仅此一项,整个包头就增加了巨大的效益,这是一个极大的数字,也是一个交通的进步,便利的交通,就从这一天开始,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包头的一切,要想富先修路,想成功修铁路,这个成为了包头民众耳熟能详的名言了。

计算机在这里显现的威力让米哈伊惊叹,米哈伊甚至想要研究,这个机器到底是什么,本身走入到死胡同之中,因为人员等的协调和指挥的问题,无法继续下去的解决方法,现在已经完美的解决了,从这个上面说,他之前的思路也是对的,只是没有考虑到机器的问题。

出色的机器,可以引发一场革命,当年英国的工业革命就是如此,从蒸汽机,到改良各种纺纱织布,用工业化的大生产,代替传统的手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英国也因此,而站上了世界第一的位置,足足几百年的时间,成为了所谓的日不落帝国。

从这个机器上面,米哈伊看到了很多的东西,用计算来帮助机器,用精准的数字解放人的工作,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跟那一次工业革命异曲同工。

听到了米哈伊的见解,杨元钊除了吃惊,就还是吃惊,他没想到,米哈伊居然真的看的这么远,以材料和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工业革命,本就是二战之后,也是几十年之后,整个世界发展的重点,米哈伊能够提前这么久看到,恐怕也是计算机带来的震惊吧。

杨元钊当然不会告诉他,这玩意是超过这个时代的东西,最起码要超过这个时代几十年,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电子计算机,在后世,哪怕只有几十块钱,却也是在各种材料和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美国耗费巨资,跟曼哈顿计划几乎是同样档次的电子计算机的项目,投入了数以亿万美元的巨资,但是最初的成品,每秒钟的计算能力,只有5000次,就这样,已经超过数万人,而这个简单的函数计算其,他的计算速度,远远的超过了第一代计算机。

这玩意,就计算机本身而来,还不是杨元钊的手中更好的东西,不说一台车载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就算是那个山寨版的苹果,哪怕是山寨的,在过去不怎么值钱,也是实打实的八核四g,这玩意,计算速度,已经不能够跟最早的计算机相比了,每秒钟的计算速度是数以亿计的,多现成,多处理的东西,是真正的高大上的玩意,这玩意拿出来,会让无数人惊呆。

暂时,在材料和计算机科技,没有上升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之下,杨元钊不会,也不可能会拿出来这玩意,即便在未来,科技方面拥有了足够的底蕴,包头拥有了自己可靠的研究人员的时候,会向着这方面进行倾斜,现在,这玩意,注定是要埋藏起来,一直到有合适的人出现的那一天,暂时先用这个的计算机,帮助米哈伊解决调度的问题,真的不够了,大不了再增加几台。

事实上,还真的是不够,后来,杨元钊又增加了6台,分别进行不同区间,不同位置的计算,最终通过6个绘图员汇总,实时监控列车运行的状态,更快的计算和效率,让列车调度更加的精准,整个包头列车运行状况,高于了米哈伊之前的预期,达到了试验中11分钟的间隔水准,一旦包头的铁路延伸开去,并且拥有足够的车厢和火车头,包头铁路所展现出来的运输能力,超过世界上任何一条铁路,甚至是除以二都高高在上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