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百零五章 特级甲等

钢铁时代 第一百零五章 特级甲等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走向前两步的袁世凯,突然的停下了脚步,略带迟疑的指着前方问道:“那是什么特级甲等?”

特级袁世凯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结合在一起,就不明白了,这是医院的级别么,这个西北总医院是什么级别的。

袁世凯的询问,让杨元钊小了,简单的解释了一下,这个还真的是代表着医院的档次的,西北总医院,是西北24个特级甲等医院之一,这代表着医院的最高标准,在西北,医院一共分成四级,一级二级三级和特级,在每一个级别之中,还有甲乙丙三级,一共12个档次,包头特区作为西北的核心,也是特等医院最多的地方。

从内卫,到军队,再到普通,整个包头拥有特级医院19家,其中特级甲等医院就有7家,其中西北医院是唯一一个面向着普通人开放的医院。

任何东西,都是熟能生巧,见的多的,操练的多了,自然医术会进步,一些古代传统的名医,游历四方,四处行善治病,一方面,是为了累积自己的见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方方面面的的增加自己的能力,只有不断的学习,解决大部分问题,增广见闻,才能够迈过从普通名医到大师级这个非常关键的一条路。

其他的军方,内卫部队的医院,在一些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比如部队的308医院,在外科手术上面,非常出色,内卫医院则更注重于烧伤和创伤,如果说综合性来说,谁也比不上西北总医院,有一个数据可以显示出西北医院的强大,西北总医院在1913年总接诊病人达到了二三四名加起来的一半,几乎超过第二名40%以上。

总量大了,经验也多了。西北总医院,在拳头科室数量,医生和护士数量上面,一直都冠绝整个包头。在内科,妇科,小儿科,妇产科等诸多的科室,都有出色的经验。

听说了是级别。袁世凯不置可否,直接向前走,跟在身后杨元钊,看了袁世凯一眼,袁世凯有什么毛病,他心知肚明,西北总医院也是最适合,哪怕是这一种很痛苦,中医几乎没有办法治愈,西医也很麻烦的病症。另辟蹊径就有了不错的解决方法,那就是体外碎石。

体外碎石听起来很高科技,说白了,就是利用震动或者其他别的方法,在不开刀的情况之下,对于一些砂石性质的体内解释,进行震碎。

在身体的结石之中,胆结石多是脂肪性质的,比较平滑无法用体外碎石的方法的碎掉,因为不太疼痛的关系。被发现的时候,往往会长的非常的大,至于肾结石,则是标准的砂石性质。不但疼痛无比,还容易产生很极端后果,袁世凯就是死于肾结石引起尿毒症。

肾结石一般都相当的小,只有结合成了一体,才会有剧烈的疼痛感,砂石结构并不结实。只要掌握了他的精确位置,在特定的方法之下,就可以用体外碎石的方法,通过震动或者直接攻击的方法,碎石,碎掉的砂石结石,会通过排泄系统排出,这等于是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体外碎石机,西北已经有了,精确的监测x光机也有了,甚至连体外碎石的手术,也已经做了不知道多少了,对于解决袁世凯的问题,是充满了信心。

进入到西北总医院,袁世凯看着医院川流不息的病人,有些目瞪口呆了,他昨天随口说的一句话,不过是最近感觉到身体不舒服,总是容易疲惫,西北医院又是名声在外,就连一些外国富豪,都慕名而来,所以顺便过来看看,真的看到医院的盛况的时候,几乎合不拢嘴。

整个医院如同是一个集市一般,能够容纳5000人的大厅,几乎是人头攒动,30多个窗口,排起了阵阵长龙,进入到病房大楼,更是数十部电梯同时运转,每时每刻都有上上下下的人。

袁世凯非常不解,作为一个从旧时代走来的官僚,他印象之中的医院,或者是如同传统的中医坐堂一样,一个老中医端坐,偶尔有人前来问诊,大部分都是抓药,再或者如同洋人的医院那样,收费昂贵,动辄要命的那种,类似于西北这样,把治病当做赶集,真的是闻所未闻。

“贵处还真的是奇怪,看病都赶集,有这么多人生病么?”

“我们西北的理念是,用健康的身体,来奉献自己的力量,带病工作不可取!”杨元钊平静的说道,这个也是西北的骄傲,西北工业冠绝整个世界,西北制造,已经成为瓷器,丝绸,茶叶之外,多了一个工业制造。

这个时代的民众是朴素的,是感恩的,包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的出色的环境,他们就会用努力工作来回报,最关键的是,这个回报还不是无偿的,因此就造成了很多带病工作的例子。

刚开始,这一点并没有引起西北高层的重视,后面这样的多了起来,工业部发现一定区域内的工厂效率下降,以为是有人中饱私囊了,毕竟在高速发展之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滞涨,再加上经济上和工业上,没有明显的波动迹象,这种可能性更大,一番调查之下,发现是这个,有人带病工作,却因为精神和体力不济,最终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

轻则耽误一个生产线的时间,重则付出伤残,甚至是生命的代价,一些高速运转的机床,轻而易举的就能够干掉一个人的生命。

西北的劳动强度非常大,这也是流水线的直观体现,流水线之所以这么快,就是让每一个人专注每一个零件,不停的重复安装,让工人们下意识的形成某种习惯,而不是考虑和一步步的思考,这样的简单重复,不但对于工人的要求非常的低,效率还高,这也是西北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的根源。

成业生产线,败也生产线,生产线对于整体度和熟练度要求特别的高,不但要设计合理的传送带,严格到秒的控制,还有巡视质检等一系列步骤,否则的话,一个地方出错,高速的生产线带来的,就是高速,大量的残次品。

生病是最大的问题,一人出问题,整个生产线都要停掉,一个人错误,生产线就要全体吃下,这种情况之下,带病坚持工作,不但不会对工作效率提升,会有所降低,甚至影响到整体的质量。

发现是这一点的原因,负责人没有处理,毕竟工人们带病参加工作,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宣扬的正面事件,这对于激励工人的主人翁精神非常有效果,强行的逆反,说不定就会让整个事情,滑落到另外的一个深渊之中。

最终经过层层上报,报告到杨元钊这里的时候,他很简单的就处理了,健康的身体才是工作的本钱,并且顺势的在工矿企业之中和包头特区,开始了医保的尝试。

并且很快形成了一系列的方法,每人每年大概缴纳12-18不等的医保费,就可以参保医保,最多可以获得6000-10000西北元的报销比例,这笔钱真的不少,对于一些有大病没钱诊治的人来说,这才是真正,自大的福音。

保障才是关键,后世世界各国,甚至连剥削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平稳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高额的薪水和保障,甚至后者还排在前者之上,刚刚发展的包头,甚至连最普通教育都无法保障,只能够依靠高工资,用高工资的余量,来消化各种的保护,而伴随着西北的发展,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能力来推动这一切。

简单跟袁世凯讲述了医保为核心包头保障体系,袁世凯算是大开眼界,同时也非常不解,医保,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公积金和教育,这些最基本的保障,给了西北人极强的凝聚力,可是耗费也太大了吧,有这个钱,还不装备更多的军队,或许这也是西北这几年没有余力攻略的真正原因,这么多花钱的地方,还是这么毫无意义的,一瞬间,本来应该是英明神武形象的杨元钊,在袁世凯看来,有些优柔寡断和软弱,不太适合作为首领。。

如果杨元钊知道袁世凯的话,肯定不会生气,只会笑出声来,他当然不会跟袁世凯解释,供需关系,加大内需,医疗保障等诸多的好处,经营一个国家的理念,现在世界各国还没有接触到,就算是经营城市的理念也同样刚刚起步,衡量相互势力之间的力量的,恐怕只有硬邦邦的实力,最多就是经济,剩下的,稳定度,生产能力,抗压力的余量,等诸多的方面的,只是一个模糊的涉及,或许很多时候是这样做的,但是这样的做,更多的是自发,而不是主动的。

杨元钊亲自陪着袁世凯来,当然不可能让袁世凯排队去挂号,或许对自己来说,杨元钊不会去享受那种特权,可是对于远道而来的贵客,稍稍特权还是可以的,走单独客梯,来到了健康监测中心,这是西北最大,也是最全面的监测中心,会对袁世凯的身体各个方面,进行一次系统的检测,并尽可能的治好袁世凯的病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