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五计划成型

钢铁时代 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五计划成型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万里之外的包头,五年计划筹备部,这个从成立之后,就不断的扩大,目前已经形成了12个目标小组的,超过百栋大楼的庞大组织,其中一个项目部,超过500名工作人员,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应该在年前收尾五年计划,因为几个小项目的数据不太确定,又重新的推倒重来了,类似的小规模的推倒从来,在过去的几个月之中,最少经历过了上百次,可正是这一份的郑重,才让这个计划变得完美无缺。让西北推动的,整个世界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出现的那一刻,都集中了世界的目光,成为了可以载入史册的计划,变得相当务实和详细,以800多个门类,最少1600个大型工程为骨干,包络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经过了详细的计算和比对,对850余个产能的富裕或者是接近极限的项目,进行调整,既保证了产量,不能让东西不够用,又保证了足够的利润,这个尺度的把握上,不是特别的容易,一丁点情报收集错误,都会让整个几乎发生较大的波动,连锁反应之下的计算量已经相当巨大。

南美洲的蝴蝶,之所以可以在另外一个不确定的地方,掀起一场风暴,关键就在于连锁反应,而不是蝴蝶有这么大的力量,哪怕现在其他已经定型,这一个小环节的错误,都需要他们一点点的对比,避免出现其他的错误。

计算工作已经到达尾声了,苛刻程度还在上升,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对于科技的提升作用,甚至对于工人的培养,对于产业的拉动,等诸多的方面,都需要系统的来考虑,有些时候。决定工程是否进行的,精确到资金的投入和投产的时间上面,苛刻到了天的程度,有几个不错的项目。正是完工时间差几天,在对比之中,被其他的项目取代了。

这样的精雕细琢,才造就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辉煌,这一个计划。在后世,被认定为最完美,也是最适合20世纪初期中国发展的计划,甚至其他国家在后来,西北解禁了的一五计划的大纲之后,开始深入的研究一五计划,并因此形成了国家计划战略,比较完善的解决了劳资纠纷和经济危机,计划学这个本来应该是社会主义国家首创的学科,被命名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典。

谁也没有意识到。一五计划,这个杨元钊比葫芦画瓢弄出来的东西,居然有这么深渊的影响力,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他在未来五年之中,为中国打下了强盛的根基,甚至他的后续影响达到了一个世纪之久。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新年到了,又忙碌了一个晚上工作人员,在最后一个结果出来的时候。一声欢呼,这是数百人真心实意的欢呼,这一个环节最终的确定稿,代表着所有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五年计划最后的一个项目圆满,这个环节在厚度达数千页的介绍材料,或许只是占据了微不足道的一句话,一段话,可是为了这一段话可以完美的展现,他们可以付出所有的努力。

主任把汇总过来的结果。装入到特定的档案之中,第一次五年计划的概括,只有几千页,但是扩充起来,总体工程和体系的资料,最少有数十吨,1600个项目,不过是骨干,其中填充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用了近乎海量的人力,最终才完成的定稿,没有人统计过,西北为了5年的计划,做出了多少的努力,但是从后世的经验来看,其他学西北的国家,没有一个5年计划有西北出色的。

一五计划太重要了,西北的高层,杨元钊,刘澍都在盯着,甚至其中还有军队部分的,部队冯玉祥也在盯着,他也想看看,5年的时间之中,创造的无数的奇迹的西北,会不会创造出更大的奇迹,而逐步成型的一五计划草稿,似乎从方方面面印证了实现的可能性,哪怕完成初步目标,5年之后的西北,跟现在,都完全是两码事,无论是软硬的实力,都会有巨大的发展。

一五计划定稿的时间,正是大年初一,哪怕是新年第一天,参加完包头和西北的团拜会的杨元钊和刘澍,也都分别的赶到了一五计划筹备部,亲自的审阅这一个的计划,这一个庞大的计划,已经几易其稿,跟最初的设想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总体上,还是体现了杨元钊的建议,以电气化革命为主导,继续深入在动力,发电机械,重工业和机器生产之中的优势,有步骤的进入到石油化工,煤化工领域,用新材料和新科技,带动西北和整个中国,快速的向前发展。

简单几句话,所表现的力量,已经超脱了这个时代,这也是杨元钊一直期待和骄傲的,动力领域的革命,对于西北的影响,已经达到了极致,杨元钊的独特眼光和能力,用后世水平的动力机械,直接让中国跨越了蒸汽动力时代,电力时代,直接推到了这个时代的顶层,因为一体机的独特功能,发展出了独特材料推动技术发展的道路,一些本来应该在二十年,三十年出现的材料,提前的出现在了这个时代,进一步让西北各方面都获得了发展。

现在的西北,已经在世界各国之前,进入了更新的高度,同样的体系,同样的布局,材料使用的不一样,就能够让机器性能更好,特别是在关键行业,比如大马力发动机上面,增加气缸数量和气缸的大小,达到极致之后,很自然就进入到燃烧温度和压力提高之上,这样发动机,推重比就相当的高,已经不以马力的高低来计算了。

其他的一些材料也是如此,大型发电机组,燃气轮机,甚至是大型水力发电机上面,西北已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一五计划也是为了让这个独特的道路,真正的走的更加的宽阔,有目的,有调理的发展出来,不是之前的那样零散开发。

杨元钊默默的翻动着手中已经定稿的一五计划,浓缩到了极点,占据了重点1600个大型项目,只占去了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是一些细小的,往上上面的一句话,就是千万,甚至是上亿的投入,最初确定了接近4000亿的投资额度,已经增长到了1.5万亿,这笔钱不能够只依靠税收来投入,西北银行和杨元钊,都拿出了一个大头,杨元钊不但把几年累计收获的资金都投入进来,而且还动用了海量的黄金,这些都是杨元钊在近两年的时间以来,用一体机分解出来,本来准备投入到西北银行,却被应用到了这里,加上杨元钊拿出来的和西北银行总计达到了3500吨的黄金,加上其他外汇,白银等,足以支撑最初的投入,每年超过3000亿西北元的投入,也就是1500亿美元,足以推动西北的经济激增。

在杨元钊抵达了之后不久,他还在看着一五计划总纲的时候,刘澍也推门进来,看着手中,超过300页,厚厚的总纲,略带不信的问道:“真的全部都出来了!”

杨元钊点点头,道:“没错,都出来了,快来看看吧,这些可能在年后用的到!”

刘澍没多说什么,走进来拿起了报告,也就是这么多年,主导政府事物,才对科技和工业有些了解,他更加擅长的是组织和实施,可是看了这么多东西,还是充满了成就感,特别是5年计划,充满了前瞻性的计划和未来前景的描写,在一瞬间,让他神往不已,可是看到一页的时候,甚至略带不信的说道:“这可能实现么?”

杨元钊看着刘澍指的那一页,正好是飞机制造技术,在5年内,完成客运飞机的商用化,初步实现50-70名乘客的搭载能力,或者是5-10吨的商业运输能力,用空中交通代替陆地交通,初步估计商用飞机的平均时速可以达到500公里。

难怪刘澍这么吃惊,他知道目前最快的铁路的速度,也不过是180多公里的样子,真正使用到营运上面,不会超过160公里,这为了安全余量,但是一下子提升三倍,不是代表着更便捷的交通。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是杨元钊提出来,最开始是在包头商会上面,首先提出来的,就是修通包头到大同,到太原的道路,本来对此并不太感冒的商会股东们,开始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哪怕是马拉四轮车,在平整的水泥路面上面,可以拉的更多,跑的更快,高速度的流通,带来了丰厚无比的收益。从这一天开始,所有跟道路,跟交通有关的东西,一直都是商会投资的热门,只要有计划,立刻可以得到海量的投资。属于杨元钊的交通光环也一直没有卸下来过,从公路到铁路,再到航运业,交通用神奇的效果,征服了所有人,现在,五年计划之中,居然有飞机运输的项目,而且这么的精细,不但有客运的计划,还有货运的计划,这多多少少让刘澍吃惊不已。(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