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九百三十七章 九江基地

钢铁时代 第九百三十七章 九江基地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 长江中下游,长江的水道不断拓宽,更深的水深,让这里可以通行万吨级以上的海轮,西北把长江水道,作为了未来最重要的一个大动脉,甚至连越过长江的大桥,都选择了施工难度最大,桥高超过65米的特大高桥,以保证未来长江通行万吨级货轮的能力,也因此造成了连接南北的大动脉,在长江上面,是断绝,长江还是天堑,可是长江周围的城市却增多了不少。

在夜晚的长江,这里是一片寂静,除了几个小时左右,有一艘夜航的船只之外,剩下,是一片平静了。在夜色之中,一个巨大的家伙,缓缓的从水面之下升了起来,粗大的身体,比普通的潜艇的雪茄形状又大了一些,这就是在训练潜艇部队的运输艇部队,外形上面,有些像是远洋潜艇粗大版,可是很明显,水面的航速比水下的要快的多,显然,在结构上面,参考了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追求更加的宽大,水面速度,下潜,不过是一个临时的选择,为了躲避正面的对抗。

这就是后世被命名为奶牛的潜艇运输部队,在一场世界级的战争之中,奶牛从无到有,从最普通的500吨的运输能力,逐步的增长到了3000吨级,甚至是5000吨级,虽然运输潜艇的经济性能远不如普通的货船,但是可以下潜,越过某些封锁线这一点的能力,就足以让它发展成一个系列。

现在,奶牛还没有后世的外号,它只有一个同意的编号,汉字1914型潜艇,跟名将级这样的军用潜艇猎潜艇比起来,显得有些寒酸。

整个汉字1914上面,只有两具防身用的333毫米鱼雷发射管,甲板上倒是固定了两门88毫米的甲板炮,这跟普通潜艇,只有鱼雷。忽略了甲板炮以增加水下性能相比,截然不同,在水面之上,可以对付所有非武装的船只。水面之下,40米的下潜深度,在战斗之中,没有太多的作用,只是一个越过对方封锁线的作用。

从下水来时。长达一周的海事训练,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这一组12艘潜艇,完成了必要的科目,准备回归九江基地,这个时候, 西北的电报发过来了,正好是晚上,长江上船只就相对的较少的,潜艇从现在地方返回九江基地的。从超过100公里的航程,又只能在夜间行驶,好在18节左右的速度,最多几个小时,就能够抵达九江。

九江基地,这个长江沿岸的小城市,曾经只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地方,在西北的帮助之下,悄无声息的出现了一个个船坞,从1912年开始。到现在,不到1年半的时间之中,九江已经真正成为了中国最庞大的潜艇建设基地。

以九江造船厂为依托,表面上。只是一个生产1000吨以下江船和小型海船的普通的造船厂,年造船能力只有3万吨左右,可是实际的,半潜的,潜入式的船坞最少有72座,最大2500吨。最小的也超过了1000吨,这些船坞之中,大半都有潜艇在修建,他们是中国未来水下力量的核心。

本来,潜艇就是小型船只,最大的也不过是一千多吨而已,在欧洲和对日作战之中展现作用之后,海军发现,似乎在主力舰没有服役之前,潜艇或许会成为保卫中国海疆的决定性力量,最少在主力舰队服役之前是这样。

事实上,在后世,潜艇也被称为海军弱国的防御性武器,他没有攻击性导弹舰艇的攻击性,也没有航母编队的多用途性,但是一支 有战斗力的常规和核潜艇部队,一直是中国的最后保障,潜艇的低造价,低运营成本,高效率,是弱国的唯一选择。

西北可不弱,幻想级和猎户座改,证明了西北可以生产主力舰以上的战舰,幻想级是集中了德国的设计和西北原料和动力系统的大成者,即便跟所谓完美级,伊丽莎白女王级相比,也远远的超出,只要一批的主力舰服役,西北立刻可以从一个几乎没有海军的弱国,一举的成为海军的强国。

可是这1年怎么办,日本在山东之战之中,被西北出其不意,利用15寸陆防炮台的帮助,干掉了联合舰队之中的大部分,给了日本人沉重的打击,日本人还有不少的老旧舰队,几十年海军传统的日本,还可以征兆预备役和从民间水手之中调集力量,这样日本对中国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中日之间,一衣带水,几乎是相连的,最了解中国的就是日本,而最了解日本的也是中国,特别是程璧光这样一批,曾经参加过甲午战争的海军军官,他们很清楚,当战局进行到无法改变,日本吃大亏的情况之下,日本会铤而走险的,什么北洋,什么革命党,什么盟友,当血流的足够多的时候,日本人可不会管什么,北方突破不了,那就南方,甚至只是自杀性的侵害,也足以让中国的南方一片火海,当年的甲午战争,哪怕是英法等的斡旋和反对,日本依然对中国发起了陆上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西北远在内地,不惧怕日本, 可是华北,长江中下游,甚至是跟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如果日本人撒欢的话,难不成,把西北军到处调,这时候有一只舰艇的机动力量就特别的重要。

西北本来可能会有一只舰队,为了获得青岛交给了德国,程璧光等人也知道,这是无奈的选择,即便留下来,西北根本没有足够的操纵这些舰队的人,也就是依托着这个,快半年时间的海试,西北最少派去了2批人,共3万人上船,现在,只要现在,只要青岛船坞之中的舰队生产出来,西北有足够的人员操纵,那样舰队才会成为真正的战斗力。最少还要几个月的时间,甚至海试之后,也需要几个月,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在这个真空期间,只能够依靠三海。

在西北的帮助下,对于三海的改装已经达到了极致,5000吨级,甚至是7000吨级的舰船都不是他的对手,可是太少了,只有3艘,日本还有几艘1900年之前,就封存的铁甲船,这些一旦解封,三海还不是对手。

而潜艇的出现,让程璧光发现了希望,不但把培训的重点从战列舰向着潜艇倾斜,还从德国方面要来了不少的教官,九江就除了造船厂,就是一个大型的潜艇培训学校,尽可能的提升潜艇的作战能力,在这个海面力量对潜艇没有足够探测能力的前提下,就算是远比德国强大英国,都在德国潜艇之下吃了大亏,更别说海军实力远不如英国的日本,西北的先进潜艇,在日本军舰旁边潜来潜去,日本愣是没有发现一个,几十艘潜艇或许对于万吨级的主力舰队,没有多少破坏力,可是几百艘,甚至上千艘呢,短时间连续发射8枚鱼雷的潜艇,一旦数量达到某一个数量级,那是一片鱼雷海。

从上到下的重视,让潜艇的发展,非常迅猛,山东之战的时候,只有几十艘,短短的两个月不到的情况下,就又多了92艘,潜艇的总数越过了100艘的大关,最重要的是,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封锁,西北选择了1300吨-3000吨级别的运输潜艇,差不多是1913年10月定型,而首批的12艘,排水量在1300吨左右,运载量在500吨运输潜艇。

这些潜艇正在还是,却接到了电报,让潜艇立刻在九江的仓库之中补充物资,准备执行任务,这些潜艇的指挥官,要么是之前战斗潜艇编队之中抽出来的,要么是新兵,运输潜艇不执行战斗任务,要求比战斗潜艇低得多,有的干脆就只是受过一两个月的新兵训练,就上艇的,只要船可以开走,知道整个操作的规程,就OK了,不用再强化训练。

几个小时之后,当出外训练的潜艇,最终赶回了九江基地,潜艇被运输队接管了,他们的所有艇员,有18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养精蓄锐,处理个人事务,然后就需要立刻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是远在海峡另外一端的台湾。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原来,连火柴都要进口的中国了,6年的时间,西北改变了整个中国,甚至逐步的改变世界,强大的的生产能力,让物资真的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不但大量的出口,还在国内堆积了起来,在西北的各种军用仓库之中,就算是九江仓库之中也有不少,拿九江为例,最少储藏了10个师除了火炮之外的武器,调用一部分,完全没有问题。

在接到电文之后,就作出了准备,军用仓库快速的调动,让物资在短时间之中,从仓库之中运到了码头,然后在后勤部队的帮助下装船,一个个被固定成的一米见方箱子小型集装箱之中,或许放了50把拆成零件步枪,或者放了的大量的子弹,或者放了几门迫击炮和炮弹,集装箱易于摆放和装卸,一点点的填充到了运输潜艇之中,码头上面,吃水很浅的运输潜艇,逐步的深了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