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八百八十八章 数字化指挥

钢铁时代 第八百八十八章 数字化指挥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readx;阴山基地之中,类似的项目很多,不只是雷达和声呐,还有很多的子项目,但是给众多军官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也就只有这两个无数的新的项目,但是有声呐和雷达先入为主,这两样对于战略战术有着重要影响的装备的,其他的设备有些不那么重要了,最少对于战略的方面,没有特别的重要,只是在战术方面的加强,比如说,管身口径更高的火炮,比如说,单兵武器系列,这些因为杨元钊脑洞大开的项目,在一体机提供的材料和西北的科技基础之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如同走马观花一般的看了太多的东西,可是参观者的心思,几乎还留在了声纳和雷达上面,特别是雷达的,这种简直是千里眼顺风耳的玩意,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在所有人,特别是军人之中,几乎公认的,雷达的出现,会彻底的改变战争的形式,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偷袭和埋伏几乎是无所遁形,原有的战争态势都会得到巨大的改变,传统的作战模式会直接的落伍。

所有人都以为,阴山基地的展示几乎是临近尾声的时候,一个还只是创意和雏形的设备,引起了众人的关注,这个体系被杨元钊命名为战场指挥系统,说白了,就是后世信息化指挥系统的雏形,用无线电,网络和电子计算机的,把目前西北所有研制出来的电子系统都整合成了一个整体。虽然现在西北,还远没有的后世电子化系统普及。可是先进的无线电已经普及到了连一级,无线电设备的大小也相对于之前有了巨大的缩小,便携式的,只有一个大一点的背包大小的无线电收发机,可以在没有基站的支持下,联络到100公里之内的同类设备。这对于一个师来说,有了一个整体指挥的基础,100公里,在烈度不太大的战斗之中。勉强能够称之为一个师的防区。

这个师一级的防区,会因为无线电和数字化指挥系统,达成一个整体,对于整个师的任何部分进行的攻击。都会在最短的时间之中,获得反映,然后因此发生变化,战场真正的达到咫尺天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个曾经的至理名言。再也无法继续下去。

信息化指挥系统,当然不可能只有无线电,电脑和网络,才是最关键的,只有电脑,还真的是有了,这是杨元钊的恶趣味,在铁路局用上了电子计算器作为铁路运行图之后,众多需要计算和设计的部门,都开始要求这一点。为此,没办法杨元钊,把计算器的核心给拿出来的,然后让下面的人进行研究,顺便的指点他们后世电脑的基本概念。

虽然说,这只是一个函数计算机的核心,但是怎么说,也是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整体的结构简单,可是计算速度却不错。后世因为便宜,成为了计算器的核心,如果有人专门为他设计一套系统,比如说。内存,各种的外置资源,和输入之类的,就成为了这样一个东西,普通的几个核心并列一起的情况之下,加上了一些外设的。构成了最普通的办公用电脑,至于更强的,千个,万个,甚至更多的组成大型服务器,电子计算机时代,似乎就这么的降临了。

这样的变化,让杨元钊除了目瞪口呆,还是目瞪口呆,在电子产业没有获得足够发展的前提之下,居然就弄出了这个电子化的办公系统,甚至依靠这人海优势,制作出了无数的办公软件,其中更多的是数据用的比较多的设计,这些共同构成了网络化和无纸化办公的基础,在西北,已经逐步的完善了这个基础,各种的网络和计算机,成为了西北办公的首要东西,而紧接着,军事方面的应用也在深入,信息和军事方面结合居然产生奇妙的效果。

正因为这些,加上杨元钊提出创意,根据后世理念制作出来的同轴电缆,结合成了信息化网络,杨元钊吃惊的发现,他居然拥有了信息化指挥系统的一切基础,甚至部分使用雷达和声呐,也可以纳入到电子化指挥系统之中,共同为西北的指挥系统奠定基础。

从后世而来的杨元钊,非常清楚,当电子设备,越来越深入到军队之中的时候,如何把这个统一起来,才是需要深入研究。后世首先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的美军,攻防能力,甚至是打击能力几何一样的上升,甚至海陆空三位一体,有效的发挥出作用,前线的任何一个最底层的点,也可以呼叫来空中打击和海上打击,如此迅猛的反击速度,一般的非信息化指挥系统,根本就不是对手,这是信息化指挥系统最大的优点。

也因为这个发现,西北提前进入到了信息时代的,信息化逐步把西北的一切都结合成了一个整体,正因为这样,西北开始真正研究这个信息化指挥系统,正是在这个而研究的时候,却发现这样的指挥系统,对于这个时代的西北来说,还是太过困难了,拥有了雏形的设备,不代表拥有整合的能力,特别是这些雏形的设备,是通过一体机而来,在电脑之上,已经超过了曾经二战时期出现的电脑的鼻祖,计算能力大大的增加,甚至还基于电脑,设立了不少的程序,可是吧一个师一级的单位,彻底整合起来,需要的东西真的是千头万绪的,现在,只是发展了一个皮毛,最多能够达到一个非常微不足道的组合。

皮毛就可以了,对于这个电子化指挥系统,杨元钊在发现拥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的一个尝试,初期不过是把一些电子系统整合起来,用机器代替人力,以获得更快的指挥能力的,更好的发挥出整个部队的作用,一些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项目,居然可以完美的结合到一起。

正因为这样,杨元钊很清楚这个指挥系统的未来的,阴山基地的研究者们,也发现了这里面蕴含的东西,也因为如此,信息化指挥系统这个简单的工程,逐步的衍生为了整个阴山基地最重要研究体系之一,越是研究发现就越多。信息化指挥系统这玩意相对于这个时代还太先进了,在无线电不靠谱,一战之中,大部分的命令还是通过勤务兵和通讯员来传达的情况之下,西北借助着可靠的无线电,师一级可以指挥到连已经足够的让人吃惊了,真的弄出来完善战场指挥系统,那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完全没有多少作用,在对方的反映速度可以达到以天计算的时候,以小时,甚至以分钟来计算,又有多少的作用。

指挥系统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面,增强了西北对于各种电子产品应用,在一个完整的高度和体系之中,对于一款产品进行评估,从某种程度上比较的合适。关于雷达,无线电,甚至是步炮协同等诸多方面取得的小小的突破,也改变了整个的战略战术,也因此,引起了众多军官们的关注,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从雷达和声呐之后,最让人关注的项目,就是这个指挥系统,它从某种意义上面说,是军事方面的倍增器。

蒋百里,冯玉祥他们是最受到冲击的,特别是蒋百里,作为西北军校的实际控制着,亲自的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他吃惊的发现,看过了阴山基地的这些东西,他发现他的不少理念已经落后于了西北的军事装备,特别是关于战场指挥系统的尝试,已经超越了他讲述,从某种意义上面,说他培养出来的底层军官,在一开始就要落伍了,如果不能够对新系统,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的话,说不定,进入到军队之中,就会被淘汰。

蒋百里一向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甚至当场就下了决定,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中,留在阴山基地之中,顺便要求把一些得意弟子调来,系统性的学习,信息化指挥系统,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现在不学习的话,说不定未来就会落伍于这个时代,从建设起西北军校开始,蒋百里就认为,自己能够支撑起整个中国的军事基础,西北军校最终会成为西北军的中流砥柱。

事实上,短短的5年时间之中,西北做到了这一切,可是现在,蒋百里才认识到,他所以为西北做到的一切,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当这个阴山基地,最终没有融入到西北军的时候,是这样,当银山基地最终的融入的时候,就是另外一回事。

杨元钊既然放这些军政双方的高层,来到阴山基地里面参观,所有的项目,都有公开的觉悟,只不过过往的经历告诉他, 军事上面,他的意见真的有些不合时宜,要想让西北军更快的,更加出色的发展,军人们的意见和想法才是最关键。

阴山参观,在某种程度上面,对于西北军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一样的东西,也从这一天开始,阴山基地之中,藏着掖着的东西,渐渐地开放与了西北,西北军开始了逐步的换装,一些仿佛是科幻世界而来的东西,逐步的融入到了西北之中,西北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