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八百二十六章 防备跳墙

钢铁时代 第八百二十六章 防备跳墙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日本人的动静,在第一时间,就被西北知道了,然后通报杨元钊和蔡锷,蔡锷听到了这个消息也是吃惊不已,围住日军的残部,在当时是下一手闲棋,围点打援,顺便的减少西北军的损失,再怎么说,成建制的一个师团,还是战斗力很强大的18师团,即便强行攻击下来,再怎么减少损失,也有数百甚至上千的伤亡。

或许对别的部队而言,这样的损失,根本不算什么,歼灭3万,损失一两千人,这是难得的大胜,可是对于西北而言,这一两千人的抚恤,加上后期的一些费用,着实不少,尽量避免牺牲士卒,一直都是西北倡导的,当然,并不是不愿意牺牲,阻击战之中117团就展现了这种精神,那是在关键时刻,拿得出,顶得住。可是类似于攻击困兽的无谓牺牲,那就能免则免,让他们待援,则是最佳的选择,不但避免了伤亡。还围住了对方。

不过现在,似乎事情搞的有些大,按照日本方面动员的规模,那可不是小股的动员啊,剩下的15个常备师团,17个新建独立旅团,一共40万大军,全部都动了起来,这几乎是日本目前剩下的全部力量了。

感情,对方似乎也发现,在山东,西北军数量众多,故而把常设师团都给派来了,按照情报局在那边的信息,日本国内,在留下了必要的种子的情况之下。大幅度的征兆预备役部队,一次性就是25个师团。日本同样是一个动员能力超过百万的强大家伙,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就动员了超过百万的大军,也就是之后,为了着力发展海军,再加上日俄战争没有占到多少的便宜,故而才降低为常设师团。

现在日俄战争过去不过8年的,大量的老兵,其实还在壮年。一番证照之下,若国内最少会组建25个师团。差不多就又是50万大军。对于日本的这些常设师团,西北兵没有小看,日本能够在明治维新之后,迅速的崛起。并且在陆军上面,打败了清朝和俄罗斯,算的上很强大,而且这是40万人,选择以稳定的态势,对青岛进军。

蔡锷是在青岛歼灭了2个师团日军,围住了剩下的,却没有让蔡锷小看日本人,蔡锷就是在日本留学的。对于日军的战斗力,知之甚深,那一战。不能够算是日本人的全部实力,日军是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之下,跟西北军遭遇的,在那样的情况下,如果不是情报上面的不对称,他们甚至有可能逃走。

在突然袭击。在炮台的帮助之下,日军受到了巨大的袭扰。几乎失去了一半以上的战斗力的情况之下,被西北军优势兵力迎头痛击,特别是侦查团对阵立花小一郎部,虽然是遭遇战,可是一方了解另外一方的一切动向,主动的找到优势地区固守,而一方主攻,击溃在所难免,可是现在,日本准备从天津登陆,然后进击山东,准备是堂堂正正的打阵地战。

阵地战,以西北军的底蕴,蔡锷丝毫不惧,虽然不是建军开始,就进入西北的,可是从54混编协开始,西北扩军的每一个脚步的,蔡锷都一清二楚,专业化的军队建设,高密度的技术装备,严格的近乎残酷的训练,这些都成为西北军强大的根基,再加上现在,不断毕业,源源不断的进入到军营之中的专业军官和士官,西北已经走上了一条专业话的军官道路,与之相比,日军方面学的是德国,却有些不伦不类,讲究减少后勤,以士兵和白刃战为主体,这个在现在的时代已经落伍了,**怎么可能跟钢铁相对抗。

阵地战是必然要爆发的,另外一个问题不得不考虑。这一路上,可都是中国人的底盘,日军的德性,不但杨元钊很清楚,就算是蔡锷也知道,很多西北军高官都知道,这些高官都是曾经的北洋旧将,甚至在东北驻扎过,很清楚当年的日俄战争,在东北,日本人和俄军,不知道的在东北造成了多少的杀戮。

蔡锷很清楚,要抵挡住的日军,不让他们随便的制造杀戮是多么的困难,甚至有时候,他也在想,是否动用飞机的在船上,把这些日军送入鱼腹之中,这恐怕是不损失民众,最好的方法了。

不过很快的,蔡锷就清醒了,这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日本是乘坐着英法美的货船而来的,如果把他们彻底炸沉,或许还有嘴官司打,可是一定程度上面,西北在外交上面,会陷入到被动。此时此刻,不是对英法下手的时机,按照杨元钊的建议,未来南洋那边动手之后,可以明目张胆的跟德国合作,甚至名义上面可以说是在德国的帮助下,才造成的婆罗洲甚至是印尼独立。到时候,舍尔的舰队,就可以以的婆罗洲为中心,进击马六甲,把整个东亚都给囊括其中,这中间,或许是兰芳国的名义,或许以印度尼西亚的名义,总之中国要占据陆地,顺便负责对舍尔舰队的维护和后勤补给,这样的各取所需。

至于中国这边,不太适合介入到同盟国之内,中国还没有彻底的统一,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代表着同样力量的国家,贸然的加入到同盟国的阵营,只是一个名义而已,中国还没有做好准备,介入到欧洲战场之中,白白的加入到同盟国,需要承担义务,却没有任何的好处,还要对付英法的直接威胁,这太不划算了。

位于青岛蔡锷指挥部,紧急从西北而来的参谋人员开始忙碌了起来,共同应对这个局面。而跟随者这些参谋一起的,就是蒋百里,这是关乎国运的一战,不同于之前的对俄一战,那时候双方不但没有宣战,西北已经动用了全力了,可是俄罗斯只是动用了远东的一部分力量。这一次是,真正的国战,日本已经拼尽全力了,如果这40万的常设师团没有作用的话,在日本国内组建的那些新师团,一定会继续投入进来的,着同样是百万人的大战。

兵力上,西北拥有近乎海量的人力资源,现在可控制的人力资源,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的7成,这是差不多3.5亿的人员,如果是总动员的话,按照的0.5成的抽兵率,就是1700多万的兵力,当然了,这是极限,西北可以生产出那么多的武器装备,却未必需要这么多的人。

在西北军校不断发展,源源不断的士兵,不停的补充到了西北范畴之中,士兵数量每年在逐步的扩大,如果说最初的时候,西北军校,有些像是挤牙膏一样的,把学生挤出来的话,现在,几乎是源源不断,这不是最早时候2年,3年毕业的毕业生,而是正统的经过了三到四年的培训,并且最少有一年半实习的真正的军官。

目前在校的毕业班学生,已经达到了6000人之多,加上短训的,初级军官和士官的进修班,每年大概能够提供1万名底层军官。就按照这些底层军官,一个应对40个士兵的标准,就是差不多40万大军,西北的扩张不但科学而且先进,注重底层人员,注重技术装备,训练刻苦,只是每年西北因为军队训练所消耗弹药,就足够打上几次,甚至是十几次的日俄战争了。神枪手虽然依靠天赋,可没有足够的弹药,根本就训练不出来,而西北的神枪手几乎是标准配置,加上各种的重火力,一个师的战斗力非常强。

目前1913年底的时候,西北曾经进行了一定的统计,目前一共拥有50个甲等师,40个乙等师,还有数量不等的独立不对,一共拥有193万左右的士兵。就士兵总额,就算是日本彻底的爆发,也绝对不是西北的对手,这就是大陆国家和海洋国家的不同,最关键的是西北拥有全部武器生产能力,自己造武器,跟外购武器,这中间的差别,少则两三倍,多则十来倍,还不说这些武器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的消耗。

西北的机器,都是经过杨元钊改装过的,特别是西北的机床,已经达到了的手动机床的极致了,高速切割和各种专门针对机床,让每一只武器,比世界上最便宜的还要廉价,最关键的是,制作的速度极快,过去的几年,西北几乎是提供了,土耳其,革命党,北洋,甚至是德国的部分的军火,还在这个的基础上,支撑起了接近200万大军的消耗,甚至还有一定的库存。

西北可以随随便便的动用两到三个集团军的兵力,差不多60万,跟日本人会战于山东,可能最开始是正统的阵地战之后,接下来就是突击战和歼灭战,士兵人数和武器装备都占据绝对的优势,这点无论是蔡锷指挥,还是其他人指挥,区别都不大。

关键问题就在于减少损失,可是在自己的底盘上打仗,还要防备日本人可能会出现的大屠杀,这可是不得不防的,不论是日本人,还是俄罗斯人,都有这样的传统,为此蒋百里来了,而且还带来了目前除了少部分留守人员在内的整个参谋部,总计3000名专业的参谋,共同为这一战,制定出一个完善的计划。(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