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七百一十四章 满载而归

钢铁时代 第七百一十四章 满载而归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一通解释之下,张宝堂明白了,小伙子是来干活的,帮助他们发现水下的鱼群,水染心中还是半信半疑,可是张宝堂没有多说什么,一个船上,就他一个,翻不起什么大浪来,再说了,有用没用,看看再说,西北那么仁义的地方,不会随随便便的无的放矢的,大不了发现不行,再打发了。

张宝堂没有说什么,其他人就更没有说什么了,一些年轻人,反而对找鱼这件事情,非常的感兴趣的,大海茫茫,啥都看不到,有经验的渔民,也许可以通过下网,通过一定的情况来判断,看这个小伙子,白白净净的,明显没有上过船,他到底是怎么发现。

“对了,他还负责无线电指挥!”经理临走的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

“无线电指挥?”

“就是电报?”经理看到张宝堂还不明白,又解释道,这下张宝堂明白了,他出国的时候,也见过电报,那可是好东西啊,万里之遥都可以直接的额进行联络,不过他所知道可不是这样的,船上也可以,更加震惊了,电报都不是铺设的电报线路,没听说过船上也能够联络的,如果真的能够实现的话,大海茫茫,却能够得到陆地的支持,这是何等的神奇。

“是,这个指挥不影响你们平时的操作,只不过一旦有特殊的情况出现,你们必须听从他的指挥!”

“特殊情况。什么特殊情况!”

“红色警报!”经理顿了一下说道:“远洋渔船,设计的性能不错,可以抵挡8级甚至是9级的大风。不过在那种情况之下,是不适合捕捞作业,即便船翻不了,捕捞作业也极为危险,原则上,发现5级以上的大风,就需要停止捕捞作业。7级以上的大风的话,就需要回港避风。9级以上的台风的话,必须规避和紧急靠岸,不管什么情况都必须遵从!”

张宝堂长大了嘴,他完全没有想到。除了发现海底的鱼,这个年轻小伙子,居然连大风什么时候刮都知道。这可是神仙手段,如果说,海边的渔民们,最痛恨的是什么,就是大风,对于渔民来说,苦不怕。累也不怕,怕的就是大风刮翻了船,多少渔民葬身在茫茫的大海之中。甚至连尸骨都寻不回来,少部分是不小心,在不熟悉的海面上触礁了,但是更多的,就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狂风,吹翻了船。大海可跟陆地不一样,随时随地。毫无征兆的,就会变脸的,刮风下雨,简直是常有的事情。

张宝堂看起来如同神迹一般的东西,在杨元钊的哪里,却很简单,不久是天气预报么,这个时代,没有卫星,没有云图,没有大型计算机推算天气预报,但是为了沿海渔业的安全,早在渔民海军计划没有开始之前,西北就在东海,黄海的各种岛屿上面,建设了一系列的天气观测点,涉及的岛屿上万个,这只是东海黄海众多岛屿之中几分之一,但是足以制作一个的笼罩东海黄海上面的大网,一些基本的天气资料,可以通过这些点,跟设在包头的海清检测总站联络。

借助着这些,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安全,可是通过这些点的天气变化情况,加上一定程度的计算机分析,现在的西北,虽然有大量的计算机,一定程度上面的的,理论上是可以预测天气的,只不过空有硬件没有软件,只有通过计算,进行长时间的研究和准备,需要不断的调整,好在,整个中国内部的海域,一定程度上面的,是安全的,最少比之前茫无目的的碰运气,几乎强了很多,对于一些破坏性大的台风和飓风,最起码可以提供4小时-8小时的预警时间,这样距离港口或者海岸100海里和200海里的区域,是很安全,远洋渔船的航速大概保证在22节左右。

经过了3天的准备,特别是专业化的训练,80多个壮年人,进入到了船上,其中包括了53个男人和30个左右的女人,这其中张宝堂被选为船长的,负责指挥整个船的作业。

沿着西北给出的海图,他们开始航行,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五个人上船,两个是驾驶员,两个是领航人,正是这两个领航员,一下子把所有人都给镇住了,他们依靠着特别的定位方法,很快的确定了航道,跟他们的依靠着经验的不同,这些航道,不但的宽阔,还很安全,甚至还节约了能源,因为洋流是顺着的。

而接下来,到了傍晚的时候,渔船来到了蓬莱附近100海里的海域,这里是太平洋暖流进入到黄海的一个区域,是传统的渔场,旧时代,在这里,根本就没有渔船感到这里,几米的大浪,直接会把渔船给打烂,可是1800吨的远洋渔船,却可以轻松的在这些浪高之中,平稳的运转,甚至连波动不大。

“西北30度,3海里,深度30米左右,有鱼群过来,是大鱼群,直径超过了40米,大家迎上去,把它捕捞上来的,是大黄鱼。”位于船舱之中的对讲机之中,传来了侯文胜的话,这是出海之后第一次讲话,也是对捕捞作业的指挥,所有的壮汉们都半信半疑,新的渔船,新的捕捞方法,或许试试,之后说不定打渔就这么的简单了。

大黄鱼,这是舟山群岛比较多的鱼群,这种鱼,味道很选美,价格一直都在涨,比一般的墨鱼,带鱼之类的,要贵的多,在很多大饭店之中,也是价格高昂的一道菜,在声呐员侯文胜的话语落下,所有人做好了准备,渔船调整了之后,声纳不断得报出数据,最终,一网下去。

下面的海水静悄悄的,仿佛没有任何的变化,脱网无声无息的向着目标的区域而去,下面深邃的海底,真的有鱼么?谁也不确定,当到达指定的深处的时候,船开始行动了,而被船拖行向前,连续拖行了的2分钟,然后开始收网。

马达运转,网缓缓的向上,渔民们都饱含期待的看着这个网,网很沉重,这是有经验的渔民都可以看的出来,这一网可能抓到的鱼不少啊,这么简单,他们不用一次次徒劳的撒网,只用找准位置,对准鱼群就可以了,这真的是神奇啊,海面之上,都可以看到海底的鱼,到底是多少,所有人都期待了起来。

最终网上来了,当网最后收起的时候,无数的大黄鱼在网中间疯狂的乱跳,后来拉上来称重汇总,一共是683条鱼总重量为500公斤,一次捕捞收获了500公斤,大部分都是大黄鱼,还有少数其他的海货,这样的收入,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巨大的,只是这么一网,就比他们曾经一个村子的渔民,一个月的收获,都要大的多得多。

大黄鱼在海港上面的收购价格是四角五,比一般鱼要贵出三倍,1000斤的价格就是450元,刚刚买船,不过是四五万元,这么一网下来,就是百分之一,这个生意真的是可以做。

30个人一起动手,迅速的把大黄鱼简单的处理了一下,装入到特别的箱子之中,然后送到了冷库之中,海鱼很容易变质腐烂,而冷库,就成为了储藏他们最好的东西,那些内脏什么的,没有用处的东西,直接丟到了海里,提水清理一下甲板,然后捕鱼再一次开始了。

“赶快,还可以下一网,鱼群又汇聚了,没有跑远!”侯文胜一直都在监控着鱼群,在他的指挥下,渔船继续的开动,又是一网,这一网的收入,比上一网,稍稍的多了一点,这一网差不多到了700公斤的。

就这样,这个,渔场,一共呆了12天的时间,终于吧30吨冷柜,给装的满满的,一定程度之上,这个收益非常的高昂。

30吨左右的渔获,即便在普通的渔获,日照的收购价格,都会超过的7000元,正等于是,一次出海,就回收了8分之一的收入了,这代着什么,一个月出海2次,最多4个月,他们就会拥有这一艘船,一艘船,代表着和每个家庭拥有这1200元。

最关键的是,这一次运气比较好,30吨之中,有十分之一是价格较高的小黄鱼,大黄鱼,石斑鱼等珍贵的海生鱼种,他们的价格相对高昂,大黄鱼一吨几乎达到了900元,小黄鱼是1100,石斑鱼就更高了,一吨几乎是4000元以上,这样价格之下,他们这一次的收益是惊人1.9万元,几乎超过了整个船的价格的三分之一。

如此的示范效应,一下子,让整个渔村沸腾了,同样的现象,还出现在了其他的地方,到处都是欢腾的海洋,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300吨的渔船,一共签出去出了200艘,50吨以下的,达到了3000多艘,山东后来居上,在示范效应的指导之下,成为了又一个新的渔业基地,也成为了未来中国海军的摇篮之一,当30年后统计的海军之中,每4个海军之中,就有一个来自山东,每3个海军将军,就有一个将军来自山东,另外一个,则是传统的海军强省福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