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七百一十二章 山东日照

钢铁时代 第七百一十二章 山东日照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拖网式渔船的计划,在福建取得了一个开门红,3个多月之后,累计贷款1000万,各类渔船保有量,超过了3000艘,渔民的从业人数也达到了4.7万人,算是一个极高的起点,这些人之中,未来将成长起来不少,合格的中国海军士兵。【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800】¢£,..

可这仅仅是开始,只是依靠福建一个省,并不能够支撑未来中国庞大的海军计划,而接下来,根据福建的经验,吸收总结之后,在全国范围之中找到了5个区域进行推广,分别是广东、浙江、江苏、安徽和山东。

他们是中国沿海最重要海岸线,几乎从渤海湾开始,一直延伸到了南海,这其中,重点发展的是黄海和渤海,至于南海,不是杨元钊不发展,是因为南海那边太过敏感,中南半岛是属于法国人的势力范围,东南亚是在英美的掌控之下,大量机帆船进入到南海,很容易引起列强的主意,万一被他们发现了西北在东南亚的动作,那就麻烦大了。

五大省,每一个省都拥有大量的海港,渔民的数量也众多,在西北银行这边,侧重点也各自不同,有一定传统,比较容易开展的是广东,江苏和浙江,他们都是经济发达省,浙江江苏的茶叶,丝绸,纺织业,在中国极为的有名,是仅次于西北的出口大户,不但富豪众多,一些依靠着打工挣钱的渔民也不少,他们比福建的渔民,接受能力强一点,推广难度小一点。

可是那里也拥有很大的问题。渔民们路子广了,未必一定要打鱼。在任何情况之下,打鱼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在薪水没有明显的提升的情况之下,还不如在工厂里面打工安稳一点。

这种情况影响到了渔船的普及,他们情况不如福建,三个省还是贡献了2200万的贷款和7000艘左右的渔船,渔民的从业人数达到了10万人,也算是基本的达到了杨元钊的目的,只要稳扎稳打几年,伴随着拖网式渔船的挣钱效应,更加的深入人心。这个数量会保持着一个比较高的增长线的。

相对于前面四个省,安徽和山东要稍稍的差了一点,他们经济不发达,又不是出外打工的重点地区,可偏偏在6个省份之中,杨元钊最看重的,就是位于留个省份最北端的,也是西北银行进入的最后的省份山东,这里没有什么海军的传统。【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请搜索800】杨元钊对它的信心很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中,中国海军的最重要的海军基地是青岛,这里包括了中国最大的军用造船厂和大型船坞。只是5万吨以上的船坞就有5个,总吨位绝对超过了150万吨,青岛本地的水兵。更有有利于水兵保持稳定。

海军永远是孤独和枯燥的,执行任务下来。可能需要几十天,甚至是几个月在海上。回到港口之后,可能休息的时间相当的有限,这种情况下,本土的水手,可以就近的回家,享受家庭的温暖,无论如何,都要比离家千里,甚至是数千里的强的多。这种情况至喜爱,必须要让山东成为福建之外,中国海军人员最集中的区域,甚至超越福建,这才是最佳的选择。

在山东的工作,做的比较的多,甚至因为德国控制山东的关系,无论是革命党,还是北洋,在山东政治基础都不高,地方政府只不过是名义上面服从中央的领导,可是是指上面,西北在这里渗透的不少,那些铁路枢纽的城市之外,又增加了一些后世的一些海港城市,日照、烟台、龙口等地,这些目前还只是一个小渔村的地方,在后世成为了大名鼎鼎深水良港,这些都是重点之中的重点。

中国山东日照,这个只是一个县得地方,靠近海边,却不算特别的富裕,清朝时间,海运漕粮的时候,还有些生机,但是现在只是中国普普通通的一个海边城市,甚至连海港都没有。

1912年的时候,西北的商行就进入到了日照,后面逐步的渗透,算是拿下了一部分的实权,北洋派出来的县长,因为德国人的存在,根本就没在日照,而是躲在省城济南,日照的大部分事物,基本上都是由西北来掌控。

张宝堂是一个老渔民,一直以来,都在这个海上讨生活,因为贫困,他只有一个破烂的木船,连小风小浪都无法抵御,当然,无法承受风浪了,每一次出海,都是抱着回不来想法,为的就是一日三餐,跟近海的渔民们一样,大多数都是靠天吃饭,说不定那一天,船翻人亡了,就回不来了,不过今天,县里面的老爷们,郑重的来到了的渔村,贴起来了一张告示。

“鱼儿,告示上面讲的是什么?”张宝堂不识字,叫来了12岁的侄孙子,现在的年经,跟之前,既然不同了,日子还是这么苦,但是有盼头,最少,地主们和官吏们不敢随随便便的欺压了,孩子们都上学了,是西北建立的学堂,免费的招收适龄的孩子入学。有知识,有文化,才能够改变命运,鱼儿是他的侄孙,从9岁开始上学,足足在学堂之中过了三年了,可以读书识字,可以看报纸了。

“四爷爷,好事情,政府出台规定,每一个家庭可以贷款购买渔船,每个家庭的贷款额度是400元,可以购买50吨的小型拖网式渔船,最佳的方案是5个家庭一起买,也可以20个,甚至是50个家庭,共同集合在一起,购买远洋渔船,最大的远洋渔船有2500吨。”

鱼儿清脆的声音,迅速的把告示上面东西给张宝堂讲了一遍,本以为官老爷们贴出来告示,又是为了什么摊派之类,却没想到是这个。

拖网式渔船,张宝堂知道这一点,山东这边有渔业公司的,一条渔船,最少相当于他们上千条的小船所捕捞的海产,一条大网下去,甚至可以通过特殊的仪器(简易声纳)判断鱼群的位置,达到增产的目的。

渔业公司的,最小的是500吨的渔船,远洋渔船,最少也是2500吨以上的大船,需要80个以上的水手,张宝堂很清楚,这个远洋渔船,才是真正的方向,近海,的渔业资源没有多少,远洋才是方向,在真正的远洋渔场之中,才能够有足够的收获。

张宝堂虽然只是一个渔民,可是他年轻的时候,下过南洋,上过德国人的船,甚至跟着船去过美国和德国,正是在这些船上,他听说过列强们的一种捕鲸船,那是专门针对深海里面的鲸鱼,一个鲸鱼重量几千斤,甚至是几万斤,那才是真正的宝贝,一条下来,就足够一个工厂开工了。

捕鲸这玩意有些远,倒是这样的拖网式渔船,非常的不错,他打鱼的时候也遇到过,跑的飞快不说,一网下去,收获比他大的多的多。可是他现在穷的叮当响,有怎么买得起,说是贷款,400这么大的数额,对于大多数贫苦渔民而言,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资金,最重要的是他们怕,万一是官府谋财的手段,刚刚稳定有盼头的家庭,不就要家破人亡了。

看到张宝堂犹豫,鱼儿却小大人一般,一本正经的对着张宝堂说道:“四爷爷,不要怕,没事的,这上面,担保的是西北的!”

西北,简单的两个子,却吸引了张宝堂的注意,张宝堂略带颤抖的说道:“真的是西北么。”

在福建那边,西北的名声不强,可是在山东,西北的声势,在这么多年,已经彻底的影响到了山东,山东作为德国的势力范围,也是西北第一个渗透的地区之一,大量学校的建立,免费的读书,甚至还有免费的三餐,这不是免费的帮助养孩子么,短短的3年,就有人从学校毕业,进入到专门的工厂,当学徒,学技术,甚至还拿到了工资,一个月几十个光洋啊,这是渔民们祖祖辈辈所不能够想想的,想要跳出这个龙门,可是这个真正的龙门,他们跳到出去么,祖祖辈辈就在这里,一直到西北的出现才改变。

一个粗壮的渔民汉子,大声的说道:“就冲着西北,我干了,不就是400,该死,就该死了,上当就上当了。”

此起彼伏的声音,让张贴告示的人非常高兴,他是西北银行的负责人,因为西北银行从福建开始,主力是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最后才是安徽和山东,却没想到,在山东这边遇到了惊喜,这个踊跃的程度,要比福建还要强的多,也快的多。

手续是现成的,甚至连船,也是早已经准备好的,在日照港旁边,紧急修建的渔政码头之中,一共有的70多艘船,大的大概是500吨,小的就是最基本的50吨,这段日子,江南造船厂开足马力,生产了大量的船只,分了两个方向,要给向南,一个向北,不停的填充到了中国沿海的渔村之中。

张宝堂是对个签名,在鱼儿的帮助下,代写了名字,按下指压,一份贷款协议就签署好了,不过他没有直接的拿到船,因为一般是5个家庭一起分享一艘50吨的渔船,至于剩下的更大的,需要的人员更多,他需要找到5个同样有意向的,才能够最终获得渔船。(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