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北一号

钢铁时代 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北一号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包头,差不多六七个月没有回来,但是包头的变化,还是非常的大,新的一轮城市化的建设,特别是把包头都市化大城市化的情况之下,包头的城市职能开始出现了改变,更多的是作为科研基地,研发基地,大企业的总部的存在,短短的4年,地标性的建筑,从之前5层7层,逐步的发展到20层,30层,甚至是40层,越来越多的摩天大楼,更大的城市容纳度和城市职能,让每一个来到包头的人都发现,包头的巨大变化。

花费了10几天的时间,把包头的具体事务给处理完毕之后,杨元钊把包头目前的家底给梳理了一遍,整个西北,包括整个中国,最赚钱的产业,恐怕还是原来最擅长的产业,棉纺织,蚕丝,茶叶和瓷器,这些本就是中国极具优势的产业,现在更是在机器设备升级之后,产量大大的增加了,质量也相对的保持了一定的高度,它们的出口额连年的上升,以棉纺织和丝织品行业为主轻工业服装产业,去年的出口额高达81亿美元,西北直接出口在其中所占据的份额并不算多,可是在整个行业之中,利润最高的部分是被西北掌握的,高档面料和服装之中,西北占据了九成以上,其他的产业也相仿的。

正因为强大的经济实力,让西北在很多的方面,都比较的宽裕,去年政府收入,比1911年。提升了60%,连带着教育的投入增加了60%,本就丰富无比的教育资源。顿时成为了最富有的,经过了两到三年的培养,西北的师范也开始走出了第一批合格的毕业生,他们会充斥到西北几省的各个地方,从1908年开始,减少文盲率,在1912年收获了果实。包头特区的文盲率,降低到了12%的程度。整个西北的文盲率,也降低到了43%,相对于之前的9成以上,以西北辖区之中2.5亿人的总人口来说。等于是一亿左右的人口,通过西北的努力下脱盲。

20世纪,是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丰硕成果,让诸多列强崛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更多更新的机会,电力为主题的工业革命,让动力不再是滚滚的黑烟。电力的效率更高,性能更稳定,却需要一定的知识来掌握。后世的史实上面,中国错过了这个最好的机会,而今天,在杨元钊的努力之下,西北抓住了这个尾巴。

工业布局,早在1908年开始。就已经奠定的,西北的工业总量上面。悄无声息的超过了很多的国家,现在正在悄悄的追赶世界顶尖的美国的,而这一切,外面知道的很少,在没有一个统一的调查机构,调查各国的产值的时候,各国的实力很多时候,就是表现出来的,或者说军事上面的实力,包头在跟俄罗斯的战争之中,算是初步的崭露头角,可是还不算崛起,甚至刚刚达到甲午战争之后,日本的地位,日本花费了20年,甚至耗费巨资,在日俄战争之中打败了俄国之后,也才勉强的站在那个地位上面。

国之重器,对于重工业是极为重要的,可是要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够慢慢发挥作用,现在影响整个西北经济的,是以前布置下来的工业基础。

杨元钊视察完了整个包头经济的发展之后,并没有留在包头过年,穿越4年以来,他没有一个春节是安逸的过去了,他就如同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一般,疯狂的不停的前进前进再前进,这一次他去的是

第一航空机器厂。

第一航空机器厂,位于包头附近,未来飞机工厂会放在西安,但是研究中心和试验场,还是放在了包头这边,主要是方便杨元钊就近对于的发动机制造方面的指导,哪怕是现在,西北涌现了一大批的发动机工程师的前提之下,杨元钊也是西北最强大的发动机工程师,哪怕是在前往欧洲时候,他所领导的发动机研发小组,也是在他的一手安排和指点之下,进行技术研发和生产的。

第一航空机器厂在包头,属于是比较神秘的,从建立开始,就是秘密研究,普通的大马力汽油机和煤油发动机,已经研制成功,在超轻型飞机之上,已经投入使用,用轻量化的125马力的发动机,开始实现了飞天可能,比起莱特兄弟他们的普通汽车发动机而言,已经相当出色了,速度和飞行高度已经达到了普通飞机的程度了,这是第一款定型的产品,军方专门订购了20架,取代原来的热气球,用于高空侦察。

后世而来的杨元钊很明白的,超轻型飞机,最多,只能够称得上是一个玩具,木制飞机,全金属飞机,才是以后的主流,相对于已经稳定的汽油机和柴油机,煤油机倾注了杨元钊更多精力,高标号的航空煤油,经过了一体机的验证,已经确定下来,接下来就是星型发动机的研制,杨元钊从来都没有用一战时候的标准,一战时候的飞机,根本就没有作战能力,起码是二战的标准,那么这个发动机功率,起码要达到800甚至是900马力才可以。

发动机是任何机动机器的灵魂,无论是战舰,还是坦克,再或者是飞机,没有高标准,强大的发动机,根本就提不上性能,杨元钊是动力工程师,他可以参与到汽车和船只的发动机上面,可是航空发动机,却是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领域,他最多,只是提出了一个设想,他耳熟能详的,就是后世的星型发动机的理念,然后就是提供了一大批的轻型材料和耐高温的材料。

在杨元钊前往欧洲的时候,包头这边的发动机的马力,只是达到了350马力,暂时还只能保证3个缸,星形发动机相对于这个时代,太过先进了,每前进一步,都是困难重重的,从金属的各种的情况,到发动机本身的耐用性,军工的品质,一向是的保证质量,不在乎的价格的,所以投入也巨大无比。

这一次杨元钊得到消息,星型发动机通过了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突破,杨元钊留下来的有关星型发动机的资料,获得了突破时的研发,发动机从3个缸,跃升到了7个缸,缸体提升,马力也进一步的跃升,达到了590马力,这样的发动机,比不上后世成千上万的马力,但是对于飞机而言,已经够了,最少可以进入到实战的发动机差不多成型了。

在二战期间,有一款相当优秀,生产数量巨大,成本低廉的飞机,几乎是第一时间进入到了视野之中,杨元钊很清楚,未来飞机的发展方向,肯定是全金属飞机,但并不代表这木质飞机不入流,在金属飞机的天空之中,英国的一款全木质飞机,甚至超越了二战时期大名鼎鼎各种飞机,分别进入到了轰炸机和战斗机的排行榜,特别是轰炸机,高居第二,仅次于后期服役了几十年的b52。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蚊式轰炸机。

这一款飞机,使用的是merlin12缸“v”形发动机的,现在西北不可能达到,那是近千马力的发动机,可是西北通过调整,特别是双发发动机之后,动力上是可以接受,中国的云杉保有量很少,可是泡桐却很多,在性能上面,泡桐甚至比云杉还要优秀,再加上一体机曾经生产出来强效粘合剂和表面强化剂,经过一体成型加工出来的木板,不但比重极轻,在硬度等指标上面,也基本上达到了标准。

第一架原型机已经生产出来,经过了稍稍的修改之后,接下来4个改进型也投完全生产出来。新飞机被命名为西北一号,整体很是宽大,已经有了独立的机身和翅膀,双发机翼螺旋桨的安放,较高的机头位置,可以让驾驶员更加方便的观看的,武器是在机头的一个轻机枪,可以装弹3000发,跟这个世界最初的飞机不一样,是专门为了战争而存在的,而不是侦察机。

速度上面,可以达到250公里,至于升限,机体结构的问题,暂时是5000米左右,这样在这个时代,已经超越了大部分飞机和飞行器。

这个世界,给了中国机会,大海和陆地的,中国已经落后了,现在需要迎头赶上,可是天空,这是一片空白,有了先进的发动机,先进的,高标准的航空铝合金,还有各种的木材和粘合剂,天空属于中国,这完全都没有一点的问题。而与之相对的是,这个时代大部分国家,还没有意识到空军的作用,西北跟俄罗斯对决,让欧洲着重放在了飞艇上面,在特定的拥有制空权的情况之下,飞艇的力量很强大,他们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走更长的时间,西北,则借助着先知先觉,从西北一号开始起步,提前了十几年的时间,拥有了真正有作战意义的飞机。(未完待续)

ps:今天有点事情耽误了,下一章可能比较晚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