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六百八十章 青岛船厂

钢铁时代 第六百八十章 青岛船厂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三龙渔船定型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顺理成章了起来,一些落实的工作需要确立,皮埃尔熟悉船舶的设计,可是在这个新型渔船上面,使用的不少东西,他都不太熟悉,比如冷库,发电机,还有柴油动力机组,还是杨元钊给出的一些基本的数据,这些还会在接下来,进行简单的微调,根据实物来调整。

顺带的,为了保证这些船只的生产,杨元钊还跟并行工程的工程师,船只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一起,挑选那些难以加工的,小型船厂有难度的零件,单单的列出了一部分,一部分是江南造船厂可以加工的,另外一部分是西北的顶尖零件加工工厂可以加工的,把两者结合,专门为他们形成一个生产零件的工厂。

这些配套和体系工程都完成了之后,剩下的,就等待着愿者上钩了。大规模生产渔船的消息,特别是西北银行的主导,这下子让不少人看到了机会,西北投身的行业,本就代表着挣钱,这种情况之下,甚至不用西北怎么的宣传,很多人都冲上来合作,这倒是免除了很多顾虑,主要的目的已经决定了,接下来,就是逐步的落实,这一点,西北银行的那些投资经理们,做的非常的好。

上海停留了一周左右,把该处理的事情都给处理完毕之后,杨元钊这才乘坐者汽船,前往青岛,如果说江南造船厂寄托了杨元钊在民用船只和航运业上面的野望的话。那么青岛就寄托了在海军上面的野望,虽然这里还是一个大工地,连基本的船厂都没有成型。可是在国外砸下的数10亿美元的资金,加上通过一体机复制大量的机器,都会填充到这里。

当然了,万吨水压机,自由锻压机这样的国之重器,因为都是从德国那里复制过来的,相似度太高的情况之下。基本上不太可能放在这里,好在船用上面。真正需要万吨级水压机和自由锻压机来生产的,也就是主龙骨,装甲,火炮等寥寥的少部分。这部分放在包头也更加安全一点。

从上海到青岛,可能只用一两天的时间,可是它代表了彻底的到达终点。青岛,杨元钊跨越了大半个地球,行程超过了2万多海里,从中国到欧洲,再回归到中国,行程快5个月的时间,出发时候。是1912年的夏天,可是回归之后,已经是1912年年底了。马上就要步入1913年了。

1913年了,距离1914年一战爆发,只有2年不到的时间,其实真算下来,不会超过20个月,杨元钊真正能够做到不多。过去的时间,从1908年到1912年。不到4年的时间,杨元钊全力以赴的投入到了包头的建设之中,现在就基础生产的能力,已经冠绝世界了,西北的庞大机床和培养出来的数以百万,千万的产业工人,足够西北在爆发生产能力的时候,完整而平稳的过度。

中国庞大的人口,让劳动力一点都不缺乏,西北生产的农业机器,越来越多的把人从土地上面解放出来,成为新增的劳动力,各地的分散的投资和西北高端的投资一起,成为了吸收劳动力的大户的。

现在,走到了欧洲,见识过了欧洲强悍的高端工业,特别是战舰,整整走到战舰上面,才会明白,这才是真正的力量,虽然说,决定性的作用还在陆军,可是没有了海洋,永远无法走出大陆去,中国要想崛起,在2年之后的战争之中,获得收货,那就必须要开建战舰。

青岛港,杨元钊悄然的下船,大规模的船队,在目前已经彻底不存在了,在进入到中国领域的时候,已经开始分化了,从德国运输回来的东西,是占不了120万吨的,来到中国之后,特别是经历了海盗之后,大部分却满载了,杨元钊每到一个港口,都会向那些空船弄一些东西,特别是严密控制30艘1万吨级,5台万吨水压机和5台自由锻压机,这些都是德国最先进的型号,杨元钊也没有选择,他从中间挑选出了最大2.5万吨的水压机和1.7万吨的自由锻压机,这玩意几乎占据了这些舰船吨位的大部分,这一批东西,也在上海港向下,直接上溯到武汉,然后会通过铁路前往西北。

而有一部分的机械,会放在青岛造船厂,当然包括了2个最重要的船坞,5万吨级大型船坞,这不但是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最先进的船坞之一。

幻想级的完成,让几个设计师都是跃跃欲试的,不管能否成功,一艘如此庞大,划时代的巨舰,在他们的手中,从设计到生成,这是一种成就感。因为杨元钊是在上海停留,他们则直接的前往了青岛,下船之后,他们主动询问的,就是5万吨的船坞完成情况。

跟他们的想法是一样的,杨元钊也非常注意五万吨船坞的情况,在印度的时候,通过电报,已经命令,先期抵达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已经开始对船坞进行安装了的,按理说,船坞这玩意,都是先易后难的,几十个船坞,总要从最小的开始,但是幻想级永远是最重要的,杨元钊几乎是硬性的用命令改变了惯例的做法,就从最大的开始,5万吨船坞,设计到基础建设,已经在过去的几个月之中,突击建设完毕了,现成的东西,卸下之后,在海量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开始安装。

为了保证时间和效率,西北不但调集了大量的起重机械和设备,还调动了超过8000名工人进行安装,越是大型的工程,人力所能够做到的东西就特别的多,当杨元钊感到青岛的时候,发现大型船坞已经有了雏形了,整体效率非常的高,短短的15天,已经进行了大半了。估计,最多20天的时间,不但可以完成整体的施工调试,战舰的初期施工也可以进行了。

20天的时间,也不是白白的看着,前期的准备工作需要进行了,哈维得到了西北生产的船用柴油锅炉,这个被西北优化了之后,性能相对于英国的锅炉更加出众的锅炉,在动力上面又有所突破,这让本来期望于差不多就行了的哈维非常高兴,这不但达成了之前幻想级设计要求,而且又微微的有所提升。

动力是一艘战舰最重要的部分,当年的无畏舰,之所以那么的强大,就因为英国在动力方面的突破点,也因此给了德国巨大的压力,几乎是倾尽全力才追赶上来,如果当时德国没有顶住压力的跟进,恐怕也没有之后的一战什么事情了,德国会被英**舰,彻底的压倒。

莱纳斯也得到了一份材料,这不是太原特钢的产品,是杨元钊的产品,没办法,他从英国得到的配方和一些金属材料的资料,还没有送回到太远,不过,在抵达中国的第一时间,就通过船队送过去了,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中,特别是吃透英国关于14英寸火炮的配方,并且把水压机和电渣冶炼等技术完美的使用到炮钢的制造中以前,材料什么的,还只能依靠杨元钊。

好在,只是开工兴建了两艘,幻想级每一艘的火炮是10门,哪怕是备用炮管和实验来使用,500吨也足够用了的,以现在一体机的级别来说,也就是几天的事情,耽误不了多少,这跟整艘船的重量比起来,差远了。

换成整艘船都由杨元钊制作,恐怕他没有这个时间,也太突兀了,哪怕他复制了整个英国和德国的全部战舰,这不同于陆军,海军必须要学会造船,否则,就跟曾经的北洋水师一样,买回来的世界第九大海军,可是一旦任何的损伤,完全不会修理,越打越少,甚至后期,躲在军港之中,不敢出来了,这样的存在舰队,是杨元钊要尽力避免的。

哈维和莱纳斯都有收获,法比安没有直接的收获,却也不错,因为幻想级真的是可以设计制作的一艘船,一艘如此划时代且强大的船,可能在未来,在他们的手中诞生,这种成就感,是所有的设计师都无法拒绝的,他们几乎在抵达青岛的第一天,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之中了。

因为有杨元钊的支持,对于他们的要求,西北这方面是全方面的满足,要钱给钱,要物给物,最终被他们整合了差不多2万人左右的队伍,在青岛造船厂还在紧张的施工的时候,关于幻想级准备和筹建工作,已经是紧锣密鼓的开始了。

转了一圈,没有惊动到任何人,却通过简单的回报和进度,知道了目前的情况,幻想级的一切情况都井然有序,甚至青岛船厂的建设工作也出乎了他的预料,庞大的人力,可以让几个方向齐头并进,不存在什么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德国的工程师和设计师,都认真的工作,哪怕是追求速度,也保证了苛刻的检查态度,按照船厂设计师的估计,这个超大规模的船厂,最少可以比德国曾经的最快速度,快4倍的速度,中国速度,西北速度,也成为了这些德国人认可的奇迹。(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