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六百五十九章 海军起步

钢铁时代 第六百五十九章 海军起步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穿过了苏伊士运河,进入到印度洋之中,万里的航程已经走了一半了,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可是杨元钊等人的工作也越来越忙碌,幻想级的汇总和完善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当的时刻,细节问题是精益求精了,甚至一些后世思想跟这些设计师之间的碰撞,让新的想法不断的出现,哪怕是最简单的修改,也让这一艘船不停的提升着实力。☆→頂☆→点☆→小☆→说,

在一体机的评分系统之中,评分的分数上涨了7分,看起来不多,跟之前几十分,甚至是上百分的提升比起来,幅度真的是太小了,可是杨元钊却清楚这7分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就实力而言,之前的设计图,已经把幻想级的实力发挥到了某种程度了,越是到了一定的层次和高度,提升就越发的困难,很多细小的修改,几乎是改动着小数点之后的几位数,正是数百项的修改,让空相级的性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特别是施工上面,不少后世先进的理念,甚至是计算机,都使用到了其中,通过大量的数据运算,算出来最佳的施工过程,能够让西北的人力优势发挥到最佳的前提之下,增加工期。

杨元钊得到了一个完美的空想级,也得到了完整的施工图纸,预计的工期,比国王级的工期都要少的多,只要各方面跟上,比如船坞,材料,各种配件,不出现大的问题的话,空想级会用最快的时间下水,预计不会超过1年3个月,这是包括兴建船坞。前期准备,一直到下水之后的时间。甚至有可能的话,下水的时候。全部的武备都是齐全。

法比安等人的经验,加上计算机和杨元钊后世眼光,整艘船需要调整的地方并不多,很多在前期已经更改到位了,特别是一体机之中的分数,给了杨元钊信心,这样后期海试和武器调试的时间,就会大大的减少,加快了这一艘船服役的时间。

看着越来越完美。越来越强悍的幻想级,杨元钊几乎每天都忍不住在想,回去之后会是什么样,从1895年开始,中国的海军,已经被打断了脊梁,甚至就算是是曾经排名世界前列的北洋水师,在1895年败给日本之后,就已经失去了根本。变成了一个空壳,后面的北洋水师只是一个水师,不是一个海军,一个是只能够在近海活动的水师。中国没有一个真正深入大洋的海军。

从上海遇到海祈号开始,杨元钊就开始接触到水师,心中多少抱着重建海军的打算。海祈号的舰长程壁光,就是他结交的一个重点。从上海的初次见面之后,后续的时间。一直都资助着海祈号和水师,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程壁光甚至还受邀来过几次西北,对于西北的发展也是赞不绝口。

不过1911年,革命之后,北洋和革命党对立,双方都在拉拢着北洋海军,这其中程壁光是倾向于西北的,可是西北没有港口,也没有出海口,海军再怎么强大也不可能上陆啊,这就形成了极大的分歧,在知道了这一件事情之后,杨元钊主动的让上海的人员,带话给程壁光,可以暂时在上海安顿下来,看看情况,因为西北的存在,还有北洋和革命党形成的均势,上海作为一个特殊区域被保留了下来,而程壁光代表的北洋水师也是这个均势的一部分,在西北的支持,让海祈号和其他的三海巡洋舰,可以立足上海,军事补给什么的,也都由西北来供给。

未来的海军计划,三海和旧时代的北洋水师留下来的种子,至关重要,他们是海军起步的基础,没有这些熟练的,经过了现代海军训练的人员,哪怕真的给100艘战列舰和航空母舰,西北也未必能够发挥出作用,海军,永远都是技术装备多,对人员要求高的行当,陆军可以发一条枪,随便训练一下上阵,可是海军,不经过必要的训练,新兵蛋子直接上战场,恐怕连仗还没有打,船就先沉了。

好在,除了他们之外,杨元钊还有准备,在德国达成的协议之中,德国支援青岛船厂一揽子协议中,还有一项就是海军学院的建设,本身在青岛,德国有一个简单的西学学院,也开设有海员课,不过数量不大,这一次的一个附带条件,就是扩大这个学校的规模,从一个简单的学校,变成一个综合性的学院,由东亚舰队和德国国内派出教官,进行海军专业学校的奠基。

这些都是解决目前问题的方法,不是持久之道,跟陆军不同,中国没有一个相当于蒋百里这样的人物,想像西北军校那样,从一穷二白,直接蹦出每年3000,5000的毕业生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够从的几十个人的规模,扩张到几百人的规模,这其中,还需要购买一些老式舰船,作为训练舰,每年的投入巨大,产出却相对较小。

这些都只能够解决燃眉之急,最多是一批得到训练的士兵,加上之前水师的那些底子,或许能够把一只基础舰队给支撑起来,别说跟英国相比了,就算是跟近邻的日本相比,都比不过,除非另辟蹊径。

飞机,这恐怕是杨元钊想到的唯一的方法,可惜这个时代,即便有能力兴建航空母舰,也没办法解决航空母舰的众多问题,航空母舰对于舰载机和海员们的要求更大,稍加疏忽,就是机毁人亡,战舰受损的后果,暂时真的没办法,可是陆基轰炸机却可以搞,以西北发动机上面的实力,加上一体机的材料,弄出来二战中后期的轰炸机,甚至大功率四发,甚至是八发的轰炸机都可以成为可能,天海一体之下,最少海疆的防御这没问题了。

从江南造船厂开始,杨元钊就很注意收拢一些海军的力量,这中间当然少不了程壁光的帮忙,程壁光广东中山人,毕业于福建船政学院,那是旧中国唯一一所培养海军转业人员的学校,大部分毕业生都是福建或者是广东人,他们之中,少部分进入到水师之中,甚至连程壁光本人,都参加过甲午海战。

甲午之后,北洋水师被重创,优秀的人才死的死,逃的逃,只有极少一部分继续的在水师立足,剩下,或者转行,或者离开,有的甚至去务农,程壁光的一些同学,也有不少过的穷困潦倒,知道了杨元钊的想法之后,立刻介绍了很多,在几年的相互交往之中,程壁光很清楚杨元钊拥有怎么样的实力,他说要收留,肯定会给他们一条路。

杨元钊离开青岛的时候,最终收留的数字是2152人,其中有17人有留学经历,有24人做过管带一级的官职,剩下各级军人,数量不一,这些都是骨干核心。

这些加上程壁光的三海舰队,目前中国的海军人员,也就这么多了,可能还有遗漏的,未来会再的搜集到一些,可是仅有这些加在一起,略微放开一下考核的标准,也只有5000人左右,按照一艘战列舰1000多人的规格,也就是铺满5艘战列舰的数量。

事实上,只是战列舰,这绝对不行,按照欧洲最基础的布置,两艘战列舰核心,两艘重廵,四到六艘轻廵,十艘左右的驱逐,若干的潜艇,形成一个完整的舰队,比不过英德的大洋舰队,却也算是功能齐全,跟近邻日本比起来,不至于没有还手之力,只要是能够发挥出幻想级的威力,吊打日本海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目前最大限度,也只能够是如此,打打日本还行,跟英国对起来,别看空想级威力强大,一艘可以顶的上别人三艘甚至是五艘,可那是在熟练的海军之中,完全发挥出他们的威力,上一堆新手,最多就是一个乌龟壳,被动挨打不说,说不定就会被英国俘获了。

这样的一个舰队,已经是杨元钊所能够想到的极限了,核心的2艘战列和2艘重廵,最少需要3500人,这还没算陆上的补给和维护人员,保守估计,最少需要1万2到1万5左右的专业水兵,加上必要的轮换,2万是最少。

这样说来,要想形成一个最基础的舰队,以现在西北拥有的人员,缺口都在四分之三,想形成类似英德这样的公海舰队和大洋舰队,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万一打上高强度的战争,双方打出真火的情况之下,只是一战的损失,他都承受不起,小幅度的还可以,万一大损,沉船什么的都是小事,人员大幅度的损失,会让西北在一战之中,一夜回到解放前。

对于海军,杨元钊还是有一定的想法的,一方面在德国人的支持下,兴建海军学院,这其中,需要用上曾经的马尾船政学校的一些人员,那些有经验的人员,加上德国海军的专业,应该能够形成基本教学,接下来,就是大力扩张预备的海军,从船员到渔民,这是海军的天然土壤,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再加上学院和学校双管齐下,未来中国海军,也不会缺乏人员。(未完待续。。)

ps:今天有些事情耽误了,第一章送上,第二章可能会晚些,8点左右吧,最迟不会超过8点半!r527

最快更新,阅读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