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六百四十七章 归程起航

钢铁时代 第六百四十七章 归程起航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遥远的远东,青岛的造船厂正在快速而有序的建设着,对于西北的工程队而言,他们是一个创造奇迹队伍,从1908年的包头开始,逐步的创造着建筑史上的奇迹,青岛造船厂的数十个船坞计划,大量的路面硬化,包括是建筑兴建,土方量极为巨大。

好在青岛造船厂虽然庞大,却是在一个地方,再怎么大,也不过是十几平方公里的样子,在大量起重机械,建筑机械的帮助之下,速度非常的快,如果不是各种船坞等还没有彻底的完工,从欧洲运过来,说不定这个造船厂就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一个在半年,甚至是几个月之内,就完成了超过50万吨级的船舶生产能力的奇迹。在来自未来机械,强悍的足以改变一切的人工,加上西北优秀指挥和控制之下,还有什么奇迹是无法创造的。

属于海洋的力量,在远东慢慢的凝聚,在西北和德国的共同保护之下,还没有任何人知道,而处于欧洲的杨元钊,却成为了瞩目的焦点,15亿美元啊,德国丢下了5亿多,英国丢下了4亿,还有零星的,美国,俄罗斯还有欧洲诸多小国,这些真金白银的资金,就这么随随便便的砸在了欧洲,杨元钊的名声也极为响亮,来自远东的强悍的人物,财富和权利的化身,这些都成为了他的新名词,无数名媛贵妇,想要见到杨元钊,无数工厂想要跟他攀上关系,15亿,哪怕是千分之一,甚至是万分之一。就足够很多小厂吃到饱了。

在看完了潜艇之后,杨元钊在欧洲的行程,已经步入了尾声了,钱花了,东西也砸下去了。复制的东西也得到了,可以说非常圆满了,接下来在落实了最后一项合作,当前期抵达的工程队抵达之后,帮助他们跟德国方面做好了协调之后,杨元钊已经不需要呆在的过了。

回去准备早在半个多月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杨元钊离开西北的时间太久了,这是这么长时间以来,他第一次离开西北这么长的时间,遥控指挥着西北。总是不太放心,这一次得到的东西太多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之中,他都需要呆在的西北,把一个个对重工业,对于机械工业有着重要作用的东西,都给生产出来,这样才能够彻底夯实中国的基础。凭借着越来越多培养出来的高科技人才,凭借着的,数以千万级。甚至是更多的产业工人,未来一定是越来越快。

德国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特别是6亿美元的订单和西北对于重工业的支持,对于杨元钊的去留也不能说不关注,只不过不太重要罢了,有些礼貌的询问。他是否能够稍稍等待几天,跟远东舰队一起回去。杨元钊想了一下之后,还是拒绝了。一方面,有一批归国的留学生,需要跟他一起搭乘船只回去,还有就是一批设备,首批的设备也一起回去,这些东西越早一天的回去,对于西北,对于整个中国都有巨大的好处。

至于个人的安全,早已经不成问题了,现在,英法德美都签署了一定的协议,就连俄罗斯,都因为他,签署了差不多2000多万美元的原料进口的,他如同一个散财童子一样,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之中,在整个欧洲散了差不多15亿美元,这可不是后世的美元,这是没金,庞大的投入,就相当于巨额的黄金,每一个国家都吃到了甜头,德国和英国最多,可是这两个国家,也是目前欧洲最强大的,谁也不会计较什么。

汽笛长鸣,对着欢送的人群挥手,庞大的船队开行了,这可能是这一年之中,最庞大的船队,从英法俄德购买的二手货船的80%,都集中到这个船队之中,总计超过120万吨的物资和人员,组成了要给庞大的船队,当然了,离开之后,会分成的12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差不多有10万吨左右,为此,杨元钊专门从英国和德国,雇佣了24艘驱逐舰,每一个船队2艘进行护航。

声势太大了,从德国到中国,漫漫海疆超过万海里,列强们不会主动的袭击他们,但是海盗就说不准了,茫茫海疆之中海盗之类的多如牛毛,真的有什么不长眼的过来,对船队的损失可就大了,

不论是友好的关系,还是付出的报酬,英德都欣然的答应,在数十艘商船之中,用军舰来护航,一方面杨元钊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上面,有一定影响力,甚至是知名度的强力人物,另外一方面,一趟10万美元一艘的代价,10艘就是200万美元,对于海军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额外收入,这几乎是一艘5000吨级以下巡洋舰的价格了。

杨元钊乘坐的是第3批,也算是客船云集的一批,在这里保护的力量稍稍多一点,一共是6艘,其中的2艘是雇佣来的,另外的4艘不是驱逐舰而是巡洋舰,分别来自英德,不管怎么样,面上总要讲一点的,英德分别免费提供了2艘巡洋舰,用于保护杨元钊的安全,4000吨级的巡洋舰,在速度上不会比驱逐舰差多少,在火力和实力上,可比驱逐舰强多了,算的上是新锐的快速战舰,除非碰上大国的主力舰,否则,这样的力量足以对付。

在辽阔的海绵上面,12个部分之间,相隔的也不算远,最多20海里左右,相互之间可以呼应,毕竟船只太多了,总聚在一起,也不太方便,很容易漏掉和出现防护不便的情况。

因为回归的船队,都是一些旧船,也不存在超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回归的路线是从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到地中海,穿越苏伊士运河,走印度洋,马六甲,直达的中国青岛,也就是最终的目的地。

第3批,拥有跟之前送那些工人前往的青岛同样的万吨级邮轮,这样的邮轮,西北一共拿下了12艘,在旧船之中,为这个付出的代价稍稍的有些大,

二手船的价格相对于新船都有较大的下降,整个远洋航运,绝对是发展的极为迅速的,淘汰掉的船只,必须要降价到一定幅度,比如说,新船的价格在180-200左右,可是旧船,最多也就是50,只有之前的四分之一。

邮轮却是一个例外,船只本身旧了可以打折,但是装修,还是邮轮上面的陈设,却不能太低,故而邮轮的价格一般都是在70-100左右,就装修的好坏,价格也相对不一,正是这样,二手邮轮的交易额很低,贱卖又不值得,可是运营下去,又赔钱,出了杨元钊这么一个财大气粗,根本就没有在意的,不管好坏,一切都要,价格上面,一下子拿下23艘一万五千吨级的万吨邮轮,价格上面,也达到了80美元每吨左右,只是这个方面的花费,就快3000万。

杨元钊看的很清楚,未来,在中国的海域,甚至是东亚和东南亚之间联络,万吨级有些大,一般豪华的5000吨级的就不错了,到时北太平航和中太平洋的航线,可以用到万吨级,总之航运起来,不亏的,特别是未来,造船价格会大量增长的前提之下,一场,席卷整个欧洲,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大战,带来的不但是造船业的上涨,所有跟战争有关系的材料,都会疯狂的上涨,到了那个时候,有钱都买不到。

花费了数亿美元,从欧洲购买了大量的旧船,很多的评论家认为,这是有钱没处花的败家子,有这个资金,购买一批新船,虽然说吨位上,或许比不上这些旧船,毕竟旧船便宜,平均吨位估计还不到30,可是单艘的吨位,运营成本,航行速度等诸多方面,绝对可以称之为完爆啊,怎么衡量,怎么算亏的。

在这个时代,哪怕再有眼光的人,可能会估计到英德必有一战,却无法估计到这一战会打到一战那样惨烈的地步,超高强度的战争,直接的影响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航运业,不但原料和人工飞涨,就算是船舶本身也涨到了吓人的地步,到时候,别说是旧船,只要有船,不是帆板,哪怕是千吨级的也可以,那已经不是贵和贱的问题了,不是运营成本的问题了,是有没有的问题了。

就从这一点上说,到时候杨元钊直接把这些船只卖掉,三倍以上的利润是绝对可以,从中间挑挑拣拣,留下一批精干的,等于这一次欧洲抛洒的钱都回来了,这样的生意何乐而不为呢?

汽笛长鸣,船已经开出了易北河,正好夕阳西下,金色的太阳照射着海水,显得异常的好看,杨元钊看着平静的海面,默默的感慨,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到时候,等待这片海水的,就不是平静,而是钢铁和战火,无数人,无数的钢铁,无数的武器,在这里捉对厮杀,世界上最惨烈,最残酷的一场大战,就会在这里爆发了,几百万人因为它而直接身死,接入其中直接和间接影响的数亿,甚至对整个世界的历史,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