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六百四十四章 潜艇合作

钢铁时代 第六百四十四章 潜艇合作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从接到过13.5寸舰炮图纸之后,外交部对于杨元钊送过来的东西,在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天知道这又是什么,如果说是14寸,甚至是15寸的舰炮,他们说不定就相信,因为现在的英国可是已经安装了14寸炮,15寸正在研究之中。

可是外交部找来专业人员一看,不过是一个640马力的发动机图纸,还只是写的技术要点。见多了战列舰几千,甚至是几万马力的推动力,这个又算的了什么,难道这个远东杨先生,黔驴技穷了,以为这个东西就能够打动德国。

就在外交人员,准备把这玩意,还给西北的时候,却发现那一位动力专家拿着那一张图纸,激动两眼发光,大马力船用柴油机,一直都是德国研究的重点之一,这个时代,裂解石油之中得到的,无外乎是汽油,煤油和柴油,汽油因为爆炸强,不容易控制和挥发性上面,不太适合船只使用,而柴油不易挥发,且蕴含的能量更大,一旦充分的燃烧,可以提供强大的推力,虽然就经济性和能量来说,未经加工的重油更好,可是柴油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特别是特定的领域来说。

来的这个工程师,正好是动力方面的,而且偏重柴油研究,他的重视,直接引起了上层的注意,特别是在了解了杨元钊的行踪之后,知道了他曾经在几天之前,在威廉皇储的陪同之下,前往了潜艇基地,在之后,就拿出了这么一个发动机。结果不言而论,柴油机正是潜艇未来发展的发动机之一。

潜艇并不是海军的一个大项,甚至在威廉二世看来,它不算太重要,只是把这个东西发给了海军部。让他们酌情研究,可以使用了,再问问合作的意向,而海军部因为皇帝陛下的批示,特别是几个潜艇方面的设计师听说了这个发动机的功率之后,纷纷的找来。最终还是京东了的提尔皮茨,他在综合了专家意见之后,发现如果这个发动机是可行的话,潜艇的水面速度很可能会突破18节,在吨位上。也可以达到现有吨位一倍以上。

潜艇是提尔皮茨比较重视的一种新型的舰船,甚至在他看来,有可能是打破几十年来,主力舰之间对比和对决的一个关键所在,可惜因为资金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潜艇的研究,一直都比较的缓慢,关键点就在于发动机和电池上。

这两者。一个决定水面航速,一个决定水下航速,特别是前者。还决定了整个潜艇的吨位,没有一定的速度,潜艇不要也罢,潜艇不是货船,空间有限,密封的空间。对于成员来说,有巨大的考验。没有足够的速度,穿越航程。几个月,甚至是半年呆在上面,会让人疯狂的,这点谁都知道。从最开始的汽油,煤油,到现在研究柴油,提尔皮茨听说舰船研究所有一定的突破,但是现在西北拿出了一款更好的放在面前的,这就让人难以抉择了。

整整一天,工程师和设计师们,都针对这个发动机进行研究,从数据,结构,大小,虽然还没有最核心的数据,这些标注出来的,已经足以他们评价出一些,这个发动机的性能了,甚至设计师简单的根据这个发动机,加大了船舱结构和电池数量的情况之下,做出了一个估计,水上航速可以提升2节,水下基本保持不变,装载量可以增加60吨。

60吨,当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提尔皮茨眼前猛然一亮,甚至再三的询问设计师,是否是算错了,把6吨当成60吨了,60吨对于战舰而言,不算什么,不说是战列舰了,巡洋舰多60吨和少60吨,没多少区别,甚至1000多吨的驱逐舰,都没多少影响,就是多装一点煤而已。

可是对于潜艇而言,这个差别可就大了,他一手推动潜艇部队的建立,对于潜艇有很大的研究,潜艇之中,别说是30吨,60吨,一吨,几百公斤都是重要的,有时候为了几公斤的重量,甚至压缩成员的舱室,把节约用到极致。60吨相当于什么,就拿450毫米,装药120公斤的鱼雷为例,总重量大概是400公斤左右,60吨等于是150发鱼雷,当然了,潜艇之上,不可能装备这么多的鱼雷,太多了不但危险,也完全没用,不装鱼雷的话,把这些节约出来的吨位放在其他的方面,很明显潜艇舒适性,装载量,鱼雷总数和续航能力,都会有较大的提升。

仔细的分析了这一张图纸性能之后,提尔皮茨主要询问的就是真实性,重型柴油发动机上面,德国是先行者之一,按照他们所知道,英国也没有比他们快,最多是在伯仲之间,或许德国还领先一点,这份图纸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是从英国得到的,对于英国的实力也必须要警惕,天知道他会不会也有潜艇,按照他们之前得到的情报,英国即便有也只是作为研究用的潜艇,恐怕还不如德国的u2的水平。

很快,负责接触的人员就反馈过来消息,这个柴油机是西北制造,正在研究柴油机的研究员,立刻震惊了,几乎是失声的叫到这不可能,作为德国柴油机领域,最强的几个人,他们对于自己的实力是相当的认可,西北是什么地方,那是清国的一部分,一穷二白的清国有工业么,更别说这么尖端的机械,这是潜艇动力实验室,数十位研究员,用了几年的时间,都没有取得的成绩,现在被远东的西北完成了。

可是事实就摆在眼前,此时,已经动工的柏林工地上面,有杨元钊临时生产出来的几辆大型机械,推土机,压路机,挖掘机,这样庞大机械,每一个都拥有无穷的力量,在杨元钊告知接触人员,这些都是柴油动力,他们可以派人去的时候,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柴油机,是以笨重著称,他们甚至可以设计一款2000马力,甚至更大的柴油机,但是那个体积,甚至连战列舰上都无法装载下去,太庞大了,柴油机本身就是笨重的代名词,可是这个看起来庞大,却只是在陆上,到海上比不上一个小型帆船的家伙,用柴油来推动,足见西北可以把柴油机做到相当小的程度,就这一点,就可以证明,西北在柴油机的领域,已经超过了德国。

德国人,严谨,务实,在事实面前,知道了自己落后,并没有抱怨什么,直接认可了西北的实力,特别是杨元钊又展示了一些发动机的图纸之后,合作的前提也就具备了,外交部在知道不是英国的图纸,甚至在杨元钊这里得到保证,英国甚至还没有开展大型柴油机的研究之后,就放心了,他们最大的敌人是英国,一切关于英国的情报都是重中之重,现在只是西北获得的突破,西北给德国之间的关系密切,就不是他们插足,直接交给了海军部和舰船设计局。

在友好而激烈的气氛之中,他们开始了另外一个谈判的,最终,杨元钊以付出图纸的代价,得到了目前现役和设计在建的全部潜水艇的图纸,在德国帮助西北建设青岛造船厂的时候,会援助几名潜艇设计师和专业工程师,工人,帮助西北形成潜艇生产能力,并且让西北参与到新一级潜艇的设计工作之中,一旦研究成功,可以授权西北生产。

潜艇方面的条件,甚至比之前战舰合作给出帮助更大,毕竟战列舰这玩意,代表着的是一个国家工业的巅峰,无论从动力,从船体,甚至是从舰炮上面来说都是,可是潜艇,就没有那么高的待遇了,说白了,只是一个的突发冷箭的玩意,就他本身而言,技术含量不高,除了发动机和电池之外,剩下的充其量也就是自重三四倍的技术含量,1.5万吨的无畏舰都帮助西北来建造了,虽然是在巨大的利益之下,这样几千吨的小船,又有什么不愿意,在提尔皮茨和威廉二世的眼里,西北是可以争取的对象,武装了西北,跟西北的关系逐步的接近,把西北这一个陆军强大的家伙拉进到同盟国之中,这对于德国来说,是实打实的利益,至于海军,看看美国和俄罗斯就知道,同样拥有足够吨位的战舰,拥有生产能力,可是战斗力呢,后者的俄罗斯,甚至在绝对优势之下,败给了日本,俄罗斯和美国怎么的也算是海上强国,曾经也有过海军的历史,可是中国有什么,1894年之后,他还有海军吗,就凭着那些小船帆板?

一张发动机图纸作为一个纽带,德国会直接帮助西北拥有潜艇部队,这多多少少出乎了杨元钊的预料,也让他清楚的明白了,潜艇在这个世界的地位。哪怕是提尔皮茨这样战略专家,也只是看到了潜艇作用,却不会知道,当潜艇的能力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它甚至可以担当起主力舰的作用。德国都这么的大方了,他就不客气了,借助着德国的力量为潜艇奠基,至于之后,潜艇绝对是不弱于飞机和战舰的另外一个的重要的发展方向。(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