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六百一十三章 兰芳计划

钢铁时代 第六百一十三章 兰芳计划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朱华他们没来之前,杨树等三个大统领也想过要跟外界联系,有杨元钊的禁令在,他们不敢轻易打破,加上人在外地的,荷兰人对于婆罗洲的控制非常的严密,几个负责人之中,也只有杨树出去过几次,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不太愉快,华人在城市之中是三等公民,甚至还不如投奔荷兰人的土人,又一次差点连杨树都没办法回来。要知道,杨树的打扮,可不是普通中国人,之前就是商会掌柜,现在更是大统领,浑身上下的行头都带着洋派,可就这样都差点被留下,别人就更不敢出来了。

朱华带来了禁令解除的命令,大方向定下来了,特别是知道,西北会全力以赴的支持他们在婆罗洲的行动的时候,所有人都放心了下来,荷兰,或许在几百年前,英国还没有崛起之前,被成为是海上马车夫,当年的荷兰船只,几乎占据了整个世界的主要部分,大部分国家的货物都需要荷兰来运输。可惜,英国崛起之后,欧洲法俄德奥匈意大利,交相呼应,本来海上强大的荷兰,已经成为了一个末流国家,只是比被美国击败的西班牙稍稍的好一点。

西班牙,再怎么说,还有本身的国土面积,人口工业什么都完爆荷兰,之所以成为过去强国之中第一个没落的,就是因为曾经强横的西班牙他们在没落了之后,依然占据了墨西哥和中美洲。

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哪怕是奉行了孤立政策,美国也把美洲看成是美国的后花园,西班牙这才成为美国人的眼中钉。处心积虑的对付了,荷兰倒是很明白,死死的抱住英国人的大腿,加上他占据的印度尼西亚正好处于新加坡和菲律宾之间,美国和英国也需要一定缓冲。这才是印度尼西亚能够归于荷兰,并且保存下来的根本原因。

杨元钊很清楚,荷兰已经外强中干了,根本就不堪一击,以现在西北的实力,随便调集几分之一的力量。就按死他。甚至不用动手,借刀杀人,把位于印尼的几个大油田给指点出来,到时候为了石油而疯狂的美国和英国,会直接的把荷兰给撕碎的。这个时代地缘政治和国家关系,远没有后世那么的藏着掖着,不管是什么目的,总要是装点一个冠冕堂皇的东西,这个时代,就是标准的丛林法则,国家的行为准则就是为了利益,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任何的事情都可以抛在一边。

不过不到最后,杨元钊不会这么选择,荷兰跟英美有区别么。都是殖民者,都是列强,从最开始是南亚一直都在他的盘算之中,这个富饶的,拥有着海量农田和大量资源的土地,是上天的恩赐。

参谋部。对于东南亚的调查分析,考虑荷兰的只是最初步。从荷兰引申到列强,如何能够不触动英法美等列强的情况之下对荷兰动手。这才是最佳的选择,可惜每一次的推演到了最后,总会引起列强们的警觉,也因此,东南亚攻略,一直都束之高阁,几年的时间,没有任何的进展。

一直到1912年,杨元钊趁着前往德国的功夫开启了东南亚战略,参谋部的大部分推演他都知道,也认真的计算过了,要想避免对荷兰动手,引出英法美等列强,只有一个机会,那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只有在一战期间,英法等国的力量才无暇东顾,当然了不是全部的力量,英法在亚洲都有舰队,以西北的海上实力根本不是对手,可是舰队无法攻占国土,印尼拥有几个大岛,只要在这些岛屿上面站稳了脚跟,等到一战之后,中国借助着德国获得一定数量的海上实力,再加上岛屿上面的基础,谁也夺不走这些土地。

已经是1912年10月了,马上就是1913年,距离一战,也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是时候开始准备了,杨元钊这才从之前挑选出来的人员之中,召集了以朱华为首的这些人。

能够被挑选前来东南亚执行任务,都很清楚他们来是要干什么的,跟着朱华一起来的这些年轻的精英们,除了个人素质相当号之外,也受到了一定的训练,华人或许可以占据印度尼西亚的主导权,却不能是中国人,更不能是西北,必须要土生土长的华人,甚至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把土人推出来,作为挡箭牌,这才是初期,不会引起列强们反弹的关键。

朱华很好的主导了整个会议,200多个人经过了2天的磋商,最终形成了最终的决议的,首先需要等待着国内的志愿前来,国内派了朱华他们打前站,一旦了解了种植园全部情况之后,后续的支持会陆续的前来,然后用这些支持中间的一部分作为礼物,试探着跟南洋的华人进行联系,种植园在东南亚影响不大,当然了,这跟种植园闭关自守脱不开关系,可是西北在南洋华人圈子之中的影响力可不小。

在1911年之前,南洋这边的华人,大部分,都是在孙中山的影响之下,倾向于革命党,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想要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华人们在外漂泊,对于国家的强弱感觉,比国内的人们明显的多了。

革命党并没有统一中国,到是西北崛起,不但压制住强大的北洋和革命党,还跟列强之一,百万大军级别的对抗,扬了中华国威,也连带着,华人的腰杆子直了许多,一些投奔西北的华侨子弟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之中多了20倍,还有不少人,选择了对西北的支持和投资。

摆出了这些,很快的,就有了方法,不是为了跟他们争权夺利,也不是阴谋着队服他们,只是一个初步的接触,借助着南洋华人的人脉,一定程度上面,增加农场的产出,之前农场生产出来的部分轻工产品,可以通过特殊渠道,在华人区域销售,结好那些华人,顺便的,他们需要做准备,需要一个秘密的所在,农场有些不方便,最好是一个荒凉的岛屿,可以囤积军队和装备,需要有一个天然的深水良港。

这两点,对于别人而言,或许是一个非常难以完成的事情,对南洋华人而言,却不难,他们生于这里,长在这里,对于这里非常的熟悉,印尼这边,号称是千岛之国,本身就是几个大的岛屿构成的,加上星罗密布的小岛,马六甲的沿岸,一定程度上面,就是海盗们的乐园,在星罗密布的小岛之中,各种海盗都杀不尽,更何况找寻一个秘密基地。

这边在商讨着如何走出去的事情,华人那边,也在商讨这边,哈比的种植园,在出现之后,就引起了华人的关注,不过之前他们只是以为,这不过是洋鬼子,有钱没有地方花了,弄出来的产物,可是后来,越来越多的华人到这里,让他们感觉到了不一样,当然了,只是少部分有心人知道,其他抱着荷兰人大腿的,他们根本就没敢去刺探哈比的种植园,在总督那里,这是一个禁忌,谁也不知道,总督跟哈比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他们还没有把知道的跟相熟的荷兰官员提一下,就收到了怒斥,那里不管发生了什么,都跟他们无关。

这种情况下,荷兰人听到了某些风声,也不会当真,只有真正谋求华人地位的人,才会注意到这一点,可是多年以来,荷兰人对于华人的收割,让他们根本就不敢轻易的出手,只是观望为主,看这个越来越庞大的华人农场,到底想要干什么。

南洋的华人,是一个悲惨的历史,一直以来,在殖民地的时期,受到了殖民当局的打压,到了殖民地的后期,民族独立之后,当地人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华人,一直都在努力,获得民族和解和民族独立,但是华人在南洋,一直都是三等公民。

会议花费了2天的时间结束了,记录了会谈纪要,由朱华和杨树联手署名,用绝密电文的方法,传给了西北和杨元钊这里,西北是当场就收到了,按照之前计划,开始了准备,大量的物资都是现成的,随时都可以装车出发。

这个时代通讯联络,大多数还是依靠有线电报,哪怕是万吨的巡洋舰,也没有装备无线电,这让杨元钊有些不方便,西北是有无线电,可是茫茫海疆,现在的无线电,还无法做到无基站,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接收,所以这一次出访,索性就没有带无线电报机。

好在,最多七天的时间,船队就会进一次港,加煤加水,顺带的进行一些补给的,这时候,他可以跟随着穆默,去电报局,接电报,花费200美元,支开了电报员,杨元钊携带电报员,通过特别的频段,接受了那一则信息,西北那边,是每天都会不间断的发布的,就是防备着杨元钊没有接到的情况,看完了电文之后,他略微的有些沉默,这些年千头万绪,东南亚那边只是起了一个头的,关注的少,却没想到,已经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了,比参谋部估计的还要好的多,时间上面要早了一点,他沉思了少许,命令电报员发回电报,电文很简单:“兰芳计划进行到什么程度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