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大计划

钢铁时代 第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大计划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一天一夜的航程之中,杨元钊在平静之中度过,穿越之前,他只是一个车队工程师,可是在这个时代,他几乎控制着中国仅有的一点点的工业,包头的任何发展,都会对未来中国的一切,产生深远的影响,东方的鲁尔,是杨元钊的愿望,也是他一年多以来,一直都孜孜不倦的来做,现在看来,伴随着白云鄂博钢铁厂的逐步投产,从400万吨,到700万吨,最多一年的时间,中国就能够甩掉贫钢的帽子。

汽笛长鸣,广播里面传来声音,上海终于到了。杨元钊站在干舷之上,背后是几个随员,时隔一年多,再一次的来到上海,杨元钊的心态跟上一次截然不同,上一次是期待之中,蕴含着某种的希望,而这一次,干脆是以高姿态凌驾于上海,包头已经不是之前的边陲小镇了,而是一个拥有几十万人,十几二十万的工人,哪怕只是普通的工人,他们能够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过了上海的平均值了。

此时的上海,除了城市大一点,人多一点,在活力,甚至是经济总量之上,已经比不上位于西北边陲的包头了,当白云鄂博钢铁厂彻底的投产之后,整个包头会迎来一个建设和生产的**,一个个的工厂,一个个企业,会接连不断的建设起来,而包头的产值,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有一个较大的攀升,不但彻底的占据中国第一工业城市的位置,在人口和繁华程度,城市规划上面,开始逐步的赶超天津上海这样的超级城市。

这就是工业化的力量。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就不能再错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钢铁为主题第二次工业革命,会带来何等勃勃的生机,包头是没有租界的城市。没有历史的城市,恰恰是一张白纸,杨元钊就如同一个高超的画家一样,在上面泼墨绘画,绘制出一片恢弘的蓝图,而扎实的工业基础。重工业的根基之下,包头的发展会越来越快,进入一个快速的上升通道,而借助着租界和大量进出口带来的繁华的上海和天津,则远远的被抛洒到了后面。

上海港码头。早已经得到了杨元钊的通知,哈比早早的就来迎接,不过,他没有露面,而是让一个新晋的员工,很陌生,但是凭借着早就已经确定的暗号,这个新晋的员工。还是找到了杨元钊,用一辆四轮马车接到了杨元钊之后,迅速的离开了码头。非常的小心谨慎。

杨元钊没有问,哈比也没有说,在马车上并不安全,马车逐步的离开了上海繁华地带,来到了黄浦江畔,在一处村屋的外侧。这是杨元钊和哈比布置下来的秘密地点之一,看起来孤零零的。但是周围最少十个建筑,都是被哈比或者是杨元钊买下了。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就在这个村屋之中警戒,周围10里之内,任何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后面没有跟踪!”进入到大屋的时候,一个负责后卫警戒的人员,对着哈比报告到。

“去吧,继续警戒!”说完之后的哈比,让马车直接进入到了大院子之中,甚至进入到了一个可以通行马车的房间之中。

之前的紧急讯息,代表着这一次的事态非常的紧急,而接下来的动作,让杨元钊很清楚,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他也不敢怠慢,一直到进入到大屋,最核心的地带,周围布满了警戒之后,哈比依然小心的清退了周围的人员,又仔细的检查了一番,这才坐到了杨元钊的对面。

“哈比,现在可以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杨元钊一直都没有多问,直到这个时候,才谨慎的问道。

“我得到消息,不全面也很隐晦,似乎英法正在牵头,针对中国的一个大动作!”

听到了哈比的话,一直都比较担心包头被英法等列强发现的杨元钊,稍稍的松了一口气,他仔细的回味历史,似乎从1909年开始,一直到辛亥,整个中国都很平静,没有什么大动作,突然的,他的眼前一亮,问道:“是不是橡胶!”

哈比摇摇头,说道:“不是橡胶!”

从1908年开始,哈比环球旅行,从美国和德国获得了大量的机械,从另外一个方向,推动着包头的发展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到了1908年下半年,杨元钊更是直接的命令哈比,在南洋布局,借助着南洋独特的热带环境,大量的购买种植园,到现在,累计投入资金超过了5000万美元,种植园的面积,非常的广大,从原来的兰芳国,逐步的扩展到了印尼的各个地方,累计移民超过30万人,他们正在用辛勤的劳动,来改变着自己,也改变了整个南洋的人口比例和构成。

杨元钊能够想到的橡胶,也是20世纪初席卷整个世界的一次大危机,就如同当年的郁金香一样,不断的被炒高,整整两年多的时间,一直都在高位运转,最终,整个泡沫被戳破了,整个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为大的就是整个清国,无数的票号,钱庄,都被引入到了这个危机之中,本就已经捉襟见肘的清政府,又投入了几百万救市,最终是杯水车薪,不但没有任何的效果,反倒是拖垮了清政府的财政,甚至直接引发了四川护路运动的,这个葬身了清政府的运动,铁路收归国有和铁路公司挪用大量的资金抄橡胶,最终血本无归,这中间的矛盾和变故,直接催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从去年到今年,整整一年的时间,哈比直接操盘和控制之下的橡胶大盘,逐步的扩大的,在上海这边,已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在英国,也成为了仅次于巴西橡胶的大盘,几乎每年,都有一个大型的种植园公司投产,然后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投入的5000万美元和金融投入的1亿美元,已经翻了数倍了,庞大的财富和控盘,让哈比对于橡胶非常熟悉,所以,对方如果是在橡胶方面出手,根本就瞒不过他。

哈比的专业,杨元钊也非常认可,稍稍的考虑了一下,然后说道:“现在国际期货市场,有什么动作没有的?”

以杨元钊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似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英德在欧洲对持,军备竞争已经达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了,无论是英法,还是德国,都不可能在这些年之中,大规模的抽调军力,前往亚洲,至于其他的列强,美国不太可能,刚刚伸手,在夏威夷和菲律宾一线,却浅尝即止,现在美国,还无力对抗英法为首的列强的,至于日本,这个时代的日本,或许陆军和海军有一定的实力,却无法影响到中国的大局,再说了,西北又不是在沿海地区,独特的环境,造成了这个时代的列强,能够对西北产生威胁的,恐怕只有北面那个虎视眈眈的邻居了,其他国家都不可能,英国引以为傲的战列舰,在西北距离所有海边都超过一千公里的情况之下,只是一个摆设,至于英国陆军,杨元钊在内心里面,从来都没有把他放在心上,不说一战时期英国陆军的表现,就说不就之前的英布战争,英国打的极差,也就是英政府腐朽,稍稍的有能力一点,1840年以来的屈辱,就不复存在了。

如果说英法有什么大动作的话,唯一的选择,就是经济领域,而作为经济领域的晴雨表,期货的现货交易,会让一些大的动作,无所遁形。

杨元钊对于期货方面的关注,加上橡胶园的计划,面向全球的布局,超过1亿5000万美元的投入,让哈比也重视了起来,在全球的范围之中,寻找了大批的操盘手,用于操作股票和期货市场,这其中,一些情报分析人员也是必不可少。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就是耐心的等待,哈比借助着带着密码的电报,把命令非常隐晦的发送到了各个市场,然后源源不断的讯息,汇总到了上海。

这个时代,信息的传递比较困难,不能达到实时和实地,可是有限的几个信息,带入到杨元钊专门绘制出来的几张表格上面,已经足以让杨元钊来判断,世界上几十种的重要原材料的现货交易讯息和期货讯息也在变化,11月份棉花现货期货成交量猛增,数量也在微微的增长,最少有12个跟英法政府密切相关的基金,在疯狂的收购着这些现货棉花,而明年的11月份现货棉花的价格,也被大量的沽空,价格被打压到了一定的程度,各种负面消息层出不穷。

很显然,有一股力量,而且绝对不能够称之为小的力量,在棉花现货市场之中肆虐,虽然他不太懂得计算,可是保守的估计,最少也在五亿美元以上。

1909年,20世纪的初期,五亿美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20美元可以兑换一盎司黄金的时代,以英国一战时期比较著名的伊丽莎白女王号的造价来说,240万英镑,也不过是1200万美元左右,2400万英镑,五亿美元以上的资金在期货市场肆虐,只有国家的力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