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洋出动

钢铁时代 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洋出动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在众多的廷议之中,有关包头的情况给巴拉个清楚,哪怕清朝已经日进膏肓,哪怕他已经无法掌控这个庞大的帝国,300多年的基业加上一些惯性,或许会遗漏掉一些东西,但是只要关注过来,庞大官僚系统和一些潜在的东西,还是让他们找到了很多关于包头的东西。

在那一年,包头在的武汉劝业会上,大放异彩的时候,就有人提议,给包头单独的设定税制,毕竟只是明面上,包头就卖掉了那么多的东西,说是税制,其实就是剪羊毛,涸泽而渔,一个产出几千万的,再怎么捞也能够捞一笔。

可惜,1909年,是清政府最动荡的,连袁世凯都被弄到老家去了,北洋跟中央的矛盾,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包头可不比别的,还是有一协的新军的,这个时候清政府无比的后悔,如果不给包头一协新军的建设权,一定程度上,包头就是泥捏的,在北洋动荡无比,清廷中枢的手中,没有多少可以动用的兵力的时候,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甚至一些有心人,没有把这个议题给提到最高层。

现在,各大报刊的头条,彻底的把包头的消息引爆了,再加上列强们的推波助澜,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块肥肉,各种势力都集中到一起的时候,甚至连跟清廷对抗的北洋系,也在袁世凯的指示之下,提出了倾向性的意见,这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清廷的官僚机器,开始迅速的运转了起来。

杨元钊一直都想着。在包头这边,慢慢的发展,逐步的累积实力,当实力大了之后,就可以无视一切。可是杨元钊不知道,他所占领的市场,或许在最初的时候,只是小农经济所拥有的市场,伴随着包头产品的逐步扩散,逐步深入到个各个地方。特别是江南,那里几乎是国外势力的传统势力范围,他们的产品倾销地,现在,多了一个包头。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各种产品的销量大减,有了物美价廉的包头造,还有什么人去买国外又贵,又不好的产品的,刚开始,列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可是伴随着包头的实力迅猛的增加。产量越来越雄厚之下,包头开始疯狂的占据他们的市场,本身实力雄厚的洋行。也被包头的这一个组合拳,打的时有些招架不住,从棉布开始,火柴,日用品,肥皂。水泥,钢铁制品等等的等等。一系列都打的溃不成军。

1910年,包头的年产值达到了惊人100亿元。其中8成以上的市场,都是从列强手中夺走的,现在的列强,从轻工业产品到机器设备,都卖不动了,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军火生意,这对于列强的打击非常的大,列强们对于中国的发展也很惊惧,最终让列强们重视的,还是那一次的棉布危机,虽然英法也在世界期货市场剪了羊毛,可是在中国的铩羽而归,退出了每年超过10亿元的棉布市场,甚至在其他的方面,损失极为的庞大,包头已经成为了一个又臭又硬的石头,必须要搬开了。

晚清的强横势力,无不是跟国外的势力有很大的联系,英法是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他们动用关系进行游说了之后,北洋也开始浮动了。

本身,袁世凯并不准备动包头,他很清楚,一个强大的工业基地,对于中国的好处,包头也没有表现出向军事领域发展,只是一个协,哪怕再强大,又能够强大过北洋去,在他看来,只要他重新的出山,包头是可以纳入到他旗下的。

可是架不住清政府和列强的联合要求,得罪了清政府,不怎么的害怕,可是得罪了列强,那对于北洋军是彻底的不利了,说不定,北洋的军力会彻底因为没有弹药,而变成了烧火棍,也因此在袁世凯的准许之下,整个北洋的战争兵器开始动弹了,第五镇和第六镇开始行动,开始想着包头的周边移动了过去。

虽然,只是从北京的一边,向着另一边而来,距离张家口,还有最少数百里,中国没有秘密,特别是北洋军,作为包头防范的重点,北洋军是他们监控的重点,特别是在报刊颁布了包头的头条的今天,任何的动作,都会引发关注,他们一旦动作,很快,就以最快的速度,被反馈到了杨元钊这里,包括蔡锷在内,所有军队的高层,还有军校的校长蒋百里,同时来到了作战室,同时在作战室之中,还有股东之中的核心人员,刘澍,还有侯金盛和一些晋商的家主。

杨元钊本身不想要在这个时刻,跟北洋军对上,可是天算不如人算,包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蝴蝶,影响到了整个世界的进程,包头造,已经不单单是在国内的,一些物美价廉的产品,大宗的出口国外,最开始主导的时哈比的,在销售钨之余,开始开拓德国和欧洲的市场,没想到,市场反响强烈的,物美价廉的产品,任何地方都是欢迎的,也因此中国算是打开了欧美的市场,销售量在原有的基础上面,节节攀升,包头制造,一定程度上,已经占据了不少的市场,十几亿的产值,而且是美元,换算成英镑,也有三四亿,再加上中国其他的小工厂,如同雨后春笋一样的冒出来,整个世界,仿佛都不一样了,中国一夜之间从一个贫瘠落后的农业国,只能够沦为倾销地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工业出口国。

其中受到打击最强烈的,就是日本,日本本身就比较的重视中国的市场,丝织业,纺织业,一直以来,都是日本的支柱,日本在打赢了两场关乎国运的战争之后,本身的狭小贫瘠就展现出来了,他们的战争红利不是太大,但是纺织业和丝织业的不断发展,一下子,让日本开始慢慢的恢复,自从1909年开始,中国开始发力,大量棉纺织,毛纺织和丝质也冲击着市场,日本受到了深远的打击,特别是棉布危机,除了直接被英国卷走的几千万英镑之外,直接竞争,简直是断根一样。

仅仅是1910年一年,就有超过4000家纺织业和相关产业倒闭,累积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的日元,这对于日俄战争之后,刚刚恢复的日本经济,有着深远的打击,这一次,北洋对着包头动武,上蹿下跳的最厉害的,还是日本,他们不但直接支援了50万元的军费,还支援了5000支步枪和30挺马克沁,当然了,最重要的是数百万发子弹,这都是在日俄战争之中缴获的东西,还有一些是退换下来的。

这批军火,在包头看来,是破烂货,可在北洋那里,却是宝贝,一直以来都有计划的扩军,似乎可以提到议事日程上面。

跟以往的拖拽不同,中枢的廷议,只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确定下来了,首先是税卡,已经明确下来,会在包头两边,各设置一个税卡,每个税卡会按照货物的价格,抽走3成,并且他们还被要求缴纳6000万银元的特别税负。

不提6000万这个让人郁闷的数字,只是说是三成,这个几乎是扒皮抽筋一样的税负,可以肯定,包头绝对不会忍受,这一点,清廷恐怕也非常明白,他们也没打算让包头同意,真正决定一切的,还是北洋的第五镇,第六镇。

北洋出兵的消息迅速的汇总过来,刘澍略微的有些惊慌,他这才知道,原来,在中国,钱并不是一切,没有足够的保护,钱并不能够带来保证,反倒是晋商的家主,他们见多识广,见惯了这些争斗,直接的面对杨元钊,道:“杨会长,有没有把握!”

“守住包头没问题,甚至歼敌于外也没问题,关键在于民心,如果民心动荡,那就得不偿失了!”

“民心!”晋商的家主一愣,有些明白了,现在的包头,已经不是原来,小农经济,以农民和地主,商家和伙计那样简单的关系的,几百万的居民之中,绝大部分是工人,包头能够展现出强横的实力,制造业极为的发达,原因就在于众多的工人,不同于农民和伙计,工人是难以培养的,如果这一批工人出现动荡,那么一切都完蛋了。

很显然,杨元钊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会不会失败,甚至抵御不了北洋的可能性,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他只是在考虑,一旦刀兵起,会影响到包头的工业生产。

刘澍看着杨元钊,很吃惊的问道:“元钊,你难道从来都不担心,我们会被北洋攻打过来么?”

“不担心,不信你问他们!”杨元钊指了指正在作战室那边,平静站着的冯玉祥等人,可以说他们的脸上,都是平静,没错,新军,包头有这么多的军队,可是北洋的威名,是用十几年的时间竖起来的,无愧于中国最强军。

“没问题!”冯玉祥肯定的说道,在新军之中,跟外界联系最多的,就是这个新军的实际控制者,刘澍也跟他也算是熟识,知道他是一个很严谨的人,没有**成的把握,根本就不会下断言,什么时候,包头的新军实力,已经增长到对抗北洋两个镇的程度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