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四百一十二章 炮团还有炮团?

钢铁时代 第四百一十二章 炮团还有炮团?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啪啪啪,声音清脆而连绵不绝,王金铭把ak11装上之后,又实验性的发了几枪,结果当然是让众人满意,蒋百里看中的是这把枪的火力投射能力,而蔡锷关心的是它的价格,问道:“ak11的性能这么好,价格呢?”

作为军队最基础的枪械,任何一个军队之中,都是最大量的,一般一个部队有多少人,基本上会有多少枪,差也差不了多少,一些特殊的兵种,加上一些备用的,用来更换的枪支,这个数字差不多了。

之前在广西新军建立的时候,他虽然不是主要的参与者,也知道,因为步枪的问题,找了很多家,最终找到了德美洋行,这才以52元一把的价格,拿到了二手委员会1888,这把枪,无论各方面的实力,都应该是在委员会1888之上的,如果价格太高的话,恐怕也没人用的起。

“包头新军的采购价是1~~~。~s~2元!”

“12元?”蔡锷这下子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这把枪明显的各方面性能都在委员会1888之上,为什么这么便宜,甚至蔡锷还追问了一句:“是英镑么?”王金铭的回答,同样的平静:“不是英镑,是银元,也就是鹰洋!”

“这不可能,那之前装备的委员会1888呢?”

“那个,只有9元!”

“9元!”蔡锷的心似乎被10万个羊驼给踏过了一般,他们买52元,还是二手的。这边居然才9元,这是在开玩笑么?

“亚洲市场的枪械本身就高。没有个三五倍的利润,怎么可能卖出去的。我们拿到的,是固定一定数额利润,当然了,换装下来的,还是要交给军工厂,进行销售的,会返还一部分的成本的!”

“松坡,不要再说了,这在世界都是正常的。一把委员会1888,德国洋行的出厂价都在18美元左右,但是德国陆军的采购价格,会降低到9美元左右,这就是差别,亚洲这边,几乎不能自产,所以价格会高很多!”蒋百里打断了蔡锷的话说道:“包头机器厂,除了这些还有别的产品么?”

“有啊。你看到没有,那边的马克沁,也是机器局的新产品,是在原有的马克沁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装的。”

如果说步枪,还是让众人微微的吃惊,要知道。江南机器局和天津机器局都可以生产步枪,质量也还可以。比原装的差一点,也可以用了。只不过生产量有限,不少零件还需要进口,对于国外产品的冲击力不大,眼前下不但拥有两款步枪,连马克沁都可以自产的,这代表着什么,包头已经不是原有意义上面的普通工业基地了,已经有了重工业的基础了。蒋百里三步并两步的走到了马克沁的面前,果然,看起来一样的马克沁,跟普通的马克沁是有巨大的区别的,似乎钢制是跟步枪一样的,枪管也微微的加强了一点,稍稍的长了一点,整体相对而言瘦了一点,轻轻的敲击马克沁,清脆而坚实,很显然,这个马克沁的质量不错。

阎锡山对于整个马克沁的数据非常的清楚,连忙介绍道:“新式的马克沁,射程比原有的马克沁要多出50米左右,射程的变化不大,但是可靠性上面大大的增加了,原来的枪管,最多能够发射1500发子弹,现在可以发射2800发,快提升了一倍以上。”

枪管能够发射的子弹,是一个硬的指标,中国仿制的一些武器,原料是一个大问题,相对于原有武器,性能指标之上,都有相当的下降,原来仿制的马克沁,寿命只有外国原产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样比较下来,就是几倍以上的差别。

在包头,这明显的不一样,所有的指标,似乎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别小看这个1300发的子弹的差别,在战场上面,这代表着一倍以上的火力压制的时间,马克沁在连续的发射之后,需要换枪管,这个时候,这一台马克沁一定程度上,就等于是废了,但是延长了一半左右的时间,一定程度之上,可以更加的从容的,更加合理安排的更换枪管,这代表着武器的实力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这个马克沁的重量,轻了10公斤,还可以拆卸,对了这个口径也进行了调整,从7。9换到了7。0,跟我们ak11步枪的口径是一样的,子弹也是可以通用的。”阎锡山继续的介绍着。

蒋百里的眼前一亮,作为重机枪,移动不方便,这是重机枪的硬伤,一定程度之上,马克沁的重量减轻,代表着马克沁小组,能够携带的子弹的增加,先不说这10公斤,能够多携带多少子弹,就说子弹从7。9改到了7。0,战斗小组能够携带子弹的数量,顿时增加了7分之一,这对于重机枪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提升,而可以拆卸,让只能够三四个人抬起来的马克沁,可以分成不同的部分,在翻越中国特色的崎岖道路的时候,机动能力和行进速度,都会增加很多,这对于一支部队,绝对是神来之笔。

“这里也做出了改变!”蔡锷终于回过神来,仔细的观察着马克沁,他注意到了马克沁弹链,帆布弹链改成了金属弹链,每个弹链的子弹数量减少了,可是稳定性和击发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面提升,这个不用介绍都知道的。

叹息一声,蒋百里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在来到包头之前,他觉得,中国是没有任何的工业的,可是现在,他发现他错了,中国不是没有能人,是因为没有产生能人的条件,当一个体系适合产生这个时候,一切都顺理成章了,一款世界上可以说是最先进的步枪,起码是最适合东方人使用的步枪,一款实力增加的马克沁,步枪和机枪都能够自产,从这个方面上说,会让整个部队获得怎么样的提升呢。

“对了,这些枪支的生产量大不大!”一直都没有怎么说话的张孝淮,突然的插口问道,他也问到了重点,一把枪支,是否能够普及,或者说能够把价格降低下来,关键在于速度,无法量产的武器,性能再好,也不能够装备到军队,毕竟,军队是一个团队作战,是以数量为基础的。

“大,这个生产量真的是不小,我们一共有五个,现在,从这个步枪生产出来,已经给我们一师换装了四分之三!”

“换了四分之三?”

“你们一个师是多少人?”

“2万人左右,我们排,连,营,团,基本上是三三制,但是到了师一级,因为是最小的独立作战单位,加上专门的炮团和重机枪团,后勤团,一般是七个到八个的团级单位!”王金铭的生怕将不明白,详细的说了一下。

这中间,蔡锷悄悄的询问了阎锡山,阎锡山给出了他一个数字之后,蔡锷脸色一变,再也说不出任何一句话。

蒋百里对于蔡锷非常熟悉,这个同学,有大将之风,很少有东西能够让他这么惊愕的,拉了拉他之后,问道:“怎么了?”

“你知道,这是多长时间换装的么,这把武器从定型到现在,只有不到20天的时间,20天换了15000把步枪,700挺马克沁。……

700挺,蒋百里也愣住了,新军一个师,在他感觉,有个一两百挺的马克沁,已经算是不错了,没想到,居然有700挺,这还只是四分之三的数量,难道整个新军,一师的数量,马克沁的数量居然超过1000挺,这个火力,恐怕德军都没有这么密集的火力(真实的历史,德军在一战的初期,一个师的马克沁,不过是几十挺,在战斗之中,伴随着机枪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倒了一战的后期,德军的每一个师,轻重机枪的数量达到了接近千挺,杨元钊不知道德军是怎么回事的,他直接一步到位了,他很清楚自动火器,对于一个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所以火力几乎布置到了排一级,部分甚至普及到了班。)

蔡锷等人,在心中,已经把新军的战斗力,尽可能的提升了,却没想到,新军的战斗力依然在他的想象之上,这样一个军队,真的要跟中国任何一个军队对抗,一对一,甚至一对二,都完全不在话下,别说北洋了,甚至跟蒋百里曾经呆过的德国第七军还要强大的多。

接下来,蔡锷等人的惊愕一个接着一个,四个训练营,他们看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这些东西,别说是在中**队,日军,甚至是德军之中都很少,但是这些针对性的训练,对于真正经过施展的蔡锷来说,简直是让他如痴如醉的,要知道,专门针对训练过的战士,跟没有经过针对性的训练的,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这些几乎考虑到了战场的各种情况,专门经过训练之后,士兵上了战场,就不会出现问题。

一步步的,蔡锷他们已经对新军的战斗力,一次次的拔高,就以目前新军一个师的实力,对抗北洋两三个镇是没问题的,如果再有一批重炮的话,恐怕北洋来上三五个镇也完全没问题。还没等蔡锷询问,孙岳看到这边的训练场参观完毕了,就说道:“三位前辈,正好,今天是我们新军炮团有训练,要不,大家一起去看看。”

“炮团,还有炮团?”

王金铭轻轻的点点头,说道:“炮团每天都训练,今天是实弹去看看!”蔡锷三人,都不约而同的眼前一亮,顿时点头道:“好,去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