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头椽子

钢铁时代 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头椽子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土布其实一直都有,杨世周随便的调集了一部分的资源,用高档的机织布,一比一的来兑换土布,很快就从江浙和安徽两湖调集了一批土布,大概有20万匹左右,分批的进入到了上海等大城市市场,那些早已经缺乏货源的布店,几乎不用摊派直接拿出来售卖了,价格不低,却比日本布要低的多,当然了,数量上是限量的,每一个人最多只能够购买1匹,这也就避免日本人的扫货。

事实上,土布的出现,除了第一天引起了日本人的关注之外,然后就没有多少的反应了,毕竟土布跟机织布,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哪怕是棉花上涨,棉布的价格超过了30,土布的价格也很难提升到15元的程度,甚至销量也不大。

但是杨元钊从来都不看重这个,因为土布的出现,底层民众的刚需得到了释放,至于能够买得起棉布,一天不到400的销量,也影响不了什么,在约束了青红帮之后,又释放的底层民众的怨气,基本上没有更加激进和伤亡,一切都平稳的发展。

接下来的日子杨元钊一直都在盯着日本人的动作,不过汇总过来的数据,还是让他微微一笑,日本人的动作,跟他之初预料的没有多少区别,在把市面上面布匹都给收购过来之后,缓慢的进行销售,甚至暗地里还在收购。

很显然,日本人手头上的布匹并不多,不知道英法俄等国,到底许给了日本人什么好处,他们居然这么相信。棉布的价格会一路上涨,这在世界金融领域,完全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或许日本人的心中,都有一定的疯狂的因子吧。

连续的几天。上海的棉布价格几乎快要接近30了,国际棉花市场,棉花的价格也达到了去年的3倍,而整个北半球,棉花大幅度收获的季节终于到了。坐镇在上海,杨元钊主要只是看大城市的棉布价格。当然了,也会统计全国范围之中,签约的土地的棉花收购。

因为是提前签订的合同,收购价格确定的是去年的价格,当然了。包头也没有真正的跟所有人站在对立面,在去年的基础上面,把棉花的价格提高了一部分,也就是在6毛左右。

这个价格跟现在的价格相比,并不算太高,可是绝大部分的地主,还是欣然的接受这个价格,因为棉花的产量太高了。平均亩产在270斤左右,这个产量简直让所有人都无法相信,这不是一两亩地。也不是一两千亩,这是在全国范围之中,10亿亩的产量,最关键的是,这个出棉率也相当不低,33.5%的出棉率。一定程度上,超过了他们相像的最大可能。这样,平均的皮棉产量90斤。包垦公司控制之下的土地,总产量超过了900亿斤,也就是4500万吨,这个产量,绝对可以称之为惊人的。

地主不同于普通的农民,很清楚,在产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之下,肯定会出现谷贱伤农的局面的,棉花也一样,虽然是生活必需品,但是这么多的东西,小批量销售还没有问题,大量销售的情况之下,价格就会跟头流水的降下来,甚至比去年还低。

现在,包头这边一手接过来销售任务,有多少来多少,都是6毛,这也就意味着,每亩的毛收入,在54元左右,除去化肥,种子,还有其他方面必要的投入,大体的收益40元以上,以众多合作的大地主来说,几千亩甚至是上万亩都不奇怪,这也就意味着庞大无比的收入。

少部分见利忘义的,看到棉花价格的高涨,撕毁了协议的,这部分人,不但被包垦公司列上了黑名单,自身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现在包头已经不是偏僻在西北一角的势力,无论是棉纺织集团,还是晋商已经结交的势力,都会给他们吃一壶的。

棉花成功收割了,提前设定的各种烘干工厂,还有各地的仓储,基本上,都到位了,最多大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够收回到仓库之中,这个才是最重要棉纺织厂,特别是经过了极限发展的棉纺织厂,需要海量的棉花,开工运作,没有这个,什么都是虚的。

至此,这一场大战,杨元钊才算有了稳定的后方,不管如何,立于不败之地了,最不济,依靠着包头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棉纺织联盟的强横棉锭,直接跟列强们打价格战,以后世为基础,提前进入到电器时代,最起码,也是世界顶尖,这样的生产能力,加上低廉的原材料和人工,几乎可以展现出后世中国棉纺织高度,甚至这个时代,还没有所谓的时尚和奢侈品这样的高端品牌,大家都是在最低端的布匹上面厮杀,从这一点上面说,中国不怕任何人。

从年初确立了包头政府,从某种意义上面说,杨元钊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了,幸运的是,提前的布置和方方面面的准备,让包头获得了几个月的时间,现在,包头各方面都稳定的发展,不但军队数量略微的增加,也经历了最关键的几个月,这个时候,即便面对外面势力的进攻,也会稳定下来,而不是去年刚刚开始那样,会出现一些波动。

这也是杨元钊愿意大战一次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英法太嚣张了,一定程度上面,削弱一点他们,有利于让4年后的那一战,打的更久一点,给中国更加机会和时间。包头的根基已经确立,从这个意义上面说,即便面对外国的干涉,甚至来自清廷的力量,也完全不怕了。

德美洋行的内部,最高的楼上,通过有线电报,杨元钊可以跟世界上各地的德美进行联络,甚至主战场伦敦和纽约,巴黎,都最少有3组人在哪里,24小时不间断地,而不但是期货市场,其他相关的市场,还有股票市场,也是相当的关注,整个世界金融是一个联动的整体,任何一个方面的波动,都会影响到其他的方面。

棉花价格并没有上升多少,在每包价格达到了46.2英镑的最高价之后,整整的一个星期时间,都在横盘整理,而出货量也在逐步的加大,一些后知后觉的国家和商人,开始吃进这一批的棉花,每天的量不大,却在不停增加,甚至连中国,也有零星的棉花出现,大部分,都被三井给吃下了,很显然,对方的目的很足,按照炒货的理念,最少要三倍的价格。

看着目前的局面,杨元钊微微一笑,看来这个三井,还真的是比较胆大,这么贸贸然的,就敢介入到世界棉花市场,超过一个银元高价的棉花,都敢吃下去,真的以为大面积的灾害么,棉花都一斤到一元多了,难不成还真的能够涨到3元去。

对于广大民众,甚至是一些世界上没有影响力的小国和银行,棉花的价格波动,是因为美国雪灾,南美森林大火和病虫害,当然少不了欧洲了,英法这两个殖民地最庞大的国家,几乎在同时宣布病虫害的预警,也就是说,今年棉花将会减产6成。

减产6成,而且是世界范围内的,这样的减产幅度,一下子刺激了世界棉花市场,顿时价格超越了50英镑的整数关口,达到了一个历史性高点,已经连续炒作了几个月的灾害论,在这个消息之后,达到了定点,几乎全世界的报纸,都在叙述这个灾情,要多悲观有多悲观,甚至今年减产,明年绝收势头,让杨元钊也有些叹息不已,真的是一个德行,睁眼说瞎话,如果不是德美的渠道,知道大部分的棉花主产区都获得了丰收,说不定杨元钊都信了。

最关键的是,连德国也是一样,说实话,这一次棉花危机,德国开始是被结结实实的摆了一道,最开始的建仓他不知道,也就是德国一向较为闭塞,他们有传统的农业产地,人口也不多,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哪怕后出手,没有获取优势,也购置了足够使用的棉花,还有杨元钊的先知先觉和哈比这一条路,也因此,哈比目前,在德国国内的地位,非常的高,很多方面,甚至可以指使德**方,就如同这一次,杨元钊前来上海这样。

德国也是同样,既得利益之下,也开始兴风作浪,英法德俄,这四大国加上美国心知肚明之下,几乎局势根本无法逆转,而在高位,这些国家开始缓慢的出货,当然了,全部的收益,不可能达到数倍,毕竟,他们代表着绝大多数的国家,剩余的资金和资源只是少数,棉花的上涨,不是大势的情况之下,很容易会被打回原形。不过,这点差额,足以让很多势力挣个盆满钵满。

别的不说,日本身上,在过去一年,是30万吨,之前又支援了20万吨,还有日本贪婪的收购,足足快70万吨,这可不是之前,每包不到15磅的价格,而是30磅以上,甚至是接近40的价格,这样的价格,每吨可以获得100磅左右利润,只是从日本身上,就赚到了7000万磅左右的高额利润,更何况是现在,棉花大幅度的上涨

各国都在不愿的收购,一定程度上面,获利更多,至于中国市场,列强们看到的是最后一场盛宴,会用一次获取高额的利润,至于以后,日本能拿下,就拿下,他们一样有市场的份额,拿不下的话,即便加上他们,也不可能改变多少,中国似乎用另外一种模式,发展到了相当的程度。(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