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三百七十四章 广邀富豪

钢铁时代 第三百七十四章 广邀富豪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张謇是在工厂之中,接到了德美洋行的邀请,他开始以为是德美洋行也要收购棉布,因为过去的半年多,最少有7个洋行在收购大生的棉花和棉布,本来比较困难和耗时的棉纱和棉布的销售,基本上在生产之前,就已经完结了,大量节约了时间,要知道,以前大生的棉纱,会在本地消化大半,剩下的,会运往直隶和东北,现在购买了包头的机器设备之后,生产量大规模的提升了,本来张謇还担心,会出现销售的问题,很早就做了准备,却没有想到,一切都这么的简单。

洋行不但大规模的收购,有多少要多少,而且全是现金,这对于亟待扩大生产规模的大生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利好,他甚至想要在今年11月份,棉花下来之后,大幅度的扩张产能,因为棉布和棉纱的价格,最近连连的攀升,这对于他们的大生来说,全部是利好,这代表着他们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都会提升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

见到人之后,看了介绍之后,他才知道,原来包头那边的巨头杨元钊来到了上海,此时的杨元钊已经不是2年多之前,那个一文不名的人了,刚刚起步的小商人了,在武汉劝业会崛起之后,杨元钊已经在圈内名声大震的,特别是分期付款这个大杀器,基本上,让所有工厂的规模扩大了3倍以上,再加上包头的东西性能出众和物美价廉,几乎投资是必定挣钱的。

不挣钱的东西,上杆子求也不会有人愿意,但是挣钱的东西。不用说自然有人扎头进来,特别是一些影响深远的大家族,依靠着自己的渠道,虽然得不到包头的全部情况,却也知道部分。杨元钊是目前包头工厂群的最大股东,棉纺织厂,印染厂等一系列的工厂,都是有他的股份的,这是一个何等庞大的企业集团,当然了。白云鄂博地处偏远,包头又没有多余的宣传,谁也不太清楚,在包头这里,会有一个世界级的钢铁集团。

换成被人邀请。张謇因为架子的关系,未必会立刻成行,可是杨元钊亲自邀请,他必须要看重了,要想得到足够的纺织机,杨元钊这一关必须要过去,听说现在购买的人很多,虽然包头联合机器厂的生产能力很强。可是越早的获得织布机,就能够越早的投入使用,这对于任何商人而言。是必须要争夺。

“不知道杨会长还邀请了谁!”张謇随手的接过了请柬,表示自己一定回去之后,询问了一句。

负责传讯的人员,老老实实的说着,张謇微微的有些吃惊,都是上海周边。江浙一带,著名的纺织工厂。还有一些行业内的知名人士,甚至还包括张静江这个鼎鼎大名的商人。

以张謇的渠道。不可能不知道张静江是革命党,但是这个时代,就连东南互保都可以确立下来,清廷的威信和影响力,早已经影响不到江南了,只要不来革他的命,其他他也不会去管,说不定,一个善缘结下,对于未来,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既然是江浙一带的纺织业大聚会,张謇在某种情况之下,就不能不去了,毕竟去的话,未必会有好处,可是不去,是一定没有好处的,不知道为什么杨元钊道了上海,就算是尽一点的地主之谊,他也必须要去,顺带着,要跟杨元钊确定,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机器订单。

同样的匆匆出发的,还有很多江浙一带的大富翁,他们或许通过武汉劝业会,获得了不少的机器,在过去的几个月之中,获得了不少的收益,或者,就是听说过包头的大名,想要跟杨元钊接触一番,短短的几天时间,大量知名人士和大家族来到了上海,远比杨元钊邀请的数量更多。

德美洋行的负责人,德国人施罗德有些皱着眉头的来找杨元钊,人太多了,本来只是邀请了300人左右,居然来了1500人还多,这么多人,对于德美的接待能力,有着巨大的压力,上海目前,没有能够容纳这么多人的会场,这回相当的麻烦。

杨元钊表情平静的听完了施罗德的报告,平静的说道:“统计一下,每个家族或者是势力,出一个人的情况下,会有多少人!”

施罗德看了一下报告,稍稍计算一下,说道:“700人左右。”

少了大概一半,可是人员依然很多,杨元钊问道:“700人能够安排下来么?”

“可是,那剩下的!”

“剩下的,暂时让他们在一边,毕竟这一场会议,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参加的。”

杨元钊主意已定,施罗德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作为一个在中国,享受着诸多的特权的外国人,特别是在上海这么一个租界遍地的地方,如果不是杨元钊独特的地位和庞大的财富,他一个外国洋行的高层,是不会这么的和颜悦色和毕恭毕敬的。

德美洋行的反应,着实让不少人不高兴,他们大部分都是一个势力的负责人,或者是一个家族的领导者,在自己的领域,都有相当的影响力,参加一个所谓的会议,带两三个后辈和助手,在他们看来,这是最低的要求了,可是这个要求都得不到满足,杨元钊和德美不要自视太高了,顿时被激怒了。因为待遇问题,直接离开的,差不多有100多个家族,最终参加的,也就是500人左右,比之前的300人,只是多了200多人的,这样规格的会议,在上海比较的常见,能够安排的地方就多了。

知道了这些人离开,施罗德没有在意,杨元钊知道情况之后,也是微微的叹息一声,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错过了一个机会,

人分三六九等,各自理念也是如此的,关系圈有厚有薄,这500多人的核心,才是真正杨元钊需要看重,一个人,一个地域,现在包头的发展已经到达了极限了,虽然经过几年的累积,还是可以大规模的扩张,可是包头还有几年的时间,现在已经是1910年了,距离那一场帝国主义大洗牌的战争,只有不到4年的时间,在杨元钊看来,他的蝴蝶的翅膀,远没有扇动的那么的猛烈,能够影响到战争格局的变化,中国,不能错过这个发展的机会,一个距离他最近,最可能崛起的机会。

这500个势力,还有他们影响的地区,就是包头向外伸出的第一个触角,伴随着包头的铁路的运营,还有城市带和发展中枢的确立,轻工业这个领域,包头只留下部分的研究和小型的实验工厂,甚至是包头棉纺织集团,也不准备继续扩张,逐步的缩小规模,把他们的主要功能向外扩张,轻工业是最来钱,也是最容易发展的行业,包头可以暂时的放下,可是中国不能放下,这时候,这一批人,就是主要接盘手,杨元钊会以包头为核心,建立一个广泛的同盟,这个同盟主要就是在轻工业领域的不断投资和扩张,以行业的力量,领导着目前,还非常薄弱的这一批人,走向世界,跟世界金融巨头进行着正面的对抗。

500多人的资料,放在了杨元钊的手中,杨元钊把这些人分成了三个部分,江浙财团是以张静江为首的,这一批人,基本上都是孙中山的支持者,也就是革命党的势力,对于这一批人,杨元钊需要谨慎的保持合作,革命党的空想的居多,后世的历史已经证明了,他们不但无法挽救中国,反而让中国在深渊之中逐步的沉沦,但是这一批人代表着相当的民意和财富,是可以争取的对象。

另外一批人,就是地主和官宦家族,这些人为首的就是张謇等一批旧的官员,他们在整个中国影响力深厚,和各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人数最多,实力最大的一批。以跟晋商的合作,可以看出来,这批人也是有不少的人才的,前提是你要让他们看到你的实力和发展前景,这一批人是主要的合作对象。

第三种人,是两者之中人数最少的,以留学生为主,当然了家庭也是殷实甚至是小地主的家族,他们大部分都有留学的经历,看到了中国的发展机会,投身到商业之中,企业的大小不一,却是发展潜力很大,甚至还有一些不错的实业。这样的一批人,算的上是重点,甚至未来,一些大型的企业之中,必然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跟这些比较开明,而且个人能力非常强的人在一起,某种程度之上,会节约不少的口舌和时间,有利于未来的扩张。

最终500多人的会议,被确定在了上海饭店,这是目前租界最大的一个酒店之一,来往的都是名流,杨元钊会以酒会的形式,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然后会以闭门会议的方式,商讨目前严峻的环境,500多人,只是他们直接控制的纺织业工厂就在300多家的,几乎占据了除了西北之外,纺织业棉锭总数的3成,影响的更是高达6成,可以说是一股很庞大很庞大的实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