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二百七十六章 橡胶和不锈钢

钢铁时代 第二百七十六章 橡胶和不锈钢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杨家商行这边,杨世勋心中忐忑,作为杨家在武汉这边的负责人,杨世勋在家族之中的地位很高,可是并不代表他可以无视一个官员,特别是陈夔龙这样的湖广总督。

灭门令伊,毁家县令,更何况是一品大员的湖广总督,他如果想对付杨家,湖广这一块是绝对没问题的,即便在西北,甚至是中国的其他地方,门生故旧同僚朋友,足以让杨家吃不了兜着走了。

跟这么一个一品大员谈条件,而且还是如此含糊,不客气的条件,从某种程度上面,真的是在钢丝上行走,一旦有所变动,那就是灭顶之灾。

从太原来的电报,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却让他很费了一番的功夫,现在,听到了福全的回话,结果是非常好的,陈夔龙全盘接受了全部的条件。

杨世勋异常欣喜,直接的给福全封了一张银票,尉家票号的现银券,在武汉不少的商家之中,是可以直接当现银使用的,根本就不必兑换之后再用,极为的方便。

福全千恩万谢的走了,杨世勋也立刻的发电报给太原那边了。

包头方面,接到了杨世勋从武汉送来的电报之后,立刻开始行动起来了,现在不过是9月多,机器厂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大量的机器被生产出来,还不完全,生产的效率的也不高,但是一些样品和基础的介绍,已经是有了,这个时代,大型成套机械,谁不是订单生意。从下订单到生产出来,需要时间的,否则几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设备。一旦生产出来没人要,等待它的结局,或者是贱卖,或者就只能够当做废铁。

整套机器跟废铁之间,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目前主流的方法。都是获得订单之后再生产,哪里像杨元钊这么的财大气粗,直接开始生产。

在杨元钊的亲自关注下,包头这边,派出来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代表团。总人数惊人的达到了700多人,组成部分也极为的驳杂,晋商的一些老掌柜,负责人,他们占据了100多人,他们主要负责联络客商,还有官面上的事情,技工足足有300人。其中还有20名工程师,他们是包头仅有不多的华人工程师,其中大部分。都是从美国招募而来的,他们会负责全局,对顾客讲解包头的机器的设计理念,以及最终的生产能力。

在代表团之中,甚至有50多个留学生,他们或者留学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甚至是意大利。西班牙,懂得各国的语言,在这一次代表团之中,他们主要负责对外国人进行接触和翻译,包头拿出来的产品之中,大部分都是主流的机器产品,增加了比较适合中国方面的改装,这些在外国人的眼里,不会有什么人看中的,只有少部分的彩布和锦布,会吸引外国人的目光。

为此,杨元钊经过慎重的考虑,还是放入了少部分的先进东西,比如基于硫化橡胶之下的橡胶制品。

硫化橡胶,是史密斯跟上海合作的实验室的研究主题,经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史密斯实验室果然不负众望,研究出了初步的硫化橡胶,这个硫化橡胶只是解决了橡胶的生产加工问题,基本上性能上,远无法跟后世的相比。

之前史密斯实验室跟德美签订的协议,这个技术成果是可以共享,这种情况之下,杨元钊当然是把这个技术成果拿过来,又拿出了部分后世的橡胶的实物,以不同的添加剂和加工方式作为提点,推动包头研究室的橡胶起步。

橡胶,作为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发明,让橡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业原料,甚至是军事物资,硫化橡胶这个方面绝对称得上是历史性的,杨元钊在无法解决硫化橡胶这个问题之前,他最多,只能够依靠着一体机,对橡胶制品,进行复制,其中还有很多不可预知的东西,毕竟,橡胶也是生物材料,它的级别远比化肥和尿素高的多,这种情况之下,复制起来就存在着不确定性。

后世的橡胶制品很多,大到巨型的橡胶房屋,小到一个个小小的xx套,橡胶完美的应用到了生活的大部分领域,不同的橡胶,甚至是生橡胶,熟橡胶,都会有不同的性能,使用的方法也截然不同,杨元钊关注与橡胶的领域,更多的是关注与轮胎,20世纪,电力代表着动力和能源上面的改变的话,基于橡胶产生的车轮的革命,直接的催生了汽车这个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的发明。

之前,无论是铁质,或者木质的轮胎,都存在着一个使用时间的问题,特别是长途行进,轮胎往往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橡胶轮胎的出现,彻底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充气轮胎完美的解决了颠簸的问题,也解决了磨损的问题,再坚硬的材料,在颠簸和不平的地面上行驶,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轮胎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一点。

作为一个车队的工程师,作为一个摩托车的发烧友,动力工程师,杨元钊对于动力,对于机动车的了解,远远在其他的东西之上,之前不伦不类的拖拉机,甚至是加装了钢板的原始坦克,都不是他能力最大幅度的展示,只有基于橡胶车轮的机动车的,无论是小的家用轿车,或者是摩托车,还是大的工程车,远程货车,这些全部都不在话下,用一体机解决材料之后,他甚至可以**的完成一个机动车的制作。

包头这一次在武汉,会展示12种不同的橡胶,这些还没有办法进行工业生产,勉强完成实验室的制作,完善了他的基本特性,还有各方面的指标用途,已经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了,这些东西之所以被展现出来,就是因为杨元钊很清楚,最多5-10年,整个世界,都会因为橡胶,成为车轮上的世界,他不拿出来,也无法阻挡这样的滚滚大潮。

既然无法阻挡,那何不顺势的拿出来,即刷新了包头的名声,又可以拿来兑换一些比较感兴趣的东西,包头缺乏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最不济之下,还可以换取大量的珍贵原材料。

除了橡胶,杨元钊拿出来的就是一些普通的合金,比如说不锈钢,这个在后世很平常的金属,在这个时代,还是比较抢手的,特别是电焊的技术,还没有被应用到金属加工上面,特别是不锈钢,他拿出了对于不锈钢的电焊方法,加上不锈钢,应该可以获得不少的关注的。

在众多助手的帮助下,特别是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式,还有武汉的邀请的参展商,杨元钊初步的完成了一个参展的方案,主打的就是各种的配套技术和轻工业生产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唯一过分一点的地方就在橡胶和不锈钢上,仔细对比之后,没有什么明显漏洞,杨元钊这才签字放行。

700人的队伍,超过200吨的物品,还有水泥,涂料等东西,这些细密到连建筑和装修的材料都要自带的时代,不得不小心,有些东西,真的忘记了,买都没得买,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之后,代表团提前在9月4日出发,这时候距离武汉劝业会的发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虽然仓促,也算是够了。

目送着代表团的离开,杨元钊知道,在这个时代,特别是民间还很有钱,实业救国还不是一句空话的时代,很能吸引不少人的目光,特别是纺织机械,这个时代,纺织业已经成为人所周知的赚钱行业,洋务运动兴办了那么多的工厂,真正能够赚钱的,除了纺织局,就是轮船招商局,当然了,电报局也可以,只不过大部分都控制在外国人的手中,铁路也是同样的。

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杨元钊没有时间去感慨,甚至没有多想这一次会签订下来多少档次的订单,白云鄂博那边传来好消息,经过了几个月的连续奋战,白云鄂博的钢铁厂计划,第一个150吨的平炉,终于完成了主体工程,正在紧张的内部施工之中,大量耐火材料和必要的设备,都已经联通了,跟钢铁高炉配套炼铁炉和焦炭厂,氧气厂,也都制作完毕,即将投入使用。

也就是说,钢铁厂即将要出产第一炉的钢铁了,钢铁,如果只是钢铁本身,那没有多少的作用,只有把钢铁加工成不同的类别,才有它作为钢铁的作用。以钢铁为原料的产品,杨元钊主推的当然是钢轨,哪怕此时,没有下家,只是从白云鄂博矿区通往钢铁厂的钢轨,就需要数量不菲的,还有就是贯通白云鄂博到包头的铁路,至于其他,就要等待以后了。

钢轨厂是第一个兴建的,只要钢的质量达到,无外乎一个磨具制作和灌输的问题,最多,是一个完善淬炼过程,铁路的出现,在中国都有几十年的时间,在国外就更长了,铁轨的技术,也不是国外封锁的重点,汉阳铁厂都可以制作铁轨,只不过质量不济罢了。

除了钢轨,就是螺纹钢,普通的钢筋,钢板等等,无缝钢管这样的玩意,以现在包头的实力,根本就生产不了。炼钢高炉的投产,这对于包头,对于杨元钊而言,都是一件大事,故而他放下了一大摊子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白云鄂博。(未完待续)r580

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