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欠列车

钢铁时代 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欠列车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在包头的城市最西北角,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工地,这个正在兴建的巨大建筑,就是未来的包头火车站,从2个多月之前,就开始兴建,以包头的速度修建,到现在还没有彻底的完工,原因就是因为杨元钊的前瞻性。

包头火车站面积庞大,没有深入到包头的工业区和之前的城区,是在工业区的一角,画出来了一个5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各种立交桥在内的各种配套工程,就说整个车站的广场,就足足有2平方公里那么大的,高大的候车大楼,一共四层候车大楼,拥有超过12个候车室的,而站内的铁路,保证可以拥有12个站台6个股道,只是铁路的股道就有18个之多,长长的派出了一列,占地庞大。

见识过后世北京西站,杨元钊非常清楚,在人口稠密的中国,铁路会有多么大的作用,包头的未来,是重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一旦彻底的发展起来,绝对称得上是这个时空中国的心脏,这种情况之下,提前布置着是必须的,否则的话,最多几年,伴随着包头的实力真正的展现出来,火车站就会形成瓶颈,或者需要推倒重建,或者干脆另择地址,建立新站。

从一开始,杨元钊就决定用最好的,一个个的过街天桥,加上底下隧道,各个站台可以轻松的放人进来,这些东西,都大大的超过了包头目前的承载量,未来一段时间,会空很长的时间。不过,恐怕连杨元钊在内都不会想到。即便是这样的余量,也让这个火车站在5年之后,有些拥挤,10年之后干脆就落伍了,包头也在几年后。开始了新的,更加庞大的火车站的修筑计划的。

铁路早在两三个星期之前,就已经完全的修建完毕,现在正在紧张的扫尾,在别的铁路上,这已经可以投入运营了。时间是金钱,动辄数百万,甚至是千万级别的铁路投资,需要用大量的客流量来收回,这种情况下。早一天运营,也就代表着早一天的收回成本,可包头迟迟没有竣工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机车。

包头有机车,之前铁路修筑机器,就是机车的一种火车头,稍稍改进。就可以成为列车,这些轻轨机车是在比利时的机车的基础上面制作的,如果稍稍的改动。制作出比比利时的轻型机车要强大一点的机车,这对于杨元钊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最终,杨元钊还是选择了等待,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而已。重轨铁路上轻型机车,这不是开玩笑么。

在国外进口的高速机车。还没有彻底到位,目前。按照现在所知道的消息,已经在武汉卸下了,接下来,会通过平汉和正太路,运输到太原,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高速机车的底座和车厢,都是大家伙,自身的重量都在60吨以上,火车头更是惊人的超过200吨,以平汉路和正太路的通行条件,根本无法支撑这些机车在这些地方快速的通过,这是跟之前德国美国的约定,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分装,把不同重量的给分开,形成了一个个只有10吨左右的车厢,会运输到太原之后,再选择组装。

资本主义的世界,有钱的是大爷,在一个车厢付出了7万英镑的高价,火车头还是另算,200节的车厢,就付出了超过1.4亿的美元,这笔钱,别说是放在中国,放在美国也足够让人动容,这些小问题,当然是完成的,美国和德国,甚至派出专人,对列车进行分解,保证装船之后,通过铁路转运的问题,甚至还派出了专门的人员,负责最终的安装调试工作,只不过,杨元钊需要再付出200万美元的经费。大头都出了,这些小头,当然不在话下,虽然杨元钊对于德国和美国恨得牙咬,可惜技不如人的情况之下,还是忍了。

杨元钊一边关心着包头车站的建设,同时其他的几个车站也都在紧张的施工之中,最多10天的功夫,就可以完成,以包头为中心,大同为枢纽,几条铁路几乎是一起完工了,沿途的数十个车站,大大小小的都有,大同,绥远,太原,张家口等车站,算的上是最为庞大的,其他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小站,有些类似于中国七八十年代的那些车站,两个站台,一个大一点的候车室就行了。

看着机器轰鸣的车站,检查了已经完工的股道和建筑物,杨元钊的心,飞到了太原,目前,20多名德美双方的科学家,还有包头紧急抽调的一批6级以上的钳工,他们都在等待着,一旦车厢到位,他们会立刻开始组装,铁路建设的最后一步,终于完成了。

高速机车,这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之一,在中国还在保持着的40公里以下速度的时候,列强们,已经达到了80公里以上,美国德国的干线铁路,甚至超过了100公里,这样的速度,才形成了庞大的物流,最关键的是,在实验的线路上面,蒸汽机车甚至可以跑出160公里以上的速度,正逐步的逼近最快的180公里,即便是在后世,180公里,也可以称之为准高速机车,蒸汽动力,在高速的情况之下,耗费的能量巨大,也会产生一定的浪费,高速所带来的好处也是巨大的。

道路交通的速度,代表着一个政府,一个国家整体的能力,中国古代的社会,之所以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因为交通,一个朝代成立之初,吏治廉洁,政治清明,庞大的国家得以迅速发展,可是到了朝代之末,各种事情累计到一个极点,特别是欺上瞒下,中枢无法掌控地方的实际,毕竟当从南到北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情况之下,很多东西知道了之后,已经没有时效性了。

快马驿道,800里加急,只是一个偶尔为之的东西,不能解决问题,可是高速列车却可以解决,高速客运以120公里的平均时速的时候,一天24小时,可以行驶2880公里,这几乎超过了5500里,哪怕是中国最边陲的地方,只要修通了铁路,2天也能够到达,这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失效和控制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样的客运,可以把相当大的一部分区域,变成一个整体。

如同目前包头这样,控制的范围是200公里以内,这是借助着高速公路,用高速马车在换马的情况下达到的,在5小时的时间抵达,未来一旦达到了120公里,就速度而言,等于包头直接控制的区域会扩大3倍,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会扩张开去,一些本不会在包头工作的人们,会选择来到包头工作,而且,包头也可以把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企业或者资源,向外扩张,成立一个个新的工厂,这对于包头的一体化和提升来说,好处是非常之大的。

一个城市,哪怕发展的再好,也不能够做完工业和各方面一切的东西,包头也是一样,如果不是杨元钊,面向全世界的眼光,还有海外渠道的支持,根本发展不到这个程度,现在的包头,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类似瓶颈的位置,大量的工业积压,让工人和人口急剧的增长,超大规模的城市,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而言,很重要,但是其他的方面,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压力,适当的把产能分开,借助着物流,降低城市人口成本,这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嘱咐工人们加强施工,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图纸,保证整体施工的质量,然后杨元钊也顺着铁路一路的视察,其他的一些小站,包括铁路上比较重要的铁路桥,立交桥之类的,都是在他的考察范围。相对于包头,其他地方站点,都已经完成了,哪怕是太原站和绥远站,他们的规模,也追不上包头车站,最多就是三个股道,6个站台,跟包头的12个站台比起来,最少差了一半以上,候车室和广场等占地面积也相当的小。

这一圈下来,杨元钊非常的满意,看样子几个月的时间,詹天佑基本上,全心的扑倒了铁路的建设上面,否则的话,哪怕包头拥有足够多的机器,足够多的筑路机械和工人,也别想把这些都给建起来,这需要何等的统筹能力和建设能力。

4500公里的铁路,实际上是1500公里,贯通了十来个大小不一的城市,以线的方式,把蒙古,山西,甚至是陕西的一部分,联络了起来,通过正太和京张铁路,更是跟中国已有的铁路网链接,这让包头,终于拥有一个相对便捷的交通环境,无论是走太原,通过正太铁路转平汉路,从长江口出海,还是直接从京张铁路,从天津出海,这都是一个方向,只不过,受制于那两条铁路的运力,每年的吞吐量有限,但是包头的物流能力和运输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现在,就是不知道,第一批到达高速列车的车头和车底,是否能够尽快的运输到太原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