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二百九十三章 农业贷款

钢铁时代 第二百九十三章 农业贷款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听到了杨元钊所说的话,大部分人的脑子,都有些转不过来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有万亩的土地,已经算的上是超级大地主了,就算是侯金盛,也不过是几十万,这已经是整个包头,首屈一指的超级大户,13-14亿,这个数据,让人窒息,根本就说不出来一句话,天知道要多少人,才能够凑齐这么多的土地。

就拿侯金盛来说,他那样的大家,需要3000户以上,才有可能达到13-14亿亩这个数字,任何的一个数字,上到亿的程度上,已经足以让所有人侧目了。

看到众人的表情,杨元钊何尝不知道他们有些气馁了,说实话,他心中,对于这件事情,也是相当的没底,可是还是鼓气道:“事在人为,大家都是交游广阔,我们包头的名声也打出去了,棉花种植收益巨大,西北又是地广人稀,加上包头的机械化作业,只要把包垦公司的规模再扩大的话,未必拿不下来。”

2万亩到1000万亩,辐射2000万亩,再到现在14亿,虽然提升了差不多70倍,可是如果努力一下,也未必解决不了,大家都清楚,现在不是解决不解决的问题了,是必须解决。

杨家首先说道:“放心,我会在我控制的土地上面,还有交友的朋友上面推广,一定会竭尽全力的!”

其他到人也都纷纷的说道,数额不停的提升,不过也勉强达到一亿左右,可是到了这个数字之后,再上升就缓慢了许多,杨元钊很清楚,这中间,还有一定的水分,这个需要到最后才能够确定,叹息一声,说道:“这样,我可以提供一批农业的小额贷款,用于专门购买化肥和种子的,农户也好,地主也好,只要愿意跟我们包垦公司合作,加入这个合作社,可以用棉花来偿还。”

“真的?”在座的众人,都是人精,一定程度上面,对于农村工作了解的极为的深入,从某种意义上面,这比什么都吸引人,之前他们做出来的那些承诺,主要是借助着家族,或者是生意上面的往来,去说服一批的地主,把土地空出来,用来种植棉花,包头的影响力不小,却根本无从影响到大部分的地主,他们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现在不一样了,这等于是拿出了土地,剩下的危机都转嫁给别人了,土地跑不了,又不用去管种植什么,在怎么都有收益,这一定程度上面,等于大大降低了对方顾虑的可能性。

杨悦眉头一皱,作为杨元钊最好的朋友之一,他更关心的是杨元钊,问道:“元钊,你想过没有,你要是这样做的话,整个投入会有多大么?”

“想过了,就按照一亩地2元左右,整个投入或许是26亿!”杨元钊平静的说道,他之前就想的非常的清楚了,可是真正计算数字的时候,还是被这个数字给吓了一跳,当然了,如果全部由包头来培育种苗和化肥等的话,投入会缩小一些,也不会缩小太多,时间太紧了,他也没得选择的。

好在,大量的交易,特别是钨粉和硫化橡胶的订单,很大程度上,获利丰厚,加上其他的工厂的一些分红,还有过去一年时间,不停提炼的金矿矿石,这些如果加在一起的话,勉强足够初步的投入,还有半年的时间,怎么也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杨悦考虑了一下,说道:“可以免费提供,只要你能够保证这个资金,不过,利息必须要算,这也是惯例!”

杨元钊平静的点点头,利息什么的,他之前没多想,虽然特也知道,二十几亿的银元,哪怕按照目前最低的借贷成本,也是一笔庞大的收入,可惜钱对于杨元钊而言,不算什么,只要应付完了这个危机,是用这种极为特殊的方法,应付完了整个危机,包头的一切困境,将不复存在,甚至一定程度上面,包头还会因祸得福,6000万吨的棉花,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可以供给整个中国的缺口,生产出来的布匹,也会获得相当高的附加效果,等于提前催生了一个产业,接下来,即便世界原材料有动荡,撑过了最初危机,获得了相对比较丰厚的报酬的情况下,中国纺织业应对危机的能力,会比现在大很多倍,英法即便想要故技重施,也未必能够动摇纺织业的地位。

杨元钊说道:“双管齐下,我们趁着这一次棉花收割的日子,广泛的邀请一些朋友过来,只要邀请到了这些朋友,我们就可以借助着这些朋友,把包头的条件给宣扬出去,这样,会起到不错的效果。

杨元钊特殊的方法,似乎拨云见雾一样,让所有人都豁然开朗了起来,七嘴八舌的出着主意,道:“对,距离棉花种植,最起码还有五六个月,这个时间段,就是我们活动的时间段,南方的,也可以联系一下,毕竟,当棉花遭遇危机的时候,他们是首当其冲的。”

“这个方法好,我们这就分头去联络。”一个晋商脱口而出的说道:“我跟江南的商人有些熟悉,我去说吧!”

看着众人,都自告奋勇的提出解决的方法,杨元钊稍稍的有些放心,其实,也不一定要真的弄到13亿的土地,只要能够直接控制个七八亿,以包头农业研究所的实力,差不多就能够解决掉4500万吨,然后国际市场再弄到些,还有中国其他地方的零星产出,应该就可以勉强的维持住,大不了,从一定程度上面,控制一下包头的纺织业扩张速度,压低一下包头联合机器公司的扩张速度,几条方面一起下来,差不多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可对于杨元钊来说,如此的危机,又何尝不是一个机会呢,英法俄,花费巨资,在棉花市场之中兴风作浪,等于是用一己之力推高整个棉花的收购价格,这个情况下,棉花价格上涨已成定局,他们除了可以借助着国际现货期货市场,购置一批明年到期的现货期货之外,生产的棉花越多,赚到也就越多。

杨元钊突然行到什么,问答:“对了,季堂兄,如果把土地的面积扩张下来的话,温室大棚和棉株培育可以跟的上么?”

杨悦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如果兴建温室大棚的材料足够,6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就足够了!”

杨元钊点点头说道:“这个就放心好了,材料足足有余!”

高分子薄膜,这个东西,这个时代还没有,可是一体机即将升级了,到时候,只要生产,还不是有多少算多少,只不过,需要提前确定,能够被包头影响,甚至使用包头的种苗和化肥,进行种植的土地面积有多少,这些,需要系统的计算。

事情就这么的被安排下来了,各方都有各自的任务,很快就各自忙碌了起来,晋商不但在蒙古,直隶,东北和山西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整个西部,从陕西开始的几省,也都有相当的影响力,主要的方向也就放在了北方几省上面。

唯一有些郁闷的就是,西北的基础条件相当的差的,从甘肃到青海,再到宁夏地广人稀,适宜种植棉花的土地,需要慢慢的来寻找,这跟后世的产棉区有巨大的区别,后世是从西北,包括的新疆,甚至一直延伸到中亚,这一片庞大的产棉区,都是以日照时间长,温度适中而著称的。

好在,只有半年的时间,一切都还来的及,如果运作的不错的话,应该是可以拿下一部分的,这些加上一部分大地主的土地,还有愿意参加的农户,应该可以凑够这么多的土地。

中国的土地,山多地少,特别是适宜耕种的农田,更是让几千年来的种植习惯,弄得比较贫瘠,化肥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面,增加了土地的产出,可是杨元钊也知道,化肥对于土地的破坏是巨大的,如果不是因为别无选择,他会以有机肥为主,然后辅助一些生物增加土地肥力的方法。

各方面的消息,迅速的反馈回来,包头跟其他地区的联系,因为几条公路的修通,变得方便了许多的,特别是最近的几个城市,绥远和大同,已经隐隐有包头的联动城市的迹象了。

首先就是距离包头较近的大同,绥远等地,这些地方的大地主,本身就种植了相当面积的棉花,现在包头拿出了难以想象的优厚条件,就拿万亩甚至是10万亩的大地主来说,等于是省下了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资金,而且可以得到包垦公司,全方位的指导,他们可是知道,属于包垦公司的土地,跟不属于包垦公司的土地,他们的产量,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减去区别,这笔账都非常划算,哪怕有利息,也可以接受。

本就把绥远和大同这样的城市,化作基本盘之中,他们的周围,也差不多有一两千亩的土地,算是让杨元钊稍稍心安,然后就是直隶和山西,陕西,一块又一块的土地被签订下来,属于包垦公司合作的土地,越来越多,再然后,一些南方的地主还有西北的大地主,他们在无从决断的情况之下,受到邀请,依次的来到了包头,参加包头难得一见的棉花丰收庆典,也算是近距离的考察一下,包头的棉花到底强悍到了什么程度。r1152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