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发电集群

钢铁时代 第二百六十四章 发电集群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工业革命,之所以被称之为革命,那是因为他代表着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这是碾碎旧时代的一种进步。

从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整个世界的发展开始增速了,工业化生产,远不是过去小农经济和手工作坊的发展所能够比的,所以,世界史把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称之为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用了短短的几十年,就超过了过去百年,千年的发展,机器武装下欧洲,开始了对于传统文明强盛的亚洲的超越,科技越来越成为了生产力的原动力,而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电力革命,更是一个变革,它被成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的可怕,虽然相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没有革命性的提升,那是建立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高度之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度和广度,远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所能够比较。

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英法这两个传统大国,他们借助着工业革命的成果,在世界各地圈占土地,设立殖民地,可以说用整个世界的资源,供养他们两家的话,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创造了两个,对于整个世界,有着深远影响力的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德国。

美国德国在过去,一直是列强之一,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没有让他们超过英国,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伴随着电力和各种新的机械和能源的使用。落后的产能和设备,开始出现问题。英国就从世界第一的位置之上,被拉了下来。虽然此时,英国还拥有强悍的军力,甚至是对抗整个世界的海军战舰,可是从工业总量和生产总值上面,先是被美国超越,然后,更是被德国追上和超越,特别是德国,拥有世界第一的陆军。又在海军这个英国的绝对强项上面,挑战英国的目光,最终造成了军备竞赛,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因之一。

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的方兴未艾,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电力在工业上面的应用,以电力为基础的各种机器设备,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过去的历史之中,中国类似的运用还相对的比较少,也错过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直到几十年之后。中国都没有完成一个基本的工业化,就看一个关系到中国命运的大战,足足打了10几年。中国连所有的子弹都需要在外面进口,就可以看出来。

现在。不一样了,杨元钊穿越到了这个时代。已经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那就不能错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虽然从1870年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此时还远没有到巅峰,可是美国和德国的增速突然增加,无不证明了两大强国,在其中汲取了无数营养。

无论是历史,还是曾经的经历,从后世而来的杨元钊非常清楚电力的出色用途,跟蒸汽机为代表的动力而言,电力更加的平稳,消耗更少,作用更大,甚至当远距离传输解决之后,发电厂可以集中化甚至是巨型化,一些水利和风力等受到季节性或者方方面面的限制的发电方式,也可以应用上来,来源多了,价格降低了,性能提高了,这一连串的优势,让电力成为了经济和工业增长的一个原动力和发动机。

英国就是错过了这个转型的机会,当然了,也跟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进行的太深入有关系,任何一个新革命,都是从末节开始的,原来比较强悍的,或者是发展的比较深入的,往往遭受到的抵抗比较大,很多英国工厂,还使用着几十年前的机器,原因无他,不愿意或者更换起来成本较高,可是对于一个新厂,一个一穷二白的企业,要想书画新的篇章,相对而言,就比较的容易。

特拉斯拿出来的方案,比之前杨元钊所看到的,更大一步,之前的方案,年发电能力,在400万千瓦时左右的发电机组,经过了特拉斯的改装,特别是6联的发电机组并联,这其中,只是技术攻关就有100多项,在特拉斯领导之下,工程师和科学家紧密配合,让稳定的发电功率,达到了4万马力,如果这是一条战舰的话,他足以驱动任何强悍的船只,包括战列舰。

当然了,在不使用蒸汽轮机,只是往复的蒸汽机的情况之下,这样的联动发电机组,根本就装不到战舰之上,太重了也太大了,不符合战舰的推重比,但是在发电厂上面,这完全没问题,一台机组甚至可以达到40米乘以40米的宽度,正是这样不停增大的体积,不用考虑上船的用途,特拉斯对发电机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一些特殊部件,都进行了某种程度上面的加强,最终,成为了这个巨大的机组。

4万马力的总动力,在通过发电机进行转换之后,日发电能力会达到7万度左右,以此为基础,他又设计出了包含了50座发电厂的惊人计划,甚至为了它搭配了一系列的高压输电和变电设施,日发电能力会惊人的达到350万度,年发电能力超过10亿度。

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这个数字,甚至在目前的中国,甚至是几十年之后的中国,都未必能够达到,杨元钊似乎记得一个数据,不知道是抗战时期还是解放前,中国的总发电量容量,不会超过144万度,毫无以电力驱动的工业,最多只是带着一些灯泡之类的。

可是对于欧美而言,却已经是昨日黄花了,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号角吹响开始,电力装机千瓦的逐步的攀升,并且连创新高,电力已经成为继钢铁之后,又一个代表着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了,以亿为代表,从百亿,到千亿,甚至到万亿,一个个的台阶,迅猛的增长。

对于杨元钊而言,暂时10亿度的电已经够用了,包头的工业,大部分都是借助着蒸汽机带动的,而且大部分都属于是轻工业,故而,即便对他进行了电气化的改造,也消耗不了这么大的电力,之所以建设这么多,是为了未雨绸缪,电力的方便作用,一定程度上,对于城市,对于工业而言,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日发电能力7万度机组,在后世,最多相当于3000千瓦的发电机组,即便是50个并联到一起,也不过是相当于15万千瓦装机容量,跟后市动辄百万的发电比起来,简直差了太多了,可在这个时代,在这个中国,却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

装机容量3000千瓦,年发电量超过2000万度的大型发电厂,正在兴建的过程之中,大量的土方还有基础建设,慢慢的填充到里面,为了保证安全和污染减少,杨元钊之前提过很多的要求,并不是单一的要求特拉斯提升发电量,如果不顾及其他的,单纯对于发电量的提升,过去研究的发电机组之中,超过5000千瓦的装机容量都能够达到,但是那是在破坏性发展的情况下,杨元钊回忆后世的一些东西,对于大型发电厂进行了不少的设计,争取让它的污染被降低道最低,大型化,集约化,集团化,这就是解决的方法,当一台机组,跟10台,甚至100台,集中到一起的时候,处理起污染的单个投入,会减少道一个让人可以接受的范围,

中国的天,还是青山绿水,还没有曾经的黑河,还没有所谓的沙尘暴的,为了这一片的蓝天,杨元钊都必须要做到抱住他。大型电厂的兴建,而且是一个电厂群,在一个不算太大的方位之中的,密集的分布着50个左右的大型电厂,每一个电厂的规模不算太大,3000千瓦,在后世,恐怕这些全部的加起来,都未必有一个大型电厂来的大,可是这是什么时代,是一个20世纪初,一个电力才刚刚起步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之中,总装机量在15万千瓦的电厂,已经算是世界上比较大的电厂了,在中国,更是首屈一指的,他的建设,将会改变整个西部的用电环境,为接下来的电力革命和运用,奠定一个良好的机会。

当实验结果放在杨元钊的面前的时候,杨元钊几乎毫不犹豫的就做出了反应,这可是未来能源的保证,甚至在别人没有看出来好坏的情况下,他都会毫不迟疑的投入,200万美元的初期资金,包括未来最多会达到1200万美元的后续配套,这可以说是继钢铁厂的计划之后,又一项史无前例的建设,甚至连配套的各种生产变压器,电器元件甚至电线电缆,电路开关的工厂,也都在计划的范围之中。

一旦这个计划最终的建立完成,包头不只是拥有超过10亿度的发电能力,也拥有500千瓦到3000千瓦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能力,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可以说是极为先进的机组。(未完待续。。)u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