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百四十九章 标准化

钢铁时代 第一百四十九章 标准化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工人们到达,特别是受过德国专业训练的技术工人的到达,一定程度上面,对包头是一个冲击,这些人住到了包头,在刘澍安排的房间之中住着,相对比较集中,也没有去包头的闹市区,只是在靠近未来工业园的这一边。

这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很是引起了一阵的轰动,包头是一个鼻塞的边塞城市,也不时的有洋行的买办前来,偶尔也有外国人前来,可是这么多,这么集中的,还是第一次。

时间长了,

包头人也就散去了兴趣,无所谓了,外国人是来工作的,也就是一个鼻子两个眼,这些工人,在德国,甚至是在远洋客船之上,都已经接受了初步的培训,不能说是中文入流吧,却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而杨元钊精挑细选出来的,一部分熟练的工人,还有一部分的青工,也加入进来,整个肥皂厂的人员达到了500人的,看起来很不协调,相互之间的磨合,还远没有到完善的程度,却基本上可以保证一个年产3000吨肥皂厂的运行,总产量可以达到2500吨左右,在相互熟悉了之后,还有继续提升的可能性,这个基本上,足够想歪发售的了。

第二天起,工人们就投入到了工厂的建设之中了,厂房好了,机器也到位了,跟一个完整的工厂,开始生产,完全是两码事,需要调整和调试的机器很多的。

法里克被临时任命为工厂的负责人,他会跟约克,杰里。还有其他的一些技师们,调整整个工厂的布局。设计出合适生产计划,各种原材料。就交给了杨元钊了,大量的食盐,水,还有动物性油脂,都开始堆放在了仓库之中,这其中,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电力的保证。

电解食盐水,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电,这个世界上面,电是方兴未艾的,基于电力的革命,刚刚拥有了一个苗头,电解只是最基础的,电为动力的电动机没有大幅度发展之上,很多机器还有家庭用品还没有出现,这个电解。只要保证电力就好了。

从包头拉一根线,在这个时代,当然是不可以的,为此。杨元钊专门为工业区弄了一个发电机,5台800千瓦发电机,并联到一起。构成了日发电能力在4000度左右的小型发电厂,不但可以保证电解池正常运行。也可以为工业园提供一路照明线路,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电力到位了。原材料也到位了,在熟练工人的操纵之下,这些放了好几个月的机器,终于在异国他乡,重新的运转起来,化工厂特有的异味,开始在这个厂房之中汇聚,可在德国工人那里,却是熟悉而兴奋的味道,他们终于有了工作了。

看起来平顺工作,却在开始之后,显的磕磕绊绊的,一个上午,最少整个生产线停下来了数十次,至于临时停下来的机器,那就更多了。

之所以停这么多次,不是因为不熟练,140个德国工人之中,其中八成以上是来自化工厂,其中很大一部分,甚至直接就是肥皂厂,或者相关行业的工人,操纵这些机器,毫无问题,听这么多次的原因,还在于新招募的这些工人上面。

德国工人的严谨,在这里尽显无疑,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流程,都有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面有些死板和苛刻的地步,这让中国的工人,有些很不习惯,特别是一些在的化工厂干过的,他们自然有一套自己的标准,有了一定的反弹的,好在这里是包头,这些工人衣食父母是包垦公司,刘澍在得到消息之后,迅速的报给了杨元钊,杨元钊知道了之后,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按着德国人的来事实,在杨元钊的支持之下,其他的股东很不满,这个制度也执行下去了,成为了新的化工厂的统一标准。

刚开始,还是磕磕绊绊的,当众人熟悉的了流程之后,科学的管理和死板的规程,在工业生产之中,极为的耀眼,这不,才一周左右的时间,火碱厂已经初具规模了,不但工人们更快的上手,产量也是连连攀升,良品率被控制在了一个相当的程度之上。

化工厂的顺利投入使用,第一天之后,火碱成批量的产生了,然后生产肥皂过程,更是顺理成章,如果不是肥皂的模具,还需要时间来制作出来,他们甚至能直接的生产出肥皂,几天之后,在约克和几名技师的共同努力下,被命名为包洁的肥皂模具,终于完成了制作,把肥皂放入到模具之中,直接锻压成型,一块块的肥皂下线了。

消息传出,包头一片哗然,这些洋人的到来,还有这个包洁肥皂厂,大家都知道,进口的机械,花费不菲,甚至这些工人都是为了这个而来的,这都不算什么,可是一个复杂的化工厂,这么容易就投产了,这才多长时间。

李明生听说了这边发生的事情之后,过来考察了一下,每一个步骤都问的很细,作为一个资深的师傅,又做了几个月的管理者,现在的水泥厂,基本上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两种经历结合在一起,给了李明生不同的感悟,略微的想了一下,就看出来这样做的好处,很显然的,科学的管理,可以避免随意性和人为错误造成的影响,把这些降低到最低,这也是良品率和产量的重要保证的,也是包洁工厂能够迅速的形成产能,切提高产能的根本。

李明生觉得,应该可以跟包洁结合一下,设定出的水泥厂的工业标准,杨元钊考虑了一下,把约克给派了出去。约克的工作很杂,不但是汽车爱好者,也曾经在水泥厂工作过,当年在水泥厂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技师,还没有成为工程师,从事的是基础的外围工作,一定程度上面,对于水泥厂的规章制度也算了解,李明生跟约克一起,对水泥厂的规章制度重新的开始制定,两个人都是对于工业非常了解人,几乎没有耗费多少的功夫,就完成了对水泥厂的基本调整的工作。

几个简单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在李明生的大力推动之下,严格的执行了起来,最终,在经过了短暂的波折之后,就迸发出了极高效果,良品率在一周之内,提升了12%,产量也随之增加,差不多增加了15%,从每天稳定的7200桶,一举增加到了9100桶,几乎达到了水泥厂所能够生产的极限,平均每一个煅烧炉的产量超过3000,这是一个几乎灭有多少失败产量。仅此一项,整个水泥生产的成本,最少降低了两成以上,这也代表着效益有着巨大的提升。

李明生真切的感受到了这个效果,开始认识到,有时候,严苛的制度,不一定是不近人情,打个比方来说,就比如水泥炉的清理,看起来不起眼,有时候,可能两三遍的就可以清理完毕,最少表面上,是看不到炉渣的,可是德国方面是规定的5次,刚刚开始改动的时候,负责这个工作的,有些叫苦不迭的,明明两遍就可以完成事情,为什么要五遍,这不是折腾么,可是作为管理者的李明生,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有什么好处,却从的实际的效果之中看出来好处,以前水泥炼制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现在不复存在了,负责观测水泥炉的,可以更加的清晰,以前造成影响和困扰的,也不会出现,现在李明生的弟子之中,最熟练的,差不多能够做到9成,但是这样的改进之后,可以做到九成五,还有就是炉内的情况,可以得到更加方便的控制林林总总的几项加在一起,水泥厂的效率显著的提升了。

李明生这才知道,自以为在水泥这个行业之中,过了几十年的时间,对于水泥的各个领域都非常了解,但是从某种意义上面说,还是门外汉,这些懂得不懂的,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点点的差别的,现在是更改的时候了。

也就从火碱工厂开始,标准化和体系化,似乎扎根在了包头的工业之中,首先是水泥厂,然后,就连砖厂和面粉厂,也进行了这个标准化和体系化的改革,虽然只是作坊一级的,但是方方面面都非常的严格,这或多或少的都提升了包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在一定程度上面,为包头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肥皂厂已经完成了试生产的过程,目前正在紧张的调试之中首批的完成的肥皂,已经通过杨家和尉家渠道流入市场了,质量不错,且价格低廉,只有洋妮子三分之二价格包洁肥皂,一下子占据了山西蒙古,河南陕西的一部分市场,几乎是供不应求,良好的现金回馈,还有水泥,砖头,面粉肥皂,包头的产品开始丰富了起来,也引来了部分的头脑灵活的商人,他们开始试水走包头这边的商路,一些到包头这边卖皮货或者其他产品的商人,开始试探着,把一部分包头商品带回去,这样包头的商品,在潜移默化之中,开始越来越远了起来,形成的口碑也在民众之中漫延开去。(未完待续。。)u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