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百二十三章 离开德国

钢铁时代 第一百二十三章 离开德国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把高压密闭容器这个解决了之后,德国之行,已经基本上告了一个段落了,前面已经有了三船的货物,顺着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前往远东,到了上海之后,就只能通过水运加上铁路,运往太原,只有之后的路,就非常困难,太原到包头没有铁路,没有公路,一些大型的机械,根本无法成行,好在,这一次购买的装备,大多数是小型工厂的成套装备,这种成套设备,体积相对比较的小,勉强可以接受马车的运输,只不过过去,需要耗费的精力很大。

跟哈伯谈好的高压密闭容器,哈比没有时间等这么久,只是留下的150万马克的巨额资金,用于购置这么3个高压密闭容器,然后由留守在柏林的人员,亲自来监控。

柏林理工大学之中,在确认了哈比的支票的真实性之后,巨大的投入和利润,让哈伯暂时放弃了的继续合成氨的道路,35万一个的价格,都有一定的利润,更何况是50万了,哈伯知道,只要完成了这个,他最少能够获得六七十万马克的资金,困扰他研究计划进行问题,几乎不存在了。

哈比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制作这个高压密闭容器之中,看起来是耽误了时间,这个容器给他的灵感,加上庞大的金钱,让他提前把合成氨的技术给完善了,合成氨的效率也显著的增加了,特别是这个制作大型密闭容器的经历,被他使用在了新式的合成氨之中,合成的速度和产量都激增,在1913年的时候,成功生产出了比原先高出了12倍的硝酸,12000吨的液态氨,可以合成三倍的tnt,超过数万吨的tnt,足以让德国准备的更加充分。战争的初期和战争持续期间,有了更强的底气。

高压密闭容器的结束,等于哈比在德国之行,告了一个段落,250个学生基本上安排的差不多了,他们将在德国进行半年左右的突击训练,这半年。他们会在德国这边人员的帮助之下,融入到德国社会之中,强化语言学习,按照不同的种类和专业,进行不同程度学习,然后才会进入到各自专业的大学之中。去攻读他们应该学到的专业的。

这其中,杨明是最特别的一个,特在克虏伯的支持下,进入了基尔海军学校,这是德国数得着的海军学校,即便是本土学生,要想上。都需要严格的考核,可是在克虏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推动之下,哈比只花费了不大的代价,就让杨明入学了。

杨明进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他会在基尔海军学校之中,度过5年的时间,在这五年之中,他会同其他的学员一起。系统的学习有关海军的一切,德国的海军是世界海军的一股中坚力量,重视科技,重视防护,他们独特的纪律性和作战方式,让他们实力可以挑战世界上举足轻重的霸主英国。

跟杨明一样,进入到军事院校的。只有三四个学生,他们都是比较有想法和理想,意志也比较的坚定,他们选择的学校。都是陆军学校,相对于海军,德国的陆军,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是欧洲第一了,精良的德械装备,训练有素,有着极强荣誉感的军人,还有创举一般的参谋部的建立,让德国陆军成为了世界学习楷模,这些加入到军事院校的学生,正是凭借着一股热情,才投身进来的。

学生们的想法,是哈比左右不了的,杨元钊并不主张让学生们进入到军事院校,却没有阻挡,好在比例不多,剩下的人,都进入了工科院校,他们正在为接下来三年,甚至是更多的大学生涯,在不断的努力着。

谁也不会想到,这一批第一来到德国的学子们,创造了比他们的后辈更加辉煌的成果,他们的成材率,成为著名科学下,学科带头人,甚至是重点项目领军人物的,几乎是比比皆是,他们用热情和意志,弥补了跟世界强国的差距,当然了,杨元钊的指点和一体机的帮助,也是科技发展的一个巨大助推器,让他们少走了很多的弯路,在年轻的时候,就绽放光彩了。

留下了一部分的人员,一方面管理这些学生,另外一方面,在欧洲招募一些工人和工程师,这是杨元钊特别提到,无论是研究员,还是技术员,甚至是技工,这个时代中国都是比较的缺乏的,反倒是欧洲有很多,有些甚至还失去了工作,招募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招募工作,在哈比来到了汉堡开始,就在进行了,到现在,已经快要一个月了,这个招募工作进行的很不顺利,这个时代的欧洲,欧洲人天然的人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整个世界,都需要围绕着欧洲来转动,这种情况之下,除非是走投无路的,谁会到中国哪个在欧洲人看起来鸟不拉屎的地方,哈比提高了3倍的工资,也不过是招募到了一些底层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高层的研究员和科学家,一个都没有。

这多多少少,让哈比感觉到沮丧,时间不等人,哈比知道,杨元钊还在中国等待着,对于这个一手把他从深渊之中拉出来神秘人物,特别是充满了未知的神秘,巨量的军火,大量的资金,庞大的调集能力,对了,还有这个钨的提炼能力,他为钨的关系,专门的做出了调查,知道钨一直都是高价的贵金属,只有最近,克虏伯才投入到钨的提炼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是贵为克虏伯公司,一年的产量,也不过是区区300吨,这样的产量,杨元钊才多长时间拿到了,满打满算,从得到黑石,到提取出来,才用了几天的时间。

如果只是这个,或许是杨元钊掌握到了一种新的,更加高效的提炼方法,可是杨元钊的神秘远不是这么的简单,正是这种神秘,让哈比无比警惕,杨元钊的根绝对不是在国内,应该是在欧洲,甚至是在德国。

一亿德国马克,这对于任何人,无论是德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来说,都是一笔庞大的不能拒绝的财富,巨额资金的诱惑,曾经让他想要铤而走险,可是不知道何处的那一双眼睛,却一次次的提醒他,不能轻举妄动,最终,理智战胜了贪婪,杨元钊给的代价不低,不但给了高额的薪水,还给了年度利润的5%,按照这个计算,还没多少天呢,他最少就是七八百百万的收入了。

这在德国,几乎是想都没办法想,真的贪心的情况之下,别说是钱了,小命,都未必能够包住,要知道,能够一次性拿出来几千万的军火,整个师的装备,说拿出来就拿出来了,甚至是几个师,要干掉他一个根基薄弱的商人,又怎么能够扛得住呢。

20多个人,三百万的德国马克资金,在欧洲慢慢的招收适合的人员,一旦达到了一定数额,就由一个人先送到中国去,当然了,还有那个120立方的高压密闭容器,那可是杨元钊专门吩咐过的关键,这些他派了助理亲自的盯着,一旦生产成功,立刻运回去,不能够有丝毫的耽误。

不知不觉,到了德国,已经超过了一个月了,妻子带着孩子,早就处理了家里的事情,来到汉堡港了,家里面,他花费了50万马克,购置了一个庄园,由家人先打理着,别墅也在兴建之中,可是他接下来的几年之中,都不会回来,他的重心在中国。

马上就要出发了,订购了德国最豪华邮轮,且是最奢华的船舱,博比特和苏吉特,还在兴奋之中,他们并不知道,要远渡重洋,去往哪个绝对陌生和未知的国度,只有安娜,她还没有从未知恐惧之中彻底走出来,表情有些忧伤。

“安娜,那是一个美丽的国度,拥有着精美丝绸,香醇的茶叶,还有无数的瓷器,人也非常的好客,你会喜欢那里的!”

“可是,哈比,我……”

“我知道,是我不好,我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可是我真的很想和你在一起!”

……

短暂涟漪,很快就一闪而过了,安娜恢复了平静,温顺的履行着妻子的职责,哈比也放下了一直以来担心的问题,开始考虑下一步进度了。

来到德国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还是超额的,这还不计算那些二手设备,以德国的严谨和精细,哪怕是二手设备,也都保养的非常好,拿回去安装好了之后,就可以正常使用的,这种情况下,哈比去美国的时候,可以完全不用考虑机器设备,最多,购置一批,杨元钊在单子上面,特别强调设备。

汽笛长鸣,邮轮缓缓的离开了港口,安妮抱着两个孩子,看着不断远离的家乡,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哈比把妻儿揽在怀里,眼神却飘向了远方,从德国出发,跨越大西洋,踏上了美国之路,相对于欧洲,美国那边,似乎更加的容易。

不同于欧洲大陆之上,对持距离,美国那边,就自由了许多,又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想来,应该是会获得不少的收获的,最重要的,不少人员和力量,在美国都可以解决,毕竟,美国拥有的华人数量,相当的庞大,又有留美学童,这多多少少,会方便很多,人员上的问题,希望美国可以解决吧。(未完待续。)9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