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三十六章 钢厂之伤

钢铁时代 第三十六章 钢厂之伤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官员所特有的官威和优越感,油然而生,那边机灵的吴三,连忙三步两步的跑到了他的面前,打了一个千,道:“王协办,在下吴三,是在后勤司工作!”

“吴三?”王协办上下的打量了一下,似乎认出来了,表情有些送下来,道:“怎么在铁厂乱跑,他们是谁?”

“他们,是赵司长的客人,对钢厂有些兴趣,我奉了赵司长的命令,带几位客人参观汉阳厂!”吴三说道。

杨世勋对于汉阳铁厂有些了解,协办,应该是直属汉阳厂的,看他的补子,也是一个七品的样子,以他的年纪来说,已经算是年轻有为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封建社会,中举几乎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晚清废除了科举,可一定意义上,能够在30岁左右做到七品,也算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官员了,这样的人,难怪如此的傲气。

“参观汉阳厂,你们?”

“王协办您好,我是杨家商会的掌柜,这是我们杨少爷,在海外留学回来,对汉阳铁厂感兴趣,所以过来参观的。”杨世勋迎上来,说道。

王协办看听说是杨家商会的掌柜的,杨家商会的名头他听说过,听说是晋商的大户,脸上的表情稍稍的松了一下,看了一下杨元钊,发现是一个洋派打扮青年,和睦的随口问道:“你是留学生,从那里留学回来。”

“我家少爷从英国归来!”杨元钊正要阻拦,可是掌柜的已经说出来了,他心中苦笑,却没有太害怕,要多巧合,才能够在这里,遇到牛津大学的同学,再说了,国外的大学,没有中国的这么多同窗同益,即便是同一所大学的,不认识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的,他的心情稍稍的定了下来。

“你从英国而来!”问话的是外国人,正宗的英国口音,好在当年杨元钊学英语的时候,没有去学比较容易的美式英语,选择了比较古典的英式,运动型摩托车,最发达的地方,还是在欧洲,几个大型的赛事,基本上都是在欧洲附近,为了方便出国比赛,也为了接触道世界上最先进的机车知识,他早在大学的时候,就自学了英语和德语,后来,又辅修了法语。

“我是,我毕业于牛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听说汉阳是中国第一的重工业企业,这才想过来参观一下。”杨元钊说道,熟练的英语,英式的态度,让对方眼前一亮。

在中国的腹地,遇到一个曾经在英国生活过的人非常不容易,这个高鼻大眼的英国人,名叫罗布特·卡恩,来自于英国曼特斯特,那是一个属于工业的城市,他被钢厂派到了中国,已经有十多年了,中国话早已经是会说了,可是再怎么,也没有说英语这么的顺溜。

“你知道曼彻斯特么?年轻人!”罗布特和睦的问道。

“我知道,是一个伟大的工业城市!”杨元钊唯心的说道,他知道曼彻斯特,恐怕更多的是因为曼彻斯特有一个伟大的球队曼联,进而才会了解曼彻斯特是一个工业城市,至于其他的,他也是一知半解。

“哦,你去过么?”罗布特饶有兴趣的问道。

杨元钊摇摇头,道:“我没有去过,不过有同学在那里的?”

旁边的官员,本身无聊的站在这里,能够在旁边的官员,有一些还是可以听懂英语的,可是罗布特和杨元钊说话越来越快,刚开始他们还能够听懂一些,可是接下来,就有些茫然了,至于不懂英语的,更是听天书一样。

罗布特似乎对杨元钊非常有兴趣,跟杨元钊攀谈了起来,说的大多数都是英伦的风光,杨元钊听得多,说的少,在悄无声息的恭维之中,让罗布特有些欣欣然的,渐渐的话题开始扩展开了。

罗布特跟杨元钊说话越来越投机,来到中国这么久了,难得遇到一个,谈的如此尽兴的,说话之中,几乎不可避免的牵扯到了汉阳铁厂,作为钢厂总工程师,罗布特对于汉阳铁厂的评价,真的不高。

罗布特出身于工业世家,他的父亲就是一个工程师,不过是机械制造的,他父亲的年代,正是英国纺织业兴起的年代,机械很是热门。罗布特从小接触机械,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成为了一个工程师,进入到了曼彻斯特炼钢厂,在炼钢厂之中,花费了10年的时间,终于成为了一个中级工程师,可以主管一个车间,也算是从蓝领,步入了中产阶级。

可惜,工业萧条的到来,英国的钢铁受到了打击,曼切斯特也一样,面对着清理的**,正好远东的中国,前来英国订购一批炼钢设备,顺带招募工程师,他心中一动,决定来到中国,没想到,一呆就是十几年。

当年,汉阳铁厂的声势非常的大,罗布特虽然不想背井离乡,却别无选择,说不定到了中国之后,会成就一个辉煌,可是他不曾想到,这里却是一片的泥潭,一个缠绕了他十多年的泥潭。

来中国,差不多12年的时间,到的时候,钢厂已经成立8年了,可是却没有一炉完整的钢炼出来,只是一些铁而已,恐怕在英国,一个普通的手工业作坊,效率都要比汉阳铁厂高,最关键的是,它的质量也很差,只能够勉强的打一些农具,质量还不好。

来了就算是来了,罗布特从来都不是什么怨天尤人的人,就开始了对汉阳铁厂的改造工作,说实在的,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在他的主导之下,汉阳铁厂捋顺了一些东西,第一炉钢,钢轨厂,甚至是钢筋等分厂,都是在他的主导之下,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汉阳铁厂能够有现在的光景,真的跟他有很大的关系。

可是12年的时间,却让他越来越郁闷,中国特色的官场,双重的指导,谁都可以发表意见和伸手,这对于官场或许是必备的,可是在一个制造业,特别是钢铁这样的重工业企业,命令多头,绝对是一个灾难,过去的12年,只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

一炉一炉的钢水,白白的给排掉,一个个优秀的技术工人,被逐出门外,还有为了贪婪,居然拿着一半泥沙的煤炭来炼钢,他们不知道,炼钢是一个技术活,你糊弄了他,现实会无情的糊弄你么。

正好,遇到了一个来自英国的留学生,他还是学机械,共同语言很多,不可避免的谈及汉阳铁厂的问题,罗布特也在抱怨,汉阳铁厂本身的情况,汉阳铁厂,一定程度之中,已经是积重难返了,其中不乏有直接批评盛怀轩在内的钢厂官员的话语。

杨元钊心中苦笑,却说不出话,罗布特话语,如同机关枪一般,斜眼看看其他的几个官员,他们似乎没有听太懂,在罗布特的抱怨之中,杨元钊开始明白,原来,汉阳铁厂最大的问题,已经发现了,就是的矿石跟炼钢炉不适合的问题,汉阳铁厂所用的铁矿石,硫的含量比较高,不太适合这个设备的生产,而解决方案,他也已经总结出来了,在罗布特看来,只有两个,那就是更换铁矿石,或者重新投资,兴建新的铁厂。

不得不说,罗布特是一个的很老成的工程师,他潜心的研究,也算是找到了汉阳铁厂的根本问题,后世研究者在研究了汉阳铁厂的情况以后,最终的结论是跟他一样,一个英国的中级工程师,能够做到这一步,这点很出色,可是这样的意见,在杨元钊看来,注定是要被否决的。

更换矿石,说起来容易,却不现实,换做欧洲,做到这一点,无非是增加一点的成本而已,这个成本,对于一个大规模的炼钢厂来说,可以承受,只要矿石的品味足够好,后世全球化大生产,中国的钢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的根源就在于,在全世界的范围之中,进口铁矿石。

后世是后世,那是建立在地球村,和全球一体化的交通情况之下,对于交通不发达,就算是铁路也只是轻轨,刚刚建成的中国而言,谈何容易,要知道,中国的大部分的铁矿,都是贫矿,即便有适合的,也远在千里之外,在杨元钊的印象之中,中国唯一的富矿,也是唯一适合汉阳铁厂的矿石,应该是远在海南岛,这个距离,足以让炼钢的成本增加道无法承受的程度,所以,更换矿石是不可能的。

这一条路走到了死胡同,那就只好选择另外一条路,可是另外一条路,那就是更换的炼钢设备,可是这个是一个更大的死胡同,矿石的更换,不过是代表着成本的上升,可是材料等的更换,却代表着推翻之前的全部投入,汉阳铁厂从兴建到现在,整体的投入最少要超过2000万辆,这不但是巨大的浪费,也代表着对之前官员的功绩的否决。

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哪怕是在后世,官员们已经立下的政绩,等闲也不能推翻,更何况是这个时代,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的主导者之一,入主军机,位列中堂,哪怕是现在,也不能随随便便的否决他的这个政绩,那不亚于结成了生死大仇。

这就是中国的现状,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或许在欧洲,或许在美洲,有根据矿石的种类和特性,设计和兴建炼钢炉,这是必备的,哪怕这个设计工作,花费的就是天文数字,对于任何一个炼钢厂来说,也是一个必须要投入的花费,这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这种浪费。在中国,这个贫瘠和落后的地方,这种想法,是根本不可能的,先不说有没有人看出来,这笔钱的重要性,即便是有人看出来的,他的选择也是贪掉这笔钱,而不是把这笔钱放在设计和调查论证上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