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二百三十五章 钢厂前期

钢铁时代 第二百三十五章 钢厂前期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接到了威廉姆斯实验室的回复,这是一个极好的事情,可对于杨元钊来说,却代表着忙碌,来到1908年的时空,第一个春节,就在紧张的查找资料中度过了,在整个年节之中,更多的是在计算全部的投入,钢铁厂,不仅仅是炼钢炉本身,还有大量的配套机械,这些在之前的美国,购置了一部分,这段时间,杨元钊翻阅了一些资料,简单的进行了搭配,也准备了一些钢铁厂的前期建设。

前期的准备已经开始了,杨元钊之前就从汉阳钢铁厂,还有中国其他的小钢铁厂,招募了大量的工人,这些工人,暂时分布在各个工厂之中,既然钢铁厂即将立项了,他把这些人召集到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公司,开始对白云鄂博进行勘测,虽然拥有一个矿产的大致分布图,可是以全国为标准的矿产分布地图,根本就无法显示矿脉的必要位置,要找到矿脉,还需要实地勘察。

类似的勘察,之前做过几次,拿到美国,让威廉姆斯检测的那些铁矿石标本,就是在白云鄂博山上找到的,现在,更加精细而已。

好在,白云鄂博是一个大型铁矿,铁矿的储量不深,十来个老矿工,加上从外国招募的一些矿产专家,对白云鄂博进行地毯式的搜寻,一个不太高的小山,方圆数十平方公里,很快的,一些比较大的矿脉就已经出来了,果然是大型的铁矿矿脉,只不过。似乎品味不算太高。

中国少有高品位的铁矿,恐怕超过50%品味。只有海南岛,海南岛远隔万里。最少不是现在杨元钊能够达到的,什么时候,把澳洲弄到手,这才是一个坐在矿石上的大陆。

后世军事论坛上,曾经有人提到过,如果美洲是属于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的话,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澳洲就是属于亚洲的地理发现,郑和下西洋。甚至达到了非洲海岸,这可比到澳洲远得多,甚至郑和最远甚至到达了瓜哇岛,距离澳大利亚,在地图上是近在咫尺,可惜,季风啊,洋流啊都没有配合,郑和反倒是取道向西了。这就错过了澳大利亚的发现机会。

进入到20世纪,澳大利亚已经被占据,可是英国的控制并不严密,要知道。到了后世,庞大的澳大利亚也不过是2500万人,1900年的时代。人数更少,如果。能够控制南洋,澳大利亚几乎就是熟透了的桃子。

把心中的野望压下去。现在的他,不过是在中国的西北,连包头都没有发展起来,更别说万里之外的遥远国度,来到1908年,是他的幸运,有了一体机,更是幸运之中的幸运,但是路要一步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抬眼北望,远处,距离包头一百多公里之外,哪里埋藏着巨大铁矿矿脉,这里,将会成为他起飞的一个起点。

杨元钊的这些动作,根本就没有瞒住其他人,哪怕是在歌舞升平的年节,大部分的商人工人都回家过年了,这个动作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之前,杨元钊建设的工厂,很多时候,都是一拍脑门决定的,从设计到投产很快的,这么大批量的动作,到底是为什么,八大晋商,都非常关注杨元钊,稍稍一调查,各种信息也就出来了,虽然没有明确的消息,可是各种各样的情报,无不指向了一个方向,钢铁厂。

钢铁厂,即便是晋商,也被这样的一个计划给惊呆了,钢铁有多么重要,他们都知道,作为新一代的晋商,作为在清末中国,叱咤风云的大商家,他们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国外,列强们到底是以什么称雄这个世界,又是如何的远渡重洋,把资深的势力,跨越到整个世界的,钢铁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不是没有人想过要兴建钢铁厂,很多年前,晋商们曾经结合起来,想要筹资1500万两,兴建一个属于山西的铁厂,以山西丰富的煤作为基础,建立一个钢铁联合体。

可惜汉阳铁厂失败的例子就摆在前面,张之洞是何等人物,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是晚清政坛的常青树,就这样的人物,一手推动了湖北的发展,建立起来的汉阳铁厂,是洋务运动的标杆之一,花费了20多年,靡费了数千万的资金,建起来的是什么,产铁8万吨,产钢4万吨,连列强的一个小钢铁厂都算不上,这也熄掉了大多数人,建立钢铁厂的心思,晋商的联盟,也不攻自破。

杨元钊之前曾经说过,他会把包头建设成中国的鲁尔,他们不全知道鲁尔是什么,杨悦的解释之下,他们清楚了,那是德国的重工业基地,可以煤铁的生产,冠绝德国。

德国是列强之一,也是以机器和钢铁著称的大国,杨元钊既然想把包头建设成东方的鲁尔,那么煤铁的项目是必然要上,可是中国的土壤之上,会有重工业么,建立起来,能够盈利么。

一个汉阳铁厂,花费了20年和几千万的资金,包头的底子薄弱,之前纺织厂,耗费了大量的资金,虽然说,纺织厂在当月就实现了盈利,接连几个月时间,仿佛是一个印钞机一样,疯狂的赚取利润,日生产能力连攀高峰,让众多的股东获得了丰厚的收入,可是钢铁厂相比于纺织厂,是更大的吞金猛兽,并且看不到希望。

杨元钊现在,跟之前,完全不一样,在目前包头的威望的,在各个企业之中占据的话语权,如果他**推行这个项目,谁也没办法阻挡的,所以,他们只能够在侧面进行打听,询问杨元钊到底做到了那一步。

对于这些闲言碎语,或明或暗的话语,杨元钊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在杨元钊的计划之中,白云鄂波钢铁联合企业,总投资的超过3千万美元,也就是6000万的现大洋,虽然说投入巨大,可在计划之中,使用了众多先进的技术,并且足足花费了100万现大洋,请美国冶金行业的第一流专家,威廉姆斯教授亲自的设计,之前计划之中的一期产能,就相当于100个汉阳铁厂,投产之后,年产钢400万吨,铁800万吨。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要知道,400万吨的钢,只是这么一个数字,整个世界超过这个数字的,恐怕只有美国,德国,英国等少数几个国家,传统的列强,法国也就在这个数据之上,俄罗斯甚至还没有达到这个数字,至于更下面意大利,土耳其等,他们的产量多是在百万吨左右,400万吨的钢厂,比起鲁尔都不遑多让。

整个钢铁厂看起来庞大,数字也极为惊人,可是过去的几十年时间之中,是炼钢技术日新月异的几十年,新式的炼钢方法和炼钢炉,此起彼伏的出现,杨元钊还特别的进行的改造,使用的是氧气吹顶的新技术炼钢炉,按美国那边反馈过来的讯息,新式氧气吹顶的平炉,只有150吨的容积,可在威廉姆斯的精心设计之下,极大增强了平炉的效率,一炉钢的炼制时间,大大的减少了,通过精密的配合和衡量氧气的使用量,一路钢从炼制到完成,从原来的6-7个小时,减少到了2个小时左右,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还少一点,这个提升,绝对是革命性的,德美反馈过来的消息,威廉姆斯本来并不怎么关注这个项目,在得到了这个实验结果之后,甚至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个项目之中,甚至连之前的千万吨级钢铁厂的计划,也都丢在了一边,全力以赴放在这个项目之上。

150吨的平炉炼钢炉,在这个世界之上,已经不是最高级的炼钢炉了,200吨,甚至是250吨的炼钢炉时有出现,甚至有人开始研究300吨,甚至是400吨的大型平炉了,十几年后,甚至会出现600吨,甚至是700吨的平炉,那些已经是巨无霸一样的炼钢炉。

可是加入了氧气吹顶的工艺之后,时间上缩短到了之前的三分之一,这代表着什么,一般的大型钢铁厂,炼钢炉几乎是24小时不停的运转的,减少三分之二的时间,就代表着效率提升了三倍,150吨的炉子,发挥出了450吨的效果,故而,一个高炉的日生产能力可以达到10炉,极限甚至可以达到12炉,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一个高炉,一天可以生产1500吨以上的钢材,10个,就是15000吨,10个炼钢炉,就可以达到400吨的效果,而不是之前考虑到30个炼钢炉。

仅此一项,设计的投资,最少可以减少大量的投入,以6000万为基础的投入,一下子减少了几千万,这也是他有底气根本原因,效率产生利润,科技提升品质,有了更少的投资,生产处更多的钢材,这也是后世中国能够雄踞炼钢第一的根源,比劳动力,中国是从来都不害怕的。(未完待续。。)u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