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半导体发展

钢铁时代 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半导体发展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就如同协约国的坦克来说,哪怕使用了中国的发动机,在节油的性能上没有得到较大的加强的前提下,他们最大航程也就是的200公里左右,而且还往往达不到,毕竟他们在动力等诸多方面并不过关,往往会出现8个小时就无法继续结果,最高时速25公里,不可能在每时每刻都达到25公里,所以,美军坦克最大航程能够达到160公里,已经算是不错了。

中国改造的坦克,没有美军坦克那么多的毛病,足够载油,可以保证16个小时连续不断的行进,最大的航程超过了400,极限甚至达到500公里左右。

如果今天空投不到位的话,最多剩余的燃油,可以让装甲车队达到500公里,就要趴窝了的,所以这一次空投至关重要,连川崎美景,都亲临空投现场,而郑树明也过来了,他需要亲自观察空投,然后会在晚些时候,向国内汇报这一次空投基本情况。

很快的,大队长的飞机上面,一个仪器在闪着光芒,无线电信号的接受只是一个基础,关键还是确定方位,把方位载入到提前绘制好的地图上面,这已经是无线电的综合利用了,借助着一些参照物,不停的确定地图的位置,可以帮助飞机比较精确的飞向目的地,尽可能减少迷航的问题,从空中向下观看,跟从地面上看,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面,

在没有雷达和地形仪器的时代,迷航是常见的事情,特别是在海上,没有参照物的时候,有了这个的话,只要有一个定位仪,就可以帮助寻找目标,侦察机甚至可以把便携的定位仪,放在吊篮或者降落伞之中,丢在相关海域之中,可以帮助飞机快速的寻找目标,以飞机的速度,在400公里的攻击范围之中,1个小时就可以抵达目标区域。

战舰在1个小时的时间之中,又能够跑出多远,最多30海里,飞机稍稍绕个圈子,就能够找到,这也算是这个定位仪在战争之中的独特作用。

中国制作出来的这个,是无线电的更深入的应用,却比较的简单,不能形成动态地图,只是截取了部分参照物的,甚至参照物之间,也不是实时的,因为实时的参照物,需要的定位地点太多了的,需要计算和比对的数量也太多了,这远远超过目前中国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哪怕中国在已经进入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代,可是因为加工和无线电技术方面的问题,

中国的计算机水平发展很不均衡,一些最简单的民用的计算机,因为携带了芯片的关系,能力非常的强大,在中国自主研发的控制语言的帮助下,已经有了部分后世的雏形了,可是在军用领域和工业领域,还在最艰难的阶段,这种芯片,必须要吃透每一步,手机的芯片和计算器的芯片,他们不太合用在军用上面。

在杨元钊的指点下,中国的电子科技直接越过了电子管,晶体管,进入到了集成电路,少了在这方面的积累,却无所谓,或许未来电子管,晶体管,会诞生出更高端的科技,可是到了后世,电子管和晶体管也是在最初级的应用上面,只要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就可以放着的,全力以赴的放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上面,没有在这方面,过多的浪费时间。

越过时代的背景,哪怕提前的放在了中国的身上,看到了了计算机更近一步的机会,可是除了在绝密的地方,使用一体机帮助提高之外,剩下的,杨元钊渐渐减少了干预,中国已经在各方面,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当领先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领先已经没有意义了的。

中国目前飞机,是涡轮螺旋桨,比起普通的螺旋桨飞机,最少快了30%以上,机动性,续航性,甚至是众多的方面,都有巨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便你弄到了喷气式飞机,除非是弄到精确制导导弹,否则初级的喷气式飞机,对上螺旋桨飞机,跟目前中国的飞机对上的差不多。

甚至一些初级的螺旋桨飞机,也有击败喷气式飞机的例子,毕竟,当喷气式放弃了高空性能,到低空跟螺旋桨飞机对抗的时候,失去了机动性的这一个优势,初级的喷气式飞机,在气动力结构上面,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根本没办法跟,发展到极致的螺旋桨飞机相比,在这种情况之下的,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

中国只要保证,在科技上面的前沿就好了。事实上,在后世,世界各国,那个国家没有点前沿科技,那些已经暴露出来的,生产出来的武器,一定程度上面,并不是最先进的,有人崇尚二战时期的德国,德国很多的武器,都是后世发展的雏形,事实上,德国科技水平是很强,可是在一战失败,失去了接近20年的时间,一直到希特勒上台之后,这才突破了的巴黎和会,全力发展军事,哪怕是的德国做了许多的准备,在苏联,在中国做了一些布置,可是全面发展情况下跟暗地发展,这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甚至无法交流,只能够闭门造车。

这也是在二战时期,就算是法国,都有让人一亮的武器,可是德国却没有多少,最多就是一个班用机枪,很多的武器都有明显的缺点,这就是体系不完整的结果。

在表面上面,德国的科技实力很强,原因很简单,二战德国战败了,彻底的战败了,他的一切,就被暴露在了世人的面前,也因此,整个世界都爱研究德国的科技,把这些德国暴露出来的研究到了极致,事实上,他们各自的领域,一直到21世纪都没有暴露出来的,这也就是世界上传言的秘密地方,说其实是秘密,比如说美国的51区,不过是更加先进的科技,一直都发展下去的结果,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中国的无线电领域,中国在阴山基地,已经进行了好几代了,甚至一些创造性的前沿研究,也已经有了理论方面的雏形了,甚至实验室已经完成了制造的过程,只不过大规模制造还有问题,所以都藏匿着,继续的研究下去,

就目前为止,这种无线电的应用方法已经是极限了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也只有战略轰炸机和战略运输机上面才能够装备,在战斗机上面,不可能有这么精确的,最多只是一个方向的,可是这一点已经不错了的,要知道,到了二战时期,战斗机之中的电子元件,基本上等于零,毕竟,连电子计算机都是国家工程,几层楼那么的高,每秒钟的计算速度才5000次,这样的计算机,连后世的计算器都步入,,更别说跟真正的处理器相比了,那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