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铁路的优势

钢铁时代 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铁路的优势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铁路就不一样了,虽然建设铁路,投资巨大,需要建设很长的时间,一旦建成之后,整个铁路线上面,毫无阻挡,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顺畅的通行,拿3b铁路为例,使用来自中国的最高端的内燃机车,最高时速超过了180公里,平均速度也在120公里,几乎是海船的6倍以上,因为铁路上面没有任何的遮挡,可以的24小时不停歇的高速行驶,这样算下来,如果海船是白天行军晚上歇息,几乎是12倍的速度,夜晚行军的话,也在8倍以上。

这样的效率上面,在民用上面,不算是太划算,因为单位里程的成本远在的海运之上,在和平年代,可能海运是最佳的选择,在战争年代,在成本之外,还有一个效率上面,这一点至关重要。再说了,陆上运输,真的就比海运高很多么,中国铁路运行图的控制,可以让3b铁路效率提升个两三倍是没问题的,这样的效率之下,或许还不如海运,却也很是庞大,最关键的是安全性。

安全性是很重要的问题,德国的无限潜艇战,几乎要封闭整个英国,而英国舰队对于德国的封闭,到现在,德国也无法获得从海面上支持,如果不是多了中国这么一个强有力的盟友,只是一个海上封闭,就足以让德国失去大部分力量,越大越弱,当双方的兑换比例,在差不多的前提下,而不是现在德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的话,德国根本无法从1913年打到现在。

这个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的远比历史上的更加惨烈,德国的实力被中国增强到了可怕的程度,以一战末期,甚至某些程度上面,超越一战档次的攻击力,直接压着协约国来打,到了1917年,也就是战争爆发的第四个年头,依然可以保证1:3以上的兑换比例,让协约国更加庞大的人力和经济资源,无法成功的应用到战场上面,目前欧洲局势,还是德国占据上风,而且是绝对的上风,在波尔多压制着协约国,还在俄罗斯占据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德国的粮食自给率达到了100%以上,不但保证全国的消耗,还储存了大量的粮食,只是这么一点,就直接解决了德国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未来因为粮食问题造成的崩溃不复存在了。

这种情况之下的,3b铁路一直都是安全,甚至连被协约国压迫策反的意大利,都没有影响到整个大局,从3b铁路过来,在陆地上面,欧亚大陆桥,基本上就在同盟国控制的区域,中国领土范围之中不消说了,那是绝对安全的地方,中国庞大的国土和超强的实力,除非整个世界的战火都熄灭,西方世界联合起来,才有可能威胁到中国,也只是威胁而已。

波斯和中亚,前者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后者是俄罗斯的,可惜这两个国家,一个已经陷入到了混乱之中,俄罗斯对于德国,对于中国的压力几乎等于零,英国自顾不暇,只要土耳其占据了中间的领土,除非欧洲发生巨大的变化,让协约国有闲暇的开辟第二战场,否则,对于这些没有任何的威胁。

更别说,铁路跟海上航路最大的不同,是节约路程上面,海路上,除了大西洋航线这样的,其他的航线,大部分都绕路,因为海路大部分就是沿着海岸线,只要海岸线绵延,海路就不可能节约路程,就拿贯通了欧亚的苏伊士运河,几乎节约了从好望角到经过的上万公里,可是它依然不是平直的。也只有波斯湾的少数区域,越过苏伊士运河前往土耳其的,不算怎么绕路,去西欧的,都多多少少的绕路,特别是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前往波尔多的,那几乎绕过了整个西班牙,绕过的路程是数以千里。类似的弯弯绕绕不知道有多少,就拿地中海来说,从希腊到法国的马赛,就要绕过众多岛屿。

海上航线,绕路是必然,海路的作用,更多的是融载无限,庞大的海,可以容纳尽可能多的运输量,制约运输的并不是海洋本身,而是船只的数量,不是如同铁路那样,制约的是铁路本身,铁路哪怕再提升,他的承载能力都是有一个极限,哪怕在怎么减少,也就是在铁路上面都摆满车厢,甚至大部分的情况下,不能达到这样的极限。

在大陆上面,修铁路的时候,或许会稍稍绕一点,一些不适合修建铁路的地方,山区,或者是里海,黑海这样的庞大水面,是必须绕过的,因为这些地方,铁路是不可以过去的,可是大陆上面,没有海岸,大陆这样阻碍,湖泊水面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故而修建的铁路,大部分是平直的,就跟从中国前往海湾来说,哪怕不说从中国境内到海边距离,就算是从海边,也会绕过整个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绕过的路程,可能是以万里来计数的。

本身欧亚大陆桥,也在中国的远景之中,在土耳其送来请求之后,中国就对这个项目进行论证,虽然没有太详细调查报告,可是基本的路程是有的,现在中国国内的铁路线,在中亚跟3b铁路链接,不能说是大陆桥上面最近的道路,却也不会超过3万公里,可是海上航程呢,哪怕是从上海出发,海船到欧洲的话,最起码也是3万海里以上,这就是多了80%,由此节约时间和路程巨大。

最少也是的8000公里以上路程的节约,哪怕只是船舶,都能够节约最少一倍的时间,跟别说是从船换成铁路,在铁路上面,真正可以24小时不停歇的开行,甚至进行合理设计的话,司机也可以换班开行,每一个都可以保持着旺盛精力,从始至终,都是最佳的状态,陆地上面的城市,就是铁路的重要节点,或者添水加煤,或者休息换乘,甚至连火车头都可以换一换,别说是司机了。

这跟海运完全不同的,海上无论是多少人,一次出航,几乎不能更换,大部分都是全部出去,全部回去,现代还好一点,类似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候,一只船在海上漂上几个月,坏血病死了都不知道,茫茫大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跟陆地上面完全无法相比。

陆地上,每隔50公里,就可以设置一个车站,500公里左右,就可以设置一个路局,一个路局只是控制几百公里的距离,这样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最低了,甚至有什么危险,也可以处理。

在关键的时刻,铁路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海上无法取代,比如说,在急需救援的时候,船还在水上漂,哪怕到了20世纪的**十年代,现代化的轮船,从中国前往欧洲,也最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军舰高速全力前进,这并不是商船应该选择的办法,军舰可以承担,可是普通的商船无法承担如此高的速度,先不说能不能达到,就一个经济性,就足以否决这一切,这种情况之下,火车的运费,要比船舶高一点,可是加上了时间成本这个考量,高速的火车,在战争时代,分秒必争的前提下,实用性上面,是要在海运之上的,单单一个安全性能上面,就完爆海运了,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部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