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反潜

钢铁时代 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反潜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海军本身就是一个攻击性的兵种,海军的大部分战舰的作用,都是攻击性的,即便做着防守方面的任务,也是攻防结合,中国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建设起了一支世界级别的海军,可是这个海军远没有达到极致。

在杨元钊看来,最起码要跟后世的美国那样,拥有大量的舰队,30-50艘航母,大小上千艘各种类型舰船,在整个世界上都有大量的军港和补给站,可以支持整个舰队长期的在海外作战。

这就需要更加强大的海上力量,海军舰船只是一个基础,以今时今日中国的生产能力,有个三五年的时间,就可以生产处这么多东西,甚至调动全部力量的话,还会更快。

中国一直都是船在等人,不是人在等船,制约中国海军壮大的关键,并不是船只的多少,而是操纵舰船的人,这一点,从最开始,中国就着力解决,一方面,加大培育力度,让更多的人走入到海军学校,走上舰艇上,这些在不停的兴建各种各样的海军学校,一度甚至出现了师资危机,好在,在俘虏的美国人和日本投降的力量帮助下,这个学校的扩张速度还算可以接受,每年可以培养大概的30万到50万的海军力量,勉强够了中国海军力量增长的需要。

扩张海军力量,一方面,增强海军本身,让海军人数增加,另外一方面,则是补充海军的基础,当年为了扩张海军,而建立的捕鱼业,因为要保持可持续发展,渐渐的近海捕捞开始减少,不可能如同之前那样,千帆万船的出海,再这样的捕捞下去,说不定整个中国近海就会没有鱼了,破坏容易建设难,中国可不想走以后的道路,在海军的最难关过去之后,就开始收缩近海,加强远洋,这一部分能够安排的很少,反倒是另外一耳光部分,商船船队,因为中国的不停扩张和加强,不停的扩大,无论是为了满足海运的需求,还是为了满足太平洋和对德的物资运输,中国都在不停的扩大商船的吨位。

商船,本来是为了商业航运服务的,可是在中国微微有些变化,基本上为占领和军事服务的,商业服务的只占据相当小的一个部分。占据了澳大利亚,还有整个太平洋的岛屿之后,中国全面开发澳大利亚和太平洋的岛屿,需要的各种物资是天文数字的,也因此,中国的商船吨位在不停的扩张,每年都有大量的吨位加入到了商船的行列,中国的商船船队,早已经超过了英美,成为了世界第一,又是一项世界其他各国的吨位加起来,都比不上中国的吨位。

遍布在中国整个海岸线,一部分泰国弯和东南亚,这些都是建立船厂的好地方,中国一向喜欢规模化,在建设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参照了上海和青岛,除开青岛和上海两个千万吨级造船厂之外,中国规模300万吨的商船船厂,就有12个之多,把这个标准,拓展到100万吨,就有50个之多,这些造船厂如果规模全开的话,每年生产船只高达亿吨,就目前来说,中国保持了7000万吨的生产能力,不算满负荷运转,也差不多到了顶峰,经过了几年的建设和保有,目前的商船吨位超过了2亿。

这代表着什么,1万吨级商船,轻松可以把1500-2000全副武装的军人,运送到大海的另外一端,如果跟日本那样的残酷的话,甚至可以达到4000人,这代表这中国拥有千万以上的海上投放能力,真的要跟美国死磕的话,太平洋不足为美国的壁障。

商船的建造规模越来越大,单一商船的吨位也从5万吨左右的,提升到2万吨,3万吨,甚至是5万吨,越来越大的商船,也带来的非常显著的的护航压力,目前,没有英美舰队在太平洋,在印度洋活动的迹象,中国运往巴士拉的物资也没有受到阻碍,可是伴随着中美之间的冲突的加剧,美国也清楚的认识到了,中国的强大,为了打击中国,他们肯定不会放过任何的机会,对中国实施打击。

攻击后勤,是战争之中,最容易胜利的一项,无论古今,后勤都是军队最重要的一项,封建社会,少了后勤,哪怕是百战精兵也会溃散,到了这个热武器时代,后勤就更加重要了,枪如果没有了子弹,就是一个烧火棍,火炮如果没有了炮弹,甚至连烧火棍都不如,沉甸甸的铁疙瘩,移动不方便,还没有任何的攻击力。

美国没有孙子兵法,可是现代战争对于战术研究也在一定的程度,按照套路,攻击后勤都是最佳的方法,这种情况之下,对于商船和后勤的打击,肯定会被美国重视,那么中国的商船队就危险了。

中国的船队越来越大,吨位越来越高,大吨位带来了航运的便利,运输成本伴随着吨位的上升,开始大幅度的减少,可是也带来了护航的难度,一枚鱼雷干掉一艘万吨级的商船,跟干掉一艘5万吨级的商船,这没有太多差别,商船吨位虽然提升了5倍,却跟军舰不一样,并不是战斗力的疯狂上升,他们的战斗力都是差不多的,基本上都是一枚鱼雷就能够干掉的,可是损失,先不说1万吨跟五万吨的造价的不一样,就算是货物上面,也损失巨大的。

以中国对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控制力度,大规模的舰队不太可能,以侦察机的探测范围加上未来雷达的作用,水面舰队不太可能进入到这个区域,即便过来了,也可以用陆基力量进行攻击,关键是潜艇。

对于任何的商船船队,反潜都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虽然说,德国的潜艇在一战的时候,冠绝世界,可正是因为德国的潜艇的作用,英美也在对潜艇进行研究,在潜艇发展的初级阶段,潜艇的技术水准不高,哪怕是美国制作不出来跟中国一样强大的潜艇,可是对于商船来说,普通的潜艇也就够用了。

任何一个能够潜入水中的潜艇,都会对商船造成巨大的威胁,中国推动德国把潜艇战术发展到了极致的,最强大的时候,往来于大西洋航线的商船,每次出海都会有十分之一的船只沉没这样的打击力度相当的强横,如果美国把这一招用在中国的身上,看似稳定的航道和岛屿,将会陷入到某种孤立的境地之中。

反潜永远是商船护航最重要的方面,这一点杨元钊也很清楚,伴随着中国控制的土地的增加,再加上商船航道的不停蔓延,中国的反潜之路也开始进展,有后世的经验,杨元钊非常清楚,对于反潜来说,驱逐舰并不是最好的武器,飞机才是。

在后世,反潜就是以飞机来替代的,一小时的的300公里,甚至是500公里的飞机,跟50公里左右的驱逐舰比起来,飞机的效率显著的增加,最关键的是,驱逐舰不可能以30节以上的速度,长时间的开行,大部分的时间使用的都是15节左右的巡航速度,可飞机,一般而言,快一点的飞机,500公里就是巡航速度。

只不过反潜飞机这一项,对于飞机来说,也同样是一个新鲜的课题,没有雷达装上飞机那么的可怕,毕竟声呐相对于雷达来说,还是一个小东西,极限的时候,甚至连鱼雷艇这样小吨位的小船都可以轻松的装上,这还是美国和英国的声呐,伴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展,还有对于声呐研究的深入,中国已经把声呐的体积和重量减少到了一定的程度,当然了,最小的********还是无法装上声呐,如果再加上深水炸弹这样的反潜武器的话,不但要求飞机的吨位达到一定的程度,也需要声呐的性能的提升。

前者是提升功能性,声呐只有几百公斤,这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反潜飞机出了要发现潜艇之外,也需要有一定的攻击能力,专门为了潜艇生产的他们,也拥有深水炸弹的投射能力,能够对付潜艇的深水炸弹,最少要50公斤以上,一般都在100公斤左右,100枚就是10吨,没有点吨位,即便发现了潜艇,也没办法对付。

声呐是中国首先拿出来的,虽然在世界上,美国宣布实用性声呐是他们第一个拿出来的,中国早在美国拿出来之前,就已经拿到了可以使用的声呐,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向世界上面宣布而已,伴随着材料学和对声呐的理解的深入,中国的声呐开始逐步缩小,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这一路上,对于无线电技术的研究的深入,伴随着集成度越来越高,性能也逐步的稳定下来。

目前的声呐已经逐步的小型化了,可以缩小到250公斤左右,最小不足的57立方左右,这对于越来越大的飞机而言,这不是一个难以承担的,只不过,在高速运转的飞机上面,要想保证声呐的精度,这个较为困难。(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