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传真机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传真机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中东的石油是绝对不能开发的,只要不开发,保住中东石油的机会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从中国有机会插手中东开始,兴建巴士拉,3b铁路,到协约国入侵中东,中国顺势而起,中国殚精竭虑,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情况,把原住民驱逐的驱逐,俘虏的俘虏,为的就是保护中东的秘密,禁止一切现代文明对于中东石油进行勘探和开发。

虽然巴库距离中东很近,几乎是紧挨着的,甚至现在英国发现石油的伊朗,就在巴库和中东之间,可是这里石油地质情况跟中东是完全不同,这也是阿拉伯半岛石油发现晚的根本原因,伊拉克的第一口油井是在1929年被树立的,1932年的沙特,1934年的科威特,在1929年之前,中东地区的石油热点是伊朗,中国准备,也是为了保住这一片石油。

即便如此,在这一片地方不属于中国之前,中国还如临大敌,这里的石油储备太多了,埋藏太浅了,所以没有被发现,主要是关于石油学说的建立,还没有达到后世的高度,人们还没有想到,沙漠的地区,在滚滚黄沙之下,还有黑色的工业血液石油的存在的。

把这个中东封存起来,以对土地的贪婪,作为对外的形象的话,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已经大大损失的土耳其不敢跟中国抗争,协约国的分兵之下,他无法抵挡,求救于中国,最终造成了现在的既成事实的,包括巴格达在内的阿拉伯大部分重要城市被中国占据,而且中国也开始了有针对性的大规模移民,并且兴建了大规模的城市群。

这些土耳其因为距离较近的关系,都是心知肚明的,可是他们无法抵挡住协约国的兵锋,更加因为俄罗斯而疲于奔命,在战争的大前提之下,他们根本不敢提,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中国,一点点的鲸吞阿拉伯半岛。

至于德国,有广阔和富饶的非洲作为瓜分的对象,也不会多看中阿拉伯半岛,毕竟,这是一个充满了沙漠,没有多少产出的地方,他们更多的是默许,只要打败了英国,英法在非洲富饶的殖民地,甚至包括了盛产黄金和钻石的南非,都会成为了德国瓜分的对象,一个中东的不毛之地,给了中国又如何,这等于说把中国跟德国之间的联系,放近了很多。

各种巧合和社会局面,造就了这么一个结果,这对于中国来说,是比较有利的,只要捂住了中东充满了石油的真相,最多10年的时间,中国彻底消化掉西伯利亚,澳大利亚,甚至是太平洋诸岛的土地之后,再开发出来,就没有问题了,哪个时候的中国有这个实力,不看任何人的脸色。

10年生聚,三千越甲可吞吴,中国拥有比曾经越国好的多的基础,又有大量的科技和材料,连人口的增长率都是冠绝世界的,10年之后,中国会有增加多少力量,不说科技,不说经济,甚至不说军事,单单从人来说,从1909年开始,出生的人,在1916年的10年之后,已经是17岁了的,基本上长大成人了,他们可以为国家奉献力量了。

1909年虽然是包头飞速发展,甚至占据了整个山西的时候,可山西当时却集中了最少1亿人,按照25%的自然增长率,几乎增加了2500万人,接下来是1910,1911,伴随着西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多,麾下的人员也开始增多,到了西北统一全国,拿下了整个中国的控制权的时候,社会福利和改革在全国铺开,影响最少5亿人的政策,自然增长率高达20%,代表着每年增加一亿人。

20年的时间,这些新生儿,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变成了一个器宇轩昂的青年,这可不是普通的青年,哪怕西北承接了洋务运动遗产,获得了大量经过了初步培养的产业工人,并且不遗余力的用短训班,夜校来脱盲,可是基础就是基础,在青少年时期,错过的基础,还是让他们未来的成绩有限,永远不能达到最初可能会达到的高度。

可从1909年出声,确切的说,从1903年出生的人来说,他们不一样,从6岁进入小学的,11岁进入初中,14岁进入高中,最起码11年的义务教育下来,受到的是完整的,完全科学的教育,接下来才会进行分化,没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有更加出色的前景的,他们一般情况之下,会转入到职业技术教育,以填补中国越来越缺乏工人队伍,剩下的有能力更进一步的,可以进入到高校继续攻读。

中国在近代落伍,没有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就这样的中国,依托着留美学童和零散的去其他国家留学,依然创造出了一代代的大师,当完全由义务教育,更加科学的营养,从头培养起来的学生,他们的无论是知识底蕴,还是发展潜力,都是这个时代的人之上,哪怕初步发力,再结合着中国10年的疯狂发展,中国的实力跟现在恐怕完全不同的,追平20世纪60年代,甚至是70年代的科技水平,也不是不可能的,在一些独特的科技领域,甚至会更进一步。

科技越发展,先进和后进之间的差别越大,第二代的飞机相对于第一代,基本上是予取予夺的,只要他想,随便可以干掉对手,对手连这边的影子都碰不到,这还只是高空高速,如果再发展到导弹时代,以中国的火箭和制导方面的成绩,20年不是不可能的,估计连影子都没有看到,自己就被击落了。

到时候,海陆空军,都有整整一代的差别,哪怕是对抗整个世界都无所谓,就跟的后世的美国一样,看谁不顺眼,就打谁,别的国家,恐怕只能够酸溜溜的抗议,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想了。

出于对克拉运河的重视,再加上对王荣民的看重,杨元钊在包头就直接的召集的人员,对于这个项目进行了评估的,他经过了几年的时间,是中国的领袖,从另一方面说,算是一个科学家,科技带头人,可是对工程上面,不算太了解,能够看出来一点,比如说工程是否有效果,结果如何,可是真正落实到精确的施工时间和效果,必须要专家来评论,他们眼光,基本上可以保证跟最终的完工时间相差仿佛。

在召集的过程之中,杨元钊听到了一个消息,7万字的文件,是通过电报送过来的,这是目前最快的联络方法,很是动用了一大批的关系,可这不是王荣民的文件的全部,真正的文件足足有37万字,包括了各类型的图标,甚至一些详细的东西,而不是这么简单的讲述克拉运河的作用,那个会通过定期的飞机和火车运过来,可能要等三天的时间。

3天的时间,这倒不算太长,到是可以等一等,这7万字的内容并不算丰富,只是基本阐明了克拉运河基本来龙去脉和修建方法,最多在别的地方讲了一下,杨元钊还以为,这是王荣民没有看到,或者说,看到了,只是在克拉运河没有完成之前,先放着,可真实的情况却是,因为篇幅的问题,没办法讲出来。

说实在,在这一刻,杨元钊突然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把传真机给弄出来,并且进行了一番调查,本以为,传真机还没有诞生,在杨元钊的认知之中,传真机往往是跟电话在一起的,可是这么一调查之下,才知道,远在早在1840年,初代的传真机的已经出现了,可以通过电报线路,传递某些固定图表,只不过需要相应的设备配合,而且可靠性也不高,甚至目前,照片传真机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不少科学家在这个领域的努力着,解决着,争取能够获得有实用性的,方便快捷的传真机。

传真机的原理,其实相当的简单,是把固定的图表,文字,甚至照片之类的,转变成电讯号,只要找到了其中必然的东西,就可以了,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实用的复印机,也就是说,已经拥有了把固定的图案转变成电信号的基础,然后就是统一这个信号,设置发放端和终端,最终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别人,要解决这么复杂的电子设备,需要很多的努力,整个部件的可靠性不强,可是中国,在半导体,在电脑方面,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当然不担心这个问题,只是一个创意而已,如果传真机能够解决的话,类似的远距离传输文件,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几十个电报员,花费大半天,甚至是几天的时间,来专门的处理,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出问题,一篇文章,只要一个要点出现问题,那么这个文章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传真机的出现,将会彻底的改变这个问题,无论是远距离的情报,还是报告,都可以通过传真机,相隔万里之遥,直接把文件和图表,送到另外一端,这就是科技的威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