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种下种子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种下种子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历史上,在二战进行的时候,高射机枪还是作为一款防空武器出现,从20世纪初,飞机出现了之后,对付飞机的武器除了飞机之外,就是高射机枪,这玩意出来的时间不短了,世界各国都在飞机出现并且发挥作用之后,开始装备高射机枪,高射机枪的发展越来越快,最大的口径到二战时期已经达到了88毫米的,可惜战争都爆发好多年,都没有人发现高射机枪对于装甲的作用。

如果单纯指二战,那么在二战爆发之前,还有一次西班牙战争,世界上各主流的国家都参与了,比如,美国,苏联德国,他们都把西班牙内战作为各种新式武器的演练场,各种新式的陆军,空军装备,都在这里演练过,没有人想到把高射机枪放平射,也就是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被德国人的装甲力量逼得没有办法的前提下,才选择了高射机枪放平射,本来是逼不得已的作为,却真的成为了一款针对装甲的新的武器,初速极高,射程很远的高射机枪放平射,一下子就产生了效果,不但把德国的装甲坦克打的是鬼哭狼嚎的,甚至创造出来了一套属于高射机枪的战术。

高射机枪攻击坦克的战术,也不是没有缺点,由于需要再极高的高度上,故而高射机枪的枪管很长,整体的结构也相对比较沉重,故而高射机枪运输不易,只能够在固定地点装备,而不能够当成普通来装备,苏联使用的时候,也是德国的装甲部队进入到了城内,移动速度减弱的,而且城市之中有固定的高射机枪,才发现这一点,使用的时候多是固定防线的防御战,而不是运动战的。

正因为这样的历史,杨元钊比较的相信,在这个时代,只要中国不首先展现高射机枪的作用,不太会有人想到高射机枪的,甚至在中国的刻意控制之下,飞艇占据了空中,相对于刚刚开启,还稚嫩的飞机,解决了自爆问题的飞艇,简直是天空的宠儿,虽然还有众多的毛病,可是长时间的悬停,大装载量以及轰炸的优势,让更多的人投入到了飞艇之中。

科技就是这样,专注于一个方面,就必然会忽略另外一个方面,历史和科技的存在,也有很多的偶然的,或许能够从这里面走出另外一条路,可是杨元钊的出现,断绝了这种可能性,有后世的眼光,加上发动机领域的出色成果,让中国的飞机,从一开始就没有经历最初的稚嫩和摸索阶段,直接就走最成熟的阶段,甚至连活塞式都没有多介入,直接走后世才出现的涡轮螺旋桨,超过一个世纪的代差,让中国直接跨越了飞机最初的阶段,很快就生产出了符合二战程度的飞机,这种飞机远超于飞艇,也是目前中国的优势。

正因为如此,高射机枪才没有多少的作用,或者说,这个时代,除了中国之外的其他高射机枪,没有那么的强大啊,毕竟不用对付400公里以上时速的飞机,而是庞大,只有最多70公里时速的飞艇,或许小飞艇快一点,可是巨大的气囊,让阻力庞大,不太可能突破100公里,这样的话,武器也跟着下降了。

毕竟矛和盾,是相互平衡,螺旋发展的,矛强的话,自然会有人研究盾,盾强的话,也自然而然有人来研究矛,只是对付飞艇的话,最多考虑一个高度的问题,速度,威力之类的,就不必考虑了,高射机枪的质量也就无从说起的,即便是德国,在研究了之后,吃透了一点东西之后,就不在考虑了,左右防护住飞艇降低高度的攻击,也就够了。

杨元钊有信心,把高射机枪给隐藏下去的,即便未来装甲力量出现的时候,也会一直沿用火箭筒,连中国这么强大的技术储备和科研能力,也不过是把火箭筒的射程从300米提升到450米,这样已经是极限了,后世的火箭筒的射程,也没有很远的,这是一款单兵的近程攻击武器,很多战场环境下,这玩意都是在不足20米的距离发射的,这样精度更高,破坏力更强。

动力的优势,加上先知先觉的好处,让杨元钊在装甲力量上面,少走了很多的弯路,中国的坦克动力,已经超越了二战,达到了冷战时期的程度,虽然很多组件都有些不足,不可能制作出冷战时期苏联的巅峰坦克,可是一体机在材料上面的优势,让坦克的防御极为惊人,基本上超过了90年之前,世界上诞生的任何一款坦克,别说是第一代,就算是第二代,也很难对他产生威胁。

欧洲战争,因为双方都各有各的打算,算是达成了平衡,中国的剧本之下,英国跟德国都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不同的是,英国是被坑的对象,可想而知,这一次投入接近2亿美元和训练的大批士兵,未来在战争时期,肯定是被德国方面干掉的,在确保火箭筒可以穿甲的前提下,别说35万具火箭筒,就算是10万具也相当的可怕,经过精心布置之后,火箭筒的射速可以达到的一分钟4次以上,虽然4,5次之后,火箭筒将会烫手的无法继续发射,可是40万发高强度,高爆炸的火箭筒,还是可以在防线的前方,拉起一道强大的防护网络,任何敢于越过的,都会被撕碎。

饵已经放下了,只要英国选择投入,肯定会被坑的很惨,说不定,在波尔多的前线,再一次遭遇到大的危机,德国如果准备充分的话,是会在这里得到相当多的好处,可是要想打败协约国,还不行,德国没有一锤定音的东西,保证战争的彻底胜利,协约国只要有美国参与,在没有办法在本土上面,打败美国,让美国退出战争之前,再大的后退,他们还是会卷土从来的,同盟国天然的弱势,哪怕加入中国也是一样,中国距离欧洲太远了,如果中国是在俄罗斯所在的位置的话,恐怕只要参战,欧洲大战就会结束了。

可惜中国在远东,无论是到美国,还是到欧洲,都路途遥远,中国目标相当的明确,就是借助着战争,增加自身的实力,这从最开始就已经确定过了,无论是西伯利亚,还是东南亚,甚至是现在的澳大利亚的,他不会轻易的冒进,去远赴欧洲,为德国卖命,因为他知道,欧洲已经被看成是盘中餐,只要他前往欧洲,必然会引发德国不必要的联想,所以,从始至终,中国就只是支援德国,而没有的介入到欧洲战局之中。

至于美国,就更加的简单了,在彻底的稳定住国内的局势,甚至是控制好太平洋中的岛屿之前,中国绝对不会介入美洲大陆,甚至攻击美国也会是浅尝就止,毕竟美国距离中国太过遥远了,穿过一个庞大的太平洋的,而且美国的国土面积也较为庞大,工业极为强劲,不小心介入其中,要防止被拖入泥潭之中。

哪怕现在,中国在工业和各方面上面,发挥相当的出色,也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是西伯利亚,东南亚,甚至是澳大利亚,也就是俄罗斯稍稍强大一点,是传统意义上面的列强,其他的各国,基本上,都是弱国和小国,甚至连俄罗斯,也是跟中国接壤,完全可以发挥出中国陆军的巨大优势和修建的优势的,计算如此,也耗费了好几年的时间,这才拿下了西伯利亚,并且在乌拉尔山止步,除了西伯利亚之外,不再踏出一步,哪怕对面的防护稀松,是一片不设防的城市也是一样。

种子种下了,接下来,就是等待着种子慢慢的发芽,无论是英国的坦克的生产,还是德**队的准备,都需要时间,这其中英国人显然需要的时间更长一点,因为那是大型装甲的生产,火箭筒的上手很快,德国人最多用半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培训的工作,接下来,就是相对漫长时间的等待的,有了火箭筒作为后盾,德国很清楚,只要英国把坦克使用上来,火箭筒一定会给予对方一个深刻的教训的,小毛奇也就否认了之前的计划,冒险让公海舰队出动的,经过精心的策划对波尔多进行攻击,先不说风险,可能成功的几率也较低,只要协约国放弃海边的防线,就可以解决掉这个问题,一旦美国的损失到了一定程度,协约国的力量减弱,他们不再用坦克攻击的话,岂不是这4亿美元的火箭筒白买了的。

相对于公海舰队的偷袭,火箭筒破解装甲车更值得期待,在对方最强的时候,一举把对方最强的地方给打破,然后此起彼伏的落差之下,趁机攻击,说不定就突破了波尔多的防线,至不济,也可以干掉最少百万计数的敌人,这样的打击更大。

欧洲的局势,在双方殊途同归的情况下,平静了下来,暂时在波尔多还保持着低烈度的战斗,在整个欧洲其他地方,战局都有所缓和,这可是夏季啊,一年之中,最适合战斗的时间,可是欧洲大战在1916年,就是这么的诡异,只有真正的导演者,才会觉得,一切都非常正常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