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火箭炮入役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火箭炮入役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对于英国来说,他们拿到了180马力的发动机,对于陆地巡洋舰项目会有一个巨大的提升,甚至是量变,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国早在几年前,就提前进入到了装甲领域,现在坦克的发动机已经达到了900马力,这中间的差别,足以是全面性质的,即便使用180马力的发动机,在坦克的总量不超过25吨的时候,他的速度也上不了多少,25公里就是顶天了的,一个坦克的速度,制约着武器的使用,第一代的反坦克火箭筒,足以对英国的这些初代坦克产生克制,可是针对时速在45甚至是50公里的中国装甲力量来说,威胁并不大,这样的话,即便他们能够制作出同样水平的,也不可能的起到作用。

杨元钊的想法很简单,输出产品,是为了获得利益,可是这个利益是在威胁到中国的前提下,宁愿减弱它,哪怕反坦克火箭筒的技术含量比高射机枪来的更高一点,也在所不惜,毕竟他的提升更加的困难,除非是在流体力学和火箭体系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否则,它的提升是非常困难的。

军事上面的事情,石磊不知道,既然杨元钊已经死成竹在胸了,石磊也就不哆嗦什么,他只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把一切的事情给做好就可以了,剩下的,就看杨元钊是否能够保证他的神奇了,就本心而言,石磊更加相信杨元钊的神奇。

一场关于火箭筒的实验,已经进入到了尾声,整个演习的过程,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更多的时间,是军方在下订单,实验室的人员在确认订单,顺便的,军方也会对火箭筒的威力进行一些要求,比如说,在特定的领域,增加穿甲威力,增加装药量,这些都是首席科学家解释的东西,作为这个体系的专家,他熟知这个火箭筒的每一个优点和劣势,在军方提出要求的前提下,他能够辨别出来,那些方面是可以实现的,那些方面是不可以实现的。

这就是科学家跟军方的区别,后世成熟的模式,都是军方提出具体要求,不单指某一个武器的,只要能够实现,达到军方的要求,军方就可以下订单,而科学家很难成为一个出色的军人,让他凭借着科学的发展,制作出来的东西,或许科技含量很高,可是未必一定能够起到作用。

最终,大体的意向上面是完成了,火箭筒进入到军方序列的名称,并没有定位为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不是它最大的作用,他的最大作用是反据点,他的目标主要是坚固的火力点,机枪阵地,甚至是永固和半永固的地堡。

在所有一切都谈完的情况下,杨元钊找到负责人,下达了10万件第一代火箭筒的订单,这让负责人十分的吃惊,有了第二代火箭筒的前提下,第一代火箭筒真的没有任何的优点,所有长处的地方,几乎被第二代完爆,唯一的优点就是价格,毕竟是用的材料,科技含量都不是太高,可中**队从来都是不差钱的主。

一枚火箭炮弹的价格,相当于10发迫击炮弹的价格,火箭筒的价格跟同口径迫击炮的价格相当,这样的话,这个武器的价格就比同口径的迫击炮要贵,但是威力上面,简易程度,甚至是准确性上,这个东西都比迫击炮要高。

拿迫击炮攻击机枪阵地来说,迫击炮要看炮手,精锐的炮手一发就够了的,可是差一点的炮手,10发都未必能够打到,至于永固和半永固的火力点,那不是迫击炮能够对付的,除非使用大口径迫击炮。

火箭独特的结构,让他的尖端拥有一定的破甲性能,最关键的是装药量,很大,这就保证了他的破坏性跟迫击炮有显著的不同,正好处于迫击炮无法对付,且有需要的状态。还有一点就是,他的上手性好,可操作性高,哪怕是刚刚入门战士,稍稍的玩几下,就能够操作,没用过的比葫芦画瓢也差不多,这也是陆军大量采购的最关键的因素,毕竟伴随着中**队的扩大,很多东西都不可能大规模的进行训练,除非是枪械和火炮这种东西,所以武器上面的易操作性,就成为了武器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

长期以来,杨元钊在各方面的神奇,让石磊也不得不相信的,几千套东西而已,中国向外的物资运输越来越多,通过不同的途径的,进入到了的世界流通领域,看起来无数的渠道,对于情报机关来说,根本就不成问题的,大概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的分派工作。

从渠道之中,得到了中国愿意销售发动机的,还是180马力的,3000套的这个数字,也非常让英国满意,他们甚至愿意提前的给予定金,甚至增加价格,不过东西没有到手,东西是否合适,这是考验秘密渠道最大的问题,处于卖方市场之下,他们不能够要求对方做的更多,只能够被动的来等待,这种煎熬,是英国从来都没有感受过的,几乎是痛彻心扉的那种。

英国人不知道,因为杨元钊要坑协约国,不是从这个方面来坑协约国,那完全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他直接从克制武器上面坑,就比如说,英国想要生产的飞机,这边送去高射机枪,甚至是导弹范围系统,不直接拒绝,而是推动,这样的事情多来几次,英国哪怕有再多的基础,也会在这么一次次的消耗之中,被中国坑掉了。

战争永远不是一个战斗层面能够解决的问题,这是经历了一战和二战之后,用血粼粼的教训铸就的东西,一旦开启战争,除非能够直接在战争层面上,干掉对方的全部军事力量,否则,一旦形成了对持,就不可能在短时间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况下,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获,逐步的积累小胜,一直到最终的大胜,或者从方方面面打击对方各个的领域,当一方没有支持下去的经济基础的时候,战争也就跟着结束了。

就跟历史上面的一战一样,德国没有输,甚至协约国没有踏入到德国的领土上一步,如果德国得到了足够的医疗,医治西班牙大流感,如果德国拥有足够的粮食,再加上不那么抽的政府,平衡一下国内的矛盾,德国再抵挡个三五年,应该是没有多少问题的,中国抗战都打了八年,更何况是坚韧著称的德国。

真的要是这么打的话,恐怕一战的结果就不是历史上这样,可能到最后,德国依然不会赢,因为一战德国不但有一群猪队友,奥匈帝国,土耳其,基本上就是送人头的,一点忙都没有帮上,反而拖后腿,再加上海军,陆军上面的明显的劣势,这不是德国一个人就能够改变的,可是德国最少能够保住领土,甚至从俄罗斯占据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能保住,拖到一定时间,跟苏联抱团取暖的话,说不定结果就会是另外一个模样。

历史没有如果,可是历史可以借鉴,杨元钊支持德国,除了实力上面的支持之外,就是从劳动力,工农业,甚至是武器装备上面入手的,结果还不错,战争进入到了第四个年头的时候,德国不但没有被消耗,反而是打的有声有色的,这就是一个胜利,反倒是协约国,包括美国在内,遭到了最大程度的削弱,美国都比历史上,多损失了几百万的军队,加上中国的报复,不但从中国手中收获的财富,全部投进去,自身损失也相当的庞大。

正是因为这样,为了能够在资金上消耗协约国,中国不但没有拿出的伪劣产品,工业时代,英国虽然没有办法生产大马力的柴油机,可是简单的检测方法还是可以的,真的拿出伪劣产品和不合格产品,只是这么一次赚钱,甚至整个渠道能不能运行下去都成问题的,这样最多能够消耗一千多万美元,虽然不算少,可是对于战争之中英国来说,并不算什么,会产生消耗,却不多。

在目前的时刻,最少要消耗上亿,并且消耗掉足够的人力物力甚至是财力,才算是对英国打击巨大,甚至这些东西还只能够打击英国,真的跟美国对上的话,就是另外一个概念。

毁掉了华尔街,造成了美国股市的金融动荡,毁掉了一系列港口和商船,甚至干掉了一部分的巴拿马运河,最终的结果,不过是让美国势头稍稍的减缓一点,美国依然在支持着欧洲,不过是稍稍的减弱一点,由此就可以看出美国这样强大的工业国家的可怕,单纯消耗,很难把他打趴下去的,除非把他的本土拉入到战火之中,关于这个,杨元钊已经有了预案了,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顺利的把3000套的发动机,平安的送到英国人的手中,相信以这些发动机出色的性能,对方一定会第一时间,把这些东西转化为实物,这样向德国输出这种装甲克星,足以对英国进行消耗,协约国之中,要选择的话,美国还是要放在后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