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缺点优点都明显

钢铁时代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缺点优点都明显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四艘浅水重炮舰的完工,对于中国的工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他们过来工作,除了奖金和补助之类的,就按照件数来计算,每一个大工程完工之后,都会获得一份奖励,他们干完了这个活之后,就直接去干下一个,可是对于德国来说,4艘浅水重炮舰的下水,就代表着阶段性的成果。

整个造船厂不只有浅水重炮舰的,还有大量的驱逐舰,潜艇和炮艇,当然了,部分超小型的,可以通过火车运输过来,因为不到50米长,吨位在200吨以下的,用特殊的火车,可以运输,再打就不行了,必须要自己制造,因为规格的问题,负责这一次行动的海军,正用同样大小的,同样规格的船舶在实习,他们是在波罗的海,因为规格相同,是最适合的地方。

可是这些战舰之中,唯独有浅水重炮舰,他们是在舍尔的推动下选择的,只是听过介绍,可是这么一个关键的舰船,如果不进行海试,不派出专业的人员,怎么说,心中也没有底子,这可是关于30万军队的大行动,一点都马虎不得。

伴随着这一批浅水重炮舰的下水,加上驱逐舰之类的投入使用,他们可以在黑海进行海试,这其中的重点就是浅水重炮舰的。

这个专门用于陆军支援,攻击海港的利器,没有战列舰那么的昂贵,不能走上战列线,可在对地攻击上面,跟战列舰一样的犀利。

要保证康斯勘察的秘密造船厂,顺带的,保证战舰在黑海的自由海试,德国做出了很多努力,本身就是,当德国拿下黑海沿岸之后,俄罗斯肯定不会轻易的放掉,最少。俄罗斯的黑海舰队,还是相当的有战斗力的,可惜在拿下了这片土地之后,德国做出了继续进攻的态势。准备挥师克里木半岛,那里是扼守刻赤海峡的半岛,当年俄罗斯跟土耳其争夺的重点就在这里,以目前俄罗斯的薄弱,再加上德国的强势。攻占他,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旦被攻陷,俄罗斯对于整个黑海,将会没有任何的影响力。

俄罗斯调集了部分军队,差不多15万人,这样的军队,对于克里木半岛这样的岛屿来说,有些太少了。他们就把黑海舰队都集中到那个地方去了,当然了,不是在北海会中,而是集中的亚速海之内,保证安全的情况之下,增加克里木半岛的防护能力。

黑海,本身就是一片内海,出海口狭小,海浪也较少,在加上盐度比较低。其实在地中海的复地这一片,风光一直都不错,出了达达尼尔海峡之后,就是后世的旅游胜地爱琴海。黑海作为内海更是如此,看起来比较的平静,风光非常的好。

罗迪克是一名年轻的上校军官,他曾经是德国训练舰队的指挥官,在战争开启,各方面都疯狂扩军的前提下。他也从训练舰队的位置上面,被提拔了出来,不但曾经是海狼游击舰队的舰队长之一,也被紧急调到了这里,成为了登陆舰队的指挥官。

因为组织人员在波罗的海海试的关系,他并没有参加浅水重炮舰的下水仪式,对于康斯勘察来说,开工和下水的战舰太多了,不可能每一艘战舰都进行一个下水仪式,浅水重炮舰这样的重要舰队也是一样,罗迪克是得到了消息之后,风尘仆仆的从波罗的海方向赶来的。

这一片是新占领土,哪怕原来俄罗斯是留下了部分铁路,可是这个铁路跟德国的铁路相互口径不一样,哪怕已经让中国人进行施工了,可是千头万绪之下,施工的进度不快,就算是他们,也是转到了3b铁路之内,通过奥匈帝国的铁路网络进入到了距离康斯勘察最近的地方,这才骑马赶到的,从波罗的海到这里,足足走了4天,这个速度,足够从波罗的海赶到波斯湾,这就是便捷铁路跟非铁路之间的差别。

一路风尘仆仆的而来,当感到的康斯勘察的时候,他第一时间赶到了港口的位置,此时的他,还带着上校的军衔,由于年轻,罗迪克的军衔没有达到相应的位置,作为负责登陆作战的指挥官,上校的军衔有些小了,可只要总攻开始之前,他将会跨越校级,成为准将军官。

罗迪克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其他的战舰他都不担心,都是照着样子做出来的,跟德国常见的驱逐舰和潜艇都是差不多的,可是作为主力的浅水重炮舰,他必须要看一看,这关系到攻城的重火力,所有的驱逐舰,潜艇之类的,都是以防万一的,只要第一批军队送上去,就算是完成任务,至于补给方面,完全不用通过黑海,向那个地方运输,土耳其距离那里更近,而且更加的方便。

不考虑盟友之间的关系的话,从土耳其出兵其实是最佳的选择,这样可以不用去管黑海的1000多公里的航程,相对于已经修通的3b铁路,从土耳其那边的陆路更加的稳定,又不存在什么别的为,甚至在时效性上,在拿下了的基辅之后,就可以立刻出兵。

盟友不等于本国,同盟国虽然作战在一起,可是很多方面,都有不同,各国之间,都有独特的视角,甚至从某种意义上面说,目的和能力不同,现在的同盟国,基本上就是德国顶在前面,**抵挡着英法美的压力,甚至还有俄罗斯,如果不是中国帮忙,把俄罗斯的力量分担一部分,早就出事了了。

可即便这样,牵扯到了利益问题上面,也容易出问题,只要德国在土耳其出兵,未来巴库的所有权,到底是归属于谁,还真的就说不清楚了,换成别的地方,德国吃点亏就吃点亏,可是巴库却关系到未来德国的战略,伴随着中国出口各种的汽车,石油问题开始从一种经济资源的问题,变成了战略安全的问题,德国国土之内没有石油,这就会受制于人,虽然俄罗斯大胆的用走私来获取利益,但是不控制在自己手中,毕竟太不靠谱了,最关键的是,石油还是一款不错的出口产品,可以跟劳务输出一样,平抑跟中国之间的贸易逆差,把这一件事情继续的做下去。

以前的没有人在意的经济,开始越来越成为制约着战争进程的关键,德国不知道,如果没有了从中国进口的各种的物资的话,他们的欧洲之战,会打成什么样子。

其他的船,都在港口之中,在7月中旬,已经下水的4艘浅水重炮舰,还有其他下水的驱逐舰潜艇之类的,进行了一波基础的海试。

最少有几十艘战舰,罗迪克带来人员甚至连补充满他们都不能,因为还有部分的士兵,留在波罗的海,他们会陆陆续的完成之后,前往这边。

罗迪克主要测试的,就是浅水重炮舰,这个他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战舰,大部分的人员都集中到这里,关于浅水重炮舰的项目是最齐全的,不过海试刚刚开始就是说实在话的,浅水重炮舰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不是很好,在主力舰都已经保证22节,甚至更高的速度的前提下,5节的速度,简直可以用龟速来形容,这样的速度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了,哪怕罗迪克早就作好了,浅水重炮舰的速度不佳,还是被这个速度给郁闷了一下,这个也太慢了点吧。

当然了,在之前舍尔的报告之中,甚至是中国人关于浅水重炮舰的介绍之中,速度从来都不是浅水重炮舰的重点,甚至慢一点还好,这样可以装上更多的装甲,拥有更加强大的火炮,原来设计更慢,中国在动力领域的强大,生生的把设计上面5左右的浅水重炮舰,给提升到了5节,甚至在国内,新的型号的浅水重炮舰,也扩大了,不是两门主炮这样的,而是类似于的主力舰一样,拥有足够多的火炮,简直是比多炮塔圣物更加圣物的存在,不在选择浅水重炮舰,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火力支援舰。

不再谋求水上的决战型战舰,而是增加火力配置,让他拥有足够的防空和对地攻击能力,在吨位许可的情况之下,尽可能的向里面塞炮管,直接从双联的布置,进步到了3联,4门三联主炮,甚至极限5门主炮的前提下,这个火力支援舰的威力,就是武装到了牙齿,甚至连速度上面,也算是水准以上的,最少可以追的上一般的速度。

罗迪克一番尝试之后,特别是亲自看了浅水重炮舰的打靶,双联装的15寸火炮,拥有足够的威力,可以轻而易举的打破坚固的防线,中国特制的炮台,在射速上面,也是值得满意的,这样8艘船的话,舰队对地攻击的能力,一定会大大的提升的。

总之这一次的海试,有些毁誉参半,优点和缺点都足够的明显,从某种意义上面说,他对于登陆作战是有帮助的,可是使用面太窄了,难道造出来这么一个战舰,就是为了那些登陆作战,未来呢?他想不出来有多少使用的地方,不过海试已经完成,他除了布置继续训练之外,老老实实的把关于浅水重炮舰的评估,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军部给发了过去。(未完待续。)xh:66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