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直扑赤塔

钢铁时代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直扑赤塔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吴佩孚跟着24师,一起从蒙古和黑龙江交界的地方进入到蒙古境内,这是参谋们根据实际情况,载入了无数的参数之后,最终计算出来,考虑到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容错率较高,通知24师的时候,已经留有了足够的余量,24师一路顺利,只用了4天,就越过了560公里,每天的速度高达140公里,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在东北和内蒙境内的时候,是用汽车运输的,前面差不多480公里都是采用汽车,只有最后的60公里,才是用脚走下来的。

这里是俄军的后路,俄军的大部队已经通过这里超过一周的时间了,荒漠好无人迹,俄军通过的痕迹还清晰可见,超过70公里的纵深,分成了3个部分,每隔部分都相当的庞大。

人上一万浩浩荡荡,百万大军过境,更是如此,吴佩孚当年在北洋之中,最后的时候,北洋的总兵力也超过一百万,可从来都没有聚集到 一起过,加入西北之后,大部分的北洋被整编了,当然,不是争权夺利的那种整编,所有入伍都是一个标准,并没有因为你是北洋的,而看低你一眼,也没有因为你是西北出身而高抬一手,统一的入伍标准之下,仅仅是身体,就清理掉了8成以上的北洋士兵,吸过大烟的肯定是不要的,身体有暗疾,不够强壮,甚至是身高不够的,也不会要,优中选优之下,北洋的百万大军,最终加入到新兵行列的不超过5万,正是这种严格,才造就了西北军的强大。

可是抵达了之后,就算是想要建功立业的吴佩孚,也有些不知所措,70公里的幅面,就算是西北的师。远比北洋的大,一个是超过了2.8万人,除以70的话,一公里才三四百人。对面的可是百万大军,一旦回转,他们一个师,根本就不够看。在吴佩孚看来,300人守卫公里。在无险可守的荒漠之中的,那不是困难,那是不可能的。

很快,师里面的命令下达了,以营为单位,就地构筑阵地,西北的营,基本上都是1000人左右,这样的部队构筑阵地的话,防护度应该是够了。可是总共才20多个营,难不成每一个营都防护几公里。

接下来的命令,更加让吴佩孚摸不着头脑了,他们20多个营,包括他的团内的4个,都是比较集中的地方,等于一个团防护5公里左右的地段,70多公里的宽度,只是重点防护了一半左右,剩下的不管了。

这不是阻击任务么。为什么会这样,难不成,他们只是阻断一部分。

不得不说,吴佩孚的敏感度非常的强。他的猜测你是无责任的猜测,却已经接近了最终的事实,类似24师一样的防线一共有3条,起到的都是阻隔一部分的敌军的作用,装甲部队如果能够突破俄军,把俄军的整体阵营打破的话。第一波追击到的地方会放置一个师的兵力,吴佩孚他们所在的,是第二波,三道铁索拦截,加上还有装甲力量的肆虐,真正跑回去的不多。

之所以这样布置,原因在于阎锡山手头上的兵力不足,要说主攻的是装甲力量,还从东北军区借调了3个师,负责阻挡,而蒙北军区的主要力量,差不多60多万人的主力大军,并没有用在追击和阻挡之上,他们用在攻击之上。

按照阎锡山的计划,用装甲部队突击俄军主力,即便不能够分割包围,全歼俄军军队,也最少能够冲散对方,把对方分成一个个的小的军事集团,分布在超过3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区域之中,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攻击和反击,至于蒙北军区的主力,则会转向向北,只守不攻从来不是阎锡山想要的,从一开始,他就制定的是一个防守反击的策略,歼灭俄军的有生力量只不过是开始,他的目的是全面攻击西伯利亚铁路中段的城市,拿下比如新西伯利亚,赤塔等西伯利亚铁路沿线一系列大中城市,彻底的把西伯利亚,隔断成一东一西的两节。

虽然赤塔是俄罗斯经营多年的要塞,一直都是远东方面和中东路方面的支持,即便是布鲁西诺夫冒险的进攻,率领百万大军突入到蒙古境内,可是在赤塔依然保留了两个精锐的集团军15万人,依托着赤塔完善的要塞,足以抵挡数倍的敌人进攻。

这一点阎锡山早已经考虑在内了,赤塔的位置太关键了,而且防护严密,只有拿下赤塔,这一次防御战既定目的才会达成,虽然西北从上到下都尽可能的避免伤亡,可阎锡山清楚,面对着俄罗斯这样实力强大,动员能力强悍的大国,如果惧怕牺牲,惧怕伤亡,那干脆就不用打了,畏手畏脚,肯定打不了大仗。

按照西北的纪律,这个作战计划,当然会交给参谋部审核的,计划报上来之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不少人反对,强攻赤塔的计划,参谋部也曾经做下过,但是详细侦查了赤塔的防护之后,发现这是一个仅次于海参崴的强大要塞,如果不动用空军和战略火炮的前提之下,最少要牺牲15万以上,才有可能拿下这个要塞。

这还是赤塔的守军不超过10万的时候做下来的,如果赤塔的守军数量增多,攻击方的伤亡也会进一步的提升。

别说是15万的伤亡,就算是1.5万的伤亡,在西北,这个责任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担的起。但是这个作战计划,偏偏得到了部分军方高层的支持,赤塔的战略地位相当的重要的,之前他们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更多的是考虑到下面的人会不会执行的问题,西北重视伤亡,这让每一个指挥官都不会考虑伤亡较大的选择,要执行这个任务,必须要下面主动,否则上面强压下去,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会有巨大的反弹,这不利于的计划的执行。

现在阎锡山主动的制定了这个计划,按照规则。参谋部甚至检查了上面全部团以上主官的同意书,最少要有75%以上的主官同意,才会有这个作战计划的制定,显然。整个蒙北军团是同意这个计划的,这就意味着最困难的地方,已经得到了解决。

之所以军方和参谋部的高层,都认为,即便违反了西北传统。用伤亡来取得赤塔,原因非常简单,赤塔的位置太重要了,连接整个西伯利亚铁路的中央核心,俄罗斯虽然占据了广阔的西伯利亚,可是高寒带的西伯利亚,这个时代科技水平,还无法在维度更高的地方大规模的生存,就算是俄罗斯,也只是保证了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其他地方根本没有政府的力量,这就形成了较为单一繁荣地带,赤塔这边,更是重要,所以俄罗斯在这里构筑了赤塔要塞。

可成也要塞,败也要塞,赤塔要塞保护了赤塔和西伯利亚铁路的安全,一旦要塞被攻破,被别人占据之后,那么整个西伯利亚铁路就会被截断。位于东方俄罗斯远东军团,就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了。

几番争论,甚至惊动了杨元钊,杨元钊听说可能会有15万的伤亡。大惊失色,要求动用权利制止这个计划,却比冯玉祥,蒋百里,蔡锷等几人联手劝住了,看起来攻克赤塔。伤亡惨重,可是长期看,这个伤亡不算什么,解决了是他,俄罗斯跟中国之间的国境线交界,最少少了近千公里,俄罗斯跟日本的联络也彻底的断绝,整个中国核心区域得到了保护,毕竟从新疆进入,跟从蒙古进入,最大的区别就是,新疆进入之后,还需要转战整个西北,才能够进入到核心区域,而蒙古和东北,只要突破了他们,就是京津地区,甚至是西北核心区域。

详实的证据,完善的理论,最终说服了杨元钊,杨元钊最终同意了这个计划,但是要求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即便是暴露空军的存在,也必须要瓦解掉赤塔防御体系,赤塔的战略地位,不完全是要塞给予,即便打成废墟,西北也有实力,在短时间之中,重建的赤塔,让他拥有足够的防御力。

阎锡山的计划终于得到了完美的贯彻,这让他心情激荡,立刻命令下去,整个蒙北军区,甚至是远在东北,新疆军区的兵力都被动用到了。

蒙古北部,无人荒漠,只有旱地的植物可以在这里生存,动植物的群落极少,西北开始的环境整治工程,目前只能够满足的工业区旁边的和更加内陆的地方,比如黄土高原,蒙古这种太过偏远,还是没有办法照顾的到的。

这样的荒漠,对于人来说,是一个濒临禁区的地方,可对于大兵团行军而言,却很适合,特别是侦察队已经把这里面的情况都已经侦查了个通透的前提下,有水源的地方呗他们标注出来,并且派人把守。

荒漠或者沙漠,水的重要性是第一,布鲁西诺夫也担心,西北在水源地下毒,好在这些不是水井,而是地下暗河,这样的水源,要下毒的话,真的是难于上青天,即便算准了俄罗斯军队到达的时间,提前下毒的话,他们只用把上游控制下来,下面在等待之前的河水流走之后,再饮用。

事实上,在抵达水源地之后,所有的俄军军官首先检查水源,毕竟100多公里,需要几天的时间,每一个水源都相当的重要,不过这是活水,水里面不停游动的鱼儿,告诉他们,水非常干净,对方没有选择在水中下毒的方法。

水里下毒的方法,在西北参谋部的作战计划之中,是有这个计划,不过到最后被否决了,因为那个计划太不靠谱,需要巧合的地方太多了,很容易被对方发现,充其量,只是让对方缺水而已,可是遍布在荒原的地下暗河不止一条,要全部下毒,对于这一片环境的损坏是不可逆转的,中国 已经开始注意到了环境问题,用人力来改造环境,怎么可能为了歼灭一部分敌人,而选择这样的方法呢,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被否决的。

蒙古不靠海,全部都是内陆,并且荒漠气候多,山脉不多,在距离俄罗斯人150多公里远的地方,这里有一个小小的山脉,山谷之中,最少700辆装甲,其中400辆都是装甲车,由于西北在动力上面的优越性,这些装甲车实际上,也可以作为坦克来使用,只要不遭受到炮火就好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重型坦克,在T32外观的基础上面,西北用更强大的动力,更优秀的防护装甲,甚至把计算机也引入到了坦克之中,特别的瞄准系统,可以让坦克的命中率大幅度的提升,总之这是一个武装到了极点的杀人凶器。

目前一般火力根本打不破它的防御,至于超过120毫米的重型火炮,这些多是集团军或者方面军级别的战略炮火,一般不会布置在前沿,从火炮发出到打到目标,即便命中率是100%的情况之下,都要飞出几秒,甚至是十几秒钟,以坦克45公里的时速,一分钟就足以跑出750米,十几秒的时间,一百多米开外。

虽然重型火炮,对于十几米,几十米之外的目标,也有一定的杀伤力,可那是无防护的目标,还多是指的步兵,防护非常严密的坦克,也只有120毫米以上的火炮,使用穿甲弹的情况之下,才有可能被攻破装甲,用120毫米以上火炮,用穿甲弹打中接近10公里远的目标,而且还是在高速移动之中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些重型坦克,在这一次的计划之中,会冲在最前头,他们是吸引前方师属火炮的,普通的装甲车和轻型坦克,50毫米左右的战防火炮,就能够对它产生威胁,只能够跟随着重型坦克突击。

先进的无线电,可以超越空间,把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到一起,装甲集群只用在山谷之中,等待着的俄军到来的消息的,而广阔的蒙古大地上,除了俄罗斯的百万大军之外,西北同样动用了百万大军,特别是北方买卖城附近,阎锡山带着蒙北军团的主力,直扑赤塔。(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