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百三十章 扩建

钢铁时代 第一百三十章 扩建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钱虎勉强的接受了杨元钊的命令,答应带人修着一条路之后,被杨元钊提溜到了之前组装拖拉机和研究钢构的院落里。

这里表面上还是以前的样子,可是钢构房多了几个,有些是钱虎建造的,有些是后来工人建造,围墙也进一步的扩大,占地达到了十几亩的样子,分门别类的有各种各样房间。

这一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了类似研究所的地方,之前跟着钱虎,在这里学过电焊,或者是组装过拖拉机的,有基础的人们,没什么事情,就回来到这里,这里会出现比较奇怪的东西。

这些奇怪的东西,都是杨元钊基于后世理念制作,制作的机器,暂时不方便流出去的,会放在这里,供这些工人使用,这栋房子成为一个小型研究中心,专门进行一些新的东西的研究。

走到院落之中,杨元钊随口说道:“你先等等!”说完,推开了一个门进去的。

留下不知所措的钱虎,还有几个曾经学习过电焊的人,杨元钊进入到了研究房间,这个房间,说白了,是一个大的库房,只有杨元钊一个人可以进去,是为一体机做掩护。

关闭房门,进入一体机之中,在图纸设计里,忙乎了半天,杨元钊带着几块铁板出来了,铁板看起来很奇怪,在后世非常常见。

水泥路,已经不多见与城市的道路,城市道路之上,更多的都是沥青的马路,高标号的沥青,加上各种筑路机械,共同构筑了后世的高效率,借助着的机器铲掉和重新修筑,这样更快的完成公路的升级换代。

水泥路,曾经一度成为城市里面靓丽的风景,杨元钊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就见过水泥路,勉强记得一些东西,那就是铺设的水泥板。

水泥路,更多的考虑耐用性,不考虑承重和冲击力,很少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只是合理的调配沙子,这个比例问题,暂时杨元钊没多少的精力,他可以把李明生暂时调过来,加上水泥厂的一些大师傅,共同研究,到底怎么样的比例,适合水泥路,即便出了问题,也没什么,毕竟,这个时代,公路的效果还很单一,在重型载重卡车没有获得巨大的突破之前,水泥路更多的只用承重几吨的东西就可以了。

当然了重型卡车是一个研究方向,有现在的东西作为基础,杨元钊相信他可以很快的把他们研究出来,到那个时候,这个道路或许就没多大的作用了,但是要想实现,需要到几年之后,伴随着包头的基础进一步的夯实,从国外引进大量的科研人员,高标号的沥青都有可能搞出来,水泥路,就会退到另外的一个领域之中,比如机场跑道,或者是一些高标准的公路,再不是道路的重点了。

钱虎看到杨元钊拿出来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心中一阵阵的嘀咕,这玩意到底是什么,在杨元钊的命令下,几个人把这个铁盒子给堆砌来,却发现,是四四方方的一圈。

钱虎是个聪明的,几乎是眼前一亮,问道:“这个,是保证水泥的凝固么?”

盖了一处房子,钱虎对于水泥,多多少少的有些了解,水泥是好,一旦凝固了之后,跟石头一样,可以牢牢的把砖、钢筋、石头沙子之类的,结合成一个整体,拥有着坚固的表面,完备的应力反映,它要完全彻底的凝固,需要时间,四五天的时间,拥有足够的强度了,可是要想彻底,最少需要的半个月的时间,路面的修筑,用这个铁盒子围着,注入水泥之后,到它彻底的凝固了之后,撤掉这些铁盒子,水泥路就成型了,这可以保证水泥凝结完美。

很简单,不过是搭建铁皮盒子,然后向里面注入水泥,钱虎眉毛一挑,说道:“老大,我知道怎么做了!”

“你知道个什么!”杨元钊冷冷的扫了钱虎一眼,钱虎立马噤若寒蝉,不敢多说一句。

“你们研究一下,这个铁盒子要如何的去编,什么样的流程比较合理,还有施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五六米的时候,必须留出来一道缝,一两公分的样子,不要太大,也不能没有!”杨元钊继续的吩咐道。

热胀冷缩这玩意,跟钱虎他们解释,也解释不清,这玩意,超过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只把该做的,告诉他们去做好了,他只要求结果,不懂任何技术的工人,也能够修建出举世瞩目的大桥,但是有一个前提,设计和计算的人员,必须把一切都安排好。

钱虎等人,在那里继续的研究个不停,他们作为水泥实际的使用者,从水泥的使用出发,商量着这个水泥路要怎么去建。

杨元钊走了一趟水泥厂,从试运行到现在,差不多一个月了,水泥厂基本步入了正规,1500人左右的工人,现在正常上岗的,差不多就有1200人,他们被分成了完整的四个班组,水泥厂基本上完成了四班轮转。两个白班和一个夜班,夜班可以休息一个整天,然后轮换白班,这样更加合理,也更加的有效率。

除了正常上班的1200人,剩下的300人,在紧张的学习之中,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煅烧车间的,按照李明生的话说,这个水泥厂已经初具规模了,生产的速度,也开始慢慢的加快了,从2200桶左右,缓慢的提升,暂时差不多能够达到2600桶的样子了,每天都会有小幅度的增加,不过在几桶和十几桶之间,远没有之前那么的迅猛。

这基本上,已经超过了杨元钊之前在水泥厂设计的生产能力,由此可见,李明生能力是极强的,可以让水泥厂的功效,在原有基础上面提升,这是出色管理者的能力。杨元钊也很庆幸,他在李明生的事情之中,过了一手,帮了他,李明生加入了他的阵营,没有他,恐怕现在的水泥厂,能够保证1000桶,都很困难,现在足足提升了快2倍。

现在的李明生,精力更多的放在了改造和扩建的二期上面,一期的设计不合理,原因更多的在于设备本身,李明生没有想过,杨元钊的设备会如此的强大,可以节约极大的人手,让混料这一步影响水泥生产的重要环节,变成了机械操纵,大大增加的生产效率。杨元钊对于水泥的生产一知半解,勉强的组合起来的设备,在李明生看来,有不小的浪费。

就拿混料来说,混料室的庞大,一次上百吨,只用去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这样的效率,不会影响生产,混料室的利用率不高,是一个大问题,现在一天水泥的满负荷生产,不过是800吨左右,混料最多6小时,就可以完成这个工作量的,哪怕只是白天上班,混料室大部分时间,也是空着的,在李明生看来,这就是一个浪费。

杨元钊也没想到,李明生的想法已经超前到了这个程度了,合理布局,留有余量,但不浪费,这是比较现代化生产模式,混料这一环太强,甚至连粉碎也有巨大的余量,制约着水泥厂的生产效率的,就只有的煅烧炉了。

这是水泥的最重要的一项,李明生一个人,一个煅烧炉都有些支持不下来,因为感激杨元钊对于他的帮助,他没有藏私,从工人之中挑选出来十几个机灵的,特别是有一定的经验的,耐心的教导,现在已经初具成效了,也不用一天到晚的盯着,这等于是把他解脱出来了。

虽然说,徒弟们眼光也好,水平也好,根本就无法跟他相比,生产的效率也不高,达不到九成五以上的成功率,比起其他人,还是高很多,八成五以上成功率的,一共有7个人。八成五这在一般的水泥厂,已经足够了,这7个人,就成为了扩大根基所在。杨元钊找到李明生的时候,还没等杨元钊说原因,李明生就递上来了这么一个计划,关于水泥厂的扩建计划。

扩大水泥厂的生产,一直都在杨元钊的计划之中,他本以为,当水泥厂稳定运行了半年,或者一年之后,培养出一批不错的工人,这样在扩张,扩大生产,就顺理成章了,没想到,李明生就给他这么大的一个惊喜,解决了煅烧炉的瓶颈,有7个可以发挥李明生**成实力人盯着,他完全可以把水泥厂的生产规模,再扩大三倍以上。

整个水泥厂的环节,粉碎和混料,都是最基础,只要有点力气,就能够在混料和粉碎车间干,这两个车间,是最容易出来,只要完成了纪律性和配合性,然后上手一段时间,不是油滑之辈的,成为工人不难,可是在煅烧车间,基本上都是技术活,除了跟着李明生的那些,可以用经验和眼力,判断整个生产情况,其他的,比如说进料,混合配比,都是技术活,在一般的工厂,没有两年三年,别想出师,即便是在这里,哪怕是大师傅在待遇配合之下,尽量的来教,也不过是让有基础的上手快一点,剩下的,还在慢慢巩固之中。

“工人如何解决!”杨元钊几乎是皱着眉头的看完了报告,点出了一个重点,问道。r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