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很顺利,一点一点来,迟早会来一场决战的。”谢洛夫拿着这几天的战报说道。看战报其实没什么意思,以卫国战争作为举例,类似于斯大林格勒战役那种决一死战,双方上百万军队捉对厮杀固然血脉喷张,但实际上那场战役打了八个多月。不论是刚开始的一溃千里还是后来的绝地反击,都只是这么几天,绝大多数的时候双方都在无聊一个房子一个房子的打冷枪,你死一个我死一个的拼消耗。
如果苏联赖着土耳其不撤军,估计现在的土耳其,苏联军队也会面临这种局面。不过有总政委这么不要脸的人制定计划,苏联的撤军那是绝对毫不犹豫的,连战后重建都不考虑,那完全是库尔德人自己的事情。
现在的安哥拉内战形势,就是安盟一边打冷枪一边后退,等到撤退到一个自己很熟悉的地点,找机会收拾一下安人运和古巴联军,至于这个地点在哪,不学无术的总政委是不知道的,这可以由专业的军人来分析,反正他看不出来。
比起目前的安哥拉内战和泰国内战,谢洛夫更加关心目前葡萄牙那个局域网运转的怎么样了,当然苏联援助的计算机当中充满了社会主义私货,目的就是帮助葡萄牙现在的左派政府稳定局势,这个小国家的军事政变风险一直都存在,只不过目前失败了两次,你不知道第三次什么时候会来。
如果古巴军队能抵消南非军队的话,人力和支持都占据都是安人运应该会战胜安盟的。唯一让人疑虑的地方就是游击战,游击战要是一直不停止的话,苏联还是没什么把握能从安哥拉获得利益,安哥拉的游击队,最大的依仗就是热带雨林。
这点谢洛夫准备和中央林业部部长谈谈,作为一个从林区长大的人,他自认为对林业资源还算有点了解,至少有点粗浅的了解。、最粗浅的了解就是,没有任何一片树林,是伐木工人砍不光的,只是看他们想不想砍。
“热带雨林比寒带的树林有一个明显的优点,那就是生长速度。针叶林因为处在寒带,所以生长速度非常慢,一旦一块地区的树林被砍伐完毕,至少需要二三十年的休整才会恢复赢的生机,而且只是初步的恢复。但是热带雨林有三十年的时间,完全可以恢复成原样。所以对于我国的森林资源,原则上是不是可以想想办法?”谢洛夫一副环保主义者的样子,实际上就是让中央林业部考虑一下,是不是把一部分采伐任务,放在安哥拉完成。
“可是那些伐木工人怎么办?这会造成比较大的失业,不符合我们的国家主张。”中央林业部部长有些为难的说道,但是这个理由明显是站不住脚的。
谢洛夫默然的看了对方一眼,自语道,“这和失业率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事实上如果部长同志能够稍微关心一下农业部、就应该知道我们国家的集体农庄人力缺口多有多么可怕,有足够的机器,但是却没有人使用。难道做集体农庄的工人,会比做伐木工人更累么?应该不是这样吧?我想应该是另外的原因。”
作为总政委,谢洛夫曾经亲手干掉了苏联最需要人力的纺织业,节省人力投入到集体农庄当中,这样做的好处不但是稳定了集体农庄人口的缺口,还因为纺织业很大一部分在俄罗斯境内,而原材料则在中亚国家,这些纺织业人口进入到中亚之后,让苏联的人口结构看起来健康了不少,一方面稳定住了斯拉夫人的优势,一方面提高了中亚共和国的原材料产量,看起来非常不错。
苏联的人口远远不能同时负担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这种情况下重工业和农业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要砍只能砍轻工业,苏联领导层不是没有看到这一点,所以才出现国际分工论和国际专政论,让别的国家补全苏联所需要的一切东西。
其实现在苏联已经差不多补全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就连历史上最缺乏的热带原材料也已经解决,要和美国拼经济也更加有底气。如果说还有什么是本国还有些缺乏的,那就是农业人口,苏联做不到美国那种两百万机械化农业人口,养活整个美国人还能出口救济别的国家,也做不到中国那种几亿农民的精耕细作,但是农业缺人的情况至少应该补全,这样来风险了也更加扛得住。
显然眼前的中央林业部部长没有高尚的牺牲觉悟,不太愿意把自己的部门牺牲掉。这完全是担心自己的部门以后不受重视,实际上现在也不怎么受重视。
“季库诺夫,这就要靠你了,你这个油老虎在政府肯定有影响力,让中央林业部考虑裁点伐木工人,哪怕裁十万人意思意思,安哥拉和泰国的林业资源都很丰富,以后绝对会赚钱的,我们的森林生长周期太长,出口原材料一点都不合适。我有没说一点不能出口,只是减少一些采伐量节省人力。”等到中央林业部部长走了之后,谢洛夫对着季库诺夫进行语言轰炸,这么不会总政委面子,是不是欠调查了?
“我想想办法,你不要着急。”季库诺夫马上表示愿意帮忙,中央林业部哪有石油工业部这么高的地位,尤其是现在石油价格大涨的情况下。石油对于现代工业来说,只要出产的话,是绝对不会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
朗布依埃是法国的避暑胜地,尤其是在燥热的七八月份,法国总统经常在这里办公。朗布依埃森林在今年非常热闹,一次性迎来了资本主义强国的首脑,从这种意义上,法国得到了非常大的荣誉,就连包括法国**在内的左派政党,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树立法国威望的一个好机会,作为东道主的法国人,主持召开了这次首脑会议。
福特总统也非常尊重法国,亲自乘坐飞机来到法国,参加了这次首脑会议。当然如果意大利的总理换成另外一个人就更好了,对于兼任意大利**总书记的贝林格,福特在心里面就有些芥蒂,尤其是苏联越来越明显的攻势下,如果意大利像希腊学习了,那北约到底是干涉还是不干涉?
借着这次机会,福特总统也和贝林格聊了一会,算是了解一下这位意大利**的领袖,实际上意大利的经济比历史上好得多,没有和英法德拉开明显的差距,算是欧洲资本主义强国的代表,但是显然苏联在其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意大利比起英法德,最大的优势就是时不时**执政,就和苏联进行互惠互利的贸易。
“总理先生,福特总统和贝林格总理正在谈话,我们是不是要过去?”京特纪尧姆提醒着身边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这次的会议联邦德国是非常重视的。包括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内,都认为这是一次让美国承认联邦德国地位的机会。
二战已经结束了三十年,德国一分为二,和民主德国分别站在两大阵营的两边。而且最近联邦德国因为扩军,造成的民主德国的不满。更加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认为,应该让美国人明白,现在西欧国家已经不是当初的一片废墟,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利,也应该重新划分了。
“好,我们过去看看。”让美国承认现在联邦德国的经济地位,就是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这次行程的主要目的,不然资本主义国家互相之间进行竞争,华约那边坐看,迟早会出问题的,总不能一来经济危机就找苏联解决,那还有什么对抗的底气?
几个国家的领袖寒暄过后,便进入到了法国提供的住所中,整个过程京特纪尧姆全部尽收眼底,他还将作为勃兰特的助手,参加整个这次会议。
福特总统也明白,又到了再一次分割利益的时候了,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强大到了不能只做美国补充的地步。如果美国强行压着两国继续作美国工业的配套体系,让两国停滞不前,这两个发展战败国心里肯定都十分不满。
苏联的盟国全部都是面积不小人口更少的国家,而美国的盟国相反,面积不大人口很多,在七十年代同时期,整个华约都缺人,北约却出现了经济危机,外带百分之十的失业率。
“美国愿意和法国、英国、联邦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共同携手度过这次经济危机,共同调整一些政策,进行更加公平的自由贸易。”经过了几天的谈判,美国总统福特最后在首脑会议中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美国还是开放自己的市场了,放任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来竞争了!”这个宣言谢洛夫能解读出来其中的意思,具体的东西还要等京特纪尧姆传回消息,好像日本应该腾飞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