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星空统治者 > 第七十三章 闪电般的噩耗

星空统治者 第七十三章 闪电般的噩耗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0:43:33 来源:笔趣阁

平静在第二世界持续着。

大战前的宁静总让人瘆得慌,潘文也不例外,船员们的危机感越是缓和,他就越觉得后面难办。

前几天h1米沙勒级已经进入建造流程,比早先计划的要提前不少,原因是督造的两个厂商在谈判后期觉得mcosx能玩出点名堂,将h1米沙勒的报价降低了一万五千星币,通过小黑屋全款支付的潘文有额外的折扣,算一算钱居然够了。

经过慎重考虑,潘文决定这艘h1米沙勒将成为舰队增加的最后一艘巡星舰,今后舰队不会再购买、定制巡星舰。

从火力方面看,h1米沙勒入列后,舰队整体火力较此刻能增强30%,而继续引进巡星舰,则会因舰队本身力量的增强和高级舰长不足无法给舰队显而易见的帮助。

赛格伊斯沦陷后,海盗们转行的转行,养老的养老,能通过幼雏号雇佣的无船舰长已经非常稀有,别说是潘文的舰队只差更多boss阶舰长。当然出了幼雏号并不是雇不到舰长,甚至中立港里有很多厉害的家伙等着合同,然而这些人都是商业型舰长,真到遇上大规模冲突,表现极可能还不如已经身经百战的初期学员们。

从时间看,k30被占领已经接近七个月,如果那些虫子真的跟海默星e7卫星上的是同一个种群,应该早已经做好出击准备,或者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若只是魔王们策略性的等待,潘文反而不用着急,这些人或者已经不能称之为人类的伙计,比人类更能控制非理性_冲突,能潜伏非常长的时间。

可是玩家就不同了,玩家被禁足时间已经够长,就算他们早先有休假的心思,这会儿耐心差不多也该耗尽了,玩家中的战斗职业群是一个不可能被长期约束的群体,肯定会弄出些幺蛾子来。在mr星团闹事,被帝国和联邦再次打板子的可能很大,而与帝国和联邦没有过多交流的kt星团,尤其是跳跃中继较多的地区被选中的概率更大。不管他们走抵抗阵线方向或是另一边的中小型国家林立区……两边都是有虫子的,至少现在还不能指望其中一边的是原生物种。

综合这两个原因,潘文认为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攒钱造更多大船,于是在交付了h1米沙勒的制造费后,他就在开始计划接下来赚的钱的去向了。

如果后面面对超规模战争,能对潘文有帮助的,更多的会是外力而不再是舰队本身的力量,本身的力量只是用于“威吓”外力的手段,而不再是决定战斗走向的力量。花销上,应该以联合其他友军、准友军为主,用一小部分为舰队添置散件。

潘文现在的稳定收入包括抵抗阵线挖黄金的委任舰队接近三千星币,早前以物资借贷形势丢到公司的战利品及其他期限返还的资金每月两千六百星币,最后来自d21开发公司的分红在上季已经攀升至月均五千两百星币。随着mcosx项目的研发包袱甩开、食品基地的初步形成规模、钢壳港生活相关功能完成建设以及能源产品销售渠道的逐渐趋稳和优化、食品销售网络的建立,如果下面不进行策略变化,d21开发公司的分红将逐步在潘文的总收入构成中占据更大的比例。

“潘先生,你确定真的要执行这份文件?”说话的是卡瑞达的秘书官阿黛勒。

“照此执行吧,希望你们能占到便宜。”

就在刚才,潘文在钢壳港签署了一份分红支配协议,按这份协议,以后潘文的分红将直接减半,换来的是随时抽调人员组成特别任务办公室,且在特别任务中达到限额前不再需要他自费,未花费完的部分只能在股权变更后返还而不能提前支取。

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蛋用的协议,字面上似乎就是拿一部分分红出来请自己公司的员工帮忙做事,但实际情况是这是份对潘文个人和d21开发公司都有利的协议。

先说潘文个人,潘文前期的主要精力放在舰队实力的提升上,两年下来在港口停留的目的基本都是为了补给和让船员放松,除了听证会以及其他场合的少量碰面,他也没时间去经营关系网络。相对而言,d21开发公司现在已经是个产品销售到四五个恒星系业务辐射范围已经进入星际桥的公司,各地办事处职员能接触到的消息放到潘文这,就可能是需要花不少钱去买的信息。虽然作为股东,潘文平时也有权利对员工进行咨询,但是横跨数十上百光年找人回钢壳港的效率就……,有了特别任务组,就能在潘文不在港期间处理好交代的任务,随着d21开发公司的扩张,特别任务组可以借助的“势”也更大,而不需要花更多的钱。

对公司而言,潘文作为大股东,分红的量是很多的,每个季度截留一半分红,不管特别任务组的任务进度如何,公司本身都会拥有更多的资金缓冲。某种意义上就跟银行一样,潘文不可能第一时间消耗完资金,而这笔资金在公司里会变成更多钱。更何况还有个股权变更前无法支取被支配分红,等于是削减潘文在股权变更过程中能获取的资金量,为其他大股东——当然主要是卡瑞达获取了优势地位。

总之,现在的状态,就算潘文的舰队不去偷矿,他本人能调用的资金、人脉还是像那么回事儿的。

签署过协议,阿黛勒正准备离开时,突然回头对潘文说:“潘先生,恕我冒昧,你真是个怪人。”

潘文耸肩,表示她不是第一个这样说的人。

舰队在钢壳港继续休整了两天,潘文在留守钢壳港的自家财务代表帮助下组建了新的特别任务组。

任务暂时只有两个,一是拿到各路好汉的稳定联系渠道。一般而言能够拥有稳定联系渠道的人,要么是在固定区域做行动比较规律的事情,要么就是像潘文这样对信息有更多要求的,反正都不包含规模过小的。

另一个任务则是增强与mr246蓝皮海盗的关系,蓝皮海盗的确是很没规矩的一群家伙,可是他们的平均实力也确实高于人类海盗。潘文与蓝皮海盗有一定生意往来,几个月前为了防备雇佣军突袭星际桥也有过一些提前的沟通,借着这些关系,在增加交流的同时勉强可以让d21开发公司的手脚伸展到mr246。

mr246是个曾经被人虫大战牵连导致居民星毁灭的地方,对资源的需求一直很强烈,可是蓝皮海盗对人类的排斥以及那些不太友好的“生意”手段使得他们与外界没有稳定的贸易航路。通过几个月前的沟通,潘文知道一小部分蓝皮海盗能在必要的时刻做出一定的立场让步,种族关系在这部分阿妮克人眼中并非一成不变,从商业角度看,他们就是d21开发公司渗透进mr246的关键。

按潘文给特别任务组的任务,理论上会通过资源买卖快速优化几个首要目标的资产结构,如果对方感受到足够的好处,或许会试图说服相关区域的蓝皮海盗不要对货船收那么多次过路费,这样一来公司就能产生利润,同时目标们也能享受更实惠的价格。任务本身除了特别任务组的工资并不会花费潘文的资产,不过货船被打劫的话就难说了,因此在战事爆发前,将由多丽丝带领钻石号、胖墩号、重锤号再次组成分舰队协助贸易。

对阿妮克人的行动策略是长期的,但短期而言也能很好的将之前的共同认识维持下去。能不能行得通暂时还不知道,如果成功了,那也得感谢雇佣军,若不是他们的凶恶让阿妮克人都能感到恐慌,潘文也没办法找到合适的目标进行商业渗透。

安排好一切,潘文带着黄金号、海港号、猎枪号以及三艘少尉级再次加入偷矿的行列。

时间飘然而过。

当潘文舰队再次从mr241有惊无险的离开,终于在幼雏号得到了西川优香的信息反馈。

根据西川优香提供的情报,k30显得很平静,虽然遭遇到的冲突都是以虫群获胜为结果,但是侦查人员并没有碰上或观察到超规模的虫群,按分析两到三百艘巡逻舰与护卫舰的混编舰队应该足以扫平k30的太空虫群。而在k30的地面方向,虫群的情况也很奇怪,k30e4上甚至还有活人能对大气层外发送消息的!

从这一段看,潘文早前对k30虫群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然而里面还有一段,表示他为西川优香提供的虫群兵种资料已经全部被证明存在!

大银河时代“历史”中曾经与人类发生过人虫大战的虫群,是星际旅行生物,主要以孢子或寄生于陨石的微生物群落形势扩散,两种扩散方式都无法携带完整的基因库,一般只固定一两种高级进化形态且多是地面虫。原生虫在不同星球上最终进化出的太空群落过程很长很复杂,最终进化出的太空种由于行星环境的差别,很难出现完全重复的种群。

现在k30的虫群与海默星e7卫星上的基本一致,只是多出来两种,判断为同一物种是肯定的,剩下的只在于那群虫子在搞什么鬼。

k30表现出来的虫群种群规模必然是有问题的,情报中甚至提到虫群在k30e3上也有发现,规模怎么可能与之前e7的虫群差不多呢?

潘文觉得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虫群的主力部队躲起来了,一个恒星系说大不大,侦查死角却也挺多的。除了接近冰障的地区,远离黄道面同样是很好的躲避侦查策略,离开黄道面,只要不遮蔽重要恒星(星图精度修正参照点),不产生过量的辐射,人类现有的侦查设备根本没办法进行定位,何况玩家们现在能动用的侦查设备也不会太高端。

另一种可能则是虫群正在地面积累资源,等待爆发。d21的实例摆在眼前,哪怕面对原生虫群,人类除了毁灭星球,并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完全消灭虫群,因此借由太空虫群牵扯视线,主要精力却放在搜刮资源上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若k30的那群和e7逃出去的那群相互认识,应该不会选这个方案,毕竟大气层的存在还是给虫群向太空转移资源制造了麻烦,整个转换需要一定的过程,量太大的话很容易引起警觉。

就在潘文的舰队在mr243处理了矿产准备再次进入矿区时,一个噩耗如惊雷般降下:蓝国(既蓝色大海抚育爱情圣地)通过星际紧急信号对外发布求援信号,声称k1、k2、k3遭到虫群洗劫!

果然,就说在自然进化中不可能产生能进行物理隐身的物种,魔王终于露出爪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