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星空统治者 > 第二十二章 玩家的烦恼

星空统治者 第二十二章 玩家的烦恼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8:05 来源:笔趣阁

mr241的异常不仅仅在赛格伊斯对应跳跃圈中存在,在离开跳跃圈后的一小时,潘文的舰队竟然没有侦测到任何舰船信息。

前一次离开mr241时,就算海盗们也被紧紧的压在跳跃圈中不敢出来,但是在跳跃圈外,仍然能时不时的找到几艘来自其他势力不怕死的小船,现在,他们都消失了。

“通知柏妮斯,让她派一个超限机甲小组保护11号离舰做个侦测。”

“明白。”

黄金号本身拥有星系扫描能力,但是mr241是活跃星云,想获得启动星系扫描功能的匀速航行通道得提前做一堆计算,时效不如在其他地区,所以潘文干脆借此机会看看11号人机组合的侦察能力。

11号人机组合虽然只能在静态下启动星系扫描,可舰队在mr241星云中也只有平时巡航速度的四分之一,包含释放与回收的时间,用时也不比黄金号自己做扫描多太多。

作为测试,潘文要求11号将机甲分析能力发挥到最大,保证不漏掉任何扫描因素的前提下,能扫描多大区域就扫多大。

因情况比较异常,在释放了11号人机组合与超限机甲组后,黄金号带着舰队稍微偏离黄道面,仍然自行进行了一次星系扫描。

mr241星云中尘埃与小石头都是干扰星系扫描的物体,数量也多到不行,可能是因为运算量太大,扫描耽误了长达一小时,舰队不得不为回收超限机甲组与11号做了半小时的回旋机动。

为不损失航速,回旋机动时的推力会比正常航行大,意味着更大的推进辐射,同时经过平面三百六十度的姿态变更,很容易就会使自家舰队落在信息劣势的位置,何况持续的时间有半小时之多。仅此一点,11号人机组合在伏击战以外的情况下,就失去了大部分战术价值,也不知道赛格伊斯高层是出于什么想法跑去开发的。

拿到扫描结果后潘文更是心怀不满,11号的专属侦察机甲,在一小时的时间里竟然只完成了半径九百万公里范围的数据分析,就算有mr241星云环境的因素,这也仅仅是黄金号15分钟内能处理完的数据,而且还是在动态中处理。黄金号刚刚自行完成一次半径三百万公里扫描就只花了三分钟而已,其中豆豆与黄金号自有主机配合次数增加,重复计算减少加速了点时间,两次连续动态扫描总时长才五分钟。

果然只是鸡肋而已啊。

他早有此心理准备,不过毕竟11号人机组合是全新的实验室产品,多多少少的也有点希望她能表现的更好,可惜等来的还是失望罢了。

潘文不看好11号人机组合的原因还并不是她必须在静止环境里做星系扫描,而是体积。11号的专属机甲整个还没豆豆的本体ex01型主机大,豆豆的本体只提供计算力,没有任何其他功能,而机甲却还要装载动力系统、乘员舱、扫描系统和机甲本身的机械结构!就算再怎么厉害的微型化技术,两者在同一等级工业基础下,机甲方在极为有限的空间里也不可能提供ex01型主机哪怕十分之一的计算力。

星系扫描这项技术本身就依赖强大的计算力才勉强使扫描图具有战术时效性,没有了战术时效,也就是张星系勘探图而已。

话说回来,11号这样那样的缺陷倒也不是完全没救,计算力不足也有不足的用法。降低11号人机组合在做星系扫描时的计算量的途径有两类,其一只搜集基本信息、由其他配备了二号主机的舰船做后续的分析工作,不过这方案也有缺点,11号需要静止侦察,而机甲在大数据加密通讯时距离又没有太好的保障,碰上恒星活跃、粒子干涉等状况会更糟,还得给它配备一些战机充当专门的数据链才行。另一种自然是缩减扫描范围,按她本次的表现,如果把半径缩短至两百万公里,大概就能在六至八分钟内处理完扫描数据,做一套两次的联动扫描分析可以控制在十五分钟之内,就具有一定的战术时效了。

但不管怎么改进应用方式,11号人机组合的星系扫描与黄金号上原装的超空间信息综合系统差距太大,实用价值可以忽略仍然是事实。机甲顾虑到赛格伊斯高层的脸面不能丢掉,11号本人的价值只能之后慢慢开发了。

黄金号提前确认过半径三百万公里内的安全,现在借着11号带来的扫描结果,看了眼周边情况,舰长潘文、副舰长娜杰日达与战术组的成员脸色都不太好。

这条前往mr241内环各狩猎点的航道潘文的舰队不是第一次走,因此周边无威胁时应该是个什么状态都是有档案可查的,对比11号的扫描结果可以清楚的判断出在距离黄金号现有位置350到600万公里间,有至少三个规模不小的舰队分布在不同的方向上。

这里距离赛格伊斯跳跃圈不远,按玩家的尿性,附近的舰船肯定都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这三个有规模的舰队不是路过,就是专门在此等大鱼的!

“再次启动扫描吧,增加扫描范围,确认他们的动态。”潘文可不愿意自己去当鱼。

……

就在潘文的舰队对周边进行再确认时,论坛的某聊天室里还闹哄哄的。

“你们到底能不能想到办法?!不行我就叫下面的兄弟逃跑了!”在座中唯一的一个女人拍了拍自己光洁的额头,表示对讨论进展的不满。

“水姐姐,你别急啊,这不是超空间信息综合系统太难突破了吗,大家也是为了能少点损失嘛,不然您的队伍先上!?”最后一句用上了期待的语气。

被称作水姐姐,但性格似乎与水沾不上边的女人哼了声把脸转过去没说话了。

几个月来,玩家们已经把凯撒iii型重型巡星舰能找到的资料都找到了,结果却并不让人满意。凯撒iii型巡星舰由于不属于常规舰,销量一直上不去,进而导致可搜集信息也不够全面,特别是诸如设备实用数据这类只有舰上工作人员才能接触的信息。

说起凯撒iii型的非常规类别,从机库配置目的、火力配备状态来分它属于战术巡星舰,与一般的重型巡星舰主要充作战略/战术指挥中心的状态不太一样,追求的是小区域的压制打击能力,加上超空间信息综合系统,就是一类具有很强单舰生存力的战术巡星舰。

战术巡星舰各自有着各自的好处,但是局限性使得难以被军队大规模采购,私人武装想采购也要看所属势力的武装限制与口袋中的钱够不够,因此一直都属于销量偏低的类型。以机库为例,在机库容积相同的情况下,凯撒iii型可以同时容纳至少十八艘各型巡逻舰,通用机库由于设备无法匹配,空间够也无法容纳同样数量的巡逻舰,勉强放进去一旦做出临时规避动作也要弄出一机库碎片。当巡逻舰与护卫舰都处在对方打击射程中时,十八艘巡逻舰构成的舰队火力强度会比三四艘护卫舰提供的火力高出差不多一倍。但是在交火射程内释放机库内的舰艇面临不少安全问题,使得凯撒iii利用自身子舰进行小范围压制策略,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优势地形,极大的缩减了战术应用面。恰好战术应用范围是大规模采购中分量很重的一项指标,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因为缺点宁愿不要这种优势,极为影响销量。

当然作为泰坦重工独立研发生产的战舰,卖掉多少,能不能搜集到全面资料,其实看型号的编号就行了。泰坦重工所有的战舰/艇编号规则是一致的,都是名字加一到两组罗马数,名字的选择规则是泰坦重工内部事务不讨论,第一组罗马数代表舰船是该型舰/艇中的第几个型号,第二第组罗马数代表对同一型号的性能改进次数既不含结构变动的设备升级。按商业规则,卖的越多开发小组手里的经费越宽裕自然会产生更多的型号,以争取更多的客户层。所以可以很简单的通过泰坦重工官方站点查询该舰/艇的首舰展出时间、报价变动、最终发展型号就能判断出大概卖掉多少,越卖越贵或是型号发展到vii、ix甚至更高的只要问个人就能知道大体状况,稍微懂行的就能扯上几个小时。还有条捷径,如果是泰坦重工的高级客户,签署个保密协议就能拿到外面找不到的数据,不过全体精确数据是只有成为买家才能知道。

可惜由于泰坦重工与伊斯帝国的合作主要通过404厂进行,而关系较近的联邦玩家因为遭这只boss残害较少不愿意参与进来,帝国玩家在调查中是走了不少弯路才搜集到相当于高级客户这个阶段,花费更是让不少人做了冤大头。

今天讨论会的状态,表示玩家越是了解这个boss,反而越犹豫不决,说起原因也是三方面造成的。

首先自然是boss本身的战斗力。

凯撒iii采用护盾延时充能技术,该技术就是个很难突破的屏障。简易点介绍,重巡的能量系统在保持主火力全开时冗余量也是很少的,换算一下也就能为护盾提供800到1000点每秒的恢复,一旦全面动用拦截系统,数值还会更低,但是利用能量暂储器冗余能量会积累起来,这项技术使得重巡能同时为好几个面的独立护盾提供高速充能需要,有密度非常高的火力强度才有可能击破这个护盾体系。

根据玩家的交火经验,这只boss也应该是最强的那一类,所以就算击破护盾,还要面对比正常舰船长一大截的血条,中间还随时得应付护盾再充能的问题。

前两项都不是问题的话,那么boss本身离谱的攻击力使得前两项都变成了大问题,加上凯撒iii超空间信息综合系统为其提供的反突袭能力,事情变得十分难缠。无法突袭的话靠近射程需要时间,攻破护盾和血条需要时间,boss强大的攻击力却会导致本方一直快速减员,当减员到一定程度无法压制护盾时就只能等死了。

对付这种强力boss只能用人海战术,可是人海战术会反向为boss射程优势,本来是四十万公里开打的都可能变成四十五万公里开始扫击,如果没有足够的全尺寸主炮压制,损失只会更大。

第二个原因是boss身边到现在还没查出来头的机甲部队。

这个机甲部队的攻击力相当放肆,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对玩家舰队造成比boss还大的破坏!玩家动用了不少关系调查出东西很可能是出产自芙罗琳共和国这个号称拥有最高小型机技术的国家,可是芙罗琳共和国的位置和国策就不允许舰船过去,民间渠道又无法接触到高级机密,导致调查无法继续深入,更不用说获取该类战机要怎么对付的信息了。

第三个原因是玩家自身,也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随着各种渠道流出的护卫舰到帝国玩家手中,帝国玩家的确对比联邦玩家在舰船等级上拥有了一定优势,但是在战斗劣势时,舰船毁伤成本也是在成几何倍数上升的。因为玩家需求量大,帝国境内私人武装流通的二手护卫舰基本已经没有了,损毁后的重新列装就只能考虑走_私渠道或新船,这就不是正常玩家一两个月积蓄能对付的了的了,就算对中层舰队指挥人员也是相当吃力的。

损伤成本的上升让玩家们在作战行动的定制中比原来更为谨慎,比如对付这种攻击力打顶的boss,大家就都希望别人冲前面,可谁都不是傻子,一吵起来自然是没完没了。

哪怕大家达成协议一起出动,战术的选择还是个问题。

直接动护卫舰群上去干?根据以往的交战记录,这只boss的攻击力足以一发主炮瘫痪掉轻型护卫舰,算上被动规避也抗不过三发,在座几位的舰队都不在一个方向,刚好处在boss的第一打击面上几乎能断定护卫舰会全灭,损失绝不是平分战利品能刮回来的。

就算是巡逻舰和护卫舰混编冲上去,boss第一打击面上也绝不好受,毕竟大伙还没忘记除了一直跟在**oss身边的小boss,那边又多了几艘船。

主要是在座的几家不属于同一公会,没有上面的决策层统一调度,所以事情又回到原点,都不愿意承担比其他舰队更大的风险和损失,如果还要打那就只有一条路走——先完成联合混编,大家走同一个方向一起上,然而这样无疑会延误战机同时加重整体损失,那些被避开的能量/粒子束,很可能对后队造成更大的伤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