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我的农场在沙漠 > 第五十六章 无价之宝红珊瑚

我的农场在沙漠 第五十六章 无价之宝红珊瑚

作者:南州十一郎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9:28 来源:笔趣阁

ps:看《我的农场在沙漠》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离开古沉船,蔡鸿鸣就让粉红蝠鲼载着他往上游去。

到了海面,放眼望去,四处是茫茫海际,波澜起伏,阵阵如乐章般涌动的潮声传入耳中。

也不知身在何处,蔡鸿鸣拿出放在玉鼎内洞天福地中的手机看了一下,发现没信号。但手机有定位,察看后,才发现不过片刻功夫,自己已经来到东沙群岛附近。

这家伙也游得太快了吧!

蔡鸿鸣瞄了座下兴奋异常的粉红蝠鲼一眼,感慨道。

他本来想给蔡鸿昇打个电话,看手机没信号只好作罢。这时,他想起自己好像在西疆的时候从那群想杀他们的家伙身上缴获过一部卫星电话,就拿了出来。这电话缴获后,本来是想让漆雕吉劭帮忙追踪一下信号来源,可后来却给忘了。

看了一下,发现卫星电话还能用,蔡鸿鸣拿起来就要打。

想了想,又放弃了,他怕有人通过自己拨打的电话追踪到他和朋友的一切信息。看来自己要买部卫星电话才行,要不然想打都打不了。

这卫星电话不只是这里可以用,沙漠那边也可以用。

那边每年刮沙尘暴的时候,手机信号就会中断,有时候到沙漠里面去也没信号,所以要多买几部放在家里预防发生意外情况。

既然没用,蔡鸿鸣就把卫星电话给扔了,省得放在洞天福地里占地方。然后就让粉红蝠鲼带他往回游去。

粉红蝠鲼速度很快,唰的一下,就游出好远。蔡鸿鸣一边紧紧抓着它的肉翼,一边拿手电筒向四处照去。他这手电筒是军用的超强光手电筒,在陆地可以照到一公里开外,还防水防电。据说还能防弹。他刚才用保鲜袋包着是以防万一,谁知道是不是真能防水。

虽然这手电筒在陆地可以照一公里,但在海里由于海水阻隔,能照几百米就逆天了。

嗯!

蓦然眼前红光闪过,蔡鸿鸣连忙让粉红蝠鲼停下,往发出红光的地方游去。那是一株红珊瑚树,半米高大,枝桠粗壮,宛如一株低矮的腊梅。非常好看。

在古代,红珊瑚被视为祥瑞幸福之物,代表高贵权势,所以又称为“瑞宝”,是幸福与永恒的象征。在郑少秋主演的《戏说乾隆》里不就有一个湄洲妈祖庙将红珊瑚进献给皇太后的故事吗?可见红珊瑚的珍贵。

清朝时期,只有二品官上朝穿戴的帽顶及朝珠才是由贵重的红珊瑚制成;西藏的喇嘛高僧多持红珊瑚制成的念珠。

在中国以及印度、印第安民族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印第安土著民族和中国藏族等游牧民族对红珊瑚尤其喜爱,甚至把红珊瑚当成护身和祈祷“上天(帝)”保佑的寄托物。

据历史记载。人类对红珊瑚的利用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

古罗马人认为珊瑚具有防止灾祸、给人智慧、有止血和驱热的功能,一些航海者则相信佩戴红珊瑚。可以防闪电、飓风,使风平浪静,旅途平安!因而,罗马人称其为“红色黄金”,使红珊瑚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现代西方人把珊瑚与珍珠和琥珀并列为三大有机宝石,是西方的 “三月诞辰石”之一。在东方佛典中则被列为七宝之一。

只是到了现在。由于人类的肆意采挖,红珊瑚资源日益减少,高达二尺以上的珊瑚树已经非常罕见。

蔡鸿鸣也没想到能在这里发现一株,这东西简直就是天然盆景,回去后只要做个底座摆在大厅。就是高大上的存在。

于是,他就从玉鼎内的洞天福地中取出铁锹,挖了起来。

挖好后,他四处看了一下,发现这是一条海沟,里面密布着各种各样古怪模样的珊瑚礁。过了一会儿,他在一处宛如巨石的珊瑚礁中又发现了一株红珊瑚树。这株红珊瑚树远比他刚才发现的那株高大,最少也在一米五左右,中间那根主枝尤其粗壮,而其它旁枝则是从这主枝散开,形同一棵大树。

不对。

仔细看了一下,越看,蔡鸿鸣越感觉这珊瑚树像什么东西,只是一时又想不起来。想了半天也没想出结果,也就不管了,拿起铁锹挖了起来。

倏然,他好像想起什么,再看眼前高大的红珊瑚树,眼睛顿时瞪得老大。

这树分明就像是一尊千手观音。

看那主枝,浑圆饱满,宛如大士身躯,那些伸出去的旁枝,就如那千手般,仿佛还握着一件件法宝。

这哪是一株珊瑚树,分明是一件无价之宝。

虽然知道这里没人,但此时,蔡鸿鸣没来由感觉心虚的四处看了看,生怕被人看到来个谋财害命、杀人灭口。当下,他连忙小心翼翼的拿着铁锹,将树和底下礁石挖了起来。这里应该是珊瑚世代繁衍的地方,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珊瑚。不只是珊瑚,这里还有九节虾。

自从上次吃到那超大的九节虾后,他就对九节虾的味道念念不忘。

回来时候路过水产市场,他特地问了一下九节虾现在的行情,一斤三百,逆天了。算了下,他那次抓的九节虾至少也值好几万块。

看到有九节虾,他就抓了起来,这次他有带网来,所以不怕抓不到。不只九节虾,他还发现了生蚝、文蛤、海鳗、大龙虾、鲍鱼、海鲈、石斑、海鲶、红鲟、乌贼、鱿鱼、海胆、海参等等等等东西,物种多得不象话,估计和这里是海沟,而且是珊瑚礁的繁衍生息的地方有关系,因为这种地方意味着食物丰富。

这里的物种不只多,而且还大得出奇,尤其是鲍鱼。

上次他看到粉红蝠鲼带来的那个面盆大小的鲍鱼就乐得屁颠屁颠的,而现在像那次那么大的鲍鱼,他就看到了两个。不过鲍鱼壳上附满了贝类和海草,看起来如同长了一块块藓般,非常的恶心。

其实鲍鱼味道也就是那个样。

若是不仔细品尝,你还以为吃的是面筋(面粉去掉淀粉和杂质后的东西,没有半点营养。),而且这大鲍鱼的肉很老,筋道十足,咬起来未必有小鲍鱼好吃,不过用来煲汤味道确实不错,尤其是做那一道闽中奇菜“佛跳墙”更是绝顶美味。

好东西蔡鸿鸣自是不嫌多,尤其现在有白金龙玺的水空间装,他是大捞特捞,反正是大的,看得上眼,他都收进水空间里面养,以后若是繁殖开来,他就不用老是往海里钻了。

捞了好一阵,他是捞得盆满钵满,只是一米长的石头鱼他就捞到三条,这么大的家伙市场上根本就看不得。

这边的东西也算是被他捞绝了,以后若想再看到大一点的东西,估计最少也要等几年。

看捞得差不多,蔡鸿鸣就坐着粉红蝠鲼往他姨丈的小岛而去。

这粉红蝠鲼也是臭屁,到了快近海岛的时候,猛然冲出海面,扇着肉翼在天空飞翔,看得小岛上的人目瞪口呆,惊叫连连。(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