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财色天下 > 第944章 :易中天品三国

重生之财色天下 第944章 :易中天品三国

作者:天下第一白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4:29 来源:笔趣阁

如来指使孙悟空大闹天宫,只是张宁的提外话。

这一集,张宁不是讲这个,讲的是西游记道教派系的内部问题。

很显然,从西游记里面,我们是可以看出道家一派是存在内部问题的。

这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各派道仙表现的不团结就可以看出。

例证有不少,第一个是二郎神杨戬,这是玉帝的亲外甥,本来是标准的皇亲国戚,但却因为妹妹私自下凡生下了杨戬犯了天条,闹得杨戬与玉帝一直有矛盾。最后虽然出手帮助天庭,也是请了又请。

其二是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星宿的武力值以奎木狼来做比较。一个奎木狼下界之时,都可以和孙悟空打成个平平,二十八个与奎木狼差不多的星宿,难道活捉不了这个孙悟空。可见,当时天庭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这二十八个星宿并没有出多少力。或者是出了,但却未将真实实力拿出。

其三是太上老君一系。

太上老君是道祖级别的人物,与如来是平起平坐的。按说,太上老君的级别是比玉帝更高。不过,在西游记里面,可能是为了强调皇权,太上老君的职位是在玉帝之下,至少,太上老君需要听玉帝符诏。这放在道教史学当中,是极度不正常的。不过,放在现实,其实再正常不过。对于这一些皇权来说,任何道教也是为了维护他们统一的产物。如果你的教派不听话,当权者完全有能力将你灭掉。

什么,你说不可能。

这完全有可能。

太上老君虽然是道祖级的人物,威望很高,法力也很大,培养了很多弟子。

但是,经过几百上千年的发展,太上老君的各派弟子已经大部分加入了天庭任职。

像李靖,哪吒,雷部正神……等等,都是道教弟子。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身份有两个。

一个是道教弟子,等于当初在大学时候的本科生,另一个是公务员。

当你工作之后,你的单位与大学发生了矛盾,你是帮单位还是帮大学呢?

有奶便是娘,单位是给自己发工资的地方,大学只不过是自己过渡的一个地方。

谁重谁轻,他们肯定分得清楚。

于是,大部分的天庭公务员会选择加入天庭这一边势力。

当然,也有一些还是比较听太上老君的话。

这便在内部发生了矛盾。

在时间慢慢演变当中,原来道祖级的人物,也在形势之下,慢慢听从天庭的掌控。

也就是说,其实玉帝与太上老君都算是道教体系的代表人物,这就好像皇帝与国师的关系。太上老君身为道祖级的人物,他却要听玉帝的符诏,虽然看上去是形势所逼,但他心里肯定是不乐意。这也就表现出了。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一直不太愿意出手。最后直到观音佛门这一派出来,怕他们佛门争了功,这才勉强拿出了他的金刚镯,将金刚镯一扔,立即就将孙悟空拿下。可见,太上老君的法力要秒掉孙悟空,简直是分分钟的事情。若是他真想拿下孙悟空,之前一镯子扔下不就完事。

此外,在天庭准备处斩孙悟空之时,又因为孙悟空法力高强,不管是杀,还是雷击,都杀不死。最后,只好放在老君炼丹炉里化掉。难道大家就真的认为,连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也炼不死孙悟空?

我认为,这里面有很大的水份。

证据之一,那就是孙悟空与红孩儿争斗,修炼出来的三味真火,差点就将孙悟空给烧死。

太上老君八卦炉中的火,更是三味真火的老祖宗,怎么反而灭不掉孙悟空呢?

从这我们也可以证明,太上老君是有意放掉孙悟空。

分析到这里,各位看官也就明白。

为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可以成功,完全是因为天庭内部实在是问题多多。

……

张宁舌灿莲花,洋洋洒洒,又讲了半个多小时。

看了看时间,张宁知道,第二期的节目录制,也就此结束。

不过,在第二期节目结束之即,张宁也小小的宣布了一件事。

因为时间有限,张宁只能录制两期百家讲坛。

这是跟聂辰那边商量好了的。

当然,在张宁说出不再录制之时,在现场的观众也是诸多的不愿意。

不少激动的粉丝,纷纷肯求,希望张宁继续再录制几期,他们还没有看过瘾呢。

不过,张宁还是拒绝。

张宁毕竟不是真正搞学术的,此时弄个看点出来,倒还可以震住这一些观众学者。

可是,越是讲到后面,张宁也有一些心虚。

现在乘还没露出什么马脚,赶紧得撤。

“呵呵,各位,其实百家讲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哪怕就是我走了,未来百家讲坛,也会有更多知名的讲师涌现,也在这里谢谢大家今天前来给我捧场。那么,再见吧。”

一翻与观众辞别,张宁在工作人员的拥护下,进入了百家讲坛办公室。

此时,办公室里央视台长聂辰,丁文明,以及刘芳都在。

另外,张宁还看到了坐在边上的易中天与孔庆东。

“孔教授,易教授,你们也在呀。”

张宁与孙庆东,易中天打了声招呼,便坐在一边。

此时,正中的聂辰却道,“张宁先生,孔庆东教授与易中天教授是我请来担任百家讲坛的讲师,你现在也不录了,后面几期节目,就交给两位教授。不过,两位教授在讲课之前,倒也想听听你的意见,便一起来了。”

聂辰解释道。

“是呀,张宁先生,这次还得再请教你了。”

另一边的孔庆东,亦笑着接过话来。

“哈哈,孔教授,怎么又是先生来先生去的,刚才在台上就算了,怎么在台下也叫先生。我看你还是直接叫我张宁吧,免得听了怪怪的。”

“哎,叫你先生不因为你是站在台上,达者为先嘛,不管在哪,只要你比他人有过长之处,你就担当得了先生。不过,既然你不喜欢听这个称呼,叫你张宁也行。反正,以我这把岁数,叫你张宁,你也不吃亏。”

孔庆东风趣幽默,说得张宁哈哈大笑。

一边的易中天,也说道,“张宁小友,既然孔老二也这么叫你,那我也叫你张宁了,希望不要见怪呀。”

“易教授,怎么会,你们都是老先生,老前辈,怎么叫我都行。哎,对了,两位老先生有没有定好下一期百家讲坛的课程。”

“定是定好了,这不请你来参考一下嘛。”

聂辰说道。

“汗,我能有什么参考的,实话跟你们说,我除了对西游与封神比较了解一些,对于其他的,还真没有太多的研究。你若是叫我讲什么大清王朝,我估计,一个历史系的本科生,都有可能秒杀我。”

张宁笑着说道。

“张宁,你就别谦虚了,我可不是叫你上这两堂课,我是叫你提意见。”

聂辰说完,一边崇拜张宁的刘芳也说道,“是呀,张宁大大,百家讲坛之所以还能够保存下来,可以说完全是你的功劳,怎么说,你也得提些意见呀。”

“好吧,聂台,两位教授定下的课程是什么呢?”

张宁只好点头。

“孔庆东教授的课程是侠义小说鉴赏。”

“易中天教授的课程是大汉帝国风云。”

说着,聂辰还将孔庆功与易中天要讲的一些内容,发给了张宁,“你看一下,尽量多提一些意见。”

张宁接过资料,看了十几分钟,然后将资料合上。

这时,孔庆东却是坐了过来。

“怎么样,张宁,有什么意见尽管提,现在你是老师,我是学生。”

“呵呵,倒也没太多意见。”

张宁摇摇头,“你的侠义小说课程设置的非常好,要我提意见,我估计也提不出多少。不过,我倒是觉得,这个标题可以改一改。不如,改成武侠小说赏析怎么样?”

“武侠小说赏析?”

“对,侠义小说太过于高雅,有一些不贴地气,武侠小说大家都喜欢看。所以,叫武侠小说应该会比侠义小说更有吸引力一些。”

“嗯,我也觉得是。”

众人点头。

不过,张宁继续说道,“只是,如果以武侠小说命名,倒不如直接叫金庸小说赏析。甚至完全可以叫,我看金庸小说。孔教授此前不是一直很推崇金庸么,并且,金庸先生的小说已经录选了中学生教材,也有资格评解,以金庸为看点,想必更让大家感兴趣。”

“有道理。”

孔庆东是第一个赞同将金庸小说编入中学生教材的提倡者。

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武侠小说,金庸小说已经登上了大雅之堂,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如果将金庸小说拿到百家讲坛,一来不失看点,二来也符合百家讲坛的主旨。

“厉害,果然不愧是胜名之下无虚士,张宁,听了你一堂课,我感觉你讲得非常好。现在听了你的建议,我更感觉,像你这般有才,怎么可能讲得不好。来来来,对我的大汉帝国课程,不知道有什么建议?”

易中天也参和了进来,笑咪咪的看着张宁。

“你的大汉帝国呀。”

说到大汉帝国,张宁有一些头痛。

虽然大汉王朝是中国盛世巅峰,但张宁对于汉朝真不是特别的了解。

不过,张宁却是眼前一亮。

记忆当中,这个易中天可不是讲大汉帝国出名的,而是讲三国。

好好的三国不讲,讲什么大汉呢。

想了想,张宁便说道,“易教授,我想请问一下,您对三国历史了不了解。”

“我研究了三国几十年,算是有一些心得。”

“那么大汉与三国比起来,你觉得,哪个更有吸引力。”

“三国能人辈出,当然是三国更有吸引力。”

“那好,我的建议完了。”

“啊,完了。”

易中天还待再问,却是突然想明白了。

“张宁,你是叫我讲三国,不讲大汉?”

“你觉得呢?”

“我倒觉得讲大汉和讲三国都差不多,对我来说没有太多难度。不过,你说的三国更有吸引力,倒也是。”

“不仅仅是有吸引力的问题,易教授,或许对于您来说,你只认为,三国比之大汉其实差不多,最多就是三国更为精彩一些。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他们绝对会认为,历史当中也就三国最为的精彩?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大家也就对三国更了解一些。特别是其中一部巨著三国演义,更是让人们对于三国家喻户晓。”

“好主意。”

孔庆东在边上听了也是点头,“老易,我看你就讲三国吧,说实话,我对你的什么大汉帝国也没有什么兴趣。”

“讲三国倒是没问题,只是,我暂时没有想到怎么讲三国呀。而且,国内研究三国的人太多了,不只百家讲坛在讲,学校,各学术机构也在讲。我再来讲,来来去去,其实也就那么一些套路,也讲不出什么新的内容。”

“易教授,话可不能这么说。三国是大家讲多了,也看多了,本来是没有多少新意。但我觉得,我们不仿换一个角度来讲三国。将三国演义与三国历史结合来讲,我想,这会是一个不错的话题。”

“三国演义与三国历史相结合。”

易中天感觉这个想法有些创新,但还是有一些抓不住重点。

“举个例子吧,三国演义对诸葛亮是描写的几乎妖化,但事实上呢,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很一般,什么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完全是没有的。另外,大家对于蓸操,都持不少反面态度,我们大可以更为详细的将一个真实的蓸操还原……”

“我明白了。”

张宁这一提示,易中天如醍醐灌顶,整个课程的看点,全都明白了。

“好,聂台长,我就讲这个三国。”

易中天这会儿很兴奋,听了张宁的建议,恨不得现在就讲三国。

不过,一边的聂辰却有一些担心。

“易教授,现在就改变课程,会不会来不及,你下个星期就要录制节目了。”

“不会,三国我研究了几十年,之前一直找不出看点。现在听了张宁的建议,哪怕我现在就是不准备,脱稿我都可以将三国讲上个三天三夜。”

“哈哈,看来易教授是激动了,那好,讲三国就讲三国,其实,我对那个大汉帝国也不感兴趣,我倒是很想听一听,你怎么个讲三国。”

聂辰莫明了一句,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