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地师 > 359 游说

大明地师 359 游说

作者:齐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07 来源:笔趣阁

难办啊!

李如松一身疲惫地回到自己的大帐,从心底里发出一声感叹。

这一天时间里,辽东军向宁夏城发动了四轮进攻,先后被宁夏军打退。看看天色已晚,士兵也都坚持不住了,李如松只好下令收兵,准备来日再战。

退兵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前沿那些阵亡士兵的尸体要抢回来,各种攻城器械也要运回来,以防叛军破坏。回营之后,还要安排下明哨暗岗,以防叛军偷营。对于辽东军这样的百战之旅来说,这些事情自然是不需要主将来安排的。李如松只是下了撤军的将令之后,就自顾自地回来了。

虽然已经离开了战场,但李如松的心里一点也不轻松。今天这一仗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让他开始有些怀疑自己先前的决定了。

辽东军是边军中最能打仗的一支,以往只有戚继光的蓟镇军能够与辽东军相提并论。自从戚继光被罢免了蓟镇总兵官的职务之后,蓟镇军的战斗力大幅下降,辽东军在边军中就属于一枝独秀了。

这一次宁夏哱拜叛乱,兵部调辽东军来平叛,李如松是带着要立个大功的念头来的。初入宁夏,哱拜军望风而逃,龟缩于宁夏城中,让李如松对哱拜军的实力产生了强烈的蔑视。在他看来,这种乌合之众根本就不是辽东军的对手,再加上叛军完全没有援兵,军心必然不稳,只要他挥师攻城,宁夏城顷刻就会落入他的囊中。

在叶梦熊那里会商的时候,萧如熏和苏昊都反对攻城的建议,在李如松看来,这不过是对方不愿意让他独占头功的表现。尤其是苏昊说的用火炮破城的方案,更让李如松觉得可笑之极。在他看来。苏昊不过是一个弄臣,不知什么缘故得了万历和王一鹗的欢心,这才能够以20岁的年龄坐上了副总兵的宝座。要说起打仗之事,苏昊恐怕连他李如松一成的经验都没有。

在他的强力要求下,叶梦熊作出了攻城的决策,并且指定由辽东军担任主攻,萧如熏和马千乘两部为辅攻。李如松没有注意到勘舆营并没有被列入攻城部队的名单,退一步说,即便他注意到了,也不会说什么。苏昊以及他的勘舆营都是难入李如松之眼的。

攻城开始了,进程却大出李如松的意料。哱拜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让人惊诧,这从退下来的辽东军官兵的反应中可以看到。

李如松当然没指望通过一波冲锋就能够夺下宁夏城头,但他觉得,在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中,宁夏军的斗志应当会逐渐衰落,战斗力更将急转直下。但实际情况却是事与愿违,宁夏军似乎是越战越勇,辽东军一连攻了四轮。宁夏军也丝毫未显颓势。一天之内,辽东军的伤亡已经超过两千人了,李如松再不把军士的生命放在眼里,这样的伤亡也不是他能够承受得起的。

可是。不这样进攻,又能如何呢?李如松陷入了困惑。

“总兵,兵部陈郎中求见。”

亲兵走进大帐,向李如松通报道。

“快快有请。”李如松吩咐道。

随着一声哈哈。胖乎乎、一脸人畜无害模样的陈道走进了李如松的大帐,一进来就向李如松深施一礼,做足了姿态。李如松赶紧几步上前。拉着陈道的手,说道:“陈郎中,岂敢岂敢,这不是折煞小将了吗?”

李如松的父亲李成梁是宁远伯,还有诸如太子少保,太傅,世荫锦衣指挥使等荣誉职务,所以李如松算是响当当的官二代,再加上自己也有总兵官的头衔,比陈道这样一个兵部郎中的地位要高得多,所以陈道向他行礼也是合情合理的。然而,李如松知道,陈道是京官,随便动动嘴皮子就比他们这些边军跑断腿的作用还大,李如松哪里会在陈道面前摆什么谱。

分宾主坐下,又吩咐亲兵端来茶水、点心等物之后,李如松笑着对陈道问道:“陈郎中,今日如何有暇到我辽东军来走动,莫非是叶总督遣此来做监军?”

“监军我可当不了,李总兵这是消遣陈某不成?”陈道呵呵笑道。这明军中的监军都是太监担任的,李如松说陈道来当监军,岂不是说陈道有当太监的潜质,这应当算是骂人话了。当然,李如松的原意并不是指监军这个职位,而是指具体的事情,陈道装糊涂,只是打趣套近乎而已。

玩笑开过,陈道正色道:“李总兵,今日攻城之战况,陈某也看到了,不知李总兵有何高见啊?”

李如松不是傻瓜,听陈道这样一说,便知道他有话要讲,于是坦承道:“哱拜逆贼之战力,超乎李某预计,这一仗,只怕是场硬仗啊。”

“哱逆本是鞑靼人,生性骠悍。其麾下苍头军乃是他多年经营的私军,战斗力也颇为不俗。宁夏军此次谋反,军将均知罪孽深重,因此做困兽之斗,也是预想之中的事情。此前萧、苏各位称宁夏城不好攻,倒也都是肺腑之言啊。”陈道说道。

在陈道面前,李如松没有了在萧如熏和苏昊等人面前的那种狂妄,他知道陈道是来替萧、苏等人传话的,再作出趾高气扬的姿态,也就无趣了。他顺着陈道的话,点点头说道:“李某素知萧总兵的大名,他所说的话自然是有道理的。只是李某欲求速战速决,萧总兵献的破城之策,未免太缓了一些。”

“那么,苏改之所献的火炮破城之计呢?”陈道追问道,他注意到李如松只提到了萧如熏,却只字不提苏昊,而他此行的来意,却是要谈苏昊的事情。

李如松能够承认萧如熏的计策有道理,已经是很不错了。要让他再承认苏昊的观点有道理,面子上未免有些拉下不来。他用迟疑的态度说道:“那位苏小将军所献之策,恕李某难以苟同。要以火炮把城墙砸开,这种事情李某可是闻所未闻的。”

陈道说道:“此事也怪苏改之没有说清楚,他说的火炮破城,可不是寻常的火炮,而是用开花炮弹的火炮。经苏改之改进的火炮,使用开花炮弹威力甚猛,这一点是陈某曾经亲眼目睹的。”

见李如松还是一脸不相信的样子,陈道便把当年陪苏昊去重庆的经历简单讲了一遍,尤其是对苏昊发明的炸药的威力进行了描述。苏昊在播州的时候,曾用炸药炸毁一处堰塞坝,制造了一场人为的洪水,淹没了杨应龙的5000精兵。这件事陈道虽然没有亲见,但多少也能够想象出当时的场景。

李如松知道陈道不是信口开河之人,听罢他的陈述,久久地不吭声,不知道在想什么。

陈道说道:“前几日著力兔进犯平虏城,苏改之协助萧总兵守城,火器的消耗甚大,所以一时无法调集起攻城需要的炮弹。不过,我已经问过他了,他说最多需要十余日时间,他就能够从京城运一批新的炮弹过来。李总兵可有意与之联手,试试这火炮破城之法?”

李如松道:“陈郎中,兵部既有如此犀利之火器,为何不配发与我边军呢?据李某所知,这勘舆营不过是一支内地守备军,要这么强的火器作甚?”

这个问题,非但李如松想问,其实萧如熏、马千乘等人也有同样的疑问。陈道说道:“李总兵弄错了,这些火器,并非兵部所配,乃是苏改之自己花钱置办的。他的火器作坊虽然名字挂在兵杖局之下,但制作火器的支出,都是苏昊自己垫付的。”

“原来如此。”李如松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按照明朝的规制,各种兵器,尤其是火器,都应当是由朝廷直属的兵杖局、军器局来制作,然后分配给各路军队的。但自明朝中期以后,各地军方自己制造武器的情况越来越多,而且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李如松的辽东军也有自己的军工厂,除了生产冷兵器之外,还生产大炮、火铳等火器,这也都是在朝廷备过案的。

苏昊是勘舆营的主将,也算军方的人,只要征得朝廷的许可,自己制造武器并不是什么不合适的事情。要说蹊跷,也就是他的军队规模太小,区区2000多人的一支队伍,居然建立自己的兵工厂,这实在有些太奢侈了。

苏昊为什么要自己制造火器,这个问题与李如松没有太大的关系,他现在最关心的,是陈道提出来的这个方案,也就是让他与苏昊联手破城的问题。

“陈郎中,以你看来,若苏昊的火器运到,破城能有几分成算?”李如松问道。

陈道道:“以苏昊之火器,加上辽东军之勇,破城有九成以上的成算。”

“果真如此?”李如松追问道。

陈道道:“军中无戏言,这样的事情,陈某岂敢乱说?”

李如松又问道:“那苏昊之意,我们两军当如何联手呢?”

陈道道:“苏昊用火器把宁夏城墙炸开一段,辽东军从缺口入城破敌。”

“那么事成之后,功劳当如何算呢?”李如松终于抛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陈道说道:“此事我已经问过苏改之了,他说,若此举可以破城,他寸功不要!”

李如松的眼睛都瞪圆了,他实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