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地师 > 236 曾奉先串联

大明地师 236 曾奉先串联

作者:齐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07 来源:笔趣阁

苏昊叮嘱邓奎安排好警戒,以防不测,同时派出信使,连夜赶回淮安府去向韩文报信。

有关地主隐瞒田亩的事情,在大明算是公开的秘密了,各府各县都有这种事,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大明律规定:凡欺隐田粮、脱漏版籍者,一亩至五亩,笞四十。每五亩,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其田入官,所隐税粮,依数徵纳。规定是非常严格的,但在现实中,这样的规定基本上就是形同虚设。全国各地隐瞒田地的地主数以万计,又有几个真的被揪出来问罪的。

不过,法律有规定与没规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个区别就在于一旦官府要跟谁为难,随便就可以扯出一条律例来使用。像曾奉先这种情况,做事做得过分了,苏昊直接把他隐瞒田亩的事情揭出来,他就只能仓皇逃命了。

韩文早就知道下面的这些情况,在派苏昊前去解决占地纠纷问题时,他并没有让苏昊把事情做得这么绝。但此时收到苏昊的禀报,他还是一下子兴奋起来,觉得这或许是自己在淮安府打开局面的突破口。在收到消息后的第二天一早,他就派出了通判田有年,代表府衙前往安东县去处理此事。

闹出了这样大的事情,安东知县谭一珩也坐不住了,带着一帮衙役亲赴桑园庄,去了解情况。田有年与谭一珩联合办公,迅速提出了如下处置意见:

曾奉先所占的农民胡林的八亩田地,归还给胡林,重新立下界桩,确定其位置;

曾奉先家里查实的3400多亩田地,大部没收为官田,租赁给庄里的农民耕种;

曾家的家眷因对隐瞒田亩一事不知情,不予追究,从曾家的田地中留下100亩作为他们的口粮田。允其自食其力;

发出海捕文书,通缉畏罪潜逃的曾奉先和他的几名贴身随从。

在这些意见,其中第三条是苏昊建议的,他多少有点“罪不及家人”的现代观念,不忍心看到那些妇女和孩子因为曾奉先的罪行而沦为官奴。这个案子毕竟是苏昊办下来的,所以田有年和谭一珩都愿意卖他一个面子。至于那些被赦免的曾家家眷,更是对苏昊磕头如啄米,视他为救命恩人了。

发生在桑园庄的事情,迅速地传遍了整个淮安府,其引起的震动。不亚于十几年前盐城发生的地震。一个有着良田几千亩的富绅,就是因为一个外来的工部主事一句话,就被抄了家,不得不亡命天涯,其他的豪强地主谁不觉得惶恐不安,生怕同样的噩运也落到自己头上。

要在淮安府找一个没有隐瞒田亩的地主,实在比大海捞针还难。在此之前,府衙也罢、县衙也罢,对于这样的事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地主的孝敬银子能够及时送到,就没有人会去追究。但现在不同了,来了一个二百五的工部主事,带着一群擅长测地的士兵。专门去丈量地主家的土地。这还不算,在这个工部主事的背后,还有一个新来的知府,或许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下手确是狠毒。

“这可怎么办啊!”

在盐城县的唐桥镇,大地主胡元崇忧心忡忡地与自己的管家尤胜元商量着对策,这些年。胡家通过强取豪夺,也积累下了五六千亩田地,而在交纳赋税的时候,却声称只有两千多亩。若是苏昊查到他家来,他的下场与曾奉先也没什么两样了。

最让他不安的是,他这一次也趁着水灾占了镇上一户农民的田地,而且这户农民也到淮安府告状去了。若不出意料,苏昊很快就要带着人到唐桥镇来处理这个案子了。

“东翁,依小人之见,咱们就把那几亩田还给崔二牛家吧,免生祸患。”尤胜元献计道。

胡元崇皱着眉毛道:“区区几亩田,还给崔二牛就是了。我担心的,是现在还田已经来不及了。这位苏主事看来不止是要帮着穷鬼们讨还田地,他是憋着想把清丈的事情给做了。这是万历8年的时候朝廷的张首辅想做都没做完的事情。”

“不至于吧,清丈这事,出力不讨好,他一个京城的官,惹这个事情干什么?”尤胜元说道。

胡元崇摇摇头道:“我也说不清,这个姓苏的是什么来历,没人弄得清楚。听人说,他背景很硬,没准是想在淮安做点成绩出来,好回去谋个更大的官。”

“他娘的,他想当官,就拿我们开刀啊!”尤胜元怒道。

胡元崇叹了口气,道:“有什么办法呢,他是京官,又有知府撑腰,咱们找知县帮忙都没用啊。”

“那……莫非咱们就只能乖乖地把田交出去?”尤胜元道。

胡元崇道:“你没听人说吗,就这几天,他已经查了五六个大户了。有人把多余的田地交给官府了,就算揭过了。也有人想玩名堂不交,结果连人带财产一起被官府扣了。现在淮安府的大户都人心惶惶,不知道哪天轮到自己呢。我琢磨着,这两三天,他们就该到咱们唐桥镇来了。”

“那怎么办?”尤胜元傻眼了,“要不,小人带点银子去见见这位苏大人,请他放过咱们一马?”

“只怕是不管用啊。”胡元崇说道。

主仆二人正在长吁短叹,一筹莫展之际,家里的门子突然跑了进来,面色仓皇地对胡元崇说道:“东家,外面有人求见。”

“啊!”胡元崇瞪大了眼睛,好悬没背过气去,他结结巴巴地问道:“是……是……是官差吗?”

“不是官差,是过去来过的,安东县的曾员外……”门子答道。

“曾奉先!”胡元崇这一惊,比刚才更甚。曾奉先畏罪潜逃之事,他是早就听说的,至今盐城县城的大门外还贴着曾奉先的通缉令。胡元崇与其他人聊天时,曾猜测曾奉先可能是带着银子逃到海外去了,谁料想,这样一个人居然会出现在他的门口。

安东县与盐城县同属淮安府,胡元崇与曾奉先都是当地富户,有时候会共同出席一些聚会,所以早就认识了。胡元崇曾经去曾家拜访过,曾奉先也来过胡家,算是比较熟悉的关系了。曾奉先在这个时候跑来胡家,有什么事情呢?

“尤先生,你看我是见他好,还是不见他好?”胡元崇六神无主,向尤胜元讨教道。

尤胜元沉吟了片刻,说道:“东翁,以小人之见,您还是见见他为好,听听他想说什么。若他能给咱们支点管用的招,那岂不是更好?若他是想在咱们这里逃避,咱们正好把他绑了送交官府,这样一来,咱们和那苏主事大人,岂不就有说话的机会了?”

“好,就依先生之计。”胡元崇说道,这些大户之间的友谊,不外如此。在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出卖对方来换取自己的富贵的。

商定了计策,胡元崇让门子把曾奉先和随从带到了自家的客厅,自己则带着尤胜元摆出一副热情的样子,欢迎曾奉先的到来。

“哎呀,曾兄啊,是哪阵风把你吹来了?”胡元崇一边向曾奉先施礼,一边假惺惺地问候道。

曾奉先满身尘土,脸上胡子拉碴,他随便地向胡元崇拱拱手,回了个礼,然后一屁股在椅子上坐下,说道:“胡兄不必如此做作,兄弟的事情,胡兄难道不知道吗?”

胡元崇愕了一下,旋即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曾兄之事,胡某倒是道听途说了几句,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本来还打算遣个家人去潮河镇打听打听呢。”

曾奉先道:“胡兄,现在不是说风凉话的时候,兄弟冒险来到唐桥镇面晤胡兄,是来替胡兄解厄的。这苏昊不日就将来到唐桥镇,苏昊到日,就是胡兄家破人亡之时,莫非胡兄真的一点都不担心吗?”

“这……”胡元崇被曾奉先这直截了当的话给堵住了,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曾奉先其实也不是不懂得婉转,但这些天的经历,让他已经没有耐心去装什么斯文了。他必须用最简单的方法让胡元崇答应与他结盟,共同对付苏昊这样大敌。

“胡兄,这苏昊来头极大,而且六亲不认,所以胡兄千万不要存侥幸之心。当此之时,我们大家唯有团结一心,共同应对,才有可能躲过这场劫难。”曾奉先说道。

“曾兄所说的团结一心,是何意?”胡元崇问道。

曾奉先道:“我已经想过了,对于苏昊,躲是躲不过去的,送银子也不会有效果。要想让他罢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砍掉他的黑手!”

“砍?”胡元崇吓了一跳,“曾兄所言,莫非是要跟他来硬的?”

“正是。”曾奉先道,“曾某这几日在淮安府奔走,就是想联合各家乡绅,大家联手对付这个苏昊。苏昊随身带着200多名官兵,我们仅靠任何一家之力,都无法与之匹敌,但如果能够联合起来,就能够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曾兄,你是知道的,胡某一向是守法之人,家里虽然有些许家丁,但他们看家护院还成,要想打仗,尤其是和官兵打仗,可万万指不上。再说,戕害官兵是谋反之罪,是要株连九族的,此事须三思而行啊。”胡元崇胆怯地说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