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地师 > 160 杨应龙之乱

大明地师 160 杨应龙之乱

作者:齐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7:38:07 来源:笔趣阁

播州,也就是后世的遵义,位于chóng qìng以南约500里,是四川、贵州、湖广三省的交界地带。由于山高林密,zhōng yāngzhèng fǔ对该地的管辖十分困难,从唐代开始,zhèng fǔ就设置了土司作为当地的统治者,具有相当的自治特征。

在宋、元、明三代,zhōng yāngzhèng fǔ都沿习了唐代的规则,任命杨氏家族为当地的世袭土司。明代时设立的统治机构称为宣慰使司,杨应龙就是播州的宣慰使。如果从唐代杨瑞算起,杨应龙已经是第29代土司了。

杨应龙生于1551年,隆庆五年,也就是1571年,年仅20岁的杨应龙世袭了其父杨烈的职务,成为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其人虽然年轻,但长于谋略,而且骁勇善战。在平定当地土人**的战斗中,屡立奇功,得到朝廷的青睐。万历14年,杨应龙听说皇帝要盖宫殿,缺少好木料,便从山中砍伐了70棵大木美材,费尽千辛万苦运到běi jīng,从而得到了万历皇帝的嘉奖,受赐飞鱼服和都指挥使的职务。

杨应龙一方面对朝廷阿谀奉承,另一方面却在自己的辖区内飞扬跋扈、鱼肉百姓。播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杨应龙勾结当地苗人的一枝,寻衅滋事,然后再以平息内讧为由,对当地的少数民族进行劫掠,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如果仅仅是欺压一下当地的百姓,大明的统治者倒也不会在意,因为这毕竟都是土人内部的事情,朝廷是乐于见到他们互相牵制的。但杨应龙的野心并不仅限于此,他从与明军联合开展讨伐作战的经历中,发现明军战斗力疲弱,因此逐渐形成了不臣之心。

杨应龙的事情败露,来自于他自己的一桩家事。他专宠一名叫田雌凤的小妾,因此借口嫡妻张氏犯jiānyín之罪,将其休掉。过了一段时间,杨应龙在田氏的哥哥那里喝酒,带醉施暴,杀掉了张氏的全家。

这桩惨案发生后,张氏的叔叔张时照与杨应龙的部下何恩、宋世臣等逃出播州,向朝廷举报杨应龙谋反。据张时照揭发,杨应龙训练了大批的私兵,而且在自己的衙府中僭用龙凤作为装饰,还使用了太监来侍候自己。

僭饰龙凤、擅用阉寺,这都是足以灭族的大罪,此消息一传出,朝廷上下全都震动了,一时间议论纷纷。

对于杨应龙一事的处置,在朝廷中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意见以贵州巡抚叶梦熊为首,主张发兵进剿,一劳永逸地消除这个隐患。而另一派意见则以四川巡抚李尚思为首,认为杨应龙有功于朝廷,应以安抚为主。

四川方面不想动杨应龙,是因为杨应龙在播州可以震慑周围的少数民族部落。当地的少数民族与汉人时常发生纠纷,有时候甚至酿成小规模的**。每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时,四川方面都是调杨应龙去平定,而杨应龙的表现也颇为令人满意,每次一出手,都能大捷而归,这就省了四川军政两方面的许多事情。

由于各方争执不下,朝廷最终也很难下决心,这件事就僵在那里了。

在从九江到chóng qìng的路上,陈道与苏昊纵论天下大事,也曾向他介绍过杨应龙的事情,所以苏昊此时一听符钟的话,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老夫此次从贵阳来chóng qìng,途中也经过了播州司。我观那播州司,已然被杨应龙经营成了铁桶一般。当地土人只知土司而不知王法,汉官在当地形成摆设。长此以往,朝廷对于播州将无能为力。以老夫之见,杨应龙起事,是迟早的事情了。”叶梦熊毫不掩饰地说道。

“四川方面难道看不出这一点吗?”苏昊大胆地问道,既然他已经被允许参与讨论这件事情,他也就不必顾虑自己官职卑微了。当然,这也就是苏昊本身有这样的底气,换成其他的一个百户,在这种场合肯定是连粗气都不敢喘的。

叶梦熊果然没有在意苏昊的放肆,相反脸上还流露出些许的赞许之sè,他说道:“李尚思其人鼠目寸光,只想着用杨应龙来平定当地的土人,却不知养虎成患,rì久必受其害。若杨应龙起事,黔、蜀两地黎民将涂炭耳。”

李尚思是四川巡抚,叶梦熊说起他来,没有半点尊重的意思,可见为了杨应龙一事,二人结下了多深的矛盾。席上的其他人官职都不够高,没有资格评点巡抚一级的官员,所以对于叶梦熊的指责,大家只能听着,而不敢附和。

郑濂说道:“杨应龙在播州平定土人**,倒也得力。不过,据下官了解到的情况,杨应龙每次平定**,必将暴民中骁勇者收入自己军中听用。是以每次平暴之后,杨应龙的遵义军都会壮大不少。杨应龙养兵之所甚是隐密,无人知晓其遵义军实力几何。据下官与符指挥使估算,其军中带甲之人,当不下3万。”

符钟也补充道:“仅仅是3万之众,倒也不算什么,关键在于播州其域广袤千里,西北堑山为关,东南附江为池,朝廷若遣兵进剿,我为客军,地形不熟,别说作战,就算要寻到敌人都是困难。而对手在此处盘踞多年,熟习山川关隘,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让我无懈可击。”

符钟说到此处,大家都不吭声了,全都笑眯眯地看着苏昊。苏昊看看众人,苦笑了一声,他已经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派到这个地方来了。符钟说得非常明白,要打仗,就必须熟悉当地的地形,最好能够有详细的作战地图,而地图测绘这种事情,不就是苏昊所长吗?

杨应龙所以敢在播州兴风作浪,就是凭借这里的复杂地形作为掩护。朝廷若是要派兵进剿,外来的军队进入这里的山区,只要走上几十里就完全转向了。届时遵义军在暗处,明军在明处,打起来明军肯定是完全被动的。朝廷在进剿一事上犹豫不决,其实也有这方面的顾虑在内。

苏昊提出的等高线地图,给了军方一个启示。如果能够提前绘制出这一带的详细地图,进剿军使用地图作为引导,就补上了地形不熟的短板。这样如果杨应龙要起事,明军就可以随时给予其雷霆一击。

“目前朝廷对于杨应龙一事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叶巡抚和郑知府、符指挥使也是未雨绸缪的意思,想安排人先把播州一带的地图绘制出来。一旦事情有变,我们手上有详细的播州地图,就随时可以调兵进剿。但是,因为朝廷尚未有旨意,我们要绘制播州的地图,只能是隐蔽进行,不能被那杨应龙察觉,以免惹出纠纷。这一路上陈某让勘舆营低调行事,也是这个原因。”陈道向苏昊解释道。

苏昊其实已经想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了,他只是有些诧异,难道杨应龙的势力竟有这样大,以至于勘舆营在数千里之外就不得不开始伪装了。

符钟看出了苏昊的想法,他解释道:“杨应龙其人心思缜密,其早有谋反之心,是以在各地都布有自己的眼线。我等若是行事不秘,难免被其窥出端倪。此次叶巡抚到chóng qìng来会见我等,一路上也是轻车简从,乔装改扮,其目的就是不想刺激杨应龙。”

“卑职明白了。”苏昊说道,“既是朝廷差遣,卑职万死莫辞。只是,我军若是深入播州进行测绘,难免会被当地土人察觉,要想完全保密,怕是不易啊。”

陈道说道:“此事陈某已经考虑过了,苏百户在江西之时,不是还勘过矿吗?我们就以勘矿的名义前往播州进行测绘,你看如何?”

“四川矿监胡玉,老夫也打过交道,到时候知会他一声就可以了。”叶梦熊说道。

苏昊点点头道:“如此也好,等我勘舆营的士卒到达之后,我跟他们统一一下口径吧,别到时候说乱了。”

符钟问道:“苏百户,以你勘舆营一百余名士卒,要完成整个播州的地图测绘,需要多少时间?”

苏昊反问道:“符指挥使,不知这播州方圆有多少?”

符钟道:“若是把周边都算上,方圆大约300余里吧。”

400里,也就是150公里,算起来,这一片的面积约是2万多平方公里的样子。按照最简单的测绘要求,一个小旗的人马,一天可以测绘20平方公里的样子,这样算下来,把这个区域全部测绘完成,大约需要3至4个月的时间。

测绘这种事情的难度,要视目的而定。叶梦熊需要的,只是一份作战地图,能够反映出山川的大致走向就足够了,与后世那种工程和道路建设所需的测绘资料有所不同。苏昊对于勘舆营的能力是有信心的,相信他们完全能够胜任这样的测绘要求。

“卑职估计,需要4个月的时间吧。”苏昊应道。

“好,老夫给你半年的时间。”叶梦熊说道,“以老夫的猜测,杨应龙要起事,起码也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只要苏百户能够提前把图册造好,由兵部颁发至各部,杨应龙这条小泥鳅,就翻不起大浪了。苏百户,此事关系国家安危、黎民太平,还请多多用心为是。”

“卑职遵命!”苏昊站起身来,郑重地答应道。(未完待续。(),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