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让煤炭飞 > 第八章 改良打谷机

让煤炭飞 第八章 改良打谷机

作者:兵家传人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0:15 来源:笔趣阁

生产队一经确定是三十年都不会变,生产队长是两年一任,也有一年一任,但可以连任,男xìng的工分从2分到10分不等,但女xìng只有从2分到8分,也就是女xìng最高只有8分工,常年下来差距就大了。

而一些技术工,比如种砖、泥瓦、木匠,铁匠这些可以另外找活计,但是要补偿你的工分,比如今天安排你上工,但你不是因为生病等不可抵抗的原因没去参加,而是跑去接私活,那就要赔偿这一天上工的价值。

角山公社这些技术工没地接私活,但在干活的时候往往受人尊敬,因为村民有时候会用到这些私活,比如房子漏雨,家里缺张吃饭的桌子,这就得找技术工帮忙。

目前是没有村长的,生产大队长就相当于是村长了,大队下面有小组队长。

公社是由公社的社长和其他管理委员、监察委员,以及生产大队长,小队长组成。公社管理委员会,在行政上,就是乡人民委员会(即乡人民zhèng fǔ)。

而北斗镇目前还不叫镇,赶集的地方只是几个公社的汇聚口,又处在交通要塞,取消公社制度后,才会划分区域组建成镇,目前还叫北斗公社。

一些大的公社的地形如果不适合改建成镇,最后就变成了乡,不过三十年后乡这个编制已经取消了,只剩余镇,如果不出意外,北斗公社会按照历史成为镇,而角山公社最后化零成了各个村子。

但如果出了意外,比如角山公社变成这附近所有公社中最富裕的,其它公社赶集都跑这地儿来的话,那么角山公社也就可能变成角山镇,而原本的北斗镇,可能就是北斗乡了,最后会论为村的编制。

可要改变的话实在太难了,现在留给他的时间根本不够,因为还有一个问题,北斗镇是历史遗留产物,在建立公社之前北斗就已经是场镇了,公社取消后自然而然就会恢复北斗镇这个称呼,好比即便是现在村民也把北斗当成了场镇来赶集。如此一来,角山公社干部的职位对他就没有吸引力了,而他又不可能现在就跑到北斗公社去当干部。

方大军的目地一是为了获得名声,另外就是入党的问题,就算他不进入官场,但有了党员这个身份就等于是一道护身符,要入党要么是体制内的干部或是大学jīng英,要么就是贫下中农,贫农目前在农村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因为只要是贫农,就绝对不可能遇到任何政审问题,一直到九十年代,乡镇的学生们在填写家长的职业时普遍都会写贫农。

“大军,咋了!”秦寿又追问道。

方大军笑道:“你觉得要是能把打谷机放到田里会不会方便很多?”

“放到田里?那打出来的谷子不就漏田里了吗?还要沾水,晒不干要发霉的。”秦寿不解。

方大军没有过多解释,回道:“过会你就知道了,秦大,麻烦你去把蒋木匠请到我家来。”

“儿子,你打算干啥?”方东华问了句。

“老汉,这是好事,我想到一个办法把打谷机移到田里去,现在这样把稻谷割回来打太麻烦了!”方大军其实很意外,按理说这么简单的道理,不可能没有人想到啊。

这田里的秧苗除了上面挂的稻穗,余下的就是稻草,刚收割的稻草也比较重,运输回来比较耗费力气,但是晒干之后一个孩童都能背一大背篓。

并且一大背篓秧苗运输回来后只能打出小小的一簸箕谷子,这样就严重浪费了劳动力。

如果能把打谷机移动到田里,直接在田里就把谷子打下来,抢收的时候只挑谷子回来,而湿润的稻草就放在田里,等晒干后之后在运输回来。

看起来只是把谷子和稻草分开运输回来,但却打了一个时间差,如果用工分来衡量,至少可以节约四到五成的工分。

村民分的粮食,等于总粮食来除以工分,所以大的方向来说,并不说工分越多越好,同样是分那么多粮食,如果能节约劳动力,绝对是大好事。

并且他还能制造出更加机械化的打谷机等等,这个以后在考虑了,目前村里的条件搞不定,光是马达就搞不出来。

这只是简单的统筹方法,在现在工业生产中运用得极为广泛,在国外叫做(industrialengineer)简称为IE,方大军穿越前所在的工厂是英资企业,车间内的标准全部是按照国际化来定,生产线上给配了IE、TE、PE等等技术工种,他在里面学到了很多东西,如果不是现在没学历,年龄又太小,加上已经决定挖煤,不然的话,就算他现在跑到米国去,都能应聘生产经理了。

想到这里又自嘲的笑了笑,就算他能给生产大队制订不浪费一分一秒的生产作业指导书,把现在的干活流程简化一半,等于是节约一半的劳动力,那也得给他这个机会啊。

还是把这些信息留给煤炭场吧,等到时候赚到钱后也可以开设其它工厂,流水线分工生产是个大杀器,这也是工业生产的发展趋势,摇了摇头,让自己冷静下来,就算想干其它事情,首先也得让煤炭的价格飞起来,没钱一切都是空谈!

等身体养好就尽快搞到钱,等公社一取消,马上就承包山头,包括水库,现在的砖头场、石灰场、河沙场等等,全部包下来,如果可以再建一个水泥厂,单是一个水泥厂就能保证他成为千万富翁。恩,回头就把一些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免得给忘记了。

“这就是这辈子的家了!”方大军面带微笑,虽然记忆中有家的模样,但怎么也没有亲眼所见来得真切。

这是一处建在半山腰上的房屋,左右和前面是其它村民的房子,但屋后就是土地了,并且有两块挺大的自留地,这是父母花了好几年慢慢开垦出来的,用来种植蔬菜。角山公社每个家庭的情况都差不多,基本都有自家的自留地,也因为这样,公社是不分配蔬菜的,只分配主要的粮食。

只是他家的自留地离得近,像有些家庭的自留地往往在山顶在,每次去翻地光是来回路耽搁的时间都超过一个小时,就这样,也没人舍得放弃那一小块自留地,这个时期的农民对土地超级热爱,巴掌大的地方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起来。

家里虽然是土墙房子,面积到还挺大的,有六间房,但能住人的只有三间,另外三间分别是桃屋(客厅)、厨房,以及柴房。唯一很矛盾的就是猪圈,居然是砖头房,这是父亲用砖头场的失败品搭建的,这有点资本主义了,但因为这是修建来喂猪,又不是个人享受,如此无论是大队还是公社都挑不出毛病来。

说通俗点,此时猪的家庭地位相当之高,如果猪生病了,村民甚至能半夜冒雨跑去把兽医请来给猪看病,要么一晚上睡不着,天还没亮就往兽医家跑去了。还有每rì做饭,得先把猪食给煮好了,这才会张罗人吃的饭菜,在这个时期当猪也是件幸福的事情啊!

笑了笑,继续打量,在屋前有一个大坝子,边上种了一颗橘子树,但却是小苏柑,还要等一个多月才能摘来吃,很小,里面还有籽,几乎每一瓣都有,但也是很好的零嘴。

“军军,咋样了,没什么事吧!”二姐迎了出来,今年十八岁,没考上中专,但考上了高中,只因为是女孩就没去县里高中,不然现在就应该考大学了。

现在的小学读五年,初高中到都是三年,而读初中也是要考的,现在可不是义务教育时期,中专非常难考,相对来说考高中要简单一些,但也差不多是走独木桥。

方大军突然心思一动,或许他可以想办法供二姐去读大学,现在的大学生相当吃香,毕业包分配,如果能考上燕京的大学,那往后就发达了。

暂时先不多想,出声叫道:“二姐,我没什么事,医生说休息几天就好了。”

他这个二姐跟他并不是很亲,原因就是父母的区别对待,比如他用铅笔,拿着猪草刀随便削,可劲削都没关系,但是二姐要是稍微把铅笔削长一点就会被骂;要是家里有肉菜,要等他吃好了,二姐才能频繁的动筷子,现在想起来,实在是很不好意思啊。这种环境下,姐弟能亲起来才是怪事了。

而下面的四妹五妹到是要好一点,毕竟农村的习俗,父母都爱小儿子,如果没儿子,就算是女儿也会稍微宠爱一些。

只能说大姐和二姐运气不佳吧,错生在了他前面,擦了擦额头,这算不算是自己安慰自己。

“燕子,去把米拿来煮了,晚上吃干饭,再去杀只鸡炖了,给你弟弟好好补一补。”母亲张罗着说道。

方大军张了张嘴,最后什么话也没说,心中只有浓浓的亲情味,家里总共就三只母鸡,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舍得杀一只,结果现在。

“方大军,你走好吧,以后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我会好好替你照顾他们的。”方大军在心理默念道。

没一会,他就进了中间的桃屋中,里面的情况只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只能见到木头制造的家具,就连水壶都是竹制品,里面包了个内胆,墙上贴着九大将军和主席画像,以及一张公社发的年画,再无多余的装饰。

穷困潦倒啊,近期目标是先整个30块钱的收音机,好接收到外面的信息,至于电视机太TMD的贵了。

“老汉,你去忙吧,我自己能行的!”方大军支开父亲后。

独自思考了良久,首先得搞出声望来,有了声望以后要干什么就能拉出一大票人来,也方便之后入党。另外需要打手,搞煤炭不出事那是不可能的,这方面就交给秦家两兄弟来搞了,把附近几个公社的混子整合起来。然后还需要官方的关系,这一点他会自己想办法搞定,没有官场上的关系,到了后期会很难搞,指不定就有人来摘桃子。

最后需要人才,目前可能不需要,但以后那是必须的,所以家里得有个人到外面的世界去,至于他自己,实在没兴趣去读书考大学了,一入教堂深似海啊。

想到这里就起身往屋外走去,走好瞧见二姐在杀鸡,好吧,他自己杀鸡都有心理压力,没想到二姐一刀就给老母鸡放血了,怪吓人的啊,自嘲的笑了笑,他不是没胆子,只是穿越前真没自己杀过鸡。

“二姐,你去考大学怎么样,高中的课程我帮你复习!”方大军低声道。

“眶当!”二姐手中的菜刀被惊得掉地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